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8300000005

第5章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逆反(2)

观念上,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这一代,跟子女成长的时代不同,接触的事物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父母往往不能正视这一点,以老观点、老办法看问题,把自己奉行的观点反复强加到孩子身上,而不从子女的角度去思考,更不了解子女在想什么。

教养方式上,一些父母乃至祖父母骄纵、溺爱孩子,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的习惯和唯我独尊的心理,这样的孩子不听话是很自然的了。有的家长明显感到言语教育不起效果了,又没找到其他的好办法,于是错误地认为,遇到孩子不听话,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三次不听就说五次,直至十次八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

不同的家长,唠叨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关心呵护式唠叨。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孩子的本能。父母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断提醒。以至于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都会叮嘱又叮嘱:出门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吃饭时不要看电视;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这类家长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受点苦,去经历风雨,不放心他独立做事。唠叨的结果是: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成了一句空话。

催促命令式唠叨。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他需要有人催促,像皮球一样,踢一下才动一下。于是,“该做作业啦!”“到睡觉时间了,该上床啦!”“不要在外面玩得太久,七点前要回家!”的命令声在孩子耳边定时响起。当然,对于还没有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孩子来说,适当的催促是应该的;但是,当催促过多过量,孩子就算听从你的话了,也会在内心对你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

习惯批评式唠叨。特别是有些母亲习惯了对家庭成员比如丈夫的唠叨,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这也和家长的性格有关,有些家长属于那种喜欢说个不停的人,似乎一天不唠叨就不舒服。这类家长会把唠叨紧紧挂在嘴边,怕孩子不上进,怕孩子还会再犯错。但后果是,孩子在心理上与你的距离疏远了,因为没有孩子喜欢听你不断地批评和指责。

发泄不满式唠叨。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愉快,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等,都会影响到父母的情绪,而父母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孩子。经常看到这样的家长,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对孩子大发脾气:“你看你,怎么就这么笨!人家某某都比你考得好!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气死我了!”“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长大了去扫厕所算了!”这类家长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成了他们的出气筒。他们根本不去体谅孩子的心情,不去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最后受伤的只能是孩子。

你唠叨的原因是什么呢?你属于哪一类的“唠叨型家长”呢?反躬自省一下,是大有益处的,因为这有利于你自觉地改掉唠叨的毛病,成为会说话的父母,成为受孩子欢迎和尊敬的父母。

4.尝试把唠叨变成提问

唠叨恐怕是中国父母的共同点,惹得子女一致厌烦,但颇为有趣的是,当这些子女渐渐年长、为人父母之后,照样将“唠叨”进行到底。

许多家长以为教育孩子就是反复说教,这一误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就十分迷信说教。几千年来,人们都以为反复灌输和耳提面命就是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满足于口干舌燥;父母在家庭中得意于唠唠叨叨,唇敝舌焦,和一厢情愿地、没完没了地向孩子灌输大道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不但要重视教育,还要研究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科学方法,讲究和孩子说话的艺术。

家长在特别想唠叨的时候,最好先忍一忍,不妨改变一下方式,试一试“把唠叨变成提问”。

比如,当孩子刚要开始写作业,却同时打开了音响,家长一般就会唠叨什么“一心不可二用”啦,什么“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长大肯定没有出息”啦!其实这些大道理丝毫不起作用。如果能换成提问:“你为什么做作业要听音响,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这时,家长可能会听到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知识,什么音乐会激活大脑,左右脑需要协调等。当然,如果家长是个乐于学习的人,就会在最新的资料中看到:通过科学对比实验证实,音乐虽然能激活大脑,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如专心致志地学习。家长拿出这个新信息,再和孩子交换意见,这和唠叨相比恐怕要高明千百倍!

有时候,孩子的某个做法明显不对,家长尽量不要直接指责,更不要揪着小辫子不放,说个不停。与其直接向孩子说教“这样做的坏处是什么什么”,还不如向孩子提问,“说说这样做有什么科学根据”,或“如果换种做法效果会如何呢?”在父母的提问和启发下,孩子自觉地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之处,那就再好不过了。

具体而言,父母把唠叨变成提问,至少有三点好处:

其一,有利于融洽亲子关系。父母一般都是高居于孩子之上的,很少和孩子平等地对话。如果父母能向孩子虚心提问,孩子肯定会受到震动,当然乐于给父母解答,不会感到厌烦。

其二,有利于激发孩子开动脑筋。提高孩子思考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向其发问。孩子们有时做事情并没有动脑筋,或是随大流,或是随意做;当他们听到问题时,就必然要动脑筋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其三,有利于了解孩子目前的真实认知水平。提问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如果孩子的认识是错误的,这时父母再进行教导,哪怕是现在开始唠叨,也比一开始就唠叨强。因为这时父母了解了情况,属于“有的放矢”,而不是“心有成见”。还有一种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孩子的回答不仅正确,而且非常精彩,大大超过父母原来的认知。这时父母反而会暗中庆幸“幸亏我们没有先唠叨,不然真在孩子面前现眼了”。

当然,家长向孩子提问时态度一定要和蔼,更要虚心;不能摆着架子,把提问整成“提审”,变相为“审判式”唠叨。

5.提高说话质量,减少唠叨数量

家长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关键是掌握好说话的方式与分寸。如果对孩子反复数落,喋喋不休地指责,使用的方式大多为机械地重复,时间长了,孩子除感到厌烦以外,更重要的是根本听不进去。一项调查表明,“我最喜爱的父母是讲话精练、有重点、不唠叨”,这就是孩子们的心声。

亲子教育专家张勤女士介绍说:有一天下午,她突然被儿子的小学老师叫到学校。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老师当着儿子的面向她抱怨:你这个孩子是多么多么地淘气……老师甚至使用了很多难听的字眼,而她一听,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小男孩子嘛,淘一点很正常。事隔多年,她仍然觉得心痛:“当时我儿子站在一旁,老师就那样数落他,孩子吓得缩在墙角一个劲儿地哭!一路走,孩子一路哭,任我怎么安慰也停不下来。”突然间,她想到:老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是,连他们都不能百分百做到跟孩子顺利沟通,那么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是否会出现更多问题?从此她开始潜心研究如何当一个好家长。家长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在我们有孩子之前,谁也没当过家长,也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当家长;而当我们刚学会怎样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当家长时,孩子又升到了二年级,我们的经验又不够用了,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她说:“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

点燃熊熊烈焰,有时只需要星星之火;打动孩子的心,有时只需要只言片语。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要发挥效力,要诀在于少而精。简洁是智慧的镜子,而唠叨则是教子乏术的表现。因此,父母通过语言对孩子施以及时的、有效的引导时,要提高说话质量,减少唠叨数量,使得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都能说到孩子的心里去,都能在孩子心中引起反响。

要做到以最少的语言,达到最佳的家教效果,父母应该做到:尊重孩子;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选对说话的时机;施以正确引导;讲究批评的艺术;以身作则,教子先正己等等。在本书后面的章节里,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详尽的探讨。

同类推荐
  •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书总是一大摞一大摞地往家里搬,培训班、辅导班总是不停地报,这些虽然不是育儿高招,但却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读书习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知妈妈是一群热衷于孩子教育投资的人,高知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旨在揭开高知育儿的神秘面纱,邀请大家走入高知育儿的神秘世界。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 0~3岁聪明宝宝怎么教

    0~3岁聪明宝宝怎么教

    本书由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亲自编写,是一本必须放在手边随时拿出来参阅的早教读物。其内容详尽、具体、实用,操作性极强。全书按照宝宝成长的月龄分为22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早教专家说、早教可以这样教、大动作训练、语言训练、数学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结构设计,以游戏实战、游戏目的、注意事项等为内容填充。
  •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不集中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本书详细解析了孩子注意力发展的奥秘,提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囊括了注意力培养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各种方法是何以发挥成效的。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和思考习惯,让孩子赢在终点。
  •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够多学习一些亲子教育理念,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互动,那么就可以纠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不良习惯,培养出真正适宜现代社会的高品质人才。亲子教育的本身是爱的智慧,是无条件、有原则的爱的能力体现。本书不仅告诉你这些,更提醒一直接受中国式传统教育的年轻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进入的误区是哪些,以及必须知道的亲子基本功。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黑化反派在线囚禁

    快穿之黑化反派在线囚禁

    这是一个凭本(美)事(貌)霍乱各个世界的故事。时空管理局灭绝师太洛姝被迫下山营业,攻略反派,本人微笑脸,“好的,我要金手指无数,局长帮我助攻,万人迷BuG在线服务。”于是一出生就是人生赢家的设定,“攻略反派太简单,我要给这个世界加点刺激。”木瓜表示瑟瑟发抖,“主神,求您收了这个妖孽。”洛妹冷淡脸全程无视主神,抡起木瓜继续快穿,“不急,你是要成为主系统中不一样的泥石流,不一样烟火的瓜!”?CP:戏精会扮可怜卖萌女主x高冷冰山专情主神
  •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界盛宠:邪王,你走开

    妖界盛宠:邪王,你走开

    野象山顶,微风轻拂。一朵散发着七彩光芒,宛如金子雕制而成的花儿暴露在空气之中,魅人的花……
  • 向西向东

    向西向东

    一路随笔胡话,我愿意分享我走的路,不求感同身受,希望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体会大千世界不一样的人生
  • 高冷总裁的小娇妻

    高冷总裁的小娇妻

    她被继姐陷害,过后夏雨落才知道,原来这个男人只是拿自己当做替身!
  • 只祈愿你安好

    只祈愿你安好

    你祈愿我一生安好,但是你可知,无你何欢?从校服到婚纱,是我对你爱的见证.
  • 废妃传之龙飞凤舞

    废妃传之龙飞凤舞

    一纸诏书,她为保家族平安,与青梅竹马分开被迫入宫为妃。面对权利、欲望的诱惑,她该何去何从? 新文《柠檬解忧屋》已开,欢迎收藏支持~
  • 医妃萌翻天

    医妃萌翻天

    一朝穿越,外科医生宁倾月,变成侯府为爱殉情的肥胖二小姐,还被赐婚给不能人道,弱不禁风的九王爷。肥胖?每个胖子都是潜力股,本小姐瘦下来闪瞎你们的眼睛。蠢笨?看本小姐召唤各种美男神兽,大行四方。
  • 无敌强者的悠闲日常

    无敌强者的悠闲日常

    【无敌文】我本想做一条安静的咸鱼,却总是有无数的人想要让我翻身。不是我不想翻身,只因……我,一旦翻身……便是……惊涛骇浪!山崩地裂!天塌地陷!……
  • 枪符

    枪符

    修命轮,以符炼枪,元气为弹,射穿苍穹!枪士、枪师、大枪师、枪王、枪皇……王飞以一把普通的弹药手枪开局,一步步踏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