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100000005

第5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3)

当我们使用内省去寻找我们主体性的开端时,我们发现这个对“我”的寻找超出了通常个性的(personhood)方面,而让我们越来越接近觉知本身。如果我们将这个内省观察的过程推向极致,那么甚至核心主体性自我的背景感也消融于觉知,因此,如果我们继续现象学地前进,那么我们发现这个“我”就等同于觉知:“我”=觉知。当我们从无意识的角度来看时,意识就是使原本处于无知无觉中的心智活动显现给该主体——这个显现能力就是觉知。

第二,觉知不同于且独立于觉知的内容。与里贝特一样,德克曼认为觉知并不是思想、情绪、意象、感觉、愿望、记忆等心智功能或内容。在德克曼看来,觉知确切地来说更像是一种“场地”(ground),心智的内容在这个场地上出现,在其中消失。

我用“觉知”一词意指这个所有体验的场地(ground)。任何描述它的企图最终都不过是对我们所觉知事物的描述。基于此,有些人认为觉知本身并不存在。但仔细的内省表明,觉知的对象——感觉、思想、记忆、意象和情绪——在不断地变化并彼此取代。相比之下,觉知始终独立于任何特定的心智内容。作为心智内容得以在其中出现的场地而言,觉知本身并不是一个可被内省观察的对象。觉知既不是一个对象也不是一个事物,它是无形无相的。“换言之,体验由观察者和被观察物组成。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象,我们的思想——这些我们借此参与和规定物理世界的心智活动——都是被观察物的一部分。相比之下,这个观察者——这个‘我’——要先于这一切;没有它,就没有存在的体验。如果觉知本身不存在,那么就不会有‘我’。存在会是‘我’(me),我的个性(personhood),我的社会和情绪同一性——但是没有‘我’(I),没有存在的透明的中心。”很显然,德克曼在这里所强调的“我”并非是单纯的主体,而是一个因觉知能力而具有自我感的“我”,一个进行觉知的“我”。在主体的无意识状态与有意识状态的前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觉知所带来的转变:它使得生命主体获得了自我感,使得生命主体的经历成为了体验,具有了现象意识。

或许我们应该澄清无意识(非意识)功能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它们如何与有意识的功能不同。有意识体验的首要特征是觉知。这是一个主体性的现象,你唯有成为具有该体验的个体,你才能通达它。要研究觉知,我们必须依赖于能够表明具有这种体验能力的人。当一个人对事件没有可报告的觉知时,我们把这种心理功能或事件视为无意识的。这个定义覆盖了各种可能的无意识的种类和水平,从全身麻醉到所谓潜意识(subconscious)。

2.5 自觉知

在有意识的体验中,作为“场地”的觉知不仅使客体意象(image of object)在其中显现出来,而一个有意识的体验同时将自身显现为有意识的,也就是说,在体验上觉知是自觉知(self-awareness)的。为了理解意识的自觉知特性,让我们想象一个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的如下对比的情景。

当我从睡眠中醒来时,我外在环境或内在生活的一些部分开始“明亮”起来,一连串的事件在我的“心智空间”渐次呈现:我看见早春窗外摇曳的树枝;我听到窗外的鸟儿的啁啾;不知为何昨晚的梦境让我陷入某种思绪;而后猛然我又想起我是不是要上班迟到了;于是我就去看表,如此等等。尽管我并没有把这一切明白地告诉他人,也没有一个他者见证这一切,我也没有刻意地向自己提醒并自语:“我看见早春窗外摇曳的树枝”或“我听到窗外的鸟儿的啁啾”,如此等等。但在我醒后这段意象纷呈的时间里,我处于有意识状态的这种感觉(sense)是异常确定的,甚至是完全自明的;而且我也清楚,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心智空间”中并不另外地存在一种活动向我指明“我是有意识的”这一状态。

情况似乎是,在“我听到到鸟儿啁啾”的当下(present),在我觉知这些纷呈意象的当下,这份觉知也指向它自己。

为了更充分地阐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再想象这样的情景:我看见窗外一只海鸥在盘旋。我能看见海鸥,当然我也能把目光收回而低下头看自己。但我如何去看这个使得海鸥和我都在其中得以显现的那个“看”本身呢?不难理解,这个“看”本身并不像海鸥和一个有形质的我的身体那样能成为一个客体,相反,它恰恰是使这些客体得以看到的那个“东西”。此外,在体验上,并没有另外一个看使得这个“看”本身被看到。我们还可再想想一个思想的情形:我在想我幼年同窗。同样地,我如何去想这个使得幼年同窗和我自己都在其中得以呈现的那个“想”本身呢?显然,“想”本身并不是一个类似客体意象(image of object)或意向客体(intentional object)(这个例子中即“幼年同窗”)的“东西”。而且在体验上,并没有另外一个想使得这个“想”本身被想到。我们也可以设想听、尝、闻、触、受的情形。觉知既不是体验中显现的意象,也不是由另一个觉知将之作为意象而呈现于其中的“东西”。确切地说,它是在客体意象显现的当下自身也被显现的那个显现。

觉知的自觉知表明,意识是自呈现的(self-presenting)和反身性(reflexive)的。意识体验的自呈现是该体验的内在结构,而不是体验之外的一个额外或分离的心智活动。

2.6 “光”隐喻

对于意识,一个比“场地”更好的隐喻是“光”或“光亮空间”:当物体进入光亮空间时,不仅物体被照亮,而且光亮空间本身原本就是明亮的——它无需另外的光源来照亮它。这个隐喻能形象地展示出意识的觉知及其自觉知的特性。

达马西奥曾经说过:“进入光亮也是对意识、对有知晓力的心智(knowing mind)的诞生、对自我感简洁而又卓越地进入心智世界的一个强有力的隐喻。”用光来形容意识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是非常普遍的。

劳瑞斯(S.Laureys)提出,描述意识需要两个主要成分或“坐标”:觉知和清醒。“意识不是要么有要么无,而是处于不同的意识状态。意识是有程度的。”当我们说“光”是形容意识的一个强有力的隐喻时,我们最好不要把它看作人们通常使用的仅有开和关两档的发光器——要么亮,要么灭。因为这会掩盖人们日常所熟悉的程度上的渐变,譬如睡眼惺忪或昏昏欲睡,它们当然会使觉知的清晰度减弱,但是觉知在这时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只有两档的发光器并不是一个恰当的类比,具有连续调节光强的发光器才更接近于劳瑞斯所绘的意识坐标。根据这个二维的坐标,我们可以恰当地把清醒比作发光器的调节开关,而觉知就是这个发光器发出的光。可是正像劳瑞斯的坐标图所表明的,清醒始终是正常觉知(除梦外)的必要条件。

2.7 觉知与反思

通过与无意识现象的对比,我们明确了意识的独特性在于觉知及其自觉知,然而要更好地理解觉知,我们还需要对比意识与反思这两个范畴的异同。

觉知的反身性让我们触及一个必须澄清的理论问题:即对一个有意识的体验状态——我觉知到(X),例如,“我听到窗外的鸟儿的啁啾”——而言,要使其成为有意识的心智状态,那么其结构是否必然是“我知道‘我觉知到(X)’”(例如,“我知道‘我听到窗外的鸟儿的啁啾’”)吗?这个问题涉及意识与反思的关系。上述问题的核心是:一个有意识的心智状态是否必然是反思式的?或者换言之,反思是一个心智状态成为有意识的前提吗?

为了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将对心不在焉司机的心智活动进程进行分析。

心不在焉、走神或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智现象,它甚至占据了我们心智生活的大部分时光。一个很简单的静心(meditation)实验就能说明走神是多么容易发生。譬如在你面前摆一只有秒针的表,然后你将视线专注在秒针上,你不难发现:你无法持续保持你的专注,开始时你甚至保持不了几秒,你就会走神,你会迷失在很多的念头中,你被这些念头所占据,你沉浸在它们里面,随后是一个念头跳到另一个念头的一连串的联想,可是你也会突然警觉到你正在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地在走神和警醒间摇摆。即使不去做静心实验,很多人也曾有过开车走神这种体验:我一边开着车一边与朋友聊天,或者独自沉浸于某个思绪(譬如,我在想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猛然间我警醒过来,发现自己已心不在焉地驾车驶过了很长一段路程,不论这段路是我熟悉的还是第一次经过。

从我心不在焉地驾车到我警醒那一刻,我可以分辨出三个不同的心智事件(mental events):(1)心不在焉那段时间完成的驾驶行为;(2)那段意象纷呈的思绪;(3)警醒时的知道。这三个心智事件发生的时间段是有差别的:其中心不在焉的驾驶行为和那段意象纷呈的思绪在同一时段并行同时发生,此后是警醒时的知道。在我警醒的那一刻,我确实知道我完成了很长一段的驾驶,我也知道有一段思绪曾经发生。然而,就我警醒时所知道的情形来看,这两个同时发生的心智事件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对在那段时间如何完成驾驶行为要么几乎毫无印象,要么只有零星且极其模糊的印象,尽管我确实完成了很多动作,如感知周围的路况,转动方向盘、变速等。

但对于后者,我却能大致比较清晰明确地记起我与朋友谈话的内容,或记起我沉浸在思绪中的那段意象流。基于对如上体验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三点:(1)那段驾驶行为是无意识的,或最多存在一些零星且模糊的背景意识;(2)我与朋友的聊天或我独自沉浸的那段思绪是有意识的,因为如果我们不把这段意象纷呈的时段看作是有意识的,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的走神现象也都将不能视为有意识的,而这显然与我们的日常体验极为不符;(3)在警醒知道的那一刻,我也显然是有意识的。

对应于上述心智事件的特点和进程,这三个心智事件分别是无意识的(UE1)、最初意识的(CE1)和反思意识的(CE2)。其中CE1是:我在想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而CE2是:我突然警觉地意识到我在想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现在,如果我们把CE1中“想”这个特定的觉知概念替换为其一般概念“觉知”,那么CE1的表达就是:我在觉知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同样地,CE2的表达就变为:我突然警觉地觉知到我刚才一直在觉知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如果单就觉知而言,那么CE1和CE2在它们各自发生的当下都是完整的意识事件,都同属原初意识。但CE2与CE1的差别在于,CE2是以CE1的在记忆中留存的意象(后面我们把它简称为记忆意象)为体验内容,这正是反思的本质。我们认为下面的图示能更清晰地展示无意识、觉知和反思的差别。

通过如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每一意识体验在觉知的意义上都是原初意识体验,但每一原初意识体验也可能在随后成为另一原初意识体验的内容,而使后一原初意识体验成为反思意识体验;因此,尽管每一原初意识体验可能会因为反思(即成为另一原初意识体验的内容)而被体验的主体明确地知道,但就作为意识体验而言,每一原初意识体验并不依赖反思的知道才成其为意识体验,否则就会因为无穷倒退而导致没有体验是有意识的体验。

尽管在反思的当下,反思也是一种觉知,但觉知与反思仍然被严重地混淆了。就现象或体验的品质(phenomenal or experiential quality)而言,觉知始终是一种当下的显现,而反思则除了这种当下的显现外,它还是一种对象化、概念化的辨别和语言化的标识。

当你初次觉知某些事物时,就在你将它概念化或分辨(identify)之前,有短暂的纯粹觉知(pure awareness)。那是一种正念(mindfulness)状态。

通常,状态很短暂,就在你把目光与心集中在事物上的那一刹那,在你把它对象化,在心里锁定它,并把它从其他事物中抽离出来之前。它发生在你开始思考它之前,发生在你心里说“哦,那是一只狗”之前。那个流动的、焦点柔和的纯粹觉知的时刻就是正念。在那个短暂的心智刹那,你体验到一个作为非物(un-thing)的事物。你体验到一种柔软流动的纯粹体验的瞬间,那是与其余实相(reality)相互连接,而非分离的。正念非常类似于你用外围的视觉所见的,这与你以正常的或中心视觉所进行的专注截然不同。

同类推荐
  •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将会指导你完善自我性格,促进人际和谐,改善思维方式,提高做事的能力和效率,在注重呵护身心健康的同时,逐渐把自身蕴藏的无限潜能一一发挥出来,直至实现幸福理想的人生。
  • 认知商:如何认清现实与错觉?

    认知商:如何认清现实与错觉?

    通常,我们坚信自己的所见所感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的记忆也都是准的。我们都生活在自我认知的世界里,这个世界经由我们的认知创造而来,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对待周遭世界的看法与行为。事实是,这个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存在,还可能充满了种种错觉。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制于自身认知商的高低。布莱恩博士是美国久负盛名的眼科专家,他从眼病患者对世界的错误感知入手,提出了认知商的概念。他认为,认知商是指如何解读事物,以及利用我们的经验来区分现实与幻想。他结合哲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与精彩案例,指出人类认知商因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处于低水平,这也导致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出现了错觉,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但认知商并非不可改变,它是可以后天习得的,它起始于意识,需要勤于练习,オ能形成习惯。布莱恩博士在书的最后给出了评估和提升认知商的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看待世界和做出决定的方式。我们是如何在心理和行动上看待和对待这个世界的,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 微人格心理学:发现身体里的微人格,看透人性里的另一面

    微人格心理学:发现身体里的微人格,看透人性里的另一面

    微人格心理学立足于传统人格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本书作者历经多年的研究,累积了大量的微人格心理学理论及案例,并联合一些知名心理学研究机构进行了实验、调查、收集、分析了,并以幽默、冷峻、犀利的语言风格描述出来,力求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更加生动有趣。本书的创作旨在引导热爱心理学的读者看透人们行为背后不为人知的动机,解读人们隐藏的微妙人格,科学剖析人格的众多侧面;在看透别人的同时,探索和发现我们身体中的另一个自己,学会下意识地控制并利用这些“微人格”,发掘自身潜藏的能量。
  • 心理学与微动作

    心理学与微动作

    微动作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的重要线索,眨眼、瞪眼、睁眼、闭眼,挥手、握手、绞手、搓手,点头、摇头、叉腰、含胸,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暗藏玄机。本书对人的身体、手部、五官等微动作进行了深入分析,讲述了隐藏在背后的心理秘密,介绍了读懂人心的方法,让你轻松看透他人的微动作,巧妙隐藏自己的微动作,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职场、社交中的佼佼者。如果你想跟FBI一样,成为行为分析和心理解读的高手,就赶快拿起本书读一读吧。
  •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该书不但为人类潜决识的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书中包含了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科学地告诉人们: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做奇奇怪怪的梦?梦意味着什么,诉说着什么,梦将我们引向何方……
热门推荐
  • 土梨岗村

    土梨岗村

    描写土梨岗村人变化成异形,并创造了第二星球的英雄人物塑造
  • 象形

    象形

    本书(川上主编)收录了《志向》、《历经火与水》、《狂躁》、《奔丧》、《暗锋消失》、《明迪——红草莓,蓝草莓死神》、《陷阱》、《光阴》、《移动的标本》、《太阳花》、《黎衡——凌波门》、《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油漆绿》、《生命的放映机》、《别后》、《陈均——生活史的形状》、《箱子》、《给另一个人》等文章。
  • 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
  • 浮世千千界

    浮世千千界

    无限宇宙里有多少秘密?飞升二十次你见过吗?国度之间的超能大战会带来什么影响?看主角如何从一个幸运的平凡人开始渐渐影响整个宇宙。
  • 戏精影帝是我男朋友

    戏精影帝是我男朋友

    在那段青春里,她错过了最佳的表白时机她想趁着这次同学会,跟那个人好好的表白,哪怕机会渺茫
  • 大师,等等我

    大师,等等我

    小伙伴们,小微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师这部,小微也会一直更,不会弃文文的,大伙放心跳吧。毒女归来:妖孽王爷很倾城http://m.pgsk.com/a/955393/推荐友友的小说:http://m.pgsk.com/a/948294/江湖傲娇女爱上了四蕴皆空的出家人,从而穷追不舍,疯狂求爱,势必要将揽入芙蓉帐中。她,曾经发誓,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让他爱上她。到后来,这终是痴念,执念。不管是痴念还是执念,她强求过,死过,赌过,却终抵不过他的佛。后来的后来,她累了,不想爱了。她说,如果我死了,能让你成佛,那好,我死。他,出家人,本该四蕴皆空,被一个江湖女子缠上,他不理。却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便输了,输了那初见的心动。片段一空旷的大道上,一女子拉着一抹僧衣撒娇道,“无妄,你娶我好不好。”“施主,无妄乃出家人,怎么可娶妻。”温和的声音这就般划过她的心房。她依旧不死心,“那你还俗呗。”“。。。。。。”这次,没了回答,僧衣从手中溜走,她看着那远去的,身影,告诉自己要淡定,淡定。片段二“无妄你看我们的孩子多可爱啊。”此时,她抱着粉嘟嘟的婴儿,逗弄婴儿咯咯的笑。“女施主,孩子是无妄与施主捡的。”一人在旁边辨解到。“那还是我们的孩子,只不过我没说那个捡字面而已。”“。。。。。”片段三“施主,有些事,强求不了。”她笑,竟有几分凄惨,“是啊,强求不了,可是我已强求了两次,死了两次,这一次。无妄,我们来打个赌好不好,若这一次,我跳下去,还活着,我就放手,从此不再纠缠你,若我死了,你可不可以在我墓碑上刻上爱妻两字,好不好。”他未多想,便说,“无妄不赌。”因为他赌不起,他不想再次看着她死在自己面前。山间回响她的话,“无妄,你不赌,我赌。”
  • 明朝驸马爷

    明朝驸马爷

    青春本就有遗憾!不爱江湖爱逍遥;不爱江山爱美人。还有那些个生动的人物形象,那些精彩绝伦的武打场景。回来了,弥补我们青春的遗憾,主角离岛以后,浪迹江湖,扬名天下,甚至撼动了明朝的江山,麒麟认主,赶尸派重出江湖,看看我们的主角张晓晨继他父亲之后,又有自己一个怎样的江湖!
  • 刺客手记

    刺客手记

    最劲爆的篮球赛事,最强悍的体能对抗,最真实的视觉效果,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尽在篮球盛典——《刺客手记》!
  • 乾坤剑神

    乾坤剑神

    景言曾是景家最优秀的天才,十六岁突破武道九重天踏入先天之境,整个东临城无人能比,却莫名其妙在进入神风学院后境界跌落,成为笑柄。解开乾坤戒封印,重新崛起,最终制霸天元大陆,成为无数武者仰望的存在。
  • 我在山海经里找食材

    我在山海经里找食材

    这是一个武道中兴、异能觉醒、生化变异、黑科技爆炸的世界。只想过普通生活的李闲鱼,却触发了一个穿行两界的经营游戏系统,还要侵入山海经世界寻找食材。彼时外国列强虎视眈眈,华夏积弱,崛起之路充满荆棘,身为华夏男儿的李闲鱼该如何选择?是继续平淡的生活,还是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国争先!我李闲鱼想过平淡的生活,但在此之前,我要让华夏人人自强,人人如龙,不受外敌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