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500000037

第37章 “刻模子”与“改模子”

在京剧界,有“刻模子”与“改模子”之说。所谓“刻模子”,就是师傅怎么教,徒弟怎么学,一模一样,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是模仿和继承的过程;所谓“改模子”,就是徒弟在掌握师傅传授的表演以后,有所突破,有所改变,是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刻模子”是基础,每个演员必过之关,“改模子”是创新,多数演员未必能够走到这一步。不光京剧,昆剧、婺剧等传统戏剧莫不如此。

死刻模

以前进入京剧科班学戏的学徒,一般以七年为期,才能满师。学徒进门以后,先练基本功,每一门、每一项、每一招、每一式,都要跟着师傅学习,不能走样,这就是死“刻模子”。清朝后期的金华昆班,学徒期限是五年,先跟班学习四年,再到苏州的昆班里跑一年龙套,才能满师。民国时期婺剧的各种科班,一般学制三年,三个月出红台,边学边演、边演边学。无论是七年、五年,还是三年、三月,都要求学徒死“刻模子”,练好基本功。

婺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程式——“四功五法”。譬如训练眼睛的技法,首先是练让眼睛能够随意转动的基本功,包括使眼珠分左右闪动,画圈转动,远视、近觑、翻转等;再进一步,则需要结合情感,将眼神的内容为分正眼、斜眼、喜眼、怒眼、呆眼、痴眼、冷眼、睡眼、病眼、贼眼、色眼、媚眼、妒眼、死眼等项进行专门训练。又如常用的装饰腔唱法就有枣核腔、喇叭腔、宝塔腔、疙瘩腔、啜腔、带腔、垫腔、嚯腔、豁腔、卖腔、拿腔、揉腔、擞腔、温簪、颠落等多种。其他步法、笑法、苦法、开打、耍翎子、耍扇子,无一不是各自有着多样基本表演方法,一个演员如果不掌握基本功,在舞台上势必左支右绌,寸步难行,就像一个婴儿还不会走路,如何奔跑?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有这么一段深情的回忆:“(父亲)要我认真地‘拍曲子’,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他唱同样一支曲子。每一支曲子,他要我唱一百遍以上。如果唱的过程中,有一字一腔被他认为不够准确,就要重唱一百遍。所以,我甚至一支曲子唱到四百遍。我虽然从小培养起了对昆曲的爱好,但这样几百遍地唱,毕竟感到枯燥乏味。我唱几遍,至多十几遍,一段曲子就学会了……后来,我二十多岁了,别的朋友找我学曲子,我在给他们‘拍曲子’时才体会到,要是没有拍几百遍的基础,就唱不出韵味来。”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最生动的注解。

活改模

“刻模子”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跟着师傅勤学苦练,掌握婺剧表演的基本功,力求做到形似;第二个层次,在舞台上经过自己的摸爬滚打,力求做到“神似”。到了四十来岁,人届中年,体力充沛,精力旺盛,阅历丰富,艺术精进,该从师父处学的,都已学到手了,表演上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了,少数优秀的演员,才到了“改模子”的阶段。

要“改模子”,跟科班时期相比,如今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婺剧的演出市场不景气,演员更多地考虑生计,对舞台生涯没有信心,往往三心二意,基本功练得不扎实。有利因素更多:一是现在已经破除门户偏见,可以转益多师,从不同的老师那里学到不同的功夫,而不像以前那样,只能从一而终;二是科技发达,演员可以方便地通过音像资料、网络视频,学习兄弟剧种的表演精华,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活“改模子”,不乏其例。譬如浙江省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二度梅》,主演范红霞就是继承了老师朱芸香坐辇、攀藤、跳崖、漂浮的特技,并有所创新,其中就包含“刻模子”和“改模子”两个不同的层次。婺剧表演在传统上没有水袖,而在金华市婺剧团排演的《红梅阁》中,主演范红霞把水袖运用得出神入化:李慧娘在半闲堂索命时,一手持扇,一手水袖飞舞,上身后仰,几乎达到九十度,保持平衡;在鬼怨一场,李慧娘舞起了双水袖,包括甩、接、转等一系列动作,这已经超越了“刻模子”的阶段,变成“改模子”了。

刻而不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婺剧界还培养了郑兰香、吴光煜等一批优秀表演人才,甚至比他们的老师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前期模子刻得死,后期模子改得活,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形成了各具一格的表演内格。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婺剧演员,但总体水平已不如从前。这并非宣扬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哲学”,而说明“改模子”的艰难。正像浙江婺剧团已故著名鼓师范志贵对弟子说的那样:“如果能够创新,我老早创新了,还轮得到你们?”

有句古话叫作“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一般来说,师父有一桶水,徒弟往往只有半桶水。“刻模子”要刻得死,已属不易,“改模子”要改得活,那就更难了。一般的徒弟,能够基本掌握师父传授的衣钵,就算不错了,要超越师父,进行创新,难于上青天。所以,大多数徒弟一辈子都在“刻模子”,没有走到“改模子”的那一步。

现在从正规艺术学校毕业的演员,还算刻过模子。在校多年,除了学习基本功以外,还要学习文化课,已经不可能像科班时代那样专心致志了,刻得像不像还难说,更遑论“改模子”了。

话说回来,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能够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功底不实、造诣不深、无法超越师父的水平,一辈子只能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地“刻模子”,已经阿弥陀佛了。

未刻先改

糟糕的是,如今很多民间剧团的演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基本功训练,不过对着音像资料,依葫芦画瓢,自己揣摩。他们不喜欢“刻模子”,却喜欢“改模子”。正如有的专家所说的,同一个戏同一个人物,在不同剧团里有不同的处理手法:在你那里是站的,到我这里就变成坐的了;在你那里穿的是花客衣,到我这里就变成袒胸露臂甚至是穿半透明的时装了;在你那里是全包头的,到我这里是戴新潮的头套了;在你那里画的是花脸,到我这里可以化妆成小生花旦般的白脸堂……不一而足,令观众无所适从。

而专业剧团因为受“文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很难说有多少中青年演员能够沉下心来,苦练基本功。况且,现在年轻的八零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难吃得起练功的那份苦和累,而科班时代送去学戏的,大多是连饭也吃不饱的苦孩子。

一方面不肯老老实实地练功,另一方面却高喊改革创新的口号。没有继承,如何创新?只剩下一条路——投机取巧,借助先进的现代科技,在舞美、灯光、音像上动脑筋,搞一些大场面、大制作,弄出一些不今不古、不洋不土的“四不像”。

能不能活“改模子”,除了演员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以外,还与外部环境有关。当下处在婺剧不景气的时代,不能过于苛求;但既然入了这一行,吃了这碗饭,就该爱岗敬业,死“刻模子”,练好基本功,才能对得起饭碗,对得起观众。

同类推荐
  •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

    人生总是会有阴晴变幻的坎坷,也难免铺天盖地的风雨,而谁的一生不是伴随着这些风雨起起落落,就像历久弥深的唐诗宋词,平平仄仄,让人充实无比,又回味无穷。风雨路上,期待你与作者并肩,共赴这场诗词之约。《残虹诗集半生风雨仄平中》是作者用诗词体裁记录心情的一本个人诗词集,前后有十几年的时间跨度,系作者坚持创作的结晶。
  • 回声巷

    回声巷

    《回声巷》分“湮没岁月”、“驿路行来”、“纸短情长”、“梦里梦外”、“我有话说”、“域外青山”等六辑,由40多篇短小的散文随笔组成。阅读《回声巷》时,常常会有一种飞扬的诗意在内心上蹿下跳,思绪一直沉浸在他那对家乡情怀、对父老乡亲、对脚下热土的浅吟低唱中,从他那恣意沉稳的历历描述里,找寻到他生活的根基、他创作的源泉。
  •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 世故人情

    世故人情

    这是一本由钱理群选编的文集,所谓“世故人情”主要是一种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全书节选了22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家如鲁迅、老舍、聂绀弩、郁达夫、叶圣陶等人的散文和小品文,通过选入的这46篇文章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而又充满情趣的精神世界。选文短小精炼,意旨深远,语言幽默,是诸多大家人生经验的凝练总结,是他们长时期的思考琢磨融铸成的智慧隽语,给人启发。真诚,不做作。
  •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是一本记叙俄罗斯文学在白银时代出现的一些流派以及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全书分为八章,介绍了流派风采,集群精神,个性姿态,抒情风韵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我的天道世界

    我的天道世界

    :新书《真实游戏设计师》,主角偶然获得真实游戏编辑器,可以编辑出真实存在的物质游戏世界,能将现实物品带入游戏,也能将游戏中的神奇物品或者能力,甚至强大人物带入现实,欢迎试阅,感谢支持。本书简介:2020年,有陨石自天外飞来,导致地球大变,灵气复苏,道法显现,修行之路重启,神话成真,各种上古传闻中,山海经,神异经,列仙传等古书中所记载的妖魔鬼怪,凶禽异兽,奇花异草,重现世间。这是个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个机缘无尽的黄金盛世。人类,又有了成神的契机。而李道,就在这场变故中,获得了最大机缘,成为了一方世界至高无上的存在……天道。他一边掠夺地球生物,成为自己麾下生灵,提升自身天道等级,一边探寻着地球上古神话之谜,渐渐的,他发现了惊人真相……书友群:164478256
  • 渥太华夜未眠

    渥太华夜未眠

    从北京来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生活的陪读妈妈艾美,为排遣寂寞,开设了一个家庭旅馆,她因此看到在旅馆里进出的各式新移民的生活真相。在这里,既有“多活一种人生的庆幸”,也有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的异己感;既有不分国界的美好人性与真爱,也有职场中更为严苛的竞争淘汰,异国婚姻中无法精神交融的孤独难耐。
  •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本书是国内首次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曾国藩传记。面对横扫大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白手起家创建湘军,于重重危难中摸索出治军之策、战阵之法,以其韬略智慧历时11年终获胜利。之后,在直隶总督任上他主持处理了影响深远的天津教案,并且力主整肃朝政,选拔新型官员,倡导洋务运动。黑尔博士采用近200种亲历者资料,着眼晚清民政、军事的颓败大局,生动讲述了曾国藩出将入相的非凡一生。
  • 安娜卡列尼娜(全集)(英文版)

    安娜卡列尼娜(全集)(英文版)

    《安娜·卡列尼娜》系俄国19世纪最有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最早出版于1877年。作品通过安娜的个人人生遭遇,向社会深刻阐释了作家对女性、婚姻、人生、生死等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天活着

    七天活着

    戚柔天本是位平90凡的人,但有一天一切都变了,父母的古怪与离世,刘叶迟一家的消失,爷爷说的故事,七天时间指的是什么,轮回将要开启,你是否还能活?
  • 格言联璧(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格言联璧(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璎先生收集编写的一本浅近格言集,以修身、齐家、治国为目录,包含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分为存养、齐家等十一篇。本书故事丰富,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并且与当下生活紧密练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经典更加平易近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先生,宠妻无度

    总裁先生,宠妻无度

    整个江城的人都知道,苏子矜最讨厌的人是裴凉钰,没有之一,她从来只视他如蛇蝎。苏子矜十八岁之前,裴凉钰是整个江城的神话。苏子矜十八岁之后,裴凉钰是她一个人的神话。“谁说江城的神话不会败?最后还不是落在了我的手掌心?”苏子矜得意洋洋的开口。“哦?是嘛,到底是谁落在了谁的手掌心还不好说呢。”某男抬手松了松领带,长臂一揽便将她扣在怀里。
  • 生灵怪象的故事

    生灵怪象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