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600000005

第5章 倾听诗歌的声音(5)

读到此,我也好像有精神了。从他的第一部诗集《词语奔跑》到第二部诗集《大地行走》,我们不难看出,从奔跑到行走,是个过程,是一个真正属于生命的过程,也是诗人真正走向成熟的过程。或许,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他的第三部诗集,名字也许就叫《匍匐》(或《爬行》)。从“奔跑”到“行走”,到“匍匐(或爬行)”,速度越来越慢,但却更加贴近地面,精神的向度却越走越高。

杨建虎——浅唱低吟的疼痛

杨建虎是我所见过的诗人中最有“文人”气质的一位青年诗人。他的内敛、羞涩、隐忍,不但讨得许多女孩子的喜欢,更得到许多编辑的喜欢。和他在一起,有一种随和感和亲和力。在他的诗歌中,既有西海固的苍凉和婉约,又有西海固的悲悯与疼痛,他忧郁而浪漫的诗句浸淫于西海固的乡村和城市,在拥有大地、拥有天空、拥有风、拥有雨、拥有雷电、拥有故乡、也拥有远方的诗人情愫中,“从一滴雨开始”到“让我从一根草写起”——“我愿从一根草写起/从她的发芽,生长直到死亡/那种自然而芬芳的美/需要想象和讲述/……让我从一根草写起/写出她的伸展与飞翔/写出她的荣辱与衰败/写出她一岁一枯荣的身世/我愿意忽略春天的夜雨/一个人,在灯光下/和一根草轻轻对话/在共同抵达岁月的词语中/我感到,一根青草的欢愉/就是整个生命的欢愉。”

在《活在西海固》一诗中诗人写道:“活在西海固,我总是感觉到渴/我阅读着干燥的阳光,光秃的山梁/我写下的诗句,干巴、绵长,像西海固的群山一样/我常常一个人望着苍黄的天,发呆/仿佛天空的眼神呈现着西海固的前世和今生……”诗人在用他的诗歌和泪水拷问着“西海固的前世和今生”,在“挣扎的庄稼”、“慌乱的蒿草”、“苍凉的原野”中“咀嚼粮食的味道,体味泥土的意义”。然后,动情地写下:“活在西海固,我像活在永远的尘土中/像母亲说得那样——/人的一生像一根草,从土里来,到土里去/而我的诗歌就是一场场倾诉/像西海固的一场场风一样。”

在他的诗歌中,还有许多像这样浅唱低吟的诗句,在语言、意境和情感的完美交融中,那些蕴含在诗行中的来自诗人内心深处的拷问和理性的反思,时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沐浴其中的同时,引发更多的深思和反省。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宁静与守望中,诗人的灵魂通过诗歌已经深入到西海固的疼痛与唤醒中,“像一棵树那样,在遥远的西北——站立……”

和怀凌、永珍相比,我常常把建虎称为“婉约派”,在他身上,既没有怀凌的狂放和匪气,也没有永珍的直爽和豪迈,更多的是“文质彬彬”。如果说他的早期诗歌创作还带着青春的炫耀和浪漫的气息,而现在,从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能够更多地感受到一种遥远的注视和壮美的超越,那是一种心灵的超越、地域的超越、灵魂的超越,他已成为一个真正走进生命境界的优秀诗人。阅读他的诗歌,不仅能让我们感知诗歌的崇高,更能让我们走回现实,看到生命的本真,看到一个诗人的灵魂在西海固是怎样的坚守,在诗人的生命里,“村庄”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花园”!

牛红旗——执着守望的疼痛?

继著名青年诗人王怀凌、单永珍、杨建虎之后,红旗无疑是西海固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位有影响力的中年诗人。也许我和他有点相似的经历,进入文学圈和涉猎诗歌都比较晚,用怀凌的话说,红旗和武军都是把事业干好之后出手文坛的诗人。我就不用说了,只是本本分分地干好自已的一份工作,写诗只是一种精神寄托。而红旗却是固原著名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的华丽转身,可以说是对文学、对诗歌的一种执着和朝圣,属于厚积勃发、大器晚成之人。

在西海固文学圈,红旗是不同于任何一个人的另类诗人,他有许多不同于别人的经历。从打工开始,到自己当老板,再到开公司,最后成为一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家,可以说他自己开创的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候,他的诗歌也在全国重量级刊物一夜走红,这一诗歌现象被阳正午称之为“突然井喷”。这样的“井喷”,我想也不是偶然的,这与他二十多年怀揣文学的梦想和生活的深度经历绝对密不可分。作为商界的精英,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却不是“商人的嘴脸”,而更多的是憨厚和朴实的诗人之像。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打磨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和深度空间,他的诗歌既是沉静的,又是饱满的;既是伤感的,又是温暖的。在他的诗中,没有惊涛骇浪和华丽渲染,而是用静水一样安静而平缓的诗风,用时光赋予他的深厚而执着的守望,来抚慰生命流程中的沧桑、悲悯和疼痛,他为自己发明了一个“上帝”,怀揣着“上帝”的温暖,深入土地、深入民间,凭借着对西海固的热爱和感伤,一路向西,用一个诗人特有的思想和目光,俯下身子更深地观察、体悟这个世界。

从“看着一滴水/行走/进入另一滴水,进入泥土……”;“你的声音如果在低处/爱就再低些/卓玛是你的女儿吧……在低处/她也是我的女儿”等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他说的“上帝有时在天上有时在地面,他(她或它)是消瘦的,是能够感动人的,是犯了错误,富有同情心,能帮你纠正;你苦了,可以诉说,可以帮你分担;你快乐,能与你分享;你欣慰,是你的天然伴侣。”

因此,红旗的诗无论是从物象到意象,从情境到情感,都力求用亲切、朴素的语言,不遗余力地提炼出人性中最接近阳光的那一部分。透过他的诗歌,我能够感觉到:他的根在西海固,在守望家园的同时,他在努力地用诗歌寻找着向上的精神诉求。他的目光在西部,从西海固出发,向西,再向西,他是西部诗歌方正中的“静水歌者”,他的诗已被“上帝”之手眷顾。

是的,怀凌、永珍、建虎、红旗等人,他们始终扎根在西海固母系家园中,用现实的呐喊、豪放的高歌、低沉的浅唱、执着的守望打造着西海固诗歌的高地,用疼痛的文字唤醒着我们日渐平庸的灵魂。虽然他们写诗的形式不同、技巧不同、风格不同,但却用一个诗人的良知告诉我们,他们还“坚守着内心的纯洁和孤独,坚守着西海固的每一寸光阴”!

我知道:诗人的灵魂,永远在守望着家园;诗人的心,永远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路上。可以说,在西海固,还有众多的诗人正在疼痛中“寻找”和“守望”。正如倪万军在《关于西海固诗歌的断想》中所说的那样:“他们的写作不是为了让自己得名获利,甚至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诗人。在大多数场合和时间他们都以别的身份存在着:政府职员、自由职业者、编辑、教师……只有在深夜孤独的沉思中,只有在人类不幸的命运敲响他们的心扉时……灵魂和良知在那一瞬间被唤醒,那是一个凡人的心灵和真正的世界发生了碰撞。”像泾河、雪舟、林混、倪万军、郭静、郭宁、李兴民、张家传、刘国龙、秦志龙、咸国平、刘天文、武碧君、杨春晖、陈永强等仍坚守在西海固的诗人,都是极有灵性的诗人,他们有着对乡土的守望和寻找,有着对精神的诉求和追逐。然而,真正的诗人应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诗歌领地,有一份敢于进入这块土地孜孜耕耘、挖不出“金子”誓不罢休的执着和韧劲。

林混就是一位极有个性和灵性的诗人,他的诗“精瘦凝练”、灵巧自然,凡是读过林混诗歌的人都会发现,在他的诗歌中,每行超过十个字的语句非常少见,多数是三五个字或六七个字,直直地排下来,就像一根“电线杆”。别看它瘦小,在他“精瘦”的诗行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热切的期望。“每天早晨起来洗脸、刷牙、吃饭/床上的被子放着放着/就失去了温度/我感到异常紧张。”整首诗只有短短的四行,却很自然地把我们引进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打量。还有,倪万军的诗本真而透明;郭静的诗舒缓而沉稳;刘国龙的诗清冷而凄美;李兴民的诗深入生活的最底层,充满了民间立场……

当然,在诗的高度和深度方面,诚挚地说,我们确实远远不如怀凌、永珍和建虎,也赶不上红旗。别的诗人我不敢妄言,就我自己而言,我就明显地感到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还没真正深入到诗歌内部,只是把写诗当作一种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寄托,处于一种文字的“自我娱乐”状态。

二是读过的书少。说实话,唐诗宋词我只是从课本中学到的,外国诗人我只读过《裴多菲诗选》和《普希金诗选》,现代诗也就读过艾青、臧克家、雷抒雁、舒婷等人的几首代表作而已,确实没有系统地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

三是没有写作目标。虽然在写诗,但没有方向性,东写一下,西写一下,形不成气候;抑或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永远也赶不到别人的前面去。

以上三点说明:没有深入诗歌内部,写诗就缺乏深度;读的书少,写诗就缺乏内涵;没有目标,当然就失去了方向,也就不会有高度,最终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虽然这只是个个案,但也足以说明在西海固后续青年诗人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缺憾和不足,应该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真正寻找出自己的差距,在文字中守望家园,盯中一个目标,发挥地域优势和文学潜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本土诗歌。

2012年2月18日

(此文原发表于《朔方》2012年5、6期合刊)

诗歌之舟缓缓地穿过泾河

——雪舟诗歌简评

我一生都在找寻泾水的源头/……站在泾水和渭水/渐渐相融的河岸/落日轰鸣/一个人开始怀疑/自己一生的清白/……这条河/滋润着那么多村庄/养育着那么多儿女、牛羊/它真的一点都不显老/我想,它一定和时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因为蔓延的森林/和绵长的雨季/许多人举家迁徙/我守着这条河和树木/有什么不好

——《守护一条河》

“我一生都在找寻泾水的源头……”多么美妙多么执着的诗句啊!诗人雪舟从滋润村庄、养育人民的泾河出发,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用文字融入泾河塬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与其说诗人在找寻泾水的源头,还不如说诗人在找寻诗歌的源头、在找寻灵魂的出口。

雪舟,原名李存慧,生活在泾源,工作在泾源。我也是泾源古镇瓦亭人,因此算是老乡了。虽然平时见面很少,但和他的文字却早已成为“老朋友”了。源于诗歌,使我认识了雪舟这个很地道的朋友——诗歌的挚友。很早之前就想给雪舟的诗歌写点评论了,但总是静不下心来,上个月雪舟终于在新浪开博客了,在通读了他的大部分诗歌之后,这个周末,当我再一次读到雪舟的《守护一条河》这组诗的时候,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终于让我拿起了笔。

从西海固现有诗人和诗歌创作现状来看,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王怀凌、单永珍、杨建虎、红旗四位无疑是西海固诗歌的领军人物,属于第一梯队,被新华社杜晓明先生誉为“西海固诗歌四颗星”。而雪舟、倪万军、郭静、李兴民、郭宁、林混、张家传、杨春晖等一批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紧随“四颗星”之后,可算作第二梯队。像刘天文、陈永强、武碧君等有一定创作潜力的青年诗人是西海固诗歌的后备军,自然是第三梯队了。

由西海固诗歌三个梯队的分类我们不难看出,雪舟,无疑是一位更加接近“四颗星”的佼佼者。读他的诗,有意或无意地会把你引向巍峨的六盘山,让你接近蓝天、白云和潮湿的空气;也会引着你走进老龙潭、二龙河、凉殿峡、野荷谷、小南川、胭脂峡、大雪山,让你亲近故土、亲近自然;还会让你看到贫穷的村庄,听到泾河源物语,听到新月下诵经的声音,感知“一个人内心幼兽般的恐惧和被时光遮蔽的愿望……”

这就是雪舟其人其诗,一个充满了“出生地”精神诉求的泾源诗人、固原诗人、宁夏诗人、西部诗人。在给青年诗人李兴民的诗歌评论中我曾经说过,西海固诗歌大部分都属于“出生地”写作,而这一点,在诗人雪舟的作品中更加明显。比如《秋至大雪山》《沿川子鱼化石》《弹筝峡》《过瓦亭》《守护一条河》《少年游·六盘山》《笛上月·老龙潭》《水龙吟·二龙河》《雨中花·小南川》《诉衷情·胭脂峡》等诗作,无不打上泾源的标记和烙印。而在《出生地》一诗中,诗人用标题直接点明了就是“出生地”:“埋在坟院的人/并未带走上辈人的恩怨/在村里的走动的人/依旧在受苦受难/一个离开出生地的人/眼里噙满童年的泪水/踏上这条废弃的山路/我这棵中年的草呵/来年能否在出生地/再绿一回。”诗人用“眼里噙满童年的泪水”写出对“出生地”的想念,用“我这棵中年的草呵/来年能否在出生地/再绿一回”写出对“出生地”的眷顾。这里的“出生地”也许是一个小镇,也许是一个深山里的小村庄,也许是西海固的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怎样,诗人都将踏着废弃的山路,走回“出生地”。而更为深刻的是,诗人在《信》一诗中写道:“在长长的一生,一个人/只需写好三封信/分别寄给——/出生地,亲人/还有祖国/最后,刻入/墓碑。”诗人从本真的出生地泾源,一下子放大到了祖国,在诗的意象转换中提升了诗的高度,由一种“小我”的“出生地”,跨越到了“大我”的“出生地”,读来让人情感激荡、心潮起伏。

这就是雪舟诗歌最可贵的地方。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戴望舒诗文精选

    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戴望舒诗文精选

    这是一本戴望舒的作品精选集。他的诗歌既浸染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愫,又受到外来诗潮尤其是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除了创作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翻译了众多外国作品,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内容包括生活感悟、旅行游记、外国作家评传,甚至有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研究论文。而本书精选了戴望舒的代表性诗作、译作及部分散文、书信、小说等,基本涵盖了戴望舒作品的精华,不但有助于了解戴望舒的作品与写作特点,还有助于对国外的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从中感受到诗与文的魅力。
  • 七月木槿

    七月木槿

    白云浮动,芦花柔美,河水潺潺,心情平宁。草地上雏菊星星点点,仿佛夏天遗失的纽扣。在季节虔诚的祈祷中,暮然回首,沿岸的粉白色木槿花,纯朴而恬静地开放,装点每一个抒情的夏日。
  • 火凤凰史沫特莱

    火凤凰史沫特莱

    生命之火在中华大地燃烧。在延安,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近虎离接触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在抗日前线向世界发出中国的正义呼声……史沫特莱搂住朱德,在他脸颊上亲了两下……1937年1月下旬,红都延安。自从1936年中共中央进驻之后,延安这座历史古城便改变了往日那种沉寂无闻的景象。这一天,四十多岁、高挑身材的史沫特莱出现在延安街头。在美国医生马海德和女作家丁玲的陪同下,她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显得十分兴奋。
  • 兴隆家事

    兴隆家事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深深铭刻在每个国人心中。千百年传承下来优秀家规、家训、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自强自律精神。
热门推荐
  • 套路与人心

    套路与人心

    是什么让游戏第一大神高呼“宝宝不想输,跪向套路哭”?——《奇幻世纪掌中行》每日速报一个心思敏感的男孩在虚拟网游中自我开解、逐渐成熟、收获名利的故事。
  • 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简称NSA,超越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行动最神秘的情报机构。“棱镜”窃听计划,使得美国国家安全局浮出水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拥有着监控全球的网络信息系统,在国际情报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详细揭秘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背景、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导人以及其在历次战争、事件中所进行的幕后操作,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了NSA在近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 拾感

    拾感

    听闻爱情十人九伤,听闻过往十忆九悲青春美好需要奋斗,但谁的青春不迷茫,谁不曾浑身是伤。在青春的长河里我们经历了很多失去了很多,得到的也不少,奠基着我们的成长,续写着我们的故事,现在所有的不易都是为了以后的涅槃重生,世间万难,唯有自渡,只待那冲锋的那一刻,续写着无尽的辉煌,划破了手指弹出了千古绝唱,经历了沧桑,续写出动人的故事,风雨的洗礼,描画出七色彩虹,青春不归路,一直向前走,愿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以梦为马,共赴青春年华。
  • 榜一玩家

    榜一玩家

    如果当你发现这一切并不是幻境的时候!现实世界与星际世界因为一次碰撞发生了重叠,人类在移居星际世界的20年后才慢慢发现这里的可怕,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远不能够抵挡远古异兽,衰落的王朝文明,神秘的黑暗深渊,强大的星际异术!而当现实世界的大门无意间被关上,大激斗时代正式开启,三大陆的终极巡回赛,沈雪松只有在爱恨,朋友,亲情间做着选择,不断凭借自己实力获得星际世界总榜第一,才有力量再次开启现实世界的大门,回到那个藏满秘密的地方!
  • 嫡女归之弃天下

    嫡女归之弃天下

    前世,她为了父亲的死而刻意忽略了同样爱她的妈妈。这一世,她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亲人,还有……陌生的他。她是醉仙居的公子非羽,是南阳国的清华公主,是夏木国丞相的嫡女。欧阳玄影说,她给了他野心,是她说得到天下就可以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可他……得到了天下,却得不到她。何安归说,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他谋尽天下却谋不得她的心,或许她就是他命定的那一失。陌上尘说,他爱她,会在她身后等她厌倦人世烦扰、暮然回首时,他会在原处浅浅一笑,带她一同离开。他们都有话说,可偏偏……她心中那个人无话可说,那个人……只愿给她所有她想要的。林家嫡女归来,搅动江山平和。
  • 步步惊心(刘诗诗 吴奇隆主演)

    步步惊心(刘诗诗 吴奇隆主演)

    桐华2020年的全新经典修订版,新增全新序言。讲述平行时空中,故事背后的故事。张晓独立自主,聪明醒目,一次意外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身份也变成了一名满族贵族少女——马尔泰·若曦。时为康熙四十三年,正是天下已定,举世太平的时节。然而繁荣的表象下暗潮涌动,杀机四伏,宫斗、浪漫、残酷……若曦带着对清史的洞悉卷入这场九王夺嫡的争斗中,不断地与命运抗争或妥协。她知道历史的走向,也知道所有人的命运,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像一场游园惊梦,不得不步步惊心,如履薄冰。这一路,遇见了谁?爱上了谁?又终于难忘了谁?
  • 中二青年的海贼世界大冒险

    中二青年的海贼世界大冒险

    如果神赐你穿越,你想拥有什么?我想带上盖伦亚索和提莫,顺便重生成鱼人,能打能逃――古龙宇轩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时值海圆历1515年,距离草帽出海还有5年――那么,我是不是该搞点儿事情呢?呃么么么么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关于你的秘密

    有关于你的秘密

    写刈戈的时候,我不知道会把她写成什么样,只是我想大概,每个女孩的青春都应该被温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