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500000008

第8章 李渔故乡兰溪行

远离故土,蛰居湖畔,平素只能从电脑的视频中,偶尔欣赏一下从小听大的戏剧——婺剧,以寄托游子的故国之思。可是,网络毕竟是网络,无法感受身临其境的氛围,留下些许遗憾!有时也奢想哪一天跑回老家,端坐台前,认认真真看一场戏,过一把瘾,偷得浮生半日闲。

我最喜欢看浙江省兰溪市婺剧团的戏,尤其是吴凤花老师主演的《百花公主》,记不清从网上看了多少遍,常看常新,百看不厌。我去过兰溪,她也来过杭州,可惜缘吝一面,只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联系。机缘凑巧,恰好浙江省婺剧戏迷要在兰溪聚会,她邀我去现场体验一下氛围,而我也正好可以当面请教,于是欣然前往。

外面的雨在不停地下。我来到位于古城的兰溪市婺剧团,建筑外观古色古香,里面陈设非常简朴。就是在这么简朴的环境里,兰婺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艺术精品,给观众端上了一盆又一盆的“精神大餐”:《百花公主》、《珍珠塔》、《杨门女将》、《三女审子》、《红梅阁》、《画眉》、《三盗九龙杯》、《打郎屠》、《借扇》、《李大打更》等。这些经典剧目,二零零三年由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拍成VCD,广为发行,受到观众的交口赞誉。

我常想,在专业剧团饱受观众诟病的情况下,为什么兰婺却深受观众的青睐,有如此好的口碑?或许是几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吧:戏路传统。在婺剧界创新之风劲吹的今天,兰婺没有随风起舞,而是坚守传统,通过传统的程式、传统的服饰、传统的化妆,精心演绎婺剧的古典美和乡土美。在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随意创新的今天,看多了不今不古、不土不洋的表演,再来看兰婺的传统戏,感觉是春风拂面,暖意融融,显得矫矫不群。

音乐优美。与其说看戏,不如说听戏,观众看来看去就这几十本戏,故事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早已没有什么悬念了,能够看你千遍也不厌,就是被婺剧的音乐深深地迷住了。兰婺的作曲吴一峰老师,可以说是婺剧界硕果仅存的音乐大师。他曾亲身参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婺剧音乐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师古而不泥古,作的曲子延续了婺剧音乐浓郁的传统韵味,显得比原来更加优美动听。

演员一流。兰婺的前身是乐天舞台,擅长演徽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剧团曾经涌现了叶竹青(花旦)、申爱凤(小生)等名角,名动金兰。到了八九十年代,又涌现了“四大台柱”:许永芳(文武小生、老生)、黄志宏(文小生)、吴凤花(花旦)、陈咪咪(花旦)。如今,他们虽然年届半百,但宝刀不老,依然活跃在当地的舞台上。

剧本移植。如今的专业剧团,往往是瘸腿的,一只脚长两只脚短:这长的一只脚是表演,不缺演艺精湛的优秀演员;短的一只脚是作曲,尤其是优秀的作曲,而兰婺恰好有吴一峰老师坐镇;短的另一只脚是编剧,专业编剧没有,业余编剧又瞧不上,兰婺的做法就是大胆移植兄弟剧种的优秀剧目,用婺剧的形式呈现出来,虽然没有像自己创作的《讨饭国舅》那样在语言上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但也不失为一条捷径。数学上说三角形结构最稳定,三只脚都长了,怪不得兰婺的形象能够稳稳地屹立在观众的心目中。

外面的雨在不停地下。我随吴凤花老师来到了这次戏迷聚会的场地——古色古香的义乌会馆。

兰溪自宋代以来,成为商贾必争之地。为联络商谊,保护商帮的利益,各地纷纷出资筹建同乡会馆(所)。目前有迹可寻的,有江西商人兴建的江西会馆(万寿宫)、义乌商人兴建的义乌会馆及江南会馆、永康会馆等。这些会馆积淀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形成了江南特有的商埠文化。

“小小金华府,大大兰溪县”,兰溪既是商家经商的必争之地,也是戏剧传播的必经之地。遥想当年,安徽徽州的客商沿着新安江,浮舟东下,经浙江淳安,到建德,先沿着兰江来到兰溪,再沿着婺江抵达金华,沿着衢江抵达衢州,然后进一步发散到浙西南各地。江苏苏州的滩簧,从杭州出发,溯钱塘江而上,经富阳、桐庐、建德,再到兰溪。兰江上靠泊着鳞次栉比的花船,船娘唱的便是滩簧。上世纪初,有人留下这样的文字:“有管弦之音和娇细的歌声,清脆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回环折转。约历半小时之久,歌喉忽转,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地就听不清了。”

走进义乌会馆,门口就是一个古戏台。从古戏台底下穿过,来到天井中,转身看到戏台的梁架、牛腿及台顶的藻井上,雕有大量的飞禽走兽和戏曲人物等图案,美轮美奂。尤其是藻井的共鸣声和谐洪亮,体现了古人在建筑方面的智慧。鼎盛时期,在兰溪经商的义乌客商有万人之多,从戏台上的藻井、檐柱以及看台外美人靠的设计,可以想像当年的繁华景象。

当天的义乌会馆张灯结彩,过节一般。四周彩旗飘飘,旗上写着“永康代表队”、“缙云代表队”、“龙游代表队”、“建德代表队”等名字,来自浙江省十余个县的三百六十位戏迷汇聚兰溪,畅谈婺剧,那份热闹,那份喜悦,那份激动,都写在一张张脸上。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代表队——杭州代表队,它是由在杭州工作的金丽衢人士组成的,冒着倾盆大雨大老远赶来。

在嘉宾席上,一眼就看到大名鼎鼎的“小和尚”——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吴光煜老师。与舞台上俏皮可爱的艺术形象相比,生活中的吴老师慈眉善目,一脸微笑,不断跟慕名前来的戏迷合影留念。在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典礼上,七十六岁高龄的他还配合上演了一场折子戏《拷打·提牢》,步履矫健,毫无龙钟之态。整个晚会三个半小时,吴老师坐在嘉宾席上,始终腰杆笔挺,兴致很高,连一般的年轻人都难以做到,或许跟他早年苦练功法有关吧。

席上,经吴凤花老师提醒,才认出兰溪市婺剧团“四大台柱”之一的许永芳老师。舞台上的许永芳,生龙活虎,扮演的人物有《双阳公主》中英气勃发的狄青,有《三盗九龙杯》中武艺高强的黄三太,有《百花公主》中老成持重的八郎,还有《安安送米》中的迂腐懦弱的姜诗;而舞台下的许永芳,带着一脸羞涩的微笑,寡言少语,显得谦和与拘谨,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外面的雨还在不停地下。晚上六点整,在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花头台中,拉开了戏迷晚会的序幕。坐在席上,我静静地欣赏各地戏迷朋友奉献的将近二十个精彩节目,一直沉醉在婺剧的古典美和乡土美之中。

永康戏迷“烟”表演了《徐策跑城》,虽然年纪轻轻,但台步确实走得老态龙钟,唱得也老成沧桑,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徐策”形象。

武义戏迷演“双簧”,台前的是一位男戏迷,只做不唱,演《姐妹嫁易》中的张素花,比女人还要女人;台后的女戏迷只唱不做,一曲“见多少王孙公子”,高亮清脆,引得台下的戏迷捧腹大笑。

金华的两位女戏迷,上演了《君子亭》中的一出,足足有半个小时。那小生的扮相,真是无懈可击,比专业的演员还要靓丽。晚会节目一般短小精悍,半个小时显得有些冗长,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戏迷的迫切心情:在婺剧名家和全省戏迷众目睽睽之下表演,机会难得,要尽量多展示自己的才华。

……

节目的艺术水准虽然有些参差,但不乏亮点,毕竟大家是业余戏迷,重在参与,开心就好。而且,在专业剧团表演水准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业余戏迷的表演水准快速上升,个别戏迷如果在民间剧团演出,也不逊色。

外面的雨依然在不停地下。台上精彩纷呈,台下近于疯狂,喝彩声、欢呼声、笑闹声,不绝于耳。虽然大雨倾盆,但台前的雨伞始终密密麻麻,一把也没有少。是什么力量让浙江省三百六十位戏迷,冒着狂风暴雨,不约而同地汇聚兰溪?古老的婺剧文化,正日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外面的雨依然在不停地下。我回到宾馆,激动的心绪并没有随之平复,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久久不能入寐,想起三百年前的一位古人——李渔。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灿若星辰的文人当中,我最心仪的就是他。

李渔故里夏李村就在兰溪旧城的西南面。这里南边有一座小山,叫兰荫山,婺江和衢江在东边汇成兰江,正好地处三江口,是阴阳先生眼中少有的风水宝地。李渔的故居已经不在,前几年乡人出资,修了一座纪念馆,造得很别致,有小桥流水,亭台轩榭,更有后人表示敬仰的墨宝。

如果把李渔的《闲情偶记》通读一遍,不禁为他的多才多艺所折服。他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全才,文学、艺术、园林、服饰、美容、休闲等方面的全才。

李渔身逢明末清初的乱世,功名不就,所以没有把精力花在迎来送往、溜须拍马的官场,反而成就他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可谓因祸得福。他写畅销小说,自己刊印;他写剧本,自己导演;他擅园艺,替人造园;他懂生活,研究女人的服饰、美容和仪态。

与李渔一生结缘最深的地方,除了生他养他的兰溪以外,还有杭州和南京。他到杭州以后,自号“湖上笠翁”,可见与西湖感情之深。后来到过南京,最后还是回到杭州,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湖山也要名人扶”,西湖山水留下了不少名人的足迹,可惜李渔在杭州清波门旁铁冶岭的遗迹,如今已荡然无存了。

李渔是一流的剧作家,除了编《笠翁十种曲》以外,自己还创作了不少剧本。戏曲的剧本,本来是为了演出的,但明清的不少文人脱离实际,把它变成了案头文学,文雅有余,通俗不足,读一读,不错,演一演,糟糕。李渔除写剧本以外,还办了一个昆曲家班。他每写好一个剧本,就叫家班演出,有不合适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所以,李渔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标杆性人物。

当时,戏子不是演员,更不是表演艺术家,地位之低堪比乞丐、娼妓,办家班也不是什么伟业。李渔既不是官僚,也不是地主,要养这么一个家班,很不容易,不得不四处“打抽丰”,俯仰由人,还被正人君子称为“帮闲”,这是可悲的一面。家班有乔复生、王再来二姬,是人家送给他的,经过亲手调教,卓尔不群。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都只有二十来年的阳寿。她们不仅是他艺术上的知己,也是生活上的伴侣,所谓的“姬妾”,与白乐天拥有小蛮、樊素差不多。

什么是悲剧?鲁迅以为是“把美的东西毁给人看”。我看中国古代文化之美,莫过于戏剧。戏剧有唐诗宋词的文辞之美、有音乐的旋律之美、有小说的情节之美、有舞蹈的形体之美、有传统的服饰之美。美的集大成者,约定俗成叫“戏子”,居然地位最卑贱,真是不可思议,中国传统伦理的荒唐,莫过于此。优美加上卑贱,自然成为最大的悲剧。

好在千百年来的悲剧不再重演,如今的戏剧从业人员,都是文艺工作者,成了人们羡慕的职业。而且当年李渔播下的种子,如今在兰江两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了浓郁的戏剧氛围。这或许是这次浙江省婺剧戏迷兰溪聚会的因缘之一吧。

同类推荐
  •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人气作家水木丁畅销随笔集《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姊妹篇——从情感、生活、阅读三个角度,讨论在残酷喧嚣的世界,如何追寻到真正的自由与爱。书中收录关于情感、生活与阅读的散文随笔五十余篇。延续《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的风格,作者从现实生活里、从情感经验之中、从阅读思考之间,引发出有关生命、成长和自由的讨论。每一篇都闪耀着智性的光辉,记录了一位理智与感情并存的作者,挥别青春的脆弱与伤感,臻至成熟温暖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共同问题的答案:在这个残酷喧嚣的世界,如何追寻到真正的自由与爱。
  • 初心

    初心

    本书由安徽省作协主编,收入了2016年新增的省作协会员的代表作品。主要篇目有《今日的故乡》《母亲的小院》《春天的韭香》等散文及诗歌。内容上均为讴歌伟大祖国和美好生活,表达对亲人、故里的热爱、思念之情的作品。其出版意义主要为促进我省文学事业的发展,增强作协会员文学创作的积极性。
  •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让心河绿水长流:最优美的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优美的散文,文字优美,清丽婉转,读来如品一杯冒着热气的茶,让你在饮茶多时之后,仍然回味无穷。这些优美散文从生活的各种姿态、不同人的不同感想、或写实或遐想的剖面作为切入点,将文学的优美和文字的奇特展现无遗,一个个精彩片段的描写,引您进入奇异的殿堂,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以精简准确的慢调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优美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如花瓣飘落一身,芳香久久不散。
  •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2012年岁末,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谢国兴先生之邀,我第三次来中研院进行学术访问。此次访问除参加由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举办的“十字路口的明清研究”座谈会为“规定动作”外,其余时间均属“自选动作”了。“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如此闲适的学术之旅不仅使人感到摆脱喧嚣日常后的放松,而且似乎体味到了那种信马由缰思绪飞扬的内中自由。随谢先生一起去台南考察民俗、到位于台北市中心的诚品书店购书、再去台湾大学及台大周围数不清的小书店看看,再就是在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近代史所图书馆和档案馆查资料看书了。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热门推荐
  • 武魂狂徒

    武魂狂徒

    十多年前被恶人陷害导致一家分离,现在少年强势回归,誓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 疯羊血顶儿

    疯羊血顶儿

    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是由《血染的王冠》、《血崩》和《疯羊血顶儿》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血染的王冠》写金丝猴群中黑披风雄猴与麻子猴王争霸的一场内战。动物界以强力和年轻挑衅老猴王的故事经常发生,但当猴世界两王并存格局出现时,后果堪忧。故事解秘动物世界内战的混乱和伤害,最后以老猴王的慷慨赴难和王后的殉难谱写了动物世界的爱情绝唱。
  • 重生娇妻有福气

    重生娇妻有福气

    原想继续鲜衣怒马,怎奈被叼回窝太早!这就是一个重生后,早早被头大尾巴狼给拖回家,过起悠然自得,外加没羞没臊幸福生活的轻松小白文。金手指苏苏苏苏苏文!加强版避雷针自带!实在承受不住请点“x”!(本宝宝只写金手指自娱自乐自我满足的轻松文,不喜勿入勿喷,虚构背景,谢谢小可爱们!)
  • 朕的皇后是只猫

    朕的皇后是只猫

    来自现代的苏沫沫穿越了,一睁开眼却让她欲哭无泪。“别人穿越都是富家小姐,倾国倾城,怎么我一穿越就变成一只猫!!”不过既是变成一只猫,苏沫沫也发誓一定要成为最努力!最上进的猫!却不想,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承诺,一场意外竟然把她带进了皇宫。“尊敬的圣上,这是我国千年难得一遇的雪猫,此次盛会特意呈现给圣上。”耳边传来的声音让苏沫沫欲哭无泪这个一眼看上去就不好惹的男人,她可不想他成为自己的铲屎官! 小场景: “你真能听懂我说话?”一脸文质彬彬的太尉大人问到。 大哥,你都问了第几遍了… “嗯,能,我很牛逼的,我是灵兽。” “…” —————————— 新书《快穿之跪下叫爸爸》已开坑,恶魔女和忠犬的故事,欢迎入坑~
  •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打工小说三题

    打工小说三题

    烨华背起行李,故作潇洒地打了个响指,接着习惯地推了推鼻架上的近视眼镜。抬头看看了这家自己打工了五年的工厂,走出了厂门,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他实在想不通,狗屁经理会为一个湖南妹炒掉自己。早知道这样,昨天下午不说那位湖南妹就好了。但又一想:我作为一个组长,上班时间员工无故早退不说几句能行吗?烨华心里总觉得自己没错,错就错在这湖南妹跟那狗屁经理有那么一手。烨华回到自己租来的简陋小房,门口的一个小窗透进来微弱的光射在床上。一条小木凳横倒在一块作为桌子的木板旁边,这肯定是早上匆忙上班留下的杂乱。
  • 玉露集

    玉露集

    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 我若成魔

    我若成魔

    男主年幼之时被魔人暗算成魔,却入了仙门,后被逐出,结实了魔人却是在利用男主,两难之间的男主被逼迫,仙人追杀魔人抗压,最后一念成魔......
  • 纵横诸天的武者

    纵横诸天的武者

    纵横诸天万界,追求武之真谛!现代青年雷虎无意中穿入诸天万界,追求武道成为最强的故事!
  • Faraday As A Discoverer

    Faraday As A Discover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