登陆注册
3151800000006

第6章 先秦至明清时期的宁波盐业(5)

所谓滩晒,即用平坦的池子晒制成盐。据上文宁波地方文献记载,宁海于乾隆年间采用坦晒之法制盐,余姚于咸丰壬子年采用泥板晒盐。泥板晒盐是卤水经蒸发浓缩后直接在泥地上结晶成盐,是最原始的滩晒结晶方式。有清一代,“晒坦多设于盐墩高地之上,坦基选用粘土夯实,勿使渗漏。上铺缸片,四周围以木版或竹片,以防卤水溢出。并做放卤水闸口1~2个。坦侧筑泥卤池若干只,上复盖茅草,以备天雨保卤。晒坦之大小,以灰堆多寡为比例,30堆灰占地约2亩,设缸坦长一丈九尺八寸,宽约九尺八寸(约145平方米)。当天气晴正,注卤于坦。籍日光、风力,蒸发水分,至午后漂花,渐渐结晶成盐。傍晚用竹帚扫集,堆于一隅,兜入盐箩。按当时坦晒之盐,混杂泥浆,色黑而卤重”。正因如此,清时板晒盐的质量明显高于滩晒盐的质量。

在盐民的管理方面,明初仿照元代制度,推行“户帖制”,给灶丁以卤地、草荡,岁给工本钞,免杂役,办盐课,盐民编入灶籍,必须世守其业,对于“诈昌脱免,避重就轻”的户役者,则处以“杖八十”,仍发原籍当差的惩罚。

在这种盐民管理制度下,明朝宁波在盐业生产组织方面,主要实行的是“聚团公煎”制,即灶户必须在团舍或灶舍内共同煎盐,“每一场分几团,一团分几户,轮流煎办,以纳丁盐”,禁止民间私煎私煮。为保证“聚团公煎”制的有效实施,在灶户煎盐的过程中,盐场官攒保伍“不时在团觉察,不许私煎货卖”。按《大明律》规定,“凡盐场灶丁人等,除正额盐外,夹带余盐出场及私煎货卖者”,“杖一百,徒三年”。

清承明制,户籍分民、军(卫)、商、灶4类,仍规定“其后民籍之外,惟灶丁为世业”,并针对灶丁的私售制定有《灶丁私盐律》、《获私求源律》、《灶丁售私律》。截至清中期,宁波在制盐方法上,随着晒制的推广,以煎盐为条件的传统管理制度被打乱,灶户逐成板户、坦户,统称盐户,团煎旧制自然也因之废弛。据《余姚六仓志》卷8·《盐法》称:“清同末光初,尚无晒盐名目,即有私晒,官必从而禁止之。嗣后沙漠渐涨,摊晒日多,禁不胜禁,且晒盐之成本轻于烧盐远甚,盐之洁白亦胜于烧盐,遂化私为官,设廒收运,有引商、廒商之别。引商职在销地,廒商职在产地,课有引商担负,缴由廒商开支,故在姚邑仅有设廒者堪稽焉。”由此,盐户逐渐获得选择职业的自由并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但在封建官府压榨和廒商的盘剥下,明清时期的宁波盐民终年劳作,生活往往难以维系。如,明弘治初,侍郎彭韶整理盐法,亲到灶地考察,见灶民露宿荒野,以野菜树皮充饥,甚至晕死灶边,于是提出:灶仓半墟,犹有包摊之累,丁户将绝,尚多额外之征,工本克扣而民不聊生,刑罚过严而肌无完肤。请改抑配为折价,并免除宿欠。鸣鹤盐民感其德立祠祭祀之。

又如,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政府为了禁绝沿海人民对郑成功的支援,进行沿海迁界,下令明州等沿海居民内迁30里,违迁或越界者杀,使得无数盐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对此,宁海县令李文所作《遣民行》给予了历史的描述。

三、食盐的运销与税制

明朝盐的运销以引盐为主导,实行的是盐引制,即盐商运销盐须先领引,并按引运销,且只准在指定的运销地点运销。是时,浙盐行销浙、皖、赣、苏四省。据明嘉靖《宁波府志》卷12·《额征》记载,当时宁波盐场“盐分二等,盐司按岁征办,商人执引照支,依次递给者谓之‘常股’;增直中纳不依次,到即支者谓之‘存积’。正统以来,常股四分,存积六分。成化间御史李瑢奏改常股六分,存积四分”。即灶户以产盐作盐课缴予官府,官府就场储存,盐商交税利领引,凭引提盐。对于“常股”和“存积”,《明大政纂要》卷22又解释说,“常股者,商人中纳给引守支之盐;存积者,积盐在场,遇边急缺,增价开中,越次放支之盐也”。由此可知,存积盐是为边方急需所准备的盐。后因淮、浙盐场无现盐存积,产盐不敷分配,正德年间,“乃许商人随便买补关支”。但为追逐利润,此时的商人往往舍弃去交通不便的盐场支盐和行盐地卖盐,造成了盐场支盐的混乱。有关于此,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两浙巡盐御史王化就奏称:“两浙行盐地凡一百二十五处。商所便者,独三十六处。其他商不乐往,故私盐日滋。”有鉴于此,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两浙运司实施票盐制度,对偏僻山区官府不到之处,准许“山商”纳税给票,领盐行销66县。两浙票盐的出现,系由黄岩、杜渎和长亭等盐场食盐搬运难所致。此时,宁波唯奉化县行票盐,慈溪、镇海、鄞县、象山以及余姚、定海坐场县分,容令灶丁肩挑易卖。在宁波府还有鱼税票盐,其纳银按船只大小,纳税多寡不一,行销票盐亦随之变化,斤重不等。此类鱼税票盐共计6000张,每票税银0.4两,共计2400两。明后期,宁波实际已形成引盐与票盐并行的格局。

除上述外,在盐的运销方面,明朝宁波又自始至终贯彻着户口食盐法,即严格根据府州县人口统计,按照朝廷规定的户口盐食用标准进行运输、配给。

如,康熙《台州府志》记载:“明有户口支给之食盐,有司开具户口数,令人赴盐运司关支,计口散给。市民、官吏则令纳钞,乡民则令纳米,各随所便。”又“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宁海县额征户口盐米一千四百六石三斗七升零,征钞四千五百四十八锭三贯五百文”。可以说,终明一代,作为食盐官专卖体制核心的“计口给盐”原则,贯穿于宁波整个食盐流通与消费领域。

清初,宁波沿用票引法,即引盐与票盐兼行。清时,商人凭引购买食盐运销各地。据雍正《慈溪县志》记载:“鸣鹤场引盐由横河堰头、梁湖坝、曹娥江、东关河运抵绍兴过掣转上江各地行销。”《慈溪盐政志》也记载,清初,镇海的龙头场“由商人在场收盐运绍兴过掣后转运上江各路行销;附近鄞、奉等县则领取商引在龙头场买运抵宁波府过掣后,运至各地设店住卖;肩贩是向商人买引一道,每日至场买盐一百斤,转手行贩须以盐场联票为凭营业”。至于各县的年销票引数量,据《余姚六仓志》卷8·《盐法》记载,清时“余姚年销一千五百四十引,又计丁加引七百五十七引,余引正引配掣之外,场有余盐额外请引给商配运尽销”。

另外,在宁波盐产地还有一种特殊的食盐运销方式。“乾隆元年(1736),宁海有老少盐的名目,规定贫难老少人数,年六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及少壮之有残疾,老年妇女,孤寡无依者,由县验实注册,给以腰牌,每日许赴灶买盐挑卖。盐不得过四十斤,依照官价,每斤减银一厘。贫难老少挑盐转售,只许陆路,不准装船,不能越境,每日可得数十文,用以糊口。”这种食盐运销方式,实际上是对贫难老少群体的一种变相救济。

清时,“浙盐运销,按照离场远近,向有纲、引、肩、住、厘地之分。每年运销一定之额,按年分纲,叫做纲引,销地谓之纲地。请引行盐都有指定地点,叫做引地。宁海北半县划作宁属引地。肩引各地,逼近场灶,皆系小贩肩挑,例由商人结保,领引挑销,额引一道,计盐八百斤,赴挑八日,对灶买盐,每日一百斤,由场秤验盖戳,按照定地销卖。住地离场较远,肩贩挑销不便,准令商人设店住卖,原以四百斤为一引,称为住地。厘地,就是抽收盐厘之地,为台属五县及宁海南半县等地”。其盐税征收,据《宁波盐志》记载,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象山县正课票引(300斤),每引征银3钱5分,肩引(800斤),每引征银1钱9分。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宁海县认销小引750引。光绪年间,象山县年认销厘额200引(每引400斤),玉泉场年认销厘额50引(每引800斤)。后象山县年认销厘额800串,玉泉场肩销厘额240串。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余姚每斤之课为三文。随着封建政治的衰败,清统治者对于盐课这种间接税的加征几近疯狂。对此,时人即称“国家有事,盐税必加”。截至清末,这种盐课的层层加码最终使得盐政日暮途穷,改弦易辙也就势在必行。

同类推荐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生态建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生态建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在分析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生态建设面临短板、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生态建设相关建议。
  • 海洋的德性

    海洋的德性

    海洋生态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是一直被关注的问题。本书稿从伦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内容包括: 海洋意象中的神性、父性和母性; 海洋意象的道德意蕴等,作者认为要构建一种求内务外的海洋伦理,其基本条件应包括尊重海洋自身的特性、人类共同价值的支撑、规范本身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等。书稿未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内容。
  • 化学:看不见的大变化

    化学:看不见的大变化

    陶制品是我国先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是人类生活跨入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利用化学手段而创造的人工制品。陶器的烧成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而创造出的新材料。在高温环境中,泥坯不但改变了它的自然物的形态,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本质。
  • 世界地理全知道

    世界地理全知道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世界地理全知道》分为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等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 别惊动鸟儿(野生灵三部曲)

    别惊动鸟儿(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我就是BUG

    网游之我就是BUG

    带着记忆回归,我注定要成为这游戏的主宰。你还是一级?我已经十级了。你还没有卡片?我让你见识见识。你是财团公子哥?给钱我收你做小弟。
  • 每天遇见你

    每天遇见你

    【脑洞短篇,非太监文】我知道自己有病,我的记忆是有问题的,我记得每天发生的每件事,但唯独记不住一个人。——林忆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未换得与你的擦肩而过;今生的五百次相遇,才换得你的怦然心动入我怀。——艺零注:本文采用的是日记体,非传统小说,慎入。
  • 导演进化论

    导演进化论

    奥斯卡颁奖典礼,后台采访现场。记者:“李川导演,请问怎样才算一名成功的导演?”李川:“拍商业片有票房,拍文艺片能拿奖。”记者:“怎样才算一名伟大的导演?”李川:“拍商业片能拿奖,拍文艺片有票房。”记者:“那您认为您现在算是一名伟大的导演吗?”李川:“你觉得呢?”记者:“说实话,如果连您都不够伟大的话,我不知道全世界还有谁能配的上这两个字。”李川:“嗯,我的看法跟你差不多。”记者:“……”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本书所选篇目展现了胡适深刻、犀利的思想观点,也侧面展现了他在纷繁时事中的人格魅力。涵盖其从青年至晚年的各类文章,读者也可从中发现他思想上的转变,特别是“容忍与自由”,胡适年岁月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由于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这些白话演讲和文章都十分浅显易懂,展现了胡适的睿智,使读者了解胡适思想的同时,能帮助读者理解那时学术界的状态,了解当时的世界和中国。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侃侃而谈的智者,也可以从他谈话的内容中,体会对加家国的热爱,以及胡适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
  • 巫女传奇

    巫女传奇

    一个会法术的异族族长,一个为心爱之人走火入魔的痴情皇子。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相知相识。“一个满心都是权势的人,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初见,她瞧不起他,满眼鄙视。“有我在,尽管放手一试。”后来,她满心托付,却不知早已走进他设下的圈套。当最后,是对是错,当真还有那般重要吗?她消失之后,他只感觉……心,仿佛空了。
  • 天命大改造

    天命大改造

    修炼到极致只有逆天吗?天地养育之恩怎么不见有人报过?秦天携带天命系统闯入异界,建立城池,废跪礼,免劳役,开设积分制度,打造黑科技网吧,传承天命秘技,捕杀一切逆天者。当他们从方舟生存出来,狩猎能力无与伦比。当他们从生化危机出来,不惧任何魑魅魍魉。当他们从绝地求生出来,八倍压枪爆头于千里之外。当他们从经典传奇里出来,剑法,魔法,道术,融会贯通。当他们从破天一剑里出来,火、毒、冰、光、黯、地、风、雷,皆可领悟。逆天者!请把养育之恩归还天地。.......致敬经典,再读已是书中人。书友群(568581895)
  • 幻想Boss

    幻想Boss

    时空动乱,数百年来异世界的召选不断降临,以幻想药剂的魔力,成就临皇。
  • 花香小镇之诗集

    花香小镇之诗集

    有一个地方叫花香小镇,那里是一片人间净土。那里四季如春,鸟语花香;那里风轻云淡,一尘不染;那里山清水秀,谷幽泉冽……开满了空灵圣洁、四季不败的鲜花。清风徐来,碧波荡漾,漫天花雨,香气袭人,置身其中,神清,气爽,犹如世外桃源……用心感受每一朵花开的美妙,静静聆听每一种花开的声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与花为伴,用心倾听,时光静美,摇曳生香,入诗、入画、入梦……生命如花,需要呵护,用心相伴,一路花香。通往花香小镇的路,每一处都是绝妙的风景。曲径通幽,花香小镇,一路花香,一路风景,一路诗意情,等你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与佛与情

    与佛与情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一朝惨遭灭门!自幼定亲,相许终生,却因佛戒难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