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7400000007

第7章 学习型组织与教师文化建设(1)

一、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共同理想的、不断创新的、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概念有以下几个含义:

(1)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弥漫着学习气氛并能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组织;

(2)学习型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的理想;

(3)学习型组织是不断创新的组织;

(4)学习型组织是有机的,即充满生机活力的组织;

(5)学习型组织是具有高度柔性的组织,即不断突破自己的开放性组织;

(6)学习型组织是扁平化的组织:组织精简纵向层次、拓宽控制跨度,使信息在组织结构各层、各部门中能够得到准确、畅通、及时的传递与沟通;

(7)学习型组织是符合人性的组织,它尽力使每一个成员在自由、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并同时使组织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8)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持续发展的组织,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也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所在。

因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组织的适应变革的能力、组织的再造能力和竞争准备力,从而使组织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学习型组织的建成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种种努力,引导出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充满创新的活力,不断创造美好的未来。

(二)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学习型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适应于团队工作而不是个人工作。传统的直线结构以自上而下的指挥取代了人们寻求合作的自然能力,这是不能够适应时代挑战的。管理创新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力量。

(2)适应于项目工作而不是职能性工作。将欲解决的问题组织成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小组,这些小组随着项目的进展而一起学习。

(3)适应于创新而不是重复性的任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目的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创新与发展,围绕解决的问题,组织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组织实施,从而获得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提高。

(4)着力于形成一个宽松的、适于员工学习和交流的气氛,利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知识共享。

(5)一般都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教育和培训,鼓励成员学习,不断更新和深化自己的知识。

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标志在于组织中真正“学习”的发生。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概念为改变。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者重知行合一。换言之,不只是要获取知识,创造知识,更要转化知识。学习型组织讲求持续的学习、转化与改变,因此是一种演进的过程,而不是终结的状态。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一个学习组织,而是在于确立学习的观念,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培养“学习型”教师的启示

1.通过学习,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陶行知总结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有的老师教了几年书就厌倦了,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位老师不好学,不求进取,教学没有新意,变成了枯燥的重复劳动,当然就会越教越厌倦。相反,如果当老师的人能够锐意求进,必然“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他恳切地告诫教师们:“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2.改善心智模式,促进教师反思

教师固有的心智模式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容易把教学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外,如认为是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学校领导不重视该科教学,而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要改善心智模式,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其次,建构“天下皆为吾师”的理念,打破孤立主义的藩篱,增强合作意识;再次,要以系统思维代替传统的片面的思维方式,对已经积累的支离破碎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力求推陈出新。学习型组织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向内看,反求诸己,以挑战自己的思考为起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的这种个体反思,对于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心态,通过“深度会谈”,使每个人的想法自由交流和碰撞,觉察彼此思维中不一致的地方。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检视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规范自己、提升自己,不断进入一个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

3.建立共同愿景,加强教师集体的凝聚力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杰出团体的研究,他发现,杰出团体的共同的特点是有共同愿景。对于学习型组织来说,共同愿景是自我超越原理的延伸,可以为学习提供焦点和能量。杰出团体的经验表明:伟大的共同愿景可以明确方向,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激发成员的勇气,激发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去创造明天,一步步接近目标。所以,要改变目前教学实践中教师各打各的鼓、各唱各的调的涣散局面,就要把教师的个人愿景同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树立一个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像一块高能量的“磁铁”,能够改变教师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将来自不同方面的人凝聚成一个共同体,具有趋同一致的价值观和工作目标,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的使命感,达到教师合力的最大化。

4.通过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基础,彼得·圣吉认为:“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只有团体学习才能保持组织“在变动的环境中持续调运和发展”;只有团体学习才能走出“每个人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62”的局面;只有团体学习才能增强“整体搭配行动”,使“大伙儿心手相连”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通过建立学习团队,可以增强教师与所在组织的一体感,使自己成为真正伟大团体的一分子,不断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创造更高的自我。

5.学会系统思考,树立全局观念

系统思考给人们思维的方法指出了一条新路,即用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互动的思维方式来代替机械的、片面的、静止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的视野可以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全面在整个系统中掌握事物的协调和平衡。这就要求教师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认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看到自身的行动与外部力量之间越来越多的新联结,而逐渐扩大与周边的一体感。通过系统思考可以使教师超越狭隘的学科观念,消除派别主义文化,从而具有开阔而前瞻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

这样,教师才能协调自身的教育活动,与其他教师协同作战,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

二、学习型教师团队

学习型教师团队,不仅是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彼此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教师群体,还是一个有持续学习及创新能力、能不断创造未来的团队。它就像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一样,能在团队内部建立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师个人、团队和整个学校得到共同的发展。

学习型教师团队,是以班子的团结、学校各层上下协调及群体环境民主、和谐为基础;以建立完善的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成为工作新的形式”的学习机制为核心。即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创造性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团队。这种团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在这个团队里,老师们的学习,是坦然相对,自由交流,没有“自我防卫”的心理,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老师们的教研也不再是过去那种不爱学习,忽视理论知识,轻视学习活动,不接受新的信息,主要凭狭隘的经验,满足于忙忙碌碌、埋头苦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获的教研活动。而是在学习型团队精神的鼓舞下,教师们寓学习、教研于一体的一种积极的学习型教学研究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能够引起教师行为、观念、方法以及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育教学技能技巧、行为习惯等心理和行为要素,朝着有利于教师、学生、教研组及学校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变化,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也就是让全体教师确立“学习即生活,学习即工作,学习即责任,学习即生命”的价值判断,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其突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同类推荐
  • 趣味问答(智商总动员)

    趣味问答(智商总动员)

    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财富思想家

    财富思想家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精选2015年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二等奖获奖者的作品,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书中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书中的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们对青春的热爱和留恋,对未来和梦想的憧憬与追求。在迷茫中不断摸索,在坎坷中奋力成长,饱含热情和信念微笑前行。字里行间展示着美好的青春正能量。
  •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任何一项有社会价值的研究,都是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确立的。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也是如此。随着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一度被忽略的学校特色与学校建设特色研究再度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
热门推荐
  • 诸司职掌

    诸司职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兽尊

    龙兽尊

    神风雷鹰的呼吸形成永不停息的风暴……独眼巨人的脚步毁灭一座座城池……异界异族想要侵略这颗星球……这个世界同样有求长生的修炼者……他们苦修自身,让自身超越极限,以求守护族群与世界
  • 好看的背后

    好看的背后

    《好看的背后》是孙哲在担任时尚杂志《红秀GRAZIA》编辑总监期间,写就的时尚评论文章的结集。全书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点了时尚行业背后的一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另一面”,是谓“好看的背后”,穿透表象反思行业本质,冷眼静观时尚这个喧嚣、繁华的圈子与其中的人;二是关于内心生活,有对禅道的体认、对生活的见解,也谈论文化、时事、当下社会风潮,屡见机锋,是一本带有哲学思辨的散文集。
  • 凡森

    凡森

    苦中作乐,乐此不疲。何以修神,何为得道。身在红尘,不改初心。相识即是缘分,且行且珍惜。神奇诡秘的世界,步步惊心,一个懒散的年轻人也想长命百岁,成仙得道,却不曾想进入了无法言喻的诡异世界,各种无法解释的超自然力量。
  • 今夏谣

    今夏谣

    叶怡回顾当年,觉得自己真的勇气可嘉,简直就是“任他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他如初恋”的代名词;夏瑾候不知几次痛骂过自己,为什么从来不珍惜她的存在,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终于,自己也把她逼走了。相隔几年,再次相遇,回顾那段青春,惊觉早已物是人非,他们能否再续情缘……
  • 那些花儿

    那些花儿

    1988年的春天,我们一家三口和简单的家具被一辆解放牌汽车从六十多公里的地方走了三个小时,拉进了一个灰色的小县城。我跟我妈坐在驾驶室里,我父亲只好坐在车厢上。在倒车镜里,我看见我父亲的头发被风吹得直立起来,眼镜被灰尘蒙住了,他都来不及取下来擦,只用手背抹抹,但立刻又被蒙起来了。这使得他很像竖在车厢上的一丛枯草。但我的父亲肯定不是什么枯草,他是一名优秀的中学老师,被派到一个小县城去支教。我们即将要去的这个地方,叫双羊县,自从国家恢复高考就没出过一个大学生。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太上正一盟威法箓

    太上正一盟威法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飘染尘埃的那簇点点墨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飘染尘埃的那簇点点墨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活究竟是什么?生活又到底是存在于哪里?生活之美不在别处,而在于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把控。生活的真谛只存在于当下,离你最近的地方。美也一样。
  • 梦回千年解情缘

    梦回千年解情缘

    一段遗留千年的错误姻缘,一个需解千年的咒语,因她而起、须她而解。前世今生,何去何从?“爱”为何意?“情”又何解?人的情欲与良知在真爱面前……有些事情就是让人不可思议,朝阳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现实生活中还真有魔法与诅咒,而她的这一脚让自己跨过了千年,来到了唐朝。李世民看着她失落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怜惜。其实在后花园第一次见到诗语时,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很美,但却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再说目前自己将面临生死决择,哪还顾得上儿女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