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300000007

第7章 解读诸葛亮

1935年,一个名叫王缁尘的文化人,躲在上海知名的藏书楼粹芬阁里,猛读古色古香的线装书数万卷,写了一部读书笔记——《诸葛忠武侯评传》,说:“吾读中国数千年历史,在秦以前足以代表我民族者为孔子,而秦以后则为诸葛孔明而已。是二人者……皆生于衰乱之世,栖栖遑遑,不曾一日得其宁息,且复不得见树事功于当世,而千载以下之人读二人之言行,想望其人格,总无不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心焉!”的确,若论人格,诸葛亮堪称翘楚。《三国演义》和精彩纷呈的三国戏,更把他渲染得近乎神化。这个艺术形象反映了人民群众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还原真实的诸葛亮,那是专家研究的事情。这里,只谈谈自己解读诸葛亮的若干感想,主要是诸葛亮的人格力量,关于“隆中对”以及诸葛亮与刘备父子的关系。史书的叙说不是定论,仔细揣摩,似乎另有新意。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诸葛亮(181-234),二十七岁出山,五十四岁逝世。二十七年间,火烧赤壁、智取荆州、治理西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奔波忙碌于军旅政务,几无暇日。终于大星陨落五丈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夙愿,赍志以殁,演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

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败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蜀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谓位高权重。其时,曹魏几位最高长官分头写信给诸葛亮,指明天时、地利、人和曹魏都处优势,诱劝诸葛亮“举国称藩”。诸葛亮根本不予理睬。他鄙视汲汲于个人权势。蜀国大臣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劝他晋爵称王,接受“九锡”(包括九种器物仪仗,是封建帝王对大臣特别尊重的赏赐)。按诸葛亮的功勋和威望是当之无愧的,但他认为这样做是“坐自贵大”的“非义”之事,回信谢绝了李严的“好意”。

诸葛亮从刘备手中接过的是非常棘手的烂摊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怀着深深的忧患意识,虽心知难挽颓势,“成败利钝,难以逆睹”,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艰苦努力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连司马懿都看出:“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诸葛亮部下劝他:“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神疲困,终无所成。”诸葛亮流泪回答说:“吾非不知,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诸葛亮是为国事活活累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人格,千古罕见。

诚信公正,是诸葛亮人格上特别突出的闪光点。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不论亲疏贵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看服罪态度,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三、用心公平,重在教育预防,不搞不教而诛。

事实也正是这样。马谡是诸葛亮亲信的将领,其兄马良与诸葛亮是好朋友。诸葛亮南征,征求马谡意见,马谡建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专用武力征服,更重征服人心。诸葛亮采纳了这个建议,七擒七纵孟获,使得孟获口服心服,说“南人不复反矣”!应当说,诸葛亮对马谡是相当欣赏、器重的,所以把镇守军事要地街亭的重任交给了他。不料马谡自以为是,违反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丢了街亭。诸葛亮毫不留情地按军法从事。蒋琬劝诸葛亮:“当前天下未定而杀智计之士,岂不可惜?”诸葛亮流泪回答:“刚和敌人交战,就因人而废法,怎么能讨伐敌人呢?”“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便是“虽亲必罚”的典型例子。

诸葛亮自己也受法律约束,而不凌驾于法律之上。街亭失守,他不待他人问责,主动上表后主刘禅:“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他承担了领导责任,并请“自贬三等,以督阙咎”(请求官职降三等,处罚自己的过错),还把这件事公示天下,如日月之蚀,人人都看得见。

诸葛亮诚信公正,还表现在对亲人的严格要求上。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孙权那里做官,奉派到成都,向蜀国表示友好。诸葛亮谨遵“大夫无私交”的原则,以接待吴国使者的礼节,与亲兄只在公开场合会见,不作私下晤谈。诸葛瑾之子乔,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子,诸葛亮致书其兄,解释诸葛乔作为丞相嗣子,本来可以回到成都家中,只是考虑到将军们的子弟都在军中运粮,乔儿也不能特殊化,所以派他到前线送运军粮。家教之严,可见一斑。

诸葛亮在给部下的批示中,说了这样一件事:“董和在丞相官署,与我共事七年,见到事情办得不周到,就要提意见修正,有时往返达十次之多,不仅有益于国家,也帮助我少犯错误。希望大家都学董和,做到集思广益。”一般当领导的,部下如果老提不同意见,不用说十次,就是两三次,就不耐烦地驳回了。这就是诸葛亮人格的过人之处。

《诸葛忠武侯评传》的作者赞誉诸葛亮:“公诚待人,不以丝毫之私意参于其间……孔明待犯过之人,无不希其改过而自新。此亦他人之所不能及也。”例如李严,是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高官,犯了严重错误,诸葛亮上书刘禅将他削职为民,流放川北。与此同时,又写信给李严的儿子李丰,要他劝诫父亲,只要改正错误,还是可以回到成都任职。李严听到诸葛亮的死讯,非常悲痛,他深知诸葛亮惩处他,是他罪有应得,心里服气。李严知道诸葛亮允许别人改正错误,自己还有被召回的希望,但诸葛亮一死,后人不会那样做,所以激愤以至于死去。

诸葛亮的廉洁也算得上典范。像诸葛亮那样军政一把手的高官,按常例得配烹大厨、豪宅宝车、丰厚的“特供”,可一贯安于淡泊的诸葛亮却长期过着自奉甚俭的“供给制”生活。他是历史上公开申报财产的第一人,给后主的表章说:“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物,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做别的经营,增殖一点私产。臣死之后,如果查出多余的财物,那就对不起国家。”事实证明,确是如此。刘备在位时,曾赐给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大量金银,诸葛亮完全有条件广置财产,奢华享受,而他却只置了那一点维持温饱的产业。诸葛亮反对厚葬,临死遗嘱,依山造墓,只要容下棺材就行。入殓时穿平常衣服,不要随葬器物。影响所及,“吏不容奸”,“人怀自励”。例如,诸葛亮亲自培养的统帅姜维,住宅简陋,饮食节制,没有婢妾伺候,不喜声色娱乐。又如当了二十多年大将军的邓芝,生活十分简单俭朴,不治私产,妻儿有时不免于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这些人戒奢崇俭的美德,都是受了诸葛亮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隆中对》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话不无道理。当代人写当代史固不必说,就是后代人修前朝史,也难免有忌讳、涂饰、扭曲、失实之处。需要读史者去伪存真的辨析。用这样的眼光读《隆中对》,就有可议之处。

诸葛亮《前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是自谦之词,他没有像之后的陶渊明,亲自耕种,吃过“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苦头;而且自比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军事家乐毅,可见其志不在小,是渴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正统观念很强烈,他绝不会被“国贼”曹操所用,也不愿依附异姓的孙权,荆州刘表又是无能之辈;恰好这时,“帝室之胄”刘备来了。刘备“三顾茅庐”,给足了诸葛亮面子,两人会面了。令人惊讶的是,当刘备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立马发表了洋洋洒洒的即席讲话《隆中对》。这个《隆中对》就像是专门为刘备“量身定做”的一整套今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先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与曹操孙权形成鼎足三分之势;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亲“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州(今陕西关中)”,两路夹攻,讨伐曹操。这样做,便“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在资讯闭塞的东汉末年,蛰居隆中的诸葛亮竟然对天下大势、各方情况了如指掌,说明他是有志济天下的政治家。他制定的战略方针,既有现实指导意义,又有前瞻性。但预见不等于实现了的东西,它有待实践的证实。而实践却证明《隆中对》构建的蓝图最后是彻底破产了。破产的原因,从客观来说,曹操在中原地区的强势和优势,与当时只有新野巴掌大一块地方的刘备相比,根本不是同一等级的对手。即使刘备取得了荆、益二州,也难改变力量的悬殊,这是“复兴汉室”难以实现的决定性的客观因素。这一关键点,诸葛亮估计不足。从主观来说,关羽违反“东和孙权”的方针,腹背受敌,失地亡身。“隆中对”预定从荆州北伐宛、洛的方针夭折。继之,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几乎倾举国之力,征讨东吴,这是孤注一掷的自杀行为。“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是变数,不可能预见。但事情发生后诸葛亮却未干预、制止。从结局看,《隆中对》无异于漂亮的纸上谈兵。

关于刘备父子与诸葛亮

诸葛亮事刘备十四年,事刘禅十三年。一出山,便“许先帝以驱驰”,辅佐刘禅,“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忠贞之心,天日昭昭。而刘备父子对诸葛亮如何呢?

先说刘备。他二十来年,漂泊寄人篱下,正在茫茫然不见前途的时刻,诸葛亮的《隆中对》使他豁然开朗。所以他说:“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在刘备处境最危急之际,确曾倚重诸葛亮办了几件大事:联吴抗曹、赤壁之战、计取荆州。但一旦据有荆、益,站稳脚跟,一代枭雄的刘备便不愿诸葛亮位高权重。几次大的战役,都是刘备亲自决策、指挥,让刘璋旧部法正(因积极帮助刘备入川,取代刘璋而立功)任首席参谋。诸葛亮只是充任萧何的角色,留守后方,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支援前线,在军事上没有多大发言权。特别是刘备对东吴的复仇之战,公然破坏《隆中对》的战略方针,诸葛亮竟然没有任何进谏、劝阻的活动,只是在兵败之后空叹:“法孝直若在(法正不久前死去),则能制主上,不令东行,就复东行,亦不倾危矣!”此中消息,不是很耐人寻味吗?

再说刘禅。诸葛亮深知刘禅昏庸,谆谆告诫他“亲贤臣,远小人”,“不宜妄自菲薄”。刘禅根本听不进去,宠信太监黄皓,纵情吃喝玩乐。诸葛亮死后,他更加肆无忌惮。大将军姜维劝刘禅说:“黄皓奸巧,专权自恣,国家会败坏在他手里,应该杀掉他。”刘禅置之不理,终于落到屈辱投降。这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交给死去的诸葛亮的“成绩单”。更有甚者,诸葛亮逝世,蜀汉百姓非常悲痛,纷纷要求为诸葛亮立庙纪念,刘禅就是不准,百姓只好在逢年过节时私祭于道陌上。有人建议在成都建庙,刘禅还是不从。直到投降前几个月,才允许在偏僻的定军山诸葛亮墓地立庙,而且规定任何人“欲奉祀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实际上是彻底禁绝民间私祀诸葛亮,刻忌寡恩,一至于此!

刘备、刘禅有负于诸葛亮“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满腔赤忱。

诸葛亮受到了后世崇高的景仰。许多诗人写了缅怀诸葛亮的诗歌。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罗隐《筹笔驿怀古》:“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苏轼《隆中》:“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奴隶崛起

    重生之奴隶崛起

    一朝为奴,终身为奴!秦萧重生到一个类似春秋战国的时代,看着平静湖面中的倒影,潸然长叹……倒影内,他的左颊有一个深入血肉的烙印,也或许是永远都无法抹平的烙印,表明着他的一切身份。奴!一个连姓氏都不配拥有的下等贱奴,但——今朝为奴,我是范家之奴!明日为奴,我……秦萧投入一颗石子,泛起涟漪阵阵,将倒影照得扭曲模糊不清,正失神间,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急切的呼唤——“萧!监领喊你去搬石头了!”
  • 茅台故事365天

    茅台故事365天

    本书艺术地记录了茅台酒的千年史,从不同的侧面,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全维呈现了茅台酒的成长和发展。所收故事成稿以三种方式构成:一是作家自己的故事,二是从公开征集的茅台酒故事中择优选取的别人的故事,三是从茅台酒集团公司获取和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与茅台酒相关的民间传说、外交轶闻等历史的故事。
  • 铸圣唐

    铸圣唐

    贞观初年,海晏河清。朝堂之上名臣如云,四海之内百姓富足。长乐公主人比花娇,武家妹子未笄难言...当一个长孙家的年轻人苏醒了三世记忆后,这个世界还会如往昔一般运转吗?诗词歌赋,何以彰显我的风流!铁血男儿,不如你我一醉方休!
  • 明末中兴路

    明末中兴路

    一个平凡人附身崇祯,以其他绝大多数明末架空小说不一样的经历与路线再造中华的故事。
  • 被玩坏的大宋

    被玩坏的大宋

    强汉,盛唐,富宋,暴元,刚明,奴清。大宋富饶是后世公认的!可谁又知道,大宋的奇葩,这是一个被皇帝,被文官自己玩坏的国家。看主角怎么加入玩坏大宋这场游戏!小说尽量尊重史实,但是会有适度的演义,不喜勿喷!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诸神创世

    重生之诸神创世

    梦魇中的怪物降临现世,神灵却早已以陨落。人类所倚仗的炮火逐渐失去作用,当何去何从?从末世归来的,重获传承。这是乱世,也是盛世。人人都有机会成神。末世给了我一次从新来过的机会我只想对它说三个字:你过来啊~~
  • 凌云漫飞

    凌云漫飞

    再睁眼靳曼竟重回了14岁,看着眼前的一切,靳曼不禁泪眼婆娑。那一年,她含恨而终,甚至来不及去回忆她那短暂的一生,就被万箭穿心,生生的夺去了她那年轻而美丽的生命。他说此生只愿得一人心,后来她才知道他要的不过是那江山。
  • 我在幕后当系统

    我在幕后当系统

    我是一个麻木的系统,帮助过无数宿主走向巅峰,我疲倦了,最终摆脱系统的身份,开始了这一生的传奇路。论人脉,我第一,仙王,武主,孙悟空都欠我人情。论实力,我是系统,执掌召唤,穿梭,言出法随等能力。苍茫大道,我乃系统,不服来战!
  • 开启我的主播系统

    开启我的主播系统

    作为新一届的萌新主播,不仅要能招魂驱魔、杀人战斗,还要懂得挖掘潜在用户,忽悠他们多关注,多刷礼物。这样有更多资源完成一次次直播任务。李圣就是直播系统中的一个奇葩的1级主播,他要在直播系统里生存,然后毁掉直播系统,顺便拯救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自末日而来

    我自末日而来

    [1v1,男强女强]末日当时,“怪物”少女東可抱着残损的兔子娃娃游晃于世只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净土,睁开自己血红色的眼眸,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男人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日光漫过他的梦

    日光漫过他的梦

    那一刻我对你的一见倾心,只是一眼,便是一生他曾在整张纸上写满她的名字,像是要把她写进心里于他而言星河万里,不如有你于她而言那个眼里有光,眸有星辰的少年是她想要共度余生的人吧这世上最幸福的事大概莫过于我喜欢你,幸好你也喜欢我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