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7800000002

第2章 传染病科临床护士基本理论与知识(1)

●知识要求

1.熟练掌握感染、隐性感染、传染性、潜伏期、传染源、传染期概念。

2.掌握传染病基本特征、流行过程环节、流行性、隔离、消毒、检疫知识。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传染病及要求。

●能力要求

1.能根据A系统隔离法与隔离要求安置患者,能正确进行消毒操作。

2.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能进行流行病学资料收集。

3.能对发热、发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

4.能按照传染病区区域划分进行护理管理。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历史上传染病曾给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指引下,许多传染病得到控制、减少或消灭,但有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等仍然广泛存在,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新发现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也仍将对人类造成危害。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能放松。

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染病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病科是传染患者集中的场所。担任传染病护理人员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护理措施;二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做到细致、严密地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准确配合抢救工作;三是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四是注重健康宣教工作,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等人群的传染防治知识的宣传;五是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传染病基本概念

●感染●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大多数病原体和人体宿主之间适应性不同,双方斗争的结果也各异,因而产生互不相同的感染谱,亦即传染过程的各种不同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机能。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病原体数量和变异性四个方面。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类。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酸清除霍乱弧菌),也可以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

2.隐性感染。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如脊髓灰质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为健康携带者,如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

3.病原体携带状态。病原体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的整个时期,如伤寒、菌痢、霍乱、白喉、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为重要的传染源。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于显性或隐性感染之后而分为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三个月以下或以上,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原携带者。

4.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临床表现,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可暂时潜伏起来,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结核病、疟疾等。此阶段,病原体一般不排出,这是与病原体携带状态不同之点。

5.显性感染。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一旦出现,容易识别,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可获得特异性的免疫。

上述五种表现在不同的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比例最低,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传染病特征●

(一)基本特征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pathogen)所引起,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如甲型肝炎的病原体是甲型肝炎病毒(HAV),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日本血吸虫的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临床上检出病原体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历史上许多传染病(如霍乱、伤寒)都是先认识其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然后再认识其病原体的,而且常常需要一个过程。

2.有传染性。传染性(infectivity)是指病原体由宿主体内排出,经一定途径传染给另一个宿主的特性。各种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如耳源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上都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但前者无传染性,无须隔离,而后者有传染性,属于传染病,必须隔离。传染病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这是决定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3.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表现出一定的强度,有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方性、年龄等各种特征。

(1)流行性。流行性是指传染病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蔓延的特性。按其强度可分为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散发性发病(sporadic occurrence)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呈常年发病水平。流行(epidemic)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年常年发病率,而且波及一定的范围,如一个地区、一个省或全国性。大流行(pandemic)指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超出国界或州界。暴发(outbreak)指在短时间(数日,通常为该病的潜伏期内)集中发生大量同一种的传染病,这些病例多由同一传染源或共同的传播途径所引起。

(2)季节性。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受季节的影响,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如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升高;夏秋季节,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率升高;虫媒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媒介节肢动物活跃季节相一致,如蚊子活动的季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升高。

(3)地方性。由于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或人们生活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某些传染病仅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内发生,这种传染病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多发生于在钉螺容易存在的长江以南地区。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存在这种疾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人进入此地区就有受感染的可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也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传染病发病率在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特征,也是流行病学特征。

4.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均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属于主动免疫,这种保持性免疫可通过抗体(抗素素、中和抗体等)检测而获知。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病毒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往往保持终身,但也有例外(如流行性感冒)。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较短,仅为数月至数年,但也有例外(如伤寒)。蠕虫病感染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如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

(二)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潜伏期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并呈常态分布,是检疫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观察期)参阅附录一。

(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在前驱期中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为许多传染病所共有,一般持续1~3 d。起病急骤者可无此期表现。

(3)症状明显期。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是指急性传染病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出现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如典型的热型、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肝、脾肿大和脑膜刺激征、黄疸等。本期又可分为症状上升期、极期和缓解期,极易产生并发症。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中,仅少部分转入症状明显期。经症状明显期后,大部分患者随即转入恢复期。

(4)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病理改变(如伤寒)或生化改变(如病毒性肝炎),病原体还未完全清除(如霍乱、痢疾),许多患者的传染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食欲和体力均逐渐恢复,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亦逐渐上升至最高水平。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等。

复发与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relapse)。复发见于伤寒、疟疾、菌痢等病。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病情加重,体温再次升高,称为再燃(recrudescence)。

2.临床类型。根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临床分型对治疗、隔离、护理等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虽然不同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各异,但在病原体及其各种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可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症状体征如发热、皮疹、全身不适、头痛、关节痛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等表现。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构成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但传染病是否流行还受到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传染源包括下列4个方面。

(1)患者。急性患者藉其排泄物或呕吐物而促进病原体的播散;慢性患者可长期污染环境;轻型患者数量多而症状多不典型,不易被发现。在不同传染病中不同类型患者其流行病学意义各异。

(2)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由于无症状、体征或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发现。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慢性病原携带者不显出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在某些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4)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也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病变。还有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受感染动物是传染源中的一部分。

同类推荐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主要内容分为针灸的起源、针灸的发展、针灸面面观等章节。 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针灸的人,已经无从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针灸学是古人从自卫、谋取缓解痛苦的种种动作中逐渐掌握的。由无意识的动作到有意识的解除痛苦,经过了不知多少尝试,是若干年的经验所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热门推荐
  • 后宫·褒姒传

    后宫·褒姒传

    她为救父入宫,一朝受宠,却引万人欲杀而诛之!人人都一口咬定她就是童谣里预言的亡国妖女!父亲恨她魅惑君心,与她断绝父女关系。舅父直言进谏,要求将她斩首。后宫众妃设计陷害,扬言她右肩有红色胎记,是妖女的明证!而他,乱世帝王,戴一副荒淫暴虐的假面,藏一颗一统江山的野心,后宫佳丽三千,不过是他与诸侯角力的棋子!他说:“寡人能保你一世荣华,也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与家族交恶,她暗自咽下苦水。与众妃交锋,她一刀捅在右肩,断妖姬谣言。而爱上一个深不可测、喜怒无常、江山难保的苦恼帝王,她该如何是好?经年后。她丹凤朝阳,陪他点燃戏诸侯的烽火,陪他走上人生的穷途末路。千年后。依旧少有人懂,骊山脚下,......
  • 绝命毒医

    绝命毒医

    唐拾为查明身世下山来到金陵,行医救人结识宁家大小姐。查出十八年前的秘密,为父母报仇。一人之力重整毒宗,纵横天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那已是上个世纪的早晨。燕赵故地朔风呼叫,水陆码头的天津卫硝烟弥漫。海河两岸冰天雪地,七连勇士们出生入死,在黎明前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指导员马占海倒下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和霞光一样火红,各路大军潮水般地向金汤桥涌来,战友们将那面旗帜高高举起……
  • 古音舍

    古音舍

    他们静待了千年,沉浸了回忆,氤氲了往事。推开古音的大门,阅尽千古沧桑,敲开人性的世界……谨以此书纪念我过去桀骜美好的年少青春。(本书为架空历史,勿当做正史阅读)
  • 存活在奥特曼的世界

    存活在奥特曼的世界

    少年看着他面前的妇女抱怨道:“妈,我不想去日本。”妇女摸了摸少年的头笑道:“儿子乖啊,乖乖去日本,好好学习。”少年还想说什么,妇女却笑道:“儿子,你要是不去的话,老娘现在就抽死你!你要是去的话,现在不用被抽死,成绩不好我再抽死你。”少年扯了扯嘴角问道:“妈,我是亲生的吗?”妇女轻轻的踢了少年的屁股一脚,“少废话,快上车,就快赶不上飞机了。”少年无奈只好上车,向日本的方向前进着。未曾想,飞机飞了没多久,在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雾,飞机被隐藏在黑雾中的怪兽使用闪电击毁了,全员无一生还,谁也没有想到飞机中竟有一人存活了下来,并且那人竟然意外的穿越了奥特曼的世界。
  • 续传灯录目录

    续传灯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行神话

    逆行神话

    神话绵绵无穷尽,仙道茫茫且徐行。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条命运长河下游逆行的鱼,在神话传说中借假修真,证道永恒的故事。而一切,要从聊斋讲起。读书群:【771243828】
  •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陶冉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陶冉

    本文男主:邬童女主:陶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