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600000009

第9章 人类交际与跨文化交流(4)

从中世纪谣曲到近代浪漫派,西方的月亮意象气质如一,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尔律治的著名诗作《忽必烈汗》,写的是他在读中国的历史时睡着了,梦中惊醒时速写成了这首诗的开头和几段诗篇,随后突然有人来访。待他送走客人之后却再也无法续篇。这首著名残诗《忽必烈汗》记录的是他的想象中、感觉中的“中国游记”。但是他描绘的中国图景(包括月景)与迪士尼乐园里的“中国屋”一样,是从西方语言之屋里隔着玻璃看中国屋,是西方人的东方主义想象。

相似的是:许多中国和东亚电影里,也充斥着东亚人的西方主义想象。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这些想象总比完全不了解和相互仇视要好。

关键是如何真正实现知己知彼,并且超越文化的差异,共建第三种文化,也就是真正能相互信任和相互欣赏的新文化。

望月思乡?思的可能是不同的乡!

当古人为月亮命名并赋予意义时,月亮开始为人们而存在。

如上所述,不要觉得自己熟悉的人都喜欢月亮圆,就认为天下人都有同感。月亮是相似的,感觉却可能南辕北辙,而且都是合理的、可思可学可处的。

望月与思乡,圆月之美与团圆之乐,月之残缺与人生之遗憾,这样的月亮形状的所指和所感是我们中国诗歌中的常见意境。中国的月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人心,融入了我们的天性,我们已不会意识到这是非常汉语的理解,我们至今仍在通过李白和杜甫的诗(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通过他们的眼睛凝视我们的中国月亮。

西方诗人的“思乡”主题与中国诗的望月思乡却有情调上和本质上的差异。中国诗人的思乡,说到底就是思念家乡和家里的亲人;西方诗人的思乡,说到底却带有基督教的语境,即思念精神家园和失去的乐园,回归神恩或回到精神家园,即便有具体的故乡之情,也往往被淹没在其中了。

(飞白,2011:85-87)

语言既是交流的桥梁也是交流的障碍

海德格尔曾写道:语言成了人的天性,我们醒着在说,做着梦也在说,我们时刻都在说,即便当我们一言不发,仅仅在听在读时,甚至当我们既不在听也不在读,而是在专心工作或休息之时也是一样。整个地球都被包围在语言的广播的声浪里了。

飞白强调说:海德格尔在这里说的还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情况,那时还没有手机、QQ、博客等席卷全球的声浪呢。他提醒我们:人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是语言的主人,这导致了异化。其实恰恰相反,语言才是人的主人。

飞白还说:语言既是交流的桥梁也是交流的障碍。如果我们缺乏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和自知之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终身被关在母语的囚笼里。(飞白,2011:25-65)

语言具有惊人的魔力和魔法

歌德的诗《魔法师的徒弟》:魔法师的徒弟自以为学到了师父的本事,趁师父出门之际,念起偷听中得到的师父念过的咒语,令扫帚做奴仆代替他打水。这一试验开始是成功,但扫帚一发不可收,打水不止,即将把房子淹没。徒弟没有学到解咒法术,无法让它停止。

气急败坏中,魔法师的徒弟抡起斧子将扫帚柄劈成两截,于是一分为二的扫帚双双打水,速度翻番,导致灾难加大加速。幸亏师父回来,才得以把魔咒收回。

迪斯尼公司为迎接21世纪而重拍《幻想曲》,在《幻想曲2000》中,魔法师的徒弟化身米老鼠,更暗喻今天的人类,它的扫帚被打成了碎片,变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机器人打水大军,把张开双臂企图阻挡的米老鼠踩在了脚下。

米老鼠或人,掌握了魔咒语言、魔术般的技术、克隆技术,想控制自然和他人,结果自己却被自己的自造物(语言和文化都是人造物)控制。可见人类不能过于自大,幻想当宇宙的主人。影片警示自鸣得意的人类正在制造一场惊天动地、毁灭一切的大洪水。

例:对意大利著名学者型作家艾柯的采访

中国记者:您有一本书叫《小记事》,中译本叫《误读》,在您的生活中,您是不是经常经历“误读”?

艾柯:这是书的名字,但是看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误读,对我来说是经常的。我今天早上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讲我反对战争,但结果还是被误读成赞成战争。如果我写一本哲学类的书,我写的是这样的东西,别人说是另外的东西,我必须马上说“不”。但遇到简单的问题,比如说刚才那两种误读,说我赞成战争或者报道指我说中国没有城市,这都无所谓,我不愿意辩解。

例:艾柯说,误读也可能有正面意义

艾柯:如果我写小说或者哲学,别人对我的本意有误解的话,通常有两种可能性:我不这样认为,但你有权利那样认为。我的本意是说,我不想跟别人说你应该怎么理解我,或者你要按我的意思理解,也许你按照你的方式去理解,比我的理解还深,这也说不定。

有时候我觉得书比主人更有哲学性,更像知识分子。我的译者也经常这样问我,一个字我用的意思是A还是B,我的本意是想用A,但是译者用B的时候,比我原来的意思更漂亮或者更准确。

例:跨文化相互误解?很正常,很普遍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政治研究所所长托马斯·黑伯勒(Heberer)2010年7月7日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无论在哪个国家,普通民众对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遥远的国家的情况,通常都不是很了解。

2008年奥运会前不久,凤凰台记者在美国纽约市街头手持一张百元人民币让行人辨认,结果能说出人民币上印刷的著名中国人头像是谁的市民数量很有限,虽然他们大都知道中国很快将举办这届奥运会。

文化差异越大,交流困难越大

文化差异有大有小,差异越大,交流越难。问题是如何确定文化差异大小也不容易。

秦晖教授在《什么是“文化”?如何去“保守”》一文中说:“在可以实证的意义上,世上哪两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最大?是美国与伊斯兰国家?是西方与苏俄?是中国和美国?都不是,‘文化’差异最大的两个民族,就是美国和瑞典。”

这个命题的根据是:正是在大致相同的自由表达与民主选举机制下,美国人与瑞典人表现出了相差最远的两种价值偏好:美国人选择了一个相对而言最“自由放任”的体制,而瑞典人选择了一个“从摇篮到坟墓”都依靠国家安排的机制。

准确预测,减少误解,才能改善交际。要能准确预测,则需要有深厚的跨文化素养和关于文化差异的知识准备,还要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文化是一种非正式制度

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把非正式制度称为“非正规制约”,并单列一章给予专门讨论。诺斯认为,非正规制约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所有社会在从最原始状态演进到最发达状态的进程中,人们都对自己施加了一些制约……非正规制约来源于社会所流传下来的信息以及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部分遗产”。与此同时,他也承认非正规制约是难以精确描述和研究的。“‘非正式制度’是社会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包括风俗习惯、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无形的约束规则。”文化的规训力:个人不可擅自增减、一般只能服从常规

一本清代的官场教科书这样告诉从政者:“‘陋规日久相沿,已成为常例,万不可在常例之外加增,更不可在常例中扣减,倘若应出而吝,那就如‘象齿之焚’,得不偿失。”例:两个人还是两个国家打起来了?

2009年10月,美国旧金山市某公交车上,发生了一起黑人妇女与中国妇女的“座位之争”,最后两人扭打起来,于是美国公交车驾驶员停车,黑人妇女下车后,争执才中止。一位车上的白人乘客拍下整个过程并传上网。这段视频引起了热闹讨论。

华人论坛:主要讨论是否种族歧视?是否华人在海外总是被欺侮?

华人是否都应该像她一样勇于争取自己的权利?

美国论坛:公交车上的治安问题是否有相关部门或组织在管,管得如何?如何加强?驾驶员在整个事件的处理上是否有章可依?他的处理是否得当?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每一种文化都可能经常不断地接受“外人”的审视和评价。中国生活方式:个人担心树大招风、人言可畏;集体则总被描述成集中力量办大事、抗震救灾显神威。西方生活方式:上帝帮助自助者,以self-为前缀的词有100多个,发生公共事件总希望从制度上进行审查和修改。

中国人有求稳取向:顺其自然、安分守己、静、无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分是表象、合是永恒,稳中求变。西方人有求变取向:更倾向不断打破常规、公开竞争、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如果让两种文化中人相互审视和评价,难免一开始谈不到一起。同时个人、外人、政府、民间对具体问题的具体想法也很不一样。

通过交流和沟通,更具有“文化自觉”

费孝通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应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

例:美国真的很特别吗?

2004年,在美国居住了一年半的爱尔兰人伊恩·克罗里(Ian Kilroy)抱怨说:“美国人有个观点,觉得美国人身份比其他国家的人的身份更优越。因为许多美国人相信他们的生活比别的国家好,美国比别国更安全,更民主,他们对身为‘地球上最伟大国家的公民’而倍感荣幸。当然,在缺乏对外部世界了解的情况下拥有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因为美国人假期很短,每年只有两周,很少到国外旅行,除了自己国家,很少知道外面的世界。”普林斯顿历史学家丹尼尔·罗杰斯(Daniel Rodgers)的设问句最好地表达了他们的立场:“难道美国不是很独特吗?”当然是。确实是。即使另外一个国家替换美国,答案也一样。比如“难道阿根廷不是很特别吗?”或者“难道阿富汗不是很独特吗?”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张旭东教授说:研究中国人眼里的世界,得到的更多的是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这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把“中国”换成任何一个别的国家,情形大概也差不多。问题在于,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原先主观的东西,又是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客观的东西;原先只是自己相信的,一转眼也要别人相信,甚至相信别人本来就应该相信。这种事情听上去问题很大,但实际上却还不至于造成大害。因为此国有此国的“世界观”,彼国有彼国的“世界观”。在不断的摩擦、冲突、斗争、磨合过程中,自会产生出某种客观平衡(虽然结果从来都不见得理想或合理)。

最终,人类不同群体的“自我意识”,都不得不承认和尊重“他人”自我意识的存在,认识到没有他人的承认和尊重,自己的存在不过是一个自我中心的臆想。说到底,没有无数自有主张、不买你的账你也拿他没办法的“他人”找麻烦,“自我”就永远走不出自我幻觉的婴儿期,也就根本不成其为自我。在现代西方种种有关“主体”的论述里,这是从黑格尔“主人与奴隶的辩证法”到拉康(Jacques Lacan)“无意识是他人的语言”一路讲下来的经典理论。

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方法

(1)实证法: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手段(问卷、数据、变量、相关性、因果关系、描述和预测等),实现对社会现象的精细化、准确化研究。

(2)解释法:参与观察与田野调查。又分为主位研究、客位研究和主客位结合式研究。主位研究指观察者不以自己的观点介入,尽可能以当地人视角看他们的文化,听取他们的观点、认识,进而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缺点是对其司空见惯的东西也会视而不见。客位研究指观察者作为外来者,以科学家的标准,用比较和历史的视角来解释文化中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主客位结合式就是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两种方法的研究优势。

(3)批判法:与解释法一样,强调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强调交流发生之背景的重要性。不过此法更重视宏观背景,比如研究政治和社会结构是如何影响人们交流的。这种方法也强调不仅要理解文化,还要改变文化!批判法可以修正许多实证法的问题,如:好莱坞电影中为什么白人大都优越于其他人种?“红灯区”的人多数是什么人?犯罪人群多数是什么背景?只有通过跨文化互动的权力关系,才能真正解释实证法获得的许多数据。

在跨文化交流中,实证研究法可以有效预测交流行为,从而令我们在对待其他文化中人时更具针对性。解释法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到底为何。批判法则通过改变不公正的观念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公正。

同类推荐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户籍:安居乐业时代

    户籍:安居乐业时代

    夏、商、周、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夏、商、周代采取中央王朝与各部落联盟分土而治的方式;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各诸侯国对疆土采取分层划区进行管理。这一时期的户籍制度最初处于萌芽阶段,至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则与兵籍、赋籍、地籍联结在一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依据。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弟子规说什么

    弟子规说什么

    如果你人缘差、事业不成功,不要埋怨自己不努力,其实根源在于你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思维习惯教育。现代人生活的不如意、身心的失常,几乎全是从性情失调而来,这根源于少儿时期的教育纰漏,各种心态、性格培养的不成熟,其实,《弟子规》里讲的全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大智慧,能帮你从小到大构建完美人际关系和人生大格局。
热门推荐
  • 元元红

    元元红

    天界有八卦密谈,四海八荒唯一一只白凤不爱修仙爱下凡,最大的乐趣居然是种菜!蛮荒小妖为何想要升仙?当年天界和魔界一战究竟发生什么?到底是谁,堵上了魔窟导致魔窟内部洪涝不断?这一切的一切,请看官亲自解密。
  • 可爱是你,温柔也是你

    可爱是你,温柔也是你

    关于做你的小仙女和做你的小可爱这件事。第一件事:顾先生说:“你刚来,不吉利。”后来我翻了翻音乐播放记录,才发现那首歌的名字叫《分手那天》。第二件事:“你说,你是想做我太太,还是可爱小仙女?”第三件事:顾先生说:“我在观音像莲花宝座下跟你说这句话,我愿意和你同甘共苦。”第四件事:顾先生说:“好好学习,天天都要喜欢我,我和你一样。”第五件事:顾先生说:“巫念顾有个跟屁虫——是我。”第六件事:顾先生说:“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小姑娘。”第七件事:顾先生说:“我的手握成拳在地图上量了一下,是我能握住的距离,你别担心。”第八件事:顾先生说:“来来去去那么多人,只有我是因你而存在的人。”第九件事:顾先生说:“又到爱你的新一年。”第十件事:“求什么?”“求心上人。”
  • 道行

    道行

    高卧九天万年身,几回沧海化凡尘。清修路上真行者,道德门前长生人。*******************************大浮离世界,时有仙佛驻世,正神在凡;又有高真圣贤,天魔外道,隐自红尘;一个独行少年,偶得机缘得入道途。修真性,悟道德。渡苦海,踏道行。此世间,谁得正法,谁掌大罗?********************************祖师云:唯至人也!
  • 执手相牵,不负流年

    执手相牵,不负流年

    那年梨花树下,曾有一人翩翩起舞为她。那年他奔赴战场,她不顾所有人反对,义务反顾跟随他。那年的大殿之上,他成为阶下囚,她在公主府跪了三天三夜,那年的他们还算安稳的日子终究是被这世俗给摧毁了,那年他抱着她说,她对他说“这红尘纷扰,下一世,你带着我去一处种满梨花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就永远不要在分开,永远也不被人打扰”说完,她就撒手人寰,再也不能睁开眼看他为她舞剑……(自己觉得是宠文,后期会稍稍有点虐)
  •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本卷收入作者电视文学剧本《苍凉后土》和中、短篇小说17部(篇)。电视文学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96年拍摄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并播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拐走小包子:老婆,休想逃

    拐走小包子:老婆,休想逃

    一下飞机就捡到一个小包子,怎么办?谢羽西的第一反应是送到警卫室去。可是这个包子还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外加叫妈妈怎么办?警卫:同志,孩子那么可爱,你怎么舍得遗弃他!赶紧把他带回去吧!周围吃瓜群众: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可怜了那么可爱的孩子。谢羽西:……莫名其妙就当妈了,我才可怜好吗?好吧!就当捡了一个小包子,可是当天晚上楼下的那一排排汽车又是怎么回事。小包子,不带那么坑人的。某男:你自己去公安机关还是要我的人带你去?谢羽西:……我可以说我不想去吗?
  • 婚深入骨,陆氏夫妇有点甜

    婚深入骨,陆氏夫妇有点甜

    “所有晦暗都留给过往,从遇见你开始,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乔南爱过一个人,丝丝入浸,深入骨髓。但她却不知道,他是否爱她。时光流转,恩怨跌宕。在他一次次的救赎中,她终于明白他的情深意长,命运百转千回,只有他的怀抱,才是她命中注定的港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赤脚仙尊

    赤脚仙尊

    年少的张长生在五岁掉进石洞中,获得仙缘。七岁被老神医相中收为弟子,开始学医之路。九岁拜入山南门,遭修仙者毒手却侥幸存活。他将何去何从!十岁意外的获得修仙者的物品,开始了修仙之路。十二岁,正式入得修仙门派青云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