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100000021

第21章 附录(5)

对于这种依赖性而言,还原论和同一论的根本倾向在于认为这种依赖关系是一种“只不过是”(nothing but)关系,即“‘你’,你的喜悦、悲伤、记忆和抱负、你的本体感觉和自有意识,实际上都只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集体行为”。这种“只不过是”关系表明的不但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还原,而且它要求存在论上的还原,也就是说,我们用“心”、“意识”这些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在存在论上可以还原为纯粹的物理描述(还原论),或者它们就等同于那些物理状态(同一论)。下面我们会看到通过这个“只不过是”的转换,我们遗漏了某个根本的东西——主观性。

还原论是使得现代科学高歌猛进的基本理论方法。只要在意识体验和身体系统活动之间存在依赖性,那么我们使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意识体验的神经机制,如它的神经关联(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NCC),就肯定是合理和有效的。但是问题在于,这种方法论上合理和有效的还原论必然也是存在论上合理和有效的吗?意识是一种仅仅从方法论的外部就能充分衡量的特性吗?

我们认为内格尔(T.Nagel)和杰克逊(F.Jackson)的决定性的论证表明,意识具有存在论上不可还原的性质。

内格尔:“作为……是什么样子”(What is it like to be...)的论证 内格尔的“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子”论证就是以强调了体验的主观性为基点。内格尔认为有意识体验这一事实意味着:存在着某种东西,它是成为那个有机体的、无法归约为机制、功能以及行为说明的东西。在科学的一般领域中,还原是向更大客观性的转化,即指向关于事物的更精确和更微观的解释,但这并不是适用于意识体验的、行之有效的还原概念。当我们想象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子时,这种认识论上的想象是无法完全和充分的,尽管我们可以因我们自身的体验而理解蝙蝠的行为,但却无法成为蝙蝠的体验。因此,主观性不仅表明个体的观点个性(individuality),而且这种个性是有感受或觉知的个性。内格尔认为这种个性体验是实质的、存在论的:“在寻求对外部世界更完满的理解的过程中,尽管我有权撇开这个观点,但我们不能永远无视它。因为它是内部世界的实质,而不只是关于它的一个观点。新近心理学中的大多数新行为主义根源于这样的尝试,即用客观的心智概念代替真实事物,以便不遗漏任何不能被还原的东西。如果我们承认,关于心智的物理理论必须说明体验的主观特性,那么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尚没有可行的概念能向我们暗示如何做到这一点。这个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心智过程真的是物理过程,那么就有内在地经历某些物理过程的某事物。”

杰克逊:知识论证(Knowledge Argument) 杰克逊在这个论证中假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比任何人有更强颜色分辨力的弗雷德,一个是不得不在黑白的房间借助黑白电视监视器研究世界的科学家玛丽。

弗雷德能在正常人视为同一的红色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红色,红1和红2。

我们对于弗雷德是红1-红2色盲,就像完全的红-绿色盲对于我们一样。杰克逊论证道,我们也许会发现:弗雷德的视锥能对红的光谱中某些光波分别作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光波对我们的视锥却是没有区别的(或许他有例外的视锥),这在弗雷德身上引起了许许多多的大脑状态,这些状态使他能完成视觉分辨行为。但是从这些大脑状态我们无法知道他对我们并不具有的红1-红2的体验。我们拥有他脑状态的一切物理信息,但我们并不因此知道关于弗雷德的一切,因为我们没有他的红1-红2的体验。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说:物理主义遗漏了某种东西。即便我们可以通过手术移植弗雷德的视觉系统,以至于在手术之后,我们有了关于他的视觉体验,但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得到了我们想得到的一切物理信息,可见弗雷德所体验的比我们通过物理主义方法所知的一切信息还多,因此物理主义的描述对体验来说并不是充分的。

对于科学家玛丽来说,她精通视觉过程的神经生物学,例如,当我们看成熟的西红柿或天空,使用“红”“蓝”等术语时,她知道我们在这一视觉过程中发生的一切物理信息。但是当玛丽走出黑白房间,她对红或蓝会有新的视觉体验。

这样一来,她先前的知识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完善性,尽管她有一切物理信息。

于是,我们得到同样的结论,即物理主义的描述对体验来说并不是充分的。

上面的两个论证决定性地表明意识体验是:

第一人称存在论(first-person ontology)的。如果我们不是某一意识体验的主体,也就是说不是第一人称的话,那么我们不能通过整合第三人称(third person)的方法还原所获得的该主体的身体系统活的物理信息而成为该主体的体验。尽管物理主义的方法论的还原描述是合理的、有效的和完整的,但在存在论上却是不完备的,因为它遗漏了作为当事者的第一人称存在论经历。

主观的(subjective)。意识体验不仅始终由某个特定的身体系统承担和经历,而且,它是某个“我”的观点下的关于世界的形象或表征,它有“为我”(for-me)的感受和觉知体验。尽管可以从第三人称的、外在的认识论角度考察该身体系统的活动,但是这种考察所获得的知识并非该身体系统本身的经历和体验,即“我”的经历和意识体验;知识并不等同于经历和体验。相比于知识,经历和体验是首要的(primary)。至此,我们的体验以及论证表明有意识的生命体具有四个存在论上不可还原的根本性质:

(1)依赖性;(2)第一人称性;(3);意向性;(4)主观性。

意识的依赖性表明意识没有一个像二元论那样假定的独立的存在论形态,而是基于物理形态,它是具身的(embodied)——正是在这个基本的意义上,意识是自然的生物现象。从具身的方面看,意识现象具有与一般自然现象同样的外在方面,对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作方法论的考察而获得主体间的(inter subjective)客观知识。意识体验在第一人称存在论上是不可还原,它是身体系统同一性的一个本质表现,是身体系统整体特性的显示,是一个系统性质。基于当代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观念,我们用“涌现”(emergence)概念来统含依赖性和不可还原性的内涵。

意识是第一人称的,也就是说它由某个特定的身体系统来承担,它是个性的和私人的(private)。我们认为第一人称性并不是意识体验所特有的,而是所有自然事物普遍的存在论特性。在存在论上,所有的事物都有着第一人称的和个性的存在论的经历。所谓第一人称的存在论经历是指:尽管我们可以充分地描述和解释某一自然事物,但是我们对这一自然事物的知识并不能取代该自然事物本身的存在经历,譬如我们依照力学原理可以计算并控制一个被抛物体的轨迹,但实际发生的轨迹始终是由被抛物体自身经历,我们不能用关于该物体的知识取代这个实际发生的轨迹。也就是说,“科学解释可以说明发生某种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性质,甚至也能解释为什么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此现象才能发生,但是没有一种科学的描述或解释能够替代真实的事物。譬如说,当我们科学地描述台风时,我们都要接受上述想法。我们描述台风的物理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有它所有的哪些性质,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台风。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期待对台风的科学描述本身会是一场台风,或者会引起台风。”意识是主观的。尽管意识在存在论的意义上被视为“内在的、主观的、第一人称的、质的现象”,但主观性仍然捕捉意识最直接和最本质的概念。有意识的生命体不仅是物和有意向性的生命,而且它还有感受或觉知,它有一个“为我”的意义的世界。

尽管我们可以对事物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还原,但无论有意识的生命体、无意识的生命体还是一般的物理系统都有存在论上第一人称不可还原的经历(undergoing,living through);尽管意识没有二元论意义上的独立的存在论形态,但并不表明有意识的生命体在存在论上就还原为纯粹的物理描述或等同于纯粹物理状态。上面的分析表明,有意识的生命体的真正的存在论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种依赖性的-主观的存在者,或者说是身体-主体(body-subject,bodily subject)。简言之,人是具身主观性(embodied subjectivity)或具身心智(embodied mind)的存在者,他就是宇宙间这样一个新颖的事物。

方法论的独特性

人的存在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独特性。传统的认识论模型或范式是在考察一般物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这个模型中,一边是有意识的、主观的认知者,一边是独立于认知者的实在对象。这是一个二元论的模型,在模型中存在着认知者和认知对象之间的时间上的独立性,即认知活动和对象活动同时独立地进行。这个模型蕴含一个深刻的理性主义期望,即期望通过这种认知关系的独立性的考察而获得世界的完备性。但是当我们试图考察一个有意识的、主观的认知者时,这个模型的期望就失效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认知者:

第三人称的角度:他者对该认知者的考察。当从他者的角度考察认知者时,尽管他者与被考察的认知者之间仍然保持了认知关系独立性,但是正如内格尔和杰克逊的论证:理论上他者可以获得认知者身体系统的完备的物理性息,但是他者还是遗漏了作为认知本身所具有的某种东西——认知者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说,他者不可能完备地获得该认知者的存在论的主观性。

第一人称的角度:认知者对自身的考察。当认知者在考察自身某一时刻的体验时,他的这一考察活动遂成为一新的体验。我们将认知者某一时刻的体验称为Et,而将考察Et的体验称为Ent。当脑神经系统处于表征Et的状态时,它就不可能同时处于表征Ent的状态。换言之,当认知者感受体验Et时,他就不可能同时感受Ent。也就是说,在第一人称的考察中,传统的认识论模型中的时间上的独立性消失了:Et和Ent不可能同时独立进行,因为如果Et和Ent同时独立进行,那么一个身体的神经系统必然同时处于两个表征状态,这违反了同一律。那么这种不能同时独立进行的结果是什么呢?认知者能在感受自身体验的同时能获得引发该体验的身体系统的完备的物理信息吗?我们基于里贝特(B.Libet)的实验结果来分析这个问题。

里贝特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体觉(somatosensory)刺激出现后大约500ms,大脑皮层的激活才能引起有意识的感觉;相同强度的更短时限的激活能够产生对输入的无意识的觉察(unconscious detection),再需400ms向感觉皮层上升的输入才能将无意识的正确的觉察转变为一个有意识的感觉体验。一般地,从(无论是体觉的还是其他通道的)刺激到有意识的体验需要一定的神经活动时间。现在我们在认知者对面放置一个显示装置,它实时地显示认知者脑神经系统的激活信息。假定在某一时刻t认知者双目微闭,沉思冥想,这时他的体验为Et,相应地,表征Et的神经状态为N St,此时显示装置显示出N St激活信息;突然,认知者睁开眼,注视显示装置上的他自己的神经激活信息(我们忽略睁开眼的时间,以及睁开眼所造成的脑区激活变化);因为神经活动需要约500ms的时间,认知者才能有N St激活信息的觉知体验,即Et+500ms。这表明在第一人称的考察中,认知者不可能同时既有体验Et,又有关于该体验的神经信息的觉知体验Et+500ms。当认知在存在论的体验上完备时,他在认识论上就没有关于自身的完备的物理信息。

因此,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的考察都无法同时获得有关认知者在认识论和存在论上的完备性。第三人称缺少存在论上的完备性,而第一人称则缺少认识论上的完备性。因此要全面地研究具身心智的人,我们必须在传统的认识论模型中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方法结合起来。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教你如何化解困惑,抛开在心中积聚的忧伤和痛苦,发掘生活中的幸福和欢乐,摆脱心理的阴霾,拥抱健康明媚的阳光。翻开这本书,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内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指导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 我们都有忧郁症

    我们都有忧郁症

    本书详细讲解忧郁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大众心理读物。如果您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甘愿成为潮流的忠实追随者,买那些奢侈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会成为泡沫经济的牺牲品,去投资一直不被看好的股票,那么不妨阅读一下本书.它让你开阔自身的视野,丰富思考的路径。
  • 婴儿的心理世界

    婴儿的心理世界

    《婴儿的心理世界》一书作者米兰妮·于宾-盖特是法国儿童心理学家,长期在产科医院从事研究工作。她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和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以简洁的方式和科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人们对于婴幼儿养育的一些普遍看法,如喂养方式、睡觉姿势、环境的影响、安抚奶嘴的利弊等,为新手父母解除了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 心理知识全知道

    心理知识全知道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全书分为:入门篇、认知篇、自我篇、情感篇、身体篇、人际关系篇、社会群体篇、快乐篇、男人篇、女人篇、恋爱篇、婚姻篇、梦境篇、调适篇、障碍篇、治疗篇。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能带给大家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并带给每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修仙剑尊除妖杀魔:帝剑仙魂

    修仙剑尊除妖杀魔:帝剑仙魂

    在尘世间的一个小镇,有一个少年,心中一直有个修仙的梦想,想要成为一代剑仙。但是因为相士的预言,他却不能如愿,直到有一天,命运的安排让他的人生开始改变……深藏于暗处的邪恶至尊……未知的上古力量和惊天的阴谋……那封印万年的古剑,和御有无穷灵力的仙魂……都在召唤着这少年踏上不凡之路!
  • 公子回眸应如此

    公子回眸应如此

    【新书!《穿书后她在大佬怀里当团宠》求收藏,求打赏!】——“月老,我要谈恋爱。”魂穿瑶光女上神,东边勾搭了妖族族长,九尾狐,西边勾搭了冥府大佬,冥王。——“那,瑶光上神要找个什么样的呢,有没有条件?”她不假思索的说道,“要年轻点的,单纯的,最好是小奶狗。”——“哎,创世神烛龙的后人,年轻点的,强大,心思单纯,啥也不懂。”她欣然接受。——“我这红线一牵,那可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断不了的。”她亲手将二人红线系在一起。后来,天庭的人都听说瑶光上神得了创世神烛龙的蛋蛋。好不容易孵化了。“wcnmd!这是年轻点的嘛,这都可以当我孙子了!”整个天庭都知道,她夫君出生了。——“瑶光,你找的小奶狗呢。”“额,在蛋里猫着呢。”众神一看,确实离小奶狗差点,是小奶龙。再后来这月老逢人就说,“瑶光上神养了个小夫君,呆呆萌萌。”她领着小夫君逛天庭花会。——“瑶光,这你孙子呐?”小奶龙摇身一变,将她强行揽入怀中,“我是她男人。”
  • 网游之邪魅痞神

    网游之邪魅痞神

    进入武魂游戏世界,机缘巧合下进入隐藏地图生死界,破解生死棋局失败得到一本技能书,从此踏上成神之路。不一样的设定一样的精彩,告别传统网游,给你不一样的感觉,2013,最热血,最暧昧,最风骚网游爽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王破狱传

    冥王破狱传

    传说在神州大地之上共同生存着七个种族:人族、鲛人族、蛮荒族、翼族、鬼族、智族、神族。人族即如今的大焺王朝。鲛人族和蛮荒族几乎被人族屠戮殆尽,而翼族、鬼族、智族、神族似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人族的王者自然就是大焺王朝的皇帝吴羸。他争霸天下,残杀驱赶其他族类。以鲛人族为首被大焺王大肆捕杀。而明王身为大焺王朝皇帝最不得宠的儿子,眼看着国破人族被屠灭,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相残杀。明王化身冥王,冥王所过之处化为焦土
  • 红屋骑士

    红屋骑士

    这是大仲马又一部艺术性、可读性都很高的长篇佳作。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个悲壮凄婉的爱情故事。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党抓住后判处死刑,王后的崇拜者红屋骑士莫朗在朋友的帮助下几度冒死营救,总是功亏一篑。最后王后处死,骑士殉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手神医:妖孽太子不要脸

    鬼手神医:妖孽太子不要脸

    一朝穿越,从特工医生到药谷药人。一时心软,在山林里救回一名美男子。一不留神,苏悦走完了齐珩最长的套路。皇上!今天又有人谋反了!”“不用管,他们蹦跶不了多久的。”“皇上!又有男人向皇后娘娘示爱了!”“不能忍!抄家伙,上!”这是一个外来穿越特工混得风生水起顺便拿下太子成了皇后平了天下的故事。...
  • 宸境

    宸境

    一曲剑歌,唱尽繁华盛世。千年离索,见证岁月枯黄。饮酒千觞醉归来,身已为仙,尘心在怀,一个少年的成长,一次灵魂的蜕变,凡世红尘,缥缈仙境,且看他演绎仙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整忆录

    整忆录

    这只是我的青春记忆,记下了我身边的美好,及对一个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