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500000028

第28章 作曲家,请你手下留情

一个地方剧种区别于另一个地方剧种的标志是什么?不是表演程式,不是服饰化妆,也不是传统剧目,而是戏剧音乐。为什么电影有的看了一遍已经足够,戏曲“看你千遍也不厌倦”?因为戏曲音乐对于特定的观众具有恒久的魅力,与其说看戏,不如说听戏。音乐,既是戏剧的标志,也是戏剧的根基、戏剧的灵魂,更是戏剧的魅力所在。在强调婺剧创新的今天,观众什么都可以容忍,就算花旦不包头、张飞充周仓、花头台演舞蹈,虽然看上去不太舒服,听上去还是婺剧就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吧。惟独不能容忍的是,随意改变婺剧的音乐,失去独特的韵味,动摇婺剧的根基,这是底线所在。“根基不牢,地动山摇”,长此以往,婺将不婺了。

令人遗憾的是,婺剧最迫切需要创新的剧本,不见有人去整理提高;最不迫切需要创新的音乐,却有人激情澎湃,尽情挥洒。众所周知,婺剧在做功方面有一套传统程式,其实在唱功方面也有一套传统程式——板腔体,譬如二簧怎么唱,反二簧怎么唱,老二簧怎么唱,小二簧怎么唱,都有固定的套路,你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进行微调,但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程式是几百年来经过多少代婺剧艺人不断探索,大浪淘沙,凝固而成的艺术精华。就像做格律诗,受平仄、对仗、押韵等格律的约束,一般是不能更改的。如果你实在觉得格律束缚了你的灵感,也可以破,叫作“拗”,但接着还要“救”。

在看到浙江缙云婺剧促进会新编的历史廉政婺剧《却金馆》之前,网上已经炸开了锅,对该剧音乐的批评声不绝于耳。因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盲,所以抱着“不知为不知”的态度,特意向一位毕业于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戏友请教,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回答:音乐非常优美。同样的婺剧音乐,在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之间,怎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却金馆》邀请某剧团的国家一级作曲作的曲,其专业素养自然不容怀疑。我请教了一位专业演员,她认为作曲是一位眼界开阔、颇有灵气的作曲家。同样的婺剧作曲,在演员和观众中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也一直困扰着我。

有一天,当我坐在杭州的浙江音乐厅,现场静静地欣赏《却金馆》时,理智告诉我,音乐是优美了,就是激动不起来,因为婺剧的味道淡了一点。身边的戏友告诉我,这个已经是修改以后的版本,以前的版本婺剧味道更淡,淡乎寡味。或许作为音乐来说,《却金馆》是优美的;作为婺剧音乐来说,《却金馆》是寡淡的,强调了所有音乐的共性,而忽视了婺剧音乐的个性。

在家中,妻子爱弹钢琴,喜欢听古典音乐,什么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曲,我经常被动欣赏;而我喜欢听民族音乐,尤其是戏剧音乐,包括京、昆、婺、越,她也经常被动欣赏。从理性上来讲,这些西洋音乐旋律丰富,曲调优美,怎么赞美都不为过,但从情感上来讲,并不能扣动心弦,与我无干。民族音乐、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天下优美的音乐多的是,或许都有其共性,但光有共性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独特的个性,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这是婺剧音乐的题中应有之义。

婺剧音乐的个性在哪里?毕竟有六种不同的声腔,不易准确地概括,但我们可以列举其中的一些:譬如大锣大鼓、粗犷激越,笙箫管笛、细腻缠绵,我觉得最大的特点是美和力的完美结合,以优美的旋律展示内在的力量。在专业人士眼中,婺剧音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需要弥补。而专业人士眼中的缺陷,或许正是普通观众梦牵魂绕的魅力所在,因为传统文化并非十全十美,经常是精华和糟粕的共生体,你把缺陷弥补了,同时也把魅力消减了;你把糟粕舍弃了,同时也把精华丢弃了,在倒掉污水的同时,也倒掉了污水中的孩子。为了婺剧这个活生生的可爱孩子,请专业的作曲家手下留情,暂且容忍那一盆污水吧。婺剧音乐好也罢,差也罢,都已经溶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专业婺剧团肩负着探索创新和引导潮流的历史使命,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能理解。作曲家比我们普通观众站得高、看得远,其专业水准绝对不容怀疑。令人怀疑的是,观众是上帝,你有没有研究过观众的心理?这里不妨引用一点西洋理论——接受美学。在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单方面强调了创作者,而忽视了接受者,一部文艺作品写好了,创作过程也算结束了。而接受美学却认为,这只完成了其中的一半,另一半有待于受众去完成。受众接受文艺作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解、丰富、深化的再创作的过程,譬如每个人眼中的《二度梅》都是不同的,有的看到了韵味十足的唱功,有的看到了难度奇高的做功,有的看到了美轮美奂的舞美。接受美学这种重视接受者的人文精神,确实应该引起婺剧专业人士的深思。

作为一个老戏迷,让我魂牵梦绕的,就是婺剧的音乐。那腔那调对人家而言,或者过于老土,对我而言,正是梦中的“初恋情人”。让我牵肠挂肚的就是那种儿时听过的味道,这不是专业和理智能够说得清楚的,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习惯。

兼顾观众的心理习惯,并不意味着拒绝创新。但是,婺剧音乐的创新过程,不是激进的、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要考虑到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接受程度。我们需要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现在观众认可的传统婺剧音乐,一定跟解放前不同,也跟五六十年代不同,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看着一个人慢慢长大,再慢慢衰老,那么缓慢,那么自然,如果从二十岁的青年一下子变成六十岁的老年,非把人吓死不可。

善待传统,善待文化,善待观众。期待作曲家从专业的角度来创新婺剧音乐的同时,也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兼顾观众的感受,更能够从传承历史文脉的角度来善待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牺牲一点个人的激情和灵感。否则,就是曲子作得再好,只能要了老观众的命,也不能把新观众拉到舞台前,赔了夫人又折兵,真是何苦来呢?

音乐是婺剧的心脏,心脏有病,可以搭支架、搭桥,甚至移植,不是不能动,而是要慎重,弄得不好,心脏停了,人也亡了。所以,在婺剧音乐创新方面,还是要立足专业,兼顾观众,敬畏传统,谋定后动,慎重,慎重,再慎重!

同类推荐
  • 方珍珠

    方珍珠

    5幕话剧《方珍珠》写北京曲艺艺人在新旧社会的不同生活遭遇和命运,通过对比,歌颂了新中国对艺人的关怀和尊重,呼吁艺人们要自尊自重,团结起来为新社会服务。剧本的前3幕,写艺人破风筝和养女方珍珠在解放前的北平如何受欺侮,令人悲愤难平;后两幕的情节与前面的戏剧冲突有些游离,感人的力量稍有减弱。
  • 戴明贤集(第一卷):石城安顺

    戴明贤集(第一卷):石城安顺

    《石城安顺》系《戴明贤集》第一卷,也是本套书的开启,主要是描述戴明贤孩童时期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描绘出安顺这个小城中普通市民的动荡生活与世俗百态。本书并未大而化之地去写这个城市或者他的童年,而是具体到一个个的小人物小事件,将如此丰富多彩的关于战时教育、文化艺术、商业、警务、宗教,关于民间习俗、餐饮、缝纫、娱乐……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具体而微地呈现着这座小城永远不变的散淡、潇洒的日常生活。这种描写,让这座小城与人,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韵味,凸显出它那种在充满动乱与战争的时代中异常坚韧的生命力量。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蓝钟花

    蓝钟花

    包临轩的诗集《遍地残红》集合了诗人近年来的力作,同时也收录了少许早年创作的有代表性和纪念意义的作品。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有对世象人间的体悟与思考;有对亲情、友情的深情守望和真挚抒写;有对自然万物的冷静观感和省悟;有对流逝的时间与多变人生的洞悉和细致镌刻。这些诗歌,是诗人人格精神的熔铸,也是近年来诗坛“新归来诗人”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成果,体现着当代诗歌创作流变中一种独立不羁的艺术格调。
  • 母亲的芳香

    母亲的芳香

    《母亲的芳香》全书共收集作者散文、随笔55篇。作者通过对生命和情感的领悟,对自然和社会的感触,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人间亲情、友情、爱情、乡情。读之给人以积极的启发和美好的享受。
热门推荐
  • 艾多斯·舒立凡

    艾多斯·舒立凡

    《艾多斯·舒立凡》是艾多斯·阿曼泰的一次带有实验性的写作,也是他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精神之旅。50个故事如同珍珠,被文学的红线穿缀起来,向读者展示了哈萨克族美好的精神财富,也展示了这位年轻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优秀的艺术才华。
  • 江湖梦之刀剑魂

    江湖梦之刀剑魂

    一个背负了一身仇恨的可怜人,一场久旱逢春的苦造化。他在一个繁华如锦的江湖里,历经种种历练;是红颜是兄弟还是世仇?在这个纷繁的世途中,交错的谁也说不清楚。它只指引你来渡这百无聊赖的苦海。血雨腥风,前程只交由持刀人的手来指引。看那恩恩怨怨的乾坤,谁又是幕后推波助澜的宿主?那迷茫的众生,又由谁来唤醒拯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许一世烟柳骄阳

    许一世烟柳骄阳

    唐人街小太妹游戏人生,酒吧买个醉被人五花大绑从A国空运到京城!“季先生。”夏宁首先打了个招呼。“你过去喊我云琛哥哥。”季云琛眯了眯双眸,盯着她看。What?!哥哥你个大头鬼!20年前的婚约,他绑也要把她绑来履行承诺!京城头号人物季云琛,冰冷腹黑如他,却把所有柔情献给了炸毛跳脱小太妹夏宁。——3年后。“你叫小柿子,嗯?”“嗯吖!妈咪说我是小狮子。”季少捞起小丫头,“走,爸爸带你去动物园看小狮子。”
  • 宁先生的三百封情书

    宁先生的三百封情书

    五年前宁先生用三百封情书打动了冯青清,五年后又将冯青清宠上天,让冯青清想不到任何理由拒绝他,那就坦然接受!(甜宠文)工作丢了可以再找,婚离了可以再婚,可是那些信那些情书是冯青清的底线,绝不可以丢!“你在烧什么!”“当然是你的那些信,不要忘了你已经结婚五年了!”“求你了,这些信你早就知道的!而且这五年我从未碰过,求你!”信纸发出的火光让冯青清不顾一切的冲上去,企图用手拿出火中残留的碎片,却也终究是不能挽回,就像她的青春!冯青清以为自己唯一的快乐也就要随之而去了,可是她不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她的幸福才刚刚开始。“我能不能抱抱你”这是冯青清第一次见到宁清远要说的话!三十岁的冯青清如此轻浮。“当然可以,但我有条件”对方嘴角上扬,那淡淡的笑容让冯青清离不开眼,更是忘记了一切,只想得到那温暖的微笑。“什么条件都可以!”冯青清在说话的同时已近迫不及待的紧紧抱住面前的男人,这感觉真好!我们之间才刚刚开始,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回首盛年

    回首盛年

    再相遇弥补青春的遗憾,磨合青春的棱角,放大青春的足迹。本文生活流水账,求虐请绕行。
  • 腹黑王爷下堂妃:我不倾城谁倾城

    腹黑王爷下堂妃:我不倾城谁倾城

    她苏吉儿要嫁人了,结果发现老公爱的是他她安娜穿越了,结果穿到了帅哥皇帝身上,那就KISS下吧她倾城要嫁人了,结果武林盟主不肯娶她,那就……爆笑小白,切勿提内涵二字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