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400000018

第18章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1)

跟林汉达先生一同看守

高粱地的时候

宁夏平罗的“五七干校”

在宁夏平罗的远郊区,“五七干校”种了一大片高粱,快到收割的时候了。教育家林汉达先生(当时七十一岁)和我(当时六十五岁)两人一同躺在土岗子上,看守高粱。躺着,这是“犯法”的。我们奉命:要不断走着看守,眼观四方,不让人来偷;不得站立不动,不得坐下,更不得躺下;要一人在北,一人在南,分头巡视,不得二人聚在一起。我们一连看守了三天,一眼望到十几里路以外,没有人家,没有人的影儿。没有人来偷,也没有人来看守我们这两个看守的老头儿。我们在第四天就放胆躺下了。

语文大众化

林先生仰望长空,思考语文大众化的问题。他喃喃自语:“揠苗助长”要改“拔苗助长”,“揠”(yà)字大众不认得。“惩前毖后”不好办,如果改说“以前错了,以后小心”,就不是四言成语了。

停了一会儿,他问我:“未亡人”“遗孀”“寡妇”,哪一种说法好?

“大人物的寡妇叫遗孀,小人物的遗孀叫寡妇。”我开玩笑地回答。

他忽然大笑起来!为什么大笑?他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问一位扫盲学员:什么叫“遗孀”?学员说:是一种雪花膏,白玉霜、蝶霜、遗孀。林先生问:这个“孀”字为什么有“女”字旁?学员说:女人用的东西嘛!

林先生补充说:普通词典里没有“遗孀”这个词儿,可是报纸上偏要用它。

“你查过词典了吗?”我问。

“查过,好几种词典都没有。”他肯定地告诉我。他提倡语文大众化的认真态度,叫人钦佩!

乐观主义

我问他,你的乐观主义是从哪里来的?

他说,我信教,也就是信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告诉我,历史总是前进的,后退只是暂时的曲折。

他问我:你不也是乐观的吗?

我照抄他的说法:我信自然规律,等于信教。

那一天,天上没有云,地面没有风,宇宙之间似乎只有他和我。他断断续续地谈了许多有哲理的笑话。什么“宗教,有多神教,有一神教,有无神教……”。

“先生之成为右派也无疑矣!”我说。

“向后转,右就变成左了。”他笑了!

三化和三性

谈得起劲,我们坐了起来。我们二人同意,语文大众化要“三化”:通俗化、口语化、规范化。通俗化是叫人容易看懂。从前有一部外国电影,译名“风流寡妇”。如果改译“风流遗孀”,观众可能要减少一半。口语化就是要能“上口”,朗读出来是活的语言。人们常写,“他来时我已去了”。很通俗,但是不“上口”。高声念一遍,就会发现,应当改为“他来的时候,我已经去了”。规范化是要合乎语法、修辞和用词习惯。“你先走”不说“你行先”(广东话)。“感谢他的关照”不说“感谢他够哥儿们的”(北京土话,流气)。“祝你万寿无疆”,不说“祝你永垂不朽”!

林先生进一步说:“三化”是外表,还要在内容上有三性:知识性、进步性、启发性。

我们谈话声音越来越响,好像对着一万株高粱在讲演。

太阳落到树梢了。我们站起来,走回去,有十来里路远。林先生边走边说:教育,不只是把现在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更重要的是启发青年,独立思考,立志把社会推向更进步的时代!

(《群言》,一九九○年五月号;《之江校友》,一九八七年六月《特刊》)

怀念敬爱的张寿镛校长

光华大学张寿镛校长的公子张芝联教授来访,嘱张允和和我写文章纪念我们敬爱的张校长。张允和和我都是在张校长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当然立刻答应。我们商量,两人各写一篇,因为我们夫妇两人是先后同学,得到张校长教诲的时间不同。可是两人都迟迟没有动笔,因为越是想把文章认真写好,越是难于动笔。不幸,在二00二年八月十四日张允和去世了!这个晴天霹雳把我打击得呆若木鸡!她临终前没有来得及把她想要写什么告诉我,十分遗憾!日前张芝联教授来催我的文章,希望我代替张允和写些回忆,并且给我看俞信芳先生的《张寿镛先生传》的书稿。使我感到既惭愧又紧张!

张允和是光华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女生中的一个。那时候是上海各大学实行男女同学的开始时期。光华大学建造了女生宿舍,女同学组织女同学会,在选举第一届干事和会长中,张允和被选为会长。当时的学生会要参与学校的校务工作,张允和于是跟张校长就有许多接触的机会。

有一件事,张允和念念不忘。光华大学每年举行学生演讲比赛。在某次比赛中,张允和得到的评分跟另一位男同学相等,两人并列第一。在这种情况下,担任评判委员会主席的张校长将投最后一票决定谁是冠军。张校长经过退席考虑之后投了张允和一票,于是张允和成为冠军。一个女同学成为大学演讲比赛的冠军,不仅轰动了光华大学,也轰动了当时上海的大学界。这是张校长提倡女权的一次模范行动。一枚金质冠军奖章,成为张允和的传代之宝。

有一年,女生宿舍忽然起火,幸亏发生在白天,没有人受伤。但是,楼房烧毁,行李和书籍付之一炬,造成生活和学习的许多困难。张校长亲自前来指导救火,并为每一个女生解决具体的困难。张校长借此机会,教育学生要临危不惊,镇定应付,理智处事,先重后轻,使学生受到一次为人处世的教育。女同学感受深刻,都说张校长爱生如子。

在一九二五年上海“五卅惨案”之后,要为圣约翰大学离校师生创办一所私立大学,这是一件非常重大而又万分艰难的事业。启动这件重大事业,首先要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来担任校长,这位校长既要能得到学术界的尊重,又要能为创办大学筹划经费。上海各界一致推举张寿镛先生,他是清代学者,曾任江苏省财政厅长、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当时担任淞沪道尹,张寿镛先生临危受命,知难而进,应承了这个时代的呼唤。

创办私立光华大学有三大问题:生源问题、师资问题和经费问题。生源问题不大,因为有离校学生作为基础,再添招一些新生就可以了。师资问题比较难。著名学者不一定肯来新办的大学。张校长首先聘请到当时威望最高的两位教育家——朱经农先生和廖茂如先生,通过他们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壮大离校教师的队伍。不少著名学者出于爱国心,欣然前来光华任教。光华的教授阵容光辉夺目,胜过圣约翰大学,成为当时全国大学界的翘楚。最难的问题是筹划经费。张校长是理财能手,在全国爱国气氛中,捐款终于源源而来。张校长动员离校同学,劝自己的家长踊跃捐输,得到离校同学家长王省三先生捐助上海近郊地皮一百亩,又得到菲律宾等地华侨留学生家长捐建三座堂皇的教学主楼。这样就立刻兴工建筑新的校园。光华大学建校比较顺利,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勇气。可是如果没有张校长的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是不会得到如此成功的。

当时有一个紧急的大问题:不能等待新的校园建设完再开学,必须立即开学,继续学业,不使弦歌中断,否则离校师生就会离散。这时候,张校长有两位得力的助手,一位是陈训恕,一位是史乃康,他们都是离校同学。在离校时候已经毕业,没有来得及拿文凭。他们是筹备光华大学紧急开学的两位重要助手。于是,在上海霞飞路租用民房作为临时宿舍,租用空地建设几个芦席篷临时大课堂,使教学工作立即开始。我就是在芦席篷临时大课堂里聆听当时多位著名学者的教诲的。张校长也时来芦席篷临时大课堂对学生讲话。这一幕筚路蓝缕的悲壮场面,希望不要被历史遗忘了。

史乃康是我中学的先辈同学,他听到我经济困难,付不出学费,就告诉我:校长室需要一个文书员,将在同学中招考,半工半读,你可以去报考。考试结果,我被录取,免除学费,每月还有三十元津贴,这就解决了我上学的经济困难。我的工作是按照规定书写往来中英文的书信。在工作中,我学到许多张校长的办事方法。

我们青年同学常常议论张校长。大家认为,张校长以清代科举出身的儒家学者,能自学成为理财能手的现代人才,这种自学精神非常值得学习。在一九二五年的时候,国民党北伐节节胜利,江南人民大都寄希望于国民革命。国民政府任用高官,首选英美留学生,张校长能在这个环境中得到重用,因为他有别人难于企及的才能。他弃官办学,不是官员下台,寄生于学校,而是认定教育事业比政治工作更有远大的建国作用,然后决心改变任务的。

张校长的办学原则是,按照当时公认为先进的英美教育方法,实行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校中行政人员很少。校长、教授和学生打成一片,亲如一家。直到一九四九年,光华大学的附属中学还是上海各中学中的优秀典型。

在抗日战争中,张校长请会计界元老谢霖先生为代表,到成都去开办一所成都光华大学分校(成华大学)。这件事说明张校长的远见。他不主张战时暂时到后方躲避一下,战后立即撤回原地,在后方不留痕迹,而是要把大学教育扩大到教育落后的中国西部,作为开发西部的长远打算。这在今天高呼开发西部的时候,值得怀念。

光华大学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激起的“五卅运动”而创办,又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的战争中被炮火毁灭。一九四九年后,所有私立大学一概收归国办,光华大学的光辉历史未能再呈现于中国。历史不会忘掉张寿镛校长创办光华大学的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张寿镛先生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从清代学者自学理财,成为现代理财专家,树立自学成才的典范。二、收集、编辑、影印《四明丛书》,成为考据文献专家,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具体贡献。三、在艰难危急中创办光华大学,伸张民族正气,培植建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中国树立根基。张校长说:“莫为一身谋,而有天下志;莫为终身计,而有后世虑。”张校长的言行,我们应当好好学习。

俞信芳先生的《张寿镛先生传》,是一部多年心血、广收博引、实事求是、慎重下笔的精心著作,有历史和文献价值,对今天想要了解不久以前真实历史的读者,是极有价值的读物。

二00三年五月三十一日时年九十八岁

切音字运动百年祭

一目了然初阶

卢戆章(一八五四—一九二八)的“中国切音新字”厦腔读本《一目了然初阶》在一八九二年出版,到今年整整一百周年。这是中国人民自觉地提倡“拼音化”的开始,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在《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公布、汉语拼音教育一天天扩大的今天,我们深深体会到一百年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首创功劳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从“中国切音新字”的发表到“注音字母”的公布,这一阶段的拼音化运动,被称为“切音字”运动。“切音字”运动的特点是:创造民族形式字母、声韵双拼。“注音字母”最后从声韵双拼发展为“声介韵”三拼,仍旧没有全部音素化。民族形式字母不便在国外流通,于是又公布国际通用字母的“国语罗马字”。《汉语拼音方案》是“国语罗马字”的改进,并使国内国外统一用一套字母。这就是“拼音化”运动一百年来已经走过的历程。

“思入风云变态中”

一八九二年是甲午战争的前夜。这时候国事动荡、人心震撼。《初阶》里面有一幅插图,画着一个人,一手按书、一手执笔,正在苦苦思索。旁边写道:“思入风云变态中。”“思变”是当时的时代思潮。

值得注意的是:一百年前的卢戆章,已经认识到汉字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汉字的发展是“字体代变、趋易避难”。他说:“字体代变:古时用云书鸟迹,降而用蝌蚪象形,又降而用篆隶八分,至汉改为八法,宋改为宋体字,皆趋易避难也。”这里有三个“用”字和两个“改”字。“用”就是“利用”;“改”就是“改革”。既然历史上一再“利用”过、“改革”过,今天为什么不可再“利用”、再“改革”呢?

有人对他说:“子真撼树之蚍蜉也!汉字神圣,一点一画无非地义天经,岂后儒所能增减?”卢戆章“一笑置之”。他何以能“一笑置之”呢?因为在他的思想里,文字“神圣”观念已经被文字“发展”观念所代替了。

两个发展层次

“拼音化”有两个发展层次。第一层次是,各国采用各自的民族形式字母,不求相互流通。第二层次是,各国采用国际通用字母,也就是“拉丁字母”,便利相互流通。“二战”以后,世界各国进一步实行“拉丁化”。战前有六十多个国家用拉丁字母,战后用拉丁字母的国家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个。战后新独立的国家无例外地都实行了“拉丁化”。采用民族形式字母的国家越来越少了。

汉字在历史上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以及古代和近代的中国国内许多少数民族,在东亚形成一个“汉字文化圈”。“二战”后,越南废除汉字,正式改用拉丁字母。朝鲜北方废除汉字,完全用本民族的谚文字母。朝鲜南方用汉字和谚文字母的混合体,但是“教育汉字”减少到一千八百个,而小说一般全用谚文字母。日本用汉字和假名字母的混合体,但是规定常用汉字一九四五个,法律和公文用字以此为限,其余都用假名字母。完全用汉字的国家只有一个中国了。“汉字文化圈”不断缩小。汉字不是在扩大流通范围,而是在缩小流通范围。汉字所让出的地盘都由拼音文字占领了。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稻盛和夫的商圣之路

    稻盛和夫的商圣之路

    本书以传记小说的方式来叙述稻盛和夫的传奇人生。第一阶段是描述稻盛和夫幼年在家乡,从出生、求学、染病、帮助家中事业并展现其经营天赋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上班,虽然工作努力、表现卓越然而由于公司整体进入衰落趋势,于是和夫离开松风工业创立“京都陶瓷公司”。第三阶段则着力于稻盛和夫经营京都陶瓷公司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努力与坚持、发展与壮大,直至将其发展成为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稻盛和夫一生屡创商业奇迹:亲手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的企业:日本京瓷公司、日本第二电信(KDDI);成功挽救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不但让其脱离破产监管,重新上市,并且成为获利最高的航空公司,重又跻身世界500强之列。
  •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生命如同小说一样,短暂却令人回味悠长:“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猛兽总是独行:鲁迅与他的朋友圈

    猛兽总是独行:鲁迅与他的朋友圈

    这是大众作家、鲁迅研究专家孙玉祥,在立体、全方位地梳理了鲁迅的交往世界后,精心撰写的扛鼎之作。于鲁迅研究而言,这是一本用全新视角观察鲁迅及其时代的创新之作。本书共分五个章节,孙玉祥把鲁迅人际交往世界中的各色人等归类为亲人、友人、故人、敌人、猛人等5个类别。这些人,或者是鲁迅的同道,或者是论敌;鲁迅的生平事迹,就是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发生、展开的。甚至也可以说,这对于他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作者既深度分析了鲁迅与朱安、与许广平、与周作人的关系;也还原了鲁迅与胡适、钱玄同、林语堂、郁达夫等人的交往故事;更阐释与探讨了鲁迅与梁实秋、施蛰存、顾颉刚等人的交恶缘由。
  • 中国古代九大公主就是这么妩媚

    中国古代九大公主就是这么妩媚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芸芸的历史人物中,公主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贵为帝王之女,金枝玉叶,声名显赫。在那个男权社会里,她们拥有着皇室赐予的巨大财富,在家庭中拥有着甚至比丈夫还高的地位。她们的生活相对于普通女性也显得更为变幻多姿、起伏跌宕,散发着一种诱人的魅力。我们未必真正了解“公主”,尽管我们会时常提到她们。为了能让读者更多、更好地了解历史上公主的生活,这本《中国古代九大公主》就是要讲述中国古代公主们的故事。本书以公主的活动为主线,而把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有机地融入其中,希望能带给大家一幅公主婚姻生活的真实而鲜活的画卷。
热门推荐
  • 将门有女:嫡女将军要逆天

    将门有女:嫡女将军要逆天

    公孙玉猛地抬头看去,满脸的不可置信。“贺…贺哥哥?!”众人也是一愣,这咋的了呢?咋的了呢!这是情人千里来相会还是异地认亲现场呢!哎呀,可惜了没带上几斤瓜子儿和小马扎,不然他们就更能享受到人生的美妙了。顾原生和何裘双双朝来人方向看去,一袭白衣,墨发高束,五官长得不像公孙玉一般精致好困,可也十分清秀,但让人最忽略不了的是他一身能将人冰冻三尺的气场,最能体现其气场之强大的便是……
  • 战至绝巅

    战至绝巅

    天地万物,始有轮回,前世因果,今生情缘!一代兵王,穿越异世,战天战地,无所不战,战至绝巅!成为逆命者,能否改变命运!面对爱人离去,却无能为力,必将踏入九幽黄泉将她找回!
  • 高中日常进行时

    高中日常进行时

    张骏高二分班后迎来了一位冷漠的同桌,说话只答“嗯。”然而在一天张骏贱兮兮的瞄着这位冷漠同桌说道:“想感受一下欧派。”他那冷漠如杀手的同桌没有意料中的“嗯”,而是第一次说了两个字。本文缘更。
  • 错过你余生都是回忆

    错过你余生都是回忆

    何冉,我爱你。我知道,现在说这三个字一切都晚了。我真想守护你一辈子……对不起,我不能陪你到最后了。你一定要幸福,这世界很好,你要学会爱它,更要爱惜你自己。王熇,这世界没你干净,没你善良,没你纯真。我不想爱它,我只想爱你。我的心很小,小到只够爱你一个人。
  • 亦皇

    亦皇

    大千世界,灵气为王。当年,被逐出家门的男孩;如今,归来的少年郎。楚家大少,六岁被逐出楚家,后因神秘令牌问世,得知自己可以修炼。这与自己母亲的血脉有关,洛族一脉,奇异灵体。这是一个气息混乱的大陆,法则依旧如此。唯有成神成皇,方才能改变这片天地。
  • 盘古大神

    盘古大神

    散修出身的九天玄仙赵琼,在仙界为了更好的丹药和功法,得罪了不少仙人,终于有天惹火了仙帝,被整个仙界的人追杀,被逼无奈只能自曝,自曝居然都没有死去,在疗伤无望的情况下转世成为了一个普通大学生,但是做为大学生在快毕业的时候又因为喝醉酒了,被公交车撞飞,到了一个魔法大陆,在这魔法大陆上,赵琼又会遇到什么呢……
  • 混世王妃的温柔王子

    混世王妃的温柔王子

    上一世,她深深爱过一个人,把他当作她人生中最明亮的星星,可最终,他却以一句“我给你的承诺多了,哪一个实现了呢?”结束了她的幻想。上一世,她为他做尽违心之事,助他登上皇位,可他却在事成之后,残忍杀掉她挚爱的姐姐,带着她的妹妹进府,废掉她的王妃之位。上一世,人尽皆知,相府二小姐自小体弱多病,形容不足,已经十八岁了,却还是十三四岁的样子,脑袋也不是很机灵,经常会忘记刚刚才发生的事情,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孩子。虽说她长得唇红齿白,肤如凝脂,再加上一身空灵的气质,仿若下凡的仙子,可是哪个男人愿意娶一个只能看着,还得好好养着却不能碰的瓷娃娃回家呢?屈辱的死去,幸运的重生到五岁那年,刚好是她中毒的那一年,也是改变她一生的一年!什么二娘三妹丞相爹爹,她都不会往眼里去!至于那些纠缠着她的王公贵族,她也给他玩一回用完便丢!这一世,她要做一个混世小魔王!她发誓,既然老天给她这个机会看清一切,那么,那些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纵使做尽天下恶事,也在所不惜!纵使当一个无心的人,她也不会后悔!犹记得,初见时那残酷的少年因她心甘情愿的一跪而动容的样子。犹记得,年少时那个把人当礼物送给她的王子,长剑一挥,道:你若不要,我就杀了他!犹记得,当她故意闯下大祸,那少年在她和他最爱的母妃之间左右为难的样子。……今生她注定是无心之人,注定要伤害爱她的人,若是那人能够不辞冰雪为卿热,若是那人愿意一生护她平安喜悦,结局,是否会好一点呢?可她最终,还是用计离开,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看强悍的混世小魔王如何玩转人生吧!
  • 穿越之红颜泪

    穿越之红颜泪

    梦瑶被选为幸运者穿越到异时空汉朝的宁国,参选秀女,巧遇当今皇帝萧墨轩,彼此不和的双方暗生情愫,自尊和骄傲让他们不能正确看待对彼此的爱意,双方僵持着,在小人一次次的布下的陷阱中伤害对方。梦瑶绝望地离开,同时也带走了墨轩的心。在分开的时间里,从旁人口中得知彼此的消息,跟随对方或喜或忧,辽国太子诸葛芷见梦瑶对墨轩依旧不能忘怀,反而愈加发现用情之深。遂决定发动大规模战争,彻底把宁国打败,把墨轩打败,把梦瑶的心抢过来。不想在战役中带着梦瑶逃跑,反而在逃跑过程中促进了墨轩和梦瑶情谊的发展。当时梦瑶已经身中剧毒,绝望的诸葛芷,最终选择死在墨轩的手上、梦瑶的面前,让她记住自己放手的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王爷我超凶

    穿越之王爷我超凶

    她魅音,只是二十一世纪并不出名的一个的杀手。兼职当了几天间谍后,她成功被人发现,最后一颗子弹将她送上异界。穿越好啊,你看有那么多福利。但魅音就只想拿一块板砖拍死自己,穿越成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灵魂状态是要闹哪样?!有一个打也打不走的银发怪物跟着又是闹哪样?“听说您从来不靠实力吃饭?”银发:是的,本王一直是靠颜值大杀四方。“女主嘲笑您是怪物”银发:本王不是怪物,是她最爱的王爷。魅音:智障走开。银发:我又帅又多金。魅音:钱是我给你的。银发呆萌地看着她:娘子的不就是我的吗?魅音:……不要脸。银发:昨天有人说我吃软饭,骂得可难听了,这算不算被欺负?魅音垂眸,遮住眼中凶光:活该!让人将银发捆起来一顿逼问后,带人半夜爬墙将那一户人家给打了,连狗都没放过。而王爷默默地点了那户人家的房子,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