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100000002

第2章 导论

没有有意识的、富有创造性的现代人的文化进化所带来的一线光明、一点意义,地球将陷于无尽的黑暗里。

——埃克尔斯(J.Eccles)

对意识的理解不可避免地是反身性的(reflexive)。

——威尔曼斯(M.Velmans)

意识是一个明确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很长时间以来,意识被科学界视为一个“禁地”,一个巨大的、令科学尴尬的异常现象。即使在“认知革命”发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认知科学主流紧盯的一般范畴是认知和心智,而不是意识。广泛的研究表明,生命的最初智能(intelligence)是无意识的,譬如皮亚杰(J.Piaget)所描述的感觉-运动(sensor-motor)智能,这不仅是大多数生物智能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人类更高级智能的基础,并贯穿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单从智能的功能方面看,没有意识,人工智能的装置也能完成种类繁多的逻辑和计算任务。然而,科学界也渐渐认识到,要想真实而全面地理解人类(甚至动物)的心智和认知,那么不谈论意识是不可能的。

大致说来,意识现象被科学所关注在威廉·詹姆士(W.James,1842-1910)的时代就开始了,而且出现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这被称为意识研究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不过,意识被科学界广泛地接纳为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意识研究呈现出一个蓬勃甚至是爆炸性的发展态势,以至于有人将此称为意识研究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1.1 不可思议的意识

“相比于世界的其他部分,我们对意识更亲熟。”意识显示在每个正常人的体验生活中,它是高级的情感和理智活动的前提,因此,它也是任何理智的怀疑活动的前提——我无法有意识地怀疑我是有意识的。然而对每个有意识的人而言,这个不可置疑的意识本身似乎是我们意识到世界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不难(有意识地)想象,如果没有意识或丧失意识,那么所有归属于人的一切创造发明:社会组织、文化、仪式、法律、伦理、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一切纷杂的生命品质:快乐、悲伤、兴奋、抑郁、冷漠、仇恨、悲悯——都将无从发展,或荡然无存。想想一个处于非有意识的状态(如昏厥、植物人、无梦睡眠、梦游)中的人的生活:在他的“心智空间”中,没有什么被体验到(experienced),也没有什么可述说的,那里一片“黑暗”。在如此黑暗的心智空间,当然无从提出理智上的“意识问题”。意识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正因为有意识,才使我们能够、甚至不可避免地要对意识提出疑问,还有什么比认识到这一点更让人迷乱的呢?”我们有意识的生活正是我们畅游其中的海洋。所以并不奇怪:意识很难理解。我们有意识地体验到许多不同的事情,而且我们思考我们体验到的这些事情。但体验和思考意识本身却并非易事。鉴于此,哲学和科学通常把意识等同于某个比它本身小的“东西”,例如将它等同于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某种“东西”,诸如大脑的一个状态,或等同于我们所体验的某个方面,诸如“思想”或“语言”。

1.2 研究层次

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那段辉煌发展,意识在当代的认知科学中已然成为一个枝繁叶茂的研究领域。它既牵涉不同的学科(如哲学、心理学、脑科学),也涉及非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其他传统(如神秘主义、东方的“心学”传统,特别是佛教的不同派别)。作为哲学、科学和其他传统共同关注的主题,当前“意识研究”涉及了三个基本层次的问题:

L1-意识的现象学问题:即回答“意识是什么”的问题,它要求在意识体验上对意识作出恰当、充分的刻画和分析。

人们对一个现象的最初认识和描述总是从其(有意识状态下的)体验开始的,对意识体验和意识状态的刻画和分析是理解和认识意识现象的起点。只是在认识意识现象时,存在一个认识论的独特性,即对意识现象的描述必须借助有意识状态下的意识体验本身来完成:它是一个处在第一人称(first-person)的第三人称(third-person)。“与物理学——它假定了意识和知觉,并对它的领域采取一种上帝之眼的观点——不同,意识研究必须认可这个第一人称的或主体性的视角。”这个认识论的循环对理解意识的本性是极为重要的,也正是这一点成为理解意识的一个内在困难。尽管存在这个认识论上的循环,对意识现象的分析和描述仍然存在多种可能性。在哲学、佛教传统和科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的刻画和分析意识现象的独特方法。

L2-意识的实证科学问题:在生物演化中,意识是如何出现的?意识的神经关联物(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NCC)是什么?或者更一般地来说,意识的实证科学研究就在于确定意识现象“背后”神经的、概念的甚至是量子力学的机制或模型。

意识是一个演化生物现象——这是当代意识科学研究的一个普遍立场。

因此,从生物演化-发展的角度透视意识,如动物意识、婴幼儿意识、病理的意识,以及探讨意识现象“背后”的神经关联物和机制构成了当代意识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L3-意识的形而上学问题:确定存在的范畴以及各范畴之间的关系是形而上学研究的核心,因此意识的形而上学旨在研究和确定意识现象所归属的范畴与其他现象所归属的范畴之间具有何种关系,确定意识的存在论地位和存在方式,以及如何将意识放在一个统一的自然观中进行理解和解释。

面对意识这个复杂的议题,上述任何单一孤立层面的研究都不足以完成对意识的全面认识,而且在当代情境中这种纯粹单一和孤立层面的研究也是不存在。在实际的“意识研究”中,以上三个层次总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跨层面、层面互惠(reciprocity)和层面交融是当代意识研究的基本局面和实际情形。

1.3 意识观

在当代“意识研究”中,意识呈现为一个复杂的研究议题。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依自己的学术背景、气质、角度和方法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观点和进路(approaches)。在此,我们亦概要地陈述本书关于意识的基本观点。

(1)意识是一个演化-发展上的生物现象。意识是一个出现在特定演化-发展阶段的生命机体中的现象,这个观念是当代意识科学研究的形而上学的支柱。其主要思想是:意识出现在生命机体中,它与作为生物、化学和生理的机体(特别是脑)的精巧运作是相关的;在意识现象与生命现象之间存在连续性,对意识本性的透视需要一个演化-发展的视角。意识在生物演化-发展的进程中是一个后来者,在意识出现之前,生物演化-发展中存在一个无意识的生命活动阶段。因,演化-发展的视角为认识意识提供了一个对比的方法论原则,即在与无意识的对比中来理解意识的本性。

(2)意识的本性和结构。人们通常将意识与意向性(intentionality)、第一人称视角性、个体性、私人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诚然,意识的本性与这些特性紧密相连,但是它们却不是意识现象所特有的,因为它们也存在于一般的、非意识的生命和心智领域。要理解意识的本性,一个最简洁的方式就是将其置于与无意识状态的对比中。简单地说,与无意识生命主体的无知无觉相比,意识的本性就是觉知(awareness)。

当我们描述有意识的体验时,一般的表达方式是:

“我”-觉知-(X)。这个结构包含三个成分:“我”(即自我)、觉知和客体意象(image of object),即(X)。关于觉知,我们还有一个要问的问题是:在一个有意识的体验中,当一个客体意象因觉知而呈现给“我”时,觉知本身是如何在这个体验中呈现的?答案是:觉知是自觉知(self-awareness)的,即觉知是反身性的(reflexive)。这样,上述的意识结构的一个完整表达见图1.1。对意识现象的认识存在一个认识论上的循环,这个循环在意识的本性中则表现为觉知的自觉知。

就意识体验的觉知及其自觉知而言,“光”或“光亮空间”是理解意识的一个强有力的隐喻。

(3)意识的形而上学。意识体验的觉知及自觉知特性使得意识现象呈现出与物质现象、生命现象和一般心智现象迥然不同的特性。为了在一个统一的世界观中解释这个具有如此特异性的意识现象,我们重新表述了一个形而上学的立场,即“两面一元论”或“一体两面论”(Dual Aspect Monism)的自然观。这个形而上学力图在与“意识是一个演化-发展的生物现象”这一基本立场融贯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关于心-身问题的说明。

1.4 思路和架构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上述意识观进行初步的论证。全书分五章。

第1章,导论。我们在导论中阐述了关于意识的研究层次和基本观点,并概述了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架构。

第2章,意识的现象本性和结构。在这一章,我们论证了意识的本性是觉知及其自觉知。如何体会和理解“觉知”呢?我们认为,存在一个对比和一个隐喻:

(1)通过有意识状态与无意识状态的对比;(2)通过“光”或“光亮空间”隐喻。

觉知独立于所觉知的内容,但如果没有意识,那么发生在生命机体“剧场”中的两个“主角”——客体意象和主体身体状态的意象——就不可能被该生命机体所知晓和被感受到;一个无意识的生命机体也会经历变化的身体状态感受,但这种经历却不会成为体验,因此,无意识的生命机体不会有自我感。当觉知使得生命机体“剧场”的两个“主角”处于光亮之中时,意识结构也因此变得明显,其形式为:“我”-觉知-(X)。

第3章,生命自我。当代理论生物学中的自创生(Autopoiesis)和(M,R)系统理论的研究表明,生命机体(living organization)的组织和过程是一个操作闭环(operational closure)。这个操作闭环的持续蕴涵了一种组织不变性,它恰当地解释了自我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一种全局的、分布的、变异的同一性。通过对生命机体的组织和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生命本身已经蕴涵了初始的认知和心智,因为操作闭环的维持要求生命机体具有一种选择的开放性,而这种选择的开放性既暗含了分类(categorization)和同化(assimilation)能力,也暗含了作为主体最基本含义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意义生成(sense-making)。

第4章,感受和自我感。在这一章,我们以达马西奥的工作为蓝本,论述了意识如何赋予生命自我以自我感的。达马西奥将意识视为生命应对客体刺激而进行自身调节的一个独特形式。达马西奥关于意识机制解释的简洁和深刻之处在于,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看,意识的出现在于对融合了客体映射和因客体映射而改变的身体映射的再映射,即一个时间进程中的二阶映射。达马西奥提出,感受是一种对改变的身体状态的知觉。

第5章,意识的形而上学。为了处理“意识研究”的“难问题”,我们在这一章重述了“两面一元论”的自然观。这个形而上学的基本构想包括:

(1)宇宙的本体是一元的;(2)任何事物,即使是最原始的事物(像夸克、原子、基本粒子等),都有外在性(exterior,without)和内在性(interior,within)这两个面向(dimension),具有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两个视角,作为客体和主体的两重性;(3)内在性与外在性在演化-发展进程中是相应的(corresponding):即有什么样的第三人称的外在性的复杂物质系统,就有相应的第一人称的内在性的经历(undergoing,living through)或摄受,反之亦然;(4)意识是演化-发展的特定水平上的事物的内在性的表现形式,在此水平上事物相应的外在性的形式表现为特定复杂性的身-脑系统;(5)内在性的人类意识形式不仅使人类有机体有了觉知及其自觉知的第一人称的体验(experiential)视角,而且发展了反思意识的第三人称的知识视角;(6)内在性与外在性之间既不存在相互作用、因果效应,也不存在平行关系或还原关系,而是一元两面的相应性(correspondence,correlation);(7)为什么怀特海所说的现实实体(actual entity)具有一元两面的相应性呢?我们是在“为什么存在某物而不是一无所有”(why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意义上来回应这个问题,即这种相应性的存在是“法尔自然”的。

同类推荐
  •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作者首次将出生日期与色彩相结合,简单直接的进行分析。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颜色,解读了色彩中蕴藏的的能量信息。以及如何来运用这些色彩。人们常因外相而误解,却很少有人用心理解他人内在的美好。透过色彩或许你能看到不一样的信息。
  •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爱上学校,不再厌学》从心理学、家庭、社会、学校等角度分别对厌学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改变厌学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读者们有所裨益。
  • 犯罪现场调查

    犯罪现场调查

    本书选取了FBI办案史上轰动世界的21件大案,直击一线犯罪现场,通过对案发现场的层层剖析,对嫌疑人的深入调查,对案件背后故事的深挖,全方位还原了惊心动魄的案发经过,让读者在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案情中,体验酣畅淋漓的烧脑破案思路,从而成为真正的破案高手。本书适用读者:对犯罪和推理破案感兴趣的读者;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
  • 高职大学生应用心理学

    高职大学生应用心理学

    本书涉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人格心理、自我意识、情绪调适、爱情心理、性心理健康、网络心理、异常心理的识别及调适等知识。
  • 墨菲学.1

    墨菲学.1

    墨菲定律其实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在很多事情上,人们总是盲目乐观、心存侥幸,他们相信自己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发生,即便发生了,也很快会过去。这种盲目的乐观与侥幸心理让我们忘记了,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人类的智慧其实是肤浅且幼稚的。正是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世界是庞大而复杂的,虽然人类十分聪明,且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却无法彻底地将万事万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类有自身的局限性,即使再有智慧,也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世间万物;即使再聪明,也不可避免地会犯各种错误。不论科技有多进步,有些不幸和错误总会发生,而且人类越是自以为手段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热门推荐
  • 你喜欢奶茶,我喜欢你

    你喜欢奶茶,我喜欢你

    你喜欢奶茶,而我喜欢你。奶茶味的爱情,很甜。就像是在不经意间被浸泡在蜜糖里的那种甜,那股淡淡的奶茶味弥漫在鼻尖,久久不能释怀。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我的世界里都是你,那个爱喝奶茶的你。至始至终,从未变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盛婚豪门少夫人

    盛婚豪门少夫人

    母亲尸骨未寒,小三登堂入室,父亲指着母亲昔日的闺蜜对她说,“陌陌,这是你的新妈妈。”又将他们十三岁的私生女和十一岁私生子带到她面前,“这是你的妹妹和弟弟。”为了将母亲辛苦十几年打下的基业据为己有,这个恶毒的女人竟还想要她的命。当她死里逃生回到家,竟看到自己的未婚夫和还有几天就成婚的妹妹在滚床单。“陌陌,家丑不可外扬,慕家我们得罪不起,现在出了这种事爸爸也很难过,可你妹妹已经怀孕,是不能再嫁去慕家了,你就代替你妹妹嫁过去吧。”现在都什么年代,封建君主制吗?还有替嫁这一说?后母也劝说,“慕家有钱有势,是有名的亿万豪门,几乎垄断了本地的娱乐业,有多少女人挤坡头都想嫁过去呢,这么好的婆家可不好找。”谁不知道慕家的大少爷是个傻子啊。“既然这么好,又是妹妹的未婚夫,我就不夺人所爱了,还是让妹妹嫁过去吧。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妹妹她婚前和自己姐姐未婚夫搞破鞋这事的,反正对方也是个傻子,不会介意妹妹肚子里的野种的,噢!”后母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妹妹也是青白交加,脸色异常难看。未婚夫看不过眼,冲她吼:“江以陌,你别为难琪琪,都是我主动的,我从来都没有爱过你,我爱的一直都是琪琪,是我对不起你,你有什么冲我来,别伤害琪琪。”江以陌瞬间红了眼眶,“好,我嫁。”*某男睁着一双漂亮的桃花眼说:“陌陌,我妈说要我跟你生个胖娃娃。”某女诱哄:“乖,你还小,不能生胖娃娃,等你长大了才可以生。”某男一脸天真:“我不小了,已经很大了,真的,不信你试试……”说着扑了上去。“慕天宸,你干什么……你这个混蛋,流氓,不是说你是个傻子……唔……”*“江以陌,你这个狐狸精,慕天宸是我的未婚夫,你别太不要脸,抢自己妹妹的未婚夫。”“有本事你来抢啊,看在你是我爸小三的野种份上我就好心提醒你一下,我现在正怀孕,他已经禁谷欠很久,正饥渴着呢,你那么有手段,一定有办法的,噢!”某女摸着自己塞满枕头的假肚子懒洋洋地说,“我也不是那种小气吧啦的女人,你要是成功了,我一定跟慕天宸离婚,将慕家少夫人的位置给你让出来。”站在阴影里的男人一脸铁青,竟敢教唆别的女人抢自己丈夫,今天晚上看他怎么收拾她!**这是一个腹黑大灰狼诱哄可爱小白兔,又宠又爱、又爱又宠生下一窝腹黑小灰狼和可爱小小兔的故事。**【欢脱篇】某男追着某女满房间跑,“老婆,你别跑啊,我妈说要我跟你生胖娃娃……”
  • 重生农门:18贤妻是枭雄

    重生农门:18贤妻是枭雄

    前世,公婆不喜,天天鸡蛋里挑骨头,丈夫移情,携手小三私生子登堂。这世,她只是想给父母更好的生活,奈何总有麻烦找上门。人若犯我,就休怪我无情,左手异能右手权势,还有军界太子爷在背后撑腰,灭你没商量。他冷,却外冷内热“你的心是我的,身体也是我的,我不希望我的东西有丝毫损伤!”她笑,透着狡猾奸诈“你是我的,你全身上下所有东西都是我的,所以,钱包上缴!”且看重生农女,如何步步惊心、登上巅峰,如何金钱权势、天赐良缘一手抓!【简介无能】
  • 穿越时间的地平线

    穿越时间的地平线

    地下世界的狂响,少年慢慢揭开真相的大门。
  • 传说中的炼丹师

    传说中的炼丹师

    单身二十七年的白南风一直想找个女朋友,可是他不求月老,却跑到河南郑州始祖山的炎帝黄帝石像前,说自己是他们的子孙后代,恳求老祖宗给他一段姻缘,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 剑脊

    剑脊

    注:非无限,非系统,非魂穿!剑道之途,道阻且长,吾将上下而求索!
  • 家有傻夫忙种田

    家有傻夫忙种田

    被渣男贱女背叛,一朝身死,却没想到自己会踏上穿越之旅,更有个傻子夫君。在内操持家事,时不时与奇葩亲戚斗智斗勇。在外置办产业,积累浑厚财力。当小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时,却不料她那傻子夫君从来都不傻……
  • Liber Amoris

    Liber Amor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关羽外传

    关羽外传

    是个男人,就必定崇拜关羽,作者也不例外。那么,给你们一个不一样的关羽的故事看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