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500000019

第19章 明代对西湖的治理(3)

浚湖成后,杨孟瑛亲自编写了一部《浚复西湖录》,此书字数不多,主要收录了他浚复西湖过程中的相关奏议、文牍以及修建四贤祠等方面的文告。另外,他还请了一代贤相谢迁为其题写了《杭州府修复西湖碑》、著名理学家潘府为之撰《杭郡守杨公重修西湖文》,附录在书后。谢迁在碑中表彰杨孟瑛说:“呜呼,其功亦伟矣。夫自白公之后二百年而得文忠,文忠之后四百年而得杨侯,若有待焉。”这段话后来被田汝成接过去,化成了他自己的话,曰“盖自乐天之后,二百岁而得子瞻;子瞻之后,四百岁而得温甫”。从今天看来,杨孟瑛治理西湖之功绩,谢迁此语并不为过。

然而,在疏浚工程完成以后,“群议”仍然不绝。正德四年,杨孟瑛从知杭州升迁为顺天府丞,但很快遭到了查盘御史胡文璧的弹劾,说他“开浚无功,靡费官帑”。后经吏部复议,决定对杨孟瑛予以降职,但又命其“量用民力,以终前功。”据《明实录》记载:“(正德四年冬十月)丁酉,降除顺天府府丞杨孟瑛复知浙江杭州府。孟瑛守杭日,议开西湖。至是查盘御史胡文璧劾其开浚无功,费用官帑至二万三千余两,宜罢黜。吏部议以工在既往,理无可复,宜仍将孟瑛降除杭州,量用民力,以终前功。讫事日,镇巡官俱奏,故有是命。”

正在当时,还发生了一起追查“谢党”案。太子少傅谢迁为人刚直,曾奏诛当权的大宦官刘瑾,为刘瑾所怀恨。正德四年(1509),刘瑾强夺谢迁的诰命,追还武宗所赐之玉带服饰,曾受其推荐的一些官员都为诬为“谢党”,谪官戍边。正德四年十二月杨孟瑛从京师贬官归浙,此前谢迁在《杭州府修复西湖碑》中的赞语正好成了他为“谢党”的证据。一般浚湖碑均立在西湖畔,谢迁的这块碑,可能立于正德元年湖成之后,那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因此杨孟瑛返浙后,很快就被罢官,怀着郁郁的心情离开了杭州。正德五年,吕夔接任杭州知府。从此以后,一切官私文书中再无杨孟瑛的名字出现。

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曾感叹道:西湖开浚之绩,古今尤著者,白乐天、苏子瞻、杨温甫三公而已。今考乐天集中无开浚奏状,意其时法禁宽洪,守土者得以便宜举事,不烦陈请,而廷议亦不訾之。子瞻时既上疏于哲宗,复具申于三省,凡钱米工役具有成算,然其时御史贾易已劾其科骚部内,以事游逐,虽废格不行,而宰臣未免有两罢之请,已不及乐天时矣。然考其兴工,则元祐五年四月二十八日也。逾日乃举,申奏犹有议事以制先发后闻之体。至杨温甫时则又别矣。先申巡台藩臬,俟其报可,然后敢白于朝,下工部详议之;再俟报可,然后兴事;终以开除额税未明,乃以少京尹再署府事,而竟以物议罢官,何其危也。且乐天、子瞻开湖时,岂不废坟墓、毁田庐?而民怨不敢作。即作矣,而纠察之吏不复以法绳之。乃温甫兴久废无穷之利,而卒陨其名,嗣今谁复有任事之人哉?今去温甫又几四十年矣,藩臬长官,非奉巡台,一钱不敢擅发,况郡守者而敢云倡议开湖也!世变之趋,亦可叹矣。

但民间自有公论,杭州百姓为感激杨孟瑛治理西湖、造福一方,乃于孤山上为他建了杨公祠。其后祠废,后来太守陈一贯又买了西陵地为之建祠。

三、杨孟瑛之后对西湖的断续治理

杨孟瑛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府对西湖严格的管理又逐渐松弛,于是地方豪族又开始渐渐地围占湖面,日久以后就理所当然地视为自己的家业,苏堤也柳败而堤亦圮了。

嘉靖时,巡按御史傅凤翔、庞尚鹏等都曾极力禁止侵占湖面。嘉靖十八年(1539)傅凤翔奏请:“禁豪家包占西湖。”嘉靖四十四年(1565),庞尚鹏立碑刻石于清波、涌金、钱塘三门,禁谕:“凡有宦族豪民仍行侵占尚未改正者,许诸人指实,赴院陈告。”但是豪夺阴占的现象一直没有停止,时间一久,西湖便又“渐至砂碛筑塞,葑草弥望”。由于湖水很浅,以致出现了“篙橹无所用,而舟人失业”、“网罟无所施,而渔子就闲”的荒凉景象。期间,一些有识之士虽先后建议疏通,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都成为空言而已。以至于后人因此而感叹:“夫陂堤川泽,易废难兴,与其浩费于已隳,孰若旋修于将坏。况西湖者,形胜关乎郡城,余波润于下邑,岂直为鱼鸟之薮,游览之娱,若苏子眉目之喻哉!”暗讽当政者的无知。

万历年间,明神宗曾派遣司礼太监孙隆出任江南织造,驻守杭州,期间长达二十年左右时间。根据史书的记载,孙隆本性贪婪凶残,曾激起明代历史上著名的苏州市民反孙隆斗争;但另一方面,孙隆个人颇有文学修养,潜心于研究古事,喜欢舞弄风雅。他深爱杭州的山山水水和西湖的花草树木,甚至将朝廷赐给他的金钱悉数捐出,以妆点西湖周边的名胜古迹。关于他在妆点西湖方面的事迹,明人汪汝谦在《西湖韵事》中有这样的记载:初筑新堤,遍载垂柳,以名卉错杂其间,俗呼十锦塘者是也。孤山胜处,张望湖宪副之梅花屿在焉。公复其望湖亭于南台厂,临水旁植西府海棠数十株,拂霞笼烟,争妍朝夕。过苏堤,循六桥十余里,桃花夹岸,香车宝马,络绎缤纷,游人藉草施步障,卧花茵,不啻武陵道上矣。湖心向有亭,移置涌金门外,题曰“问水”,另成杰阁,崇轩飞甍,金碧辉煌,中供梓潼君像焉。

万历十七年(1589),孙隆开始花巨资重新修筑白沙堤。他将堤拓宽到二丈,在堤上遍植桃柳,一如苏堤,并在堤上重修宋代所建的涵碧桥,在其遗址上架木为梁,改名为锦带桥。同时,又在断桥西面建亭,取“断桥垂露滴梧桐”之意而命名为垂露亭。在湖面宽广、渐近孤山的地方,增筑露台,修葺华丽,让游人可以在此玩赏风月。后来,明代著名文人袁宏道有云:“望湖亭即断桥一带,堤甚工致,比苏堤尤美。夹道种绯桃、垂柳、芙蓉、山茶之属二十余种,堤边白石砌如玉,布地皆软沙如茵。杭人曰:‘此内使孙公所修饰也。’”

除了重修白堤以外,孙隆还先后修建了灵隐、湖心亭、净慈寺、烟霞洞、龙井、片云亭、三茅观等名胜古迹和寺庙,为西湖的人文景观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湖光山色更加明媚多姿。不管他的主观动机如何,他修建西湖胜迹,对杭州和西湖的功劳是应当肯定的。后人将他视为西湖最大的“功德主”,可谓“湖山之功臣”。

万历年间,郡人陈善还曾上《请疏西湖议》,指出当时西湖被占塞的严重情况,请求疏浚西湖。后来县令沈匡济也有过浚湖的提议,但都了无下文。

万历三十五年(1607),钱塘知县聂心汤针对西湖大片湖面又“骎骎插笆笕,树楼榭矣”的严峻局面,在本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施疏浚西湖,去除葑泥,并在西湖湖面再辟放生池。又效仿苏轼旧法,取湖中葑泥,在湖中的小瀛洲放生池外自南而西堆筑环形长堤,同时筑梗拦水,形成“湖中岛、岛中湖”的独特景观。其外仍置小石塔三座,谓之“三潭印月”。万历三十九年,杨万里继筑周围环形堤埂,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景观,至四十八年(1620)而规制尽善。

明天启二年(1622),杭州府知府孙昌裔被擢升为本省按察司副使,管屯田水利。当年二月,孙昌裔又对西湖作了一次治理。这次治理历时不到三个月,清理了湖中的积草和淤泥,使西湖蓄水能力大大增强。浚湖完成后,孙昌裔本人又亲自撰写了《古长生庵碑记》,记载了西湖疏浚后的景象:放眼望去,天光云影,上、下塘河流注俱满,农田得以灌溉,不再有饥荒,盐船也方便出入,没有阻碍,真正是民商两便。

天启四年(1624),钱塘县令沈匡济撰《清湖八议》,提出必须“疏填阏之水以清湖”,请求疏浚西湖。然而,这些吁请都只能“徒托空言”,未能被当局者所采纳。因此在杨孟瑛全面疏浚西湖以后,除了万历中聂心汤曾进行过局部浚湖外,整个西湖水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浚治。

杨公堤:

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一,位于西湖以西,全长3.4公里,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串联起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花港观鱼等著名景点。堤上六座石拱桥端庄秀丽,自北向南名为: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称为里六桥,与东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其中隐秀桥、景行桥可供游船通行。

不过关于里六桥,在杨孟瑛浚湖当时有无正式的桥名,从明代后期起就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六桥初无名,后来田汝成“惜其名不立,无以匹配苏堤”,于是便在《西湖游览志》一书中,为里六桥各取了一个桥名,自北而南分别为: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但据郎瑛《七修类稿》一书所载,杨孟瑛曾自言:“南畔三桥,可名为浚源、浚复、浚治;北畔三桥,旧有水口,吾筑为桥,可名为二龙、流金、涵玉。”由此可知,对于堤上的六桥,杨孟瑛本自立名,但由于其名不传,后来遂有田汝成的命名,六桥的名字,基本上都是根据各桥的地理与景观特色而定的:“环璧”,原名“涵玉”,以玉泉之水所从以出也,西通耿家埠;“流金”,金沙港之水所从以出也,路通灵竺;“卧龙”,原名“二龙”,地近龙潭,深黝莫测,时有祥光浮水面,疑有神物藏此,故名,路通茅家埠;“隐秀”,原名“浚复”,绕丁家山而东,沿堤屈曲,苍翠掩映,故名,通花家山;“景行”,原名“浚治”,取《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故改之,通麦岭;“浚源”,据说是因为虎跑、珍珠二泉出于此,其源长,非浚导不可,故名。

清雍正四年(1726),觉罗满保、黄叔琳等人疏浚西湖后,在修复白、苏二堤的同时,也重修了杨公堤,将之增高增阔,但考虑到杨公堤西面就是农家桑田,当时游客到这里游览的也不多,因此不再在堤上补种花木。后来由于泥沙渐渐淤积,湖西一带渐成平地,此堤也隐没而成为大道。但据清刊《西湖全图》所示,在清朝初期西湖中尚有杨公堤丁家山以南一段。

民国时期,浙江省政府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公布了《建筑西湖环湖马路之计划》,决定建筑西湖环湖马路,杨公堤就在此时被改名为西山路。不过堤名虽改,由于种种原因,建筑环湖马路的计划并未全部完成。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1年,杭州市人民政府用以工代赈的形式,将始建于民国时期的西山路道路工程续建完成,建成宽六米的沥青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2002—2003年的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又将西山路恢复为杨公堤,复建了堤上的六桥,并恢复堤西的水面约七十公顷,且与里湖和西里湖相通,基本恢复了三百年前的杨公堤一带西湖水域原貌。

附:

杨孟瑛:《开湖条议》(《请开西湖奏议》)

杭州地脉,发自天目,群山飞翥,驻于钱塘,江湖夹抱之间,山停水聚,元气融结,故堪舆之书有云:势来形止,是为全气;形止气蓄,化生万物。又云:外气横形,内气止生。故杭州为人物之都会,财赋之奥区。而前贤建立城郭,南跨吴山,北兜武林,左带长江,右临湖曲,所以全角胜而固脉络,钟灵毓秀于其中。若西湖占塞,则形胜破损,生殖不繁。杭城东北二隅,皆凿壕堑,南倚山岭,独城西一隅濒湖为势,殆天堑也。是以涌金门不设月城,实倚外险。若西湖占塞,则塍术绵连,容奸资寇,折冲御侮之便何藉焉。唐宋以来,城中之水皆藉湖水充之,今甘泉甚多,固不全仰六井、南井也。然实湖水为之本源,阴相输灌。若西湖占塞,水脉不通,则一城将复卤饮矣。

况前明贤兴利以便民,而臣等不能纂已成之业,非为政之体也。五代以前,江潮直入运河,无复遮捍。钱氏有国,乃置龙山、浙江两闸,启闭以时,故泥水不入。宋初倾废,遂至淤壅,濒年挑浚,苏轼重修堰闸,阻截江潮,不放入城,而城中诸河专用湖水,为一郡官民之利,若西湖占塞,则运河枯涩,所谓南柴北米,官商往来,上下阻滞,而阛阓贸易,苦于担负之劳,生计亦窘矣。杭城西南山多田少,谷米蔬果之需,全赖东北,其上塘濒河田地,自仁和至海宁,何止千顷,皆藉湖水以救亢旱,若西湖占塞,则上塘之民缓急无所仰赖矣。此五者,西湖有无利害明甚。第坏旧有之业,以伤民心,怨将起,而臣等不敢顾忌者,以所利于民者甚大也。

杨孟瑛:《浚湖复勘谕民文》杭州府为浚复西湖以兴水利事。照得志书所载,先贤举行,远为民谋。博施利济,特浚西湖之浸,用溉上唐之田。年代屡更,湮废已极。近岁,乡贤侍郎何公,生长是邦,习知斯事,著为三说。辩析百端,利害甚明,文字具在。顾郡守无有东坡之力,故乡人未见西湖之开,恒深慨叹,每切思惟。伏蒙当道俯念地方,志在举行,力图浚复。又以本职,职在守土,行委勘查。恐浮议之扇摇,申戒言之警策。虽惭绵力,良叶初心。重惟湖上之园池,一是城中之葑殖。占管既久,出产亦饶。或用力疏筑以成功,或费财置买以为业。一旦开毁,百口怨咨。民既伤心,我甚动念。但今民产,本昔官湖,民侵于官以肥其家,固已干纪;官取于民以复其旧,岂谓厉民?又惟上唐万顷之田,宿仰西湖千亩之水。水尽湮塞,田渐荒芜。利归于数十家,害贻于千万井。况古人留利物之泽,岂今日启生事之端?幸相导以平心,勿相阻于异说。其原占桑园莲荡,各具的实亩分,限十日以里自首到府。罪名则原情而宥免,赋税则奏请而豁除。所用夫役开挑,悉出官钱雇请。固不忍重劳民力,亦不敢擅敛民财。勿蔽尔私,尚从予志。冀水功之有就,收民利于无穷。故兹告示,想宜知悉。

同类推荐
  • 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

    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

    在亚洲的语境中,安全化理论遇到了难题、受到了多方面的检验。当安全化的行为体或发起行为体不作为日寸,安全如何达成?当治理的主体变得多元日寸,安全化路径如伺进行有效的拓展?即便安全化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有其效果,是否以“去安全化”的路径作为长期的政治目标更为合理?是否存在着“好”的去安全化行为与“坏”的安全化行为?亚洲学者们的理论努力有:对安全化行为体进行新的建构,对安全化路径进行多方面拓展,对“去安全化”研究进行某种深化。基于亚洲语境的“亚洲视角”的价值在于:从不同安全领域探讨安全化困境,检验安全化理论的效度,进而实现对安全化理论的某种超越。
  • 汽车养护与急救

    汽车养护与急救

    本书站在专业汽车修理人员的角度,从车主和驾驶员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用通俗化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汽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驾驶员朋友自己能够动手或者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关于汽车养护翻故障应急修理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养护、汽车故障诊断基础、常见部件的保养及汽车运行中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 豪赌三万英尺:空中客车挑战波音霸权

    豪赌三万英尺:空中客车挑战波音霸权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以及从一个被美国飞机制造商嗤之以鼻的欧洲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超过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头号民用飞机制造商的艰难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公司既要面对美国制造商的强大压力,又要克服合作伙伴之间由于特殊的体制带来的种种矛盾和来自政治(包括政府)的种种压力,几乎是举步维艰,走一步摆三步。全书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极强,空中客车公司每一次陷入绝境时令人叹息,每一次峰回路转又令人拍案叫绝,而折射出的经验与教训又使人回味无穷。本书可作为航空界管理与科研人员的参考读物。
  •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南亚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共分五部分十五章,内容包括: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成效,印度发展高科技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载人航天新探索》从人类航天事业发展5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出发,回顾了航天发展的过去,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发展路线。从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望了人类载人航天发展的路线。
热门推荐
  • 放开地球让我弟子先来

    放开地球让我弟子先来

    胖爷带领一群小逗比修炼的故事;剧情一波三折,但是不影响整体幽默;且看胖爷第一部作品,感谢支持……
  •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他已经寻找了她二十年,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成熟帅气的男子了,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出现了皱纹。
  • 皇后娘娘总想跑

    皇后娘娘总想跑

    “皇上,皇后娘娘又不见了!”此刻,御书房内,李公公正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皇上的脸色,一滴汗顺着他的额头滑落。这已经是皇后娘娘第N次逃跑了,要命了,这皇上会不会一怒之下扒了他的皮啊。“又跑了?”帝萧宸揉了揉眉心,他这个皇后怎么就老想着逃跑呢?“皇上,您看……”李公公纵然害怕,也不得不上前询问。“罢了,那就让她多玩几天,三日后,把皇后给朕带回来。”帝萧宸挥挥手,很快,御书房内便多出了几名暗卫。“是。”众暗卫一齐点头。“皇上您不生气了?”这会儿,李公公瞧了半天,也没看见帝萧宸脸上有半分怒意。“气什么?她总会回来的。”帝萧宸嘴角微勾,他这个皇后啊,每次逃跑,都得先跑到青楼酒馆里喝个烂醉,喝醉了,怎么还跑得动呢?
  • 修身金言

    修身金言

    《徽商的智慧:修身金言》为徽商写下了浓浓的一笔,全书分为十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主旨,部分与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主要是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条目编写,十六个部分可以分别放到相应的条目之中。这样的编写既可以突出儒学对徽商修身的影响之深,又可以让读者真真切切地见到儒学影响的存在。
  • 神圣徽记

    神圣徽记

    兽人在萨尔的带领下,经过那个会变身成乌鸦的麦迪文指引,也来到了卡利姆多大陆。艾泽拉斯进入了魔兽与人族争霸的时代。
  • The Army of the Cumberland

    The Army of the Cumber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抉择开始的女装大佬

    从抉择开始的女装大佬

    抉择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做出的事。杨越在被电死后选择新的人生,而之一选择也改变了他平庸的一生。与此同时,另一时间线上的杨越却选择留下执念,可两人的命运会因此各不相同吗?选择新的人生的他似是命运之中又是命运之外的得到了一个名为震稽的系统金手指,在系统的带领下开始震天下之惊的旅途。选择执念的他命运又将如何?(请期待下一本书)两列火车的相撞又是因为巧合吗?也许这一切只是他一个人独自的旅途,还是命运……的抉择?亦或者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命运?但不可质疑的是一切的一切都从女装开始。【滑稽】
  • 总裁大叔别心急

    总裁大叔别心急

    被老腊肉强吻,老腊肉还霸道地让她嫁给他侄子!这好歹也是嫁入豪门了,可是许晓晓一点都不高兴!“喂,大叔,我可是你侄媳。”顾樊川将她逼到墙角:“是,还是不是,只有我说了算。”“你霸道,你不讲理!”“你第一天认识我?女人,你是我的,你给我记住了!”嘤嘤嘤,这老腊肉也太帅了……许晓晓一把扑倒他,摸着他结实的胸肌贼笑:“那你也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你强吻了我,我得强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魂徒

    重生魂徒

    死于莽荒巨龙的林风发现自己重生了,回到了那年少之时,既然老天给了这个重头再来的机会,那失去的亲人,爱人统统都要夺回来!!!
  • 总裁莫闹:下堂娇妻不敢嫁

    总裁莫闹:下堂娇妻不敢嫁

    小三上门,原配被迫携子离婚,本以为他能救她出深渊,没想到却让她掉入一个更加恐怖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