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5700000014

第14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论(3)

第二,坚持并捍卫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邓小平在毛泽东思想建立和发展的各个时期,在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都坚定地站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上,坚决捍卫毛泽东思想。他强调,“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在毛泽东辞世以后,邓小平有力地回击和批判了来自“左”和右两个方面的针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认识的严重挑战和威胁。针对“两个凡是”的“左”的威胁,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来自右的威胁,即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邓小平明确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核心就是反对党的领导,而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对“左”、右两种错误思潮,邓小平领导全党坚决给予了回击,捍卫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发展。

第三,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和招致挫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在后来的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被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奠基性的成果。

从实践方面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使我国跨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此基础上,开辟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在经济体制上,我们党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经济体制上“左”的观念束缚,使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2.第二阶段(1992—20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重要进展时期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新的重要进展。

从理论方面看,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推进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正式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入21世纪,江泽民又集中全党智慧,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一基本纲领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主要经验,深刻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问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完善,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三,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它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科学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世纪更迭之际,又提升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从实践方面看,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从多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首先,围绕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等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政策主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次,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步伐。再次,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伐。

3.第三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最新阶段

新世纪以来,世界和中国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我国进入了一个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中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角度来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推进也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当今的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把十六大以来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科学整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经验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整合既满足了表述上语言简洁的需要,同时又满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丰富、体系开放的要求,更加有利于全党从这一理论体系的根本点上来把握党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第三,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重要理论创新,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的理论提升。

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角度来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同样从多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首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其次,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四个坚定不移”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强大动力、根本要求和奋斗目标。再次,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将“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充实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格局。

总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尽管也遭受到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由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清醒认识,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都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多维解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丰富的深刻意蕴,对其过程本身进行理性的多维分析,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本质和实践逻辑。

(一)不断深入理解、科学解读、创造性诠释和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首要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被当作认识工具和方法来运用,当作理论基础来坚持,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做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品质和功能效应进行系统完整的把握,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和精神,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改造中国人的主观世界。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在讲“中国化”问题以前,先明确讲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立场问题,认为经典作家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并且尖锐地指出了我们党的马列主义修养还不高,这就需要学习,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毛泽东还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这说明,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化”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国际性,而不是相反。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点,所谓的“中国化”,就会走入歧途。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真精神的不断深入理解和科学解读的过程。

同类推荐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8月1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 费孝通与多党合作

    费孝通与多党合作

    本书集中选编了我国社会学人类学专家、中国民主同盟主席费孝通先生生前关于多党合作的相关观点。全书分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社会服务”、“优良传统”四个部分,从民主党派的角度追述了中共与参政党荣辱相共的历史,阐释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相结合的政党制度,强调了民主党派在新的政治制度下所应发挥的作用。费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和国建立的见证者,他的前半生亲历了国民政府的专断与贪腐,晚年经过反右、“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摧折,及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才又重沐春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体、不同的执政党,在费孝通这一代从政的学人心中,有着不同于政治家和官员的独特体察,本书即从费老一生著述中遴选出相关内容,分门别类,汇编成册。书稿的编选以内容切合主题为要,不拘形式,既有全文照录,亦有精华摘要。
  • 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

    1.紧扣大纲,针对性强,帮助考生把握成考时事政治考试的难度和范围,在复习备考时做到有的放矢。2.体例科学,内容丰富,针对时政热点进行系统归纳,准确圈定备考范围,直击考点。3.模拟命题思维,提炼考试热点,高度吻合命题要求,直击命题要点。4.网上增值服务,送出无限惊喜,附赠考前密押试卷,提高考生应试能力。
  •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学术界有关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来近代民族主义的几种类型,以及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三大思潮”的关系;下篇具体全面地探讨了社会巨变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形成、国民性弱点的反省、传统民族精神的弘扬与重铸、新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反抗侵略对民族精神的提振,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与升华。作者对近代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考察与探讨,对引导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对深化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文化领域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名门盛宠:教授新妻难招架

    名门盛宠:教授新妻难招架

    容家的太子爷抛弃了家族产业,跑去当了大学教授,据说是为了一个女人。五年后,这个女人却挽着别的男人手回来了。这下,容教授……怒了!“容少,我已经结婚了。”时思年的拒绝理由永远都这么钻心刺骨,然而容承璟却拉着她死缠烂打不放手,一个壁咚到墙角,耀眼的粉钻晃动人心。“结婚还可以离婚,离婚还可以再结婚。”待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之后。刚参加完画展回来的时思年一推门,就看见家里的小包子“啪嗒”一声摔坏了最新研究出来的机器人。“儿砸,你爹地是研发机器人的,不摔白不摔啊。”话音刚落,就被一温暖的怀抱裹住,耳边尽是温柔缱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妃逃婚

    爱妃逃婚

    “呶,这本书给你,记得看完还我。”白大兔爽快地扔给白小兔一本书,语气很凶恶。她这个天然呆妹妹真是没救了,新婚之夜看这种书恶补那个有用吗?身为她的妹夫,那个男人还真悲哀。“谢谢姐,你赶紧出去吧,别来烦我。”白小兔很没良心地挥手赶白大兔,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手里的那本书上。哎,她也是没办法,明天她要结婚了,新婚之夜她不能什么都不懂呀,那简直太丢脸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拥你寂夜守群星

    拥你寂夜守群星

    会不会好几次梦到同一个梦境,却又记不起那个人的模样?只是依稀记得在他身边莫名的心安,她好几次梦到那片茫茫边际,背对她而站的人,当她决定去揭开答案时,却掀起一场灵魂摆渡......
  • 很多时候,你可以不生气

    很多时候,你可以不生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作为年轻人,我们往往不会去想太多,就把自己的情绪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从而会产生令我们难以挽回的后果。所以,不要再生气,我们应该学会思考问题,学会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本书从人生的角度出发,为我们讲述了该如何掌握自己的情绪,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情绪的主人,内心变得安静而有力。本书从人生的角度出发,为我们讲述了该如何掌握自己的情绪,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情绪的主人,内心变得安静而有力。
  • 鸢鸢相报

    鸢鸢相报

    他唤她清浅,却唤那表妹云儿,待到痛彻心扉,方知情到深处,然而突发的战争却不曾给她体味这深情的时间,便将她的心上人推向战场……三千繁华,不及你唇角轻挑,万马千军,怎敌你垂眉浅笑。范天涵,你可知我不想要你的状元袍,也不想要你的将军印,我要的,只是你的一场情深,三世缱绻。
  • 家庭养狗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家庭养狗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希望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鉴于此,我们编撰了《居家生活宝典》丛书。该丛书包括《四季养花一本通》、《家庭养花万事通》、《钓鱼技巧大全》、《家庭养狗一本通》、《家庭养猫一本通》、《生活小窍门》、《针灸按摩一本通》、《糖尿病食疗与养生》、《高血压食疗与养生》和《心脏病食疗与养生》10册,对现代人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作了全面、详尽、科学、完备的阐述,是每一个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居家生活宝典》的宗旨是做您的生活顾问,让您对家的感觉更好,给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增添休闲的色彩。
  •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草疯长

    草疯长

    今村昌平师从小津安二郎,在电影表现手法上既有传承的一面,又突破了传统束缚,凭借先锋反叛的风格,与大岛渚等人成为日本电影新浪潮的领军者,并以《鳗鱼》和《楢山节考》两度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他善于从生、死、性这些层面出发,挖掘根植于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观、情色观和劣根性。 无论在影像处理,还是在题材选择上,常有骇人之举,作品频频惊艳影坛。今村昌平在本书中深刻而质朴地书写了他的电影之梦与人生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