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7400000041

第41章 学校文化建设个案(12)

(五)培养集体意识

南开“公能”校训中“公”的一层含义是“爱群”,也就是集体意识和团体精神。

除读书外,南开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团体生活”。张伯苓校长认为,学生成立学会、团体,有利于他们“学共同生活”,“发展集合性及作事心”,形成共同的集体观念。团体有一种无形的规范力量,“他们的力量可以超过本校的管理员。这种令人惊奇的成绩,我敢说是我们南开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南开的教育方法。”培养集体意识,是南开教育的一个特点。从校舍的建筑和使用,到课程的实施,到课外活动的提倡,时时处处都着眼于大小集体意识的培养。培养集体荣誉感,离不开学校最基本的单位——班级。南开努力营造班集体荣誉的氛围。学校的比赛,许多是班际比赛,不是个人比赛,奖状、旌旗发给班级,不发给个人;个人受到表扬时,总要提到某班某人。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以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服务精神和合作能力。南开的学生社团很活跃,1915年前后南开中学就有各种社团组织达26个。学生除了参加他的班集体外,总会参加一个乃至几个跨班级的团体。通过班集体和社团组织的共同生活和学习,校集体意识也就自然形成。张校长特别重视学生学校荣誉感的培养。他对学生说:“诸生须知既为学校中之一分子,则汝实栖息于此全体之中。学校而良善,汝亦随之受益;汝而良善,学校亦随之与有荣。

反言之,学校而有缺点,汝亦不完;汝而有败行,学校亦玷污。利害相关,休戚与共。”学校荣誉“较物质百倍可贵,则维持之,发扬之,应其尽力之所能及。”

(六)弘扬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校风的精髓。在培养校风的初始阶段,张伯苓校长就注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他说:“无论何事,无精神亦必归失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在有形之物质问题,乃在无形之精神问题”。“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必抵于亡。”张校长对学生说,物质是精神造的,只要精神专注,样样事都可以成功。

建一所学校,精神难而物质易。当天津南开中学被日本人炸毁后,他大声竭呼:南开被毁,精神未死。他说:“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故本人对于此次南开物质上所遭受之损失,绝不挂怀,更当本创校一贯精神,而重为南开树立一新生命。”张伯苓重视教育的精神文化价值,大力弘扬学校精神即南开精神。要言之,张伯苓校长所倡导的“南开精神”就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和一心为公的精神。在风雨缥缈的旧中国,南开作为私立学校,既无政府资助,又无充裕资金,举步维艰。

张伯苓校长坚定地说:“南开之精神在于无论多难,亦开”,“南开、南开、越难越开”。

为了把南开精神贯彻于师生的言行,学校还编写了校歌。南开校歌歌词的第一句就是:“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并且“于聚会之时,千人合唱,以期神会而铸成南开真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张伯苓团结和凝聚广大师生员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铸造了南开的辉煌。“南开精神”流淌在师生员工的血脉中,体现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七)注重环境熏陶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环境的力量就是如此巨大而神奇!校风建设需要营造文明、整洁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养成良好的品格。正如张伯苓所说:“青年学生日处此安定秩序、优美环境中,自必潜心默修,敦品励学,养成一种笃实好学之良好校风。”南开大学景色迷人,柳亚子先生曾赋诗赞美道:“汽车飞驰抵南开,水影林光互抱环。此是桃源仙境界,已同浊世隔尘埃。”在重庆南开中学,端庄的“范孙楼”,肃穆的“芝琴馆”,雍容的“午晴堂”,秀丽的“受彤楼”,幽雅的“忠恕图书馆”,以及广阔的运动场,美丽的“莫愁湖”,等等,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这里,春天群花开放而幽香,夏天佳木葱郁而繁荫,秋天风霜高洁而气爽,冬天梅林花开而独悄,它们使学生铭记难忘。学校的物质环境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在重庆南开中学,隔着大操场就看到对面用兰草种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8个大字,从左到右足足排列了约100米,每天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在学校教学楼入口处竖立大的穿衣镜,横额镌有“容止格言”几个大字,两边书写:“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它对学生的仪态形象、气质风度均提出了具体要求。这面镜子和四十字的容止格言,对南开学生确实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甚至还引起了美国朋友的关注。

(八)强调自觉自立

强调学生自立、自觉的行动,是南开校风建设上的一个特点。校风建设最终不是依赖强制规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关键要成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因此,学校的教育政策“意在造出一班自动的人来”,校风建设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自动力”,南开的教育宗旨“在使学生‘自动’、‘自觉’,自负责任以求上进;于是造成一种良好校风,而全校学生于不知不觉中随之亦好。”张校长主张校风建设,“诸位先生倡之,老学生行之,新学生效之,无须个个提耳谆嘱也。”他很欣赏美国学校培养学生自立精神的做法,他在修身班上说:“美国学校多令年长生友年幼生,扶之助之,使自立,愿诸生履行之。”谈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张校长以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作比方:“如幼稚园之幼稚生然,唱歌时每须举动其手足,为之保姆者,不过略一指点,其前列聪颖之幼稚生立时领悟,余者即自知如法仿效,无须事事人人,皆须保姆为之也。”张校长强调:“我南开学生,有知之机会,有作之机会,有听之机会,故应练习自动,勿只信教员,勿尽依学长。”1923年9月3日,在南开中学第20周年的开学典礼上,他说:“此次开学后,新生甚多,高二、高三学生一切行动务须自检,以作新生之表率。”

“本学期改革,在教务上,注重学生自修,以期养成学生自己负责任之习惯,庶几当将来应事,不致如旧日未受此种训练之学生,只是能盲从,不能自动。”他经常以‘自动’二字勉励学生,希望人人可以自立,不劳教员之管理,浸久而成一完全独立之人格。

综上,南开学校的校风建设既强调学校的作用,又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既强调纪律强化,又重视人格感化;既强调物质环境,又重视精神文化建设;既强调个人习惯,又重视集体意识;既强调制度约束,又重视自觉自立。

个案五: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思想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是当代一位很引人注目的教育家,他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他的工作岗位虽然平凡无奇——一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校长,但他的作为却超群出众,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成绩显著。被称作一部“活教育学”的《帕夫雷什中学》是根据苏霍姆林斯基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值得注意的是,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专门有一章是“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苏氏认为,学校的物质基础(我们把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也包括在内)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在此,笔者从学校文化视角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物质文化建设思想作一探究。

(一)物质文化建设彰显办学理念

一般而言,学校文化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三个同心圆所构成的整体。外层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属学校文化的表象层;中层是学校的规范文化,属学校的制度层;内层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属学校文化的观念层。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其核心是学校的价值理念,而学校的物质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苏霍姆林斯基的物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着眼,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自然风光、校园美化、教学设备、室内陈设以及图书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他强调:“我们把孩子周围的一切都利用来服务于对他进行的体、德、智、美诸方面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亲身参与学校物质环境建设就是培养学生崇高道德,培养合格公民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参与学校物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财富的珍惜态度,使他们爱护和充实已有的自然财富。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当每一个孩子都为美化校园倾注了心血,都有一株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校园里随意采花的行为也就自然消失了。学生在参与学校物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就着手在一些细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例如,看到倒伏的小树苗,就应当把它扶起,培好土,并写上请别人注意的小纸条,等等。学生在参与学校物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体会到创造的幸福,产生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必须在“丰富而多方面的智力背景”上进行,只有当学生为多方面的智力兴趣和要求的气氛所包围,他才能得到智力上的培养。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并唤起他们的好学和探究精神,学校在一、二年级上课的那座楼的楼道里展出了一组组标题为“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画上有什么错误?”“这是在哪里?”等图片;而在三、四年级上课的那座楼的楼道里展出了一组组标题为“注意看看出现什么情况,想想为什么”“怎样才能知道……?”等图片,这些问题会启发学生去思考周围世界的现象,激发他们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又如,在一张不很大的世界地图旁边是《世界时事一周》剪报栏。在报道文章的上面是致学生读者的话:“请你思考思考,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导致什么后果?”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唤起青少年们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同类推荐
  •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最令人悲观的是,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原因在于:第一,权威理论未及与中国阅读经验结合,尚待完善;盲目迷信,生搬硬套,窒息了阅读的灵性。第二,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目前任务的迫切性在于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 中外神话故事

    中外神话故事

    本书收录了多篇中外神话故事,内容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炎帝神话》、《杜尔迦》、《女娲造人补天》、《炎帝神话》、《夜游神》、《财神》等。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一套由获奖名家倾情打造的,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小说文集。所选作品在注重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本丛书既可作为青年一代文学素养训练的读本,又可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范文,是通往语文课堂的“直达快车”。《开在窗玻璃上的花》是冰心奖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集,精选了“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国家一级作家邢庆杰等作家的作品,他们谈真情,谈善良,谈勇气和抉择。书中有温暖的冲动,千里归来,只因眷恋那一份乡情和亲情;有母女情深,女儿鼓励妈妈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有担当和责任,危机中种下可以拯救生命的善意谎言。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美、人性之善,看到了感恩,看到了真情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 妙不可言的人体奥秘

    妙不可言的人体奥秘

    本书内容包括:构成人体的细胞;神经系统的结构;脊髓和脊神经;脑的组成;脑神经;神经系统指挥人体活动;脑的高级机能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在异世界中的前世科技

    在异世界中的前世科技

    一个异色双瞳的幼年,他结合着机械与生命体。他为了拯救自己的亲人被卷入时空乱流中。在异世界中他觉醒了自己的异能,在这世界中成长与自己的前世的亲人再次重逢。利用自己的力量守护自己的信仰和自己重要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林王

    林王

    三千世界,灵气为尊。 无用灵气之人,会遭到所有人的唾弃,并无人理解。 平凡的少年李林,又将如何用自己的努力丈量玄幻世界的人性? 只待——万古洪荒,流落多少英雄?风云再起,且看一代林王!
  • 我的狐狸是夫君

    我的狐狸是夫君

    作为资深剩女的我,无意间捡到一只白“猫”,以为从此可以过上一人一猫的幸福生活,却被人提醒自己捡来的是一只狐狸!自从狐狸到来,每夜都在做梦,而梦中都出现同一个男人!狐狸突然变成了人形,却和梦中出现的男人一模一样!还是一个气死人不偿命的腹黑男!以为可以摆脱这狐狸精,他却莫名其妙成为了我甩不掉的顶头上司。与此同时,漫天飞舞的人头怪物,阴气森森的人皮鼓,青年女性的连续失踪案,身边的怪事一桩一桩的发生……
  • 万灵镇魔诀

    万灵镇魔诀

    一颗珠子从天而降砸在易虹的头上,他居然穿越到了异世界,修仙之路就此开始。诸天生灵毕生的敌人,魔,肆虐万域,在无数人的遗愿下,万灵镇魔诀现身诸天,它将带着使命,镇压万魔!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给我看看你的宝贝

    给我看看你的宝贝

    【游戏的策划师之一,穿越到NPC世界,掀翻觉醒者,掠杀众玩家!】涂笙:如果逻辑没问题的话,我应该是你爹吧?作为孝子,你是不是应该把你的属性,技能,装备,还有节操都交出来?什么?属性和技能无法交易?嘿嘿嘿,我说能,那就能!
  • 守夜骑士之光

    守夜骑士之光

    以一个小骑士的视角展现整个大陆的风云变幻,以及各个种族之间的纷争角逐。魔法与武技,还有亟待解释的谜团。诸神与恶魔,人类,精灵,巨龙,矮人,究竟谁手握正义。古老的预言已经揭示,小人物与大人物又将何去何从。
  • 鞭

    刘湾镇上的人都叫他“拐手”,没有人叫他的大名。他佝偻着他的左手低头走在刘湾镇十二里榆树夹道的大马路上,大人小孩都会扯起嗓子喊他一声:拐手,上哪儿配去?拐手不抬头,只咕哝一句:北海头倪家宅。因为说话而扯动嘴角,拐手白灿灿的脸面便生出一堆堆细小的皱纹,额头下略微浮肿的眼皮稍抬,三角眼里放射出微弱的光芒。问的人便一起笑着说:黄小军看起来蛮神气,今日里不知道能配下几头的胎。黄小军不是拐手的姓名,刘湾镇人叫的黄小军,是拐手终日相伴并靠它营生的一头猪郎。
  • 十笔流年忆长安

    十笔流年忆长安

    在浩瀚的大唐历史中,来来往往的很多人,看似昌盛的大唐荣光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1300年后,两个年轻人,找到十封来自唐时的书信,打开尘封的历史之门,揭开了那段埋藏了1300多年的如烟往事。1300年前,因一旨奉命,她远嫁青海。一生颠沛流离,没有想到远嫁他乡23年后,经历国破家亡。十封书信忆长安,可她却再也没有能回到自己的长安城……大唐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回首一生,为了祖国统一她奉献了毕生心血。可却失去了一生所爱。假如,她的故事再书写一次,又会是怎样的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