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9600000019

第19章 鸟儿不再歌唱(1)

现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春天来时,却无鸟儿报春;归来时悄然无声,清晨也异常安静,以前可总是充满了鸟儿的美妙歌声。鸟儿歌声突然静默了,它们给我们的世界所带来的色彩、美丽与乐趣也被清除了,对于那些目前仍未受到影响的地区居民来说,这些变化来得太快又悄然无声,不为人们所注意。

伊利诺伊州辛斯戴尔镇上的一位主妇怀着绝望的心情给世界最顶尖的鸟类学者之一罗伯特·库什曼·墨菲写信,他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鸟类馆的名誉馆长。

“我们村子里已经给榆树喷了好几年药了(她写信的时间为1958年)。我们六年前搬来这里的时候,这里有很多鸟;我装了一个鸟类喂食器,一整个冬天都会有红雀、山雀和五子雀络绎不绝地前来觅食,天时红雀和山雀还会带着它们的幼鸟前来。

在喷了DDT几年后,镇上几乎已经没有了知更鸟和椋鸟的踪影,已经有两年了,我的喂食器上都没有了山雀的痕迹,今年也看不见红雀了,周围在孵窝的鸟好像只有一对鸽子,或许还有一窝猫鹊。

很难跟孩子们解释鸟儿们都被杀死了,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学的有一项是联邦法律保护鸟类不受杀害或捕捉。“它们还会回来吗?”他们问我,我却无言以对。榆树还在死去,鸟儿们也一样。现在有没有采取措施呢?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呢?我能做些什么呢?

在联邦政府为消灭火蚁而开启了大规模喷药项目后一年,一位阿拉巴马州的女士写信说:“过去五十多年来,我们那里一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去年7月,我们突然意识到,‘今年的鸟格外多’。然后,在8月的第二个星期,它们突然全部都消失了。我习惯早起照料我最喜欢的一头生了小马驹的母马,却听不到鸟儿的一声啼叫。真是奇怪又吓人。人类对这个美好的世界做了些什么?最后,五个月之后,才有一只冠蓝鸦和一只鹪鹩出现了。”

这位女士信中所提到的那个秋天里,还有一些令人沮丧的来自最南部的报告。国家杜邦协会及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出版的季刊《田野笔记》中提到,在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州和阿拉巴马州,“那些地方几乎没有任何鸟类生命”,让人震惊。《田野笔记》是由经验丰富的观察者的报告编制而成,他们花费多年时间在自己特定的地区进行野外观察,对于该地区正常鸟类生命有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其中一位观察者报告称,那个秋天在密西西比南部开车周游时发现“在很长的路程里都无法看到地上有鸟”。另外一个在巴吞鲁日的观察者称,她的喂食器中的食物“几个星期到头”动都没动,而她院子里结了果的灌木丛在那时通常都被吃干净了,那年却仍然挂满了浆果。还有一个观察者称他的落地窗“往年都能捕捉到四五十只红雀聚集而成的红色场景,同时还挤满了其他鸟类,今年却只能偶尔看到一两只鸟的身影”。西维吉尼亚大学的莫里斯·布鲁克斯教授是阿巴拉契亚山地区的鸟类学权威,他说西维吉尼亚的鸟类数量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减少”。

其中一个故事可谓是鸟类命运的悲剧象征——它们的命运已经超过了某些种类,并且威胁了所有种族。这就是知更鸟的故事,每个人都熟知这种鸟。对于数百万的美国人来说,每年第一只知更鸟的出现意味着冬天的力量已被打破。报纸会报道它的到来,人们也会在早餐桌上急切地分享这一消息。随着北归鸟儿数量增多,树林里也出现了第一抹绿,许多人都倾听知更鸟在晨间的第一声清啼,是它们让清晨的光明亮起来。但现在一切都变了,甚至连鸟儿的北归都非常事了。

知更鸟的存亡,事实上还有许多其他物种的存亡,似乎都与美国榆树的命运息息相关。从大西洋到落基山,这种树似乎是这里几千个城镇历史的一部分,它们赋予这里的街道、村庄广场还有大学校园以美丽的绿色拱门。现在这些榆树受到了疾病的侵袭,这种疾病蔓延至整个榆树生长的区域,病情十分严重,许多专家认为所有救治榆树的努力最后不过是白费力气。失去这些榆树是个悲剧,但如果对其进行救治却徒劳无功,又让大部分的鸟类都陷入消失的黑暗里,那就是双重悲剧了。然而目前这种可能正威胁着我们。

这种所谓的荷兰榆树病于1930年前后从欧洲传入美国,是随着镶板工业进口的榆树节进入的。这是一种真菌类疾病;这种有机体会侵入树木的输水管内,随着树叶的流动扩散孢子,通过其毒液和机械堵塞的双重作用,枝干开始枯萎,树木逐渐死亡。这种疾病会通过榆树皮甲虫在生病的树木和健康树木之间迁移而得到传播。这种昆虫在已死掉的榆树树皮下挖开的隧道被入侵的真菌孢子所污染,孢子附着在昆虫的身体上,它飞到哪儿就被带到哪儿。而治理榆树病这种真菌性疾病大部分都是朝着治理这种昆虫的方向开展。一个社区接着一个社区,尤其是在美国榆树的重要据点(美国中西部和新英格兰),大范围的喷药已经成为例行程序。

这么喷药会给鸟类——尤其是知更鸟——带来什么?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两名鸟类学者——乔治·华莱士教授和他的研究生约翰·梅纳的研究首次回答了这一问题。梅纳先生于1954年开始做博士论文时,他选择了和一个知更鸟种群有关的研究项目。这一选择非常偶然,因为那时没有人认为知更鸟处于危险之中。但正当他要进行此项工作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改变了事情的性质,甚至让他无法拥有研究对象。

对于荷兰榆树病的治理于1954年在该大学校园里进行了小范围的药物喷洒。第二年,东兰辛市(该大学的所在地)也加入了该项目,对于校园的喷洒范围扩大了,同时,由于该地还开展了对于吉普赛蛾子和蚊子的治理项目, 化学药物的毛毛细雨发展成了倾盆大雨。

1954年是进行轻度喷洒的第一年,一切看起来还不错。第二年春天,南迁的知更鸟又同往常一般回到了学校。如同汤姆林森那首经典的散文“失落的树林”中的蓝铃花一样,它们重回故土时“未曾想到厄运的降临”。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事情不太对劲。学校里开始出现死去的和濒死的知更鸟。很少能像平常一样看到鸟儿觅食或是搭建巢穴,很少看到搭好的鸟巢,很少有幼鸟的身影。接下来的几个春天,这一模式都在单调地重复着。喷洒了药物的地区变成了致命陷阱,每一拨归来的知更鸟都会在大约一周之内被消灭。会有新来的鸟儿进来,却只是徒增校园里死去鸟类的数量,它们极度痛苦地战栗,不久就会死去。

“对于大部分想要在这个春天定居于此的知更鸟来说,这个校园可称得上是墓地。”华莱士博士说。但为什么呢?一开始他怀疑是某种神经系统的疾病,但很快事实就显而易见了:“尽管要制造杀虫剂的人信誓旦旦地说他们的喷雾‘对鸟类无害’,知更鸟确实是死于杀虫剂中毒;它们表现出了众所周知的那些症状:失去平衡,继而出现战栗、抽搐乃至死亡。”

一些事实表明知更鸟之所以被毒害,大多数不是由于直接接触杀虫剂,而是由于吃了蚯蚓而间接死亡。在一个研究项目中,大学里的蚯蚓被不经意间作为小龙虾的饲料,所有的小龙虾暴毙身亡。给实验室笼子里的一条蛇喂了这种蚯蚓后,它也出现了剧烈战栗的症状。

乌尔班纳市伊利诺伊州自然历史研究所的罗伊·巴克博士不久后就拼上了这个七巧板最关键的一块。巴克博士的研究成果于1958年出版,他追溯了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件,证明知更鸟的命运通过蚯蚓与榆树连接在一起。树木在春天喷药(通常以每50英寸喷洒2~5磅DDT为标准,在榆树密集的地区,这一数字相当于每公顷23磅),通常7月再喷洒一次,浓度约为第一次的1/2。强力的喷雾器对准这些极高大的树木,在其周身喷出一条毒流,不仅直接杀死了目标——树皮甲虫,也杀死了其他昆虫,包括授粉的昆虫、肉食性蜘蛛以及其他甲虫。毒药在树叶和树皮外面牢牢地裹上了一层薄膜。雨水无法将它冲掉。秋天,树叶落在地上,堆积成潮湿的一层,并逐渐慢慢与土壤融为一体。这一过程需要依靠蚯蚓的辛苦劳作,蚯蚓以落叶为食,而榆树叶又是它们最爱的食物之一。在吃掉叶子的同时,蚯蚓也吞下了杀虫剂,杀虫剂在其体内聚积浓缩。巴克博士在蚯蚓的消化道、血管、神经以及体壁内都找到了DDT的沉积物。毫无疑问,有一些蚯蚓死掉了,而活下来的那些则成为了这种毒药的“生物放大镜”。春天,北归的知更鸟就成为了这一循环中的另外一环。仅需要11只大蚯蚓,就可以传递足够杀死一只知更鸟的DDT。而11只蚯蚓只是鸟类一天食物的一小部分,它们十来分钟就可以吃掉10到12只蚯蚓。

不是所有的知更鸟服用的毒药都能达到致死的剂量,但即便不会致命,也会造成另外一个后果,它和致命毒药一样会引起知更鸟种群的灭亡。不育的阴影悬浮在鸟类头顶,其潜在的威胁甚至已经涉及所有生物。现在在密歇根州立大学185公顷的校园里,每年春天只能看到二三十只知更鸟的身影,而在喷药之前,保守估计每年也有约370只成鸟。1954年,梅纳进行观测的每一只知更鸟的鸟窝里都有幼鸟的诞生。1957年的6月底,梅纳只能找到一只年幼的知更鸟,而没有喷药的那几年里,这个时节通常会有至少370只幼鸟(成鸟数量的正常继承者)在校园里觅食。一年后,华莱士博士在报告中称:“春夏两季(1958年),我从未在校园里的任何地方看到一只知更鸟雏鸟,现在我也没发现有什么其他人看到过。”

当然,无法繁衍雏鸟肯定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筑巢工程完成之前,那对知更鸟中至少就有一只死亡。但华莱士的一些记录指向了更可怕的事情——鸟儿的繁殖能力实际上已遭到破坏,这一点值得人们关注。比如说,他记录到“知更鸟和其他鸟筑好巢却没有下蛋,还有其他下了蛋也进行了孵化却没孵出来。我们曾记录到一只知更鸟在它的蛋上勤勤恳恳地坐了21天,却没有幼鸟破壳。而正常的孵化周期是13天……我们的分析表明,鸟类的睾丸和卵巢中含有高浓度的DDT”,他在1960年这样告诉国会委员会:“十只公鸟的睾丸里DDT的量为百万分之三十到一百零九,而两只雌鸟卵巢卵泡中的含量分别为百万分之一百一十五和二百一十一。”

其他地区得出的研究很快也得出了同样令人沮丧的发现。威斯康星州大学的约瑟夫·西奇和他的学生在对喷药地区和未喷药地区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后,称在喷药地区知更鸟的死亡率至少为86%至88%。密歇根布龙菲尔德山克兰布鲁克科学研究所致力于估算对榆树喷药造成了多大的鸟类损失,他们于1956年要求将所有被认为是DDT受害者的鸟类送往该所进行检测。这一要求得到的反响出人意料。几周内,该研究所的深度冷冻设备就负荷全满,不得不拒绝接受其他样本。虽然知更鸟是主要的受害者(一位女博士打电话给研究所称当时她的草坪上躺着12只死去的知更鸟),该研究所检测的样本中还包含其他63种物种。

在对榆树喷药引起的破坏链中,知更鸟只是其中一环,而榆树项目也只是将我们的土地满盖毒素的众多喷药项目之一。约90种鸟类出现了高死亡率,其中包括郊区居民和自然爱好者最为熟悉的那几种。喷洒过药物的镇上,筑巢鸟儿的数量总体上下降了90%之多。如同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各种不同种类的鸟都受到了影响——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树顶上觅食的,无论是吃树皮的还是肉食性的。

完全有理由推想所有以蚯蚓或其他土壤内有机体为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和知更鸟一样受到威胁。有45种鸟都吃蚯蚓。秋鹬就是其中一种,这种鸟在南部地区过冬,而最近这些地方大量喷洒了七氯。现在在秋鹬身上有两点重要发现。布伦瑞克省内的幼鸟繁殖量明显减少了,而检测过的成鸟中含有大量DDT和七氯残留。

其他20多种在地面上觅食的鸟中也已经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高死亡率,它们的食物——蠕虫、蚂蚁、蛆以及其他土壤有机体——已经中毒了。其中包括三种画眉——在所有鸟类中,它们的歌声最为婉转:北美鸫、黄鹤森鸫、隐叶鸫。而那些在树林下层里轻快掠过茂密植被的麻雀——它们在落叶中觅食时会沙沙作响,这种响声是麻雀和白候鸟之歌——麻雀和白候鸟也是榆树喷药项目的受害者。

哺乳动物也很容易直接或间接地被牵涉到这一循环中。蚯蚓是浣熊的几种主要食物之一,是它们在春天和秋天的食物。像地鼠和鼹鼠一样在地下打洞的动物也会大量捕食蚯蚓,然后可能会将毒素传递给鸣枭和仓房枭一样的肉食者。春天大雨过后,威斯康星州发现了几只奄奄一息的鸣枭,或许就是因为吃了蚯蚓。发现了处于惊厥状态的鹰和猫头鹰,还有长角枭、鸣枭、赤肩鹰、食雀鹰和白尾鹞。它们应该是因为吃了肝脏和其他器官中聚积了杀虫剂的鸟类或田鼠而二次中毒。

同类推荐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所著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零两个月的所思所想。在那里,他拥抱自然,过起了一段诗意的生活。他亲手搭建小木屋,开垦荒地,春种秋收,与湖水、森林、飞鸟对话,在船上吹笛,在湖边垂钓,用一只笔细致地描摹这方土地上的景物,甚至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妙笔生花。
  •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有: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青山自在红、鸡足山中、佛门中的隐士、永远的楼观台、九华山礼佛记、诗中的三峡、与李白对饮、怎一个愁字了得、运河是一段乡愁、到双峰荷叶乡、游洞庭西山记、大理三塔、饮一口汨罗江等。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热门推荐
  • 快穿攻略之上神我来啦

    快穿攻略之上神我来啦

    系统:有钱宿主,你什么时候和你的名字一样有钱?传说中的有钱宿主:3.8系统,明天38妇女节您有什么感想。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蜀道难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蜀道难

    《蜀道难》讲抗战时期,江东人纷纷入蜀避难。途中,青年职员冯子安与白玉贞小姐邂逅。冯对白一见倾心,百般殷勤。船抵重庆,冯子安准备与白小姐结婚时,白玉贞却已“神龙不见尾”……一场爱的梦幻,终成泡影。
  • 特种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特种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遗世风情

    遗世风情

    主要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无爱家庭的内部生活。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话题!无爱家庭是被社会大众所蔑视排斥的。这种人士看似聪明,做下的事却很白痴。并且他还意识不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家庭只能是“无爱”的延续。
  • 小女巫别顽皮

    小女巫别顽皮

    她,是舞精灵的传人,拥有暖晶之心,却身中诅咒不久于人世;他,是多罗王子,是解救她的唯一良药,却被魔法封印;她,是神秘的小女巫,也拥有最强大的能量,却冷不丁给她下了个莫名其妙的功课。这是什么鬼?她都快死了好不好,谁有空去打这个通关啊!谁能救救她!
  • 错婚成爱:傲娇夫人很抢手

    错婚成爱:傲娇夫人很抢手

    “当我的女人,我会让你幸福到死的。”新婚那日,他对她说的话。“呵呵,感谢不杀之恩,我可不想死啊。”她淡淡一笑,不屑的说道。“我会让你成为整个上海滩最幸福的女人,相信我。”他深情款款的看着她,发誓这辈子只宠她一人。“希望你说到做到,首先我不想看见那些碍眼的女人。”“好,通通把她们赶走就是了。”面对那些女人,她妩媚一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 光明知主传说

    光明知主传说

    看马鹏飞如何一步又一步,从一个平凡人走出不平凡修真之路,创建属于自己的势力,寻找爱的冒险拯救回家人?苦逼走出属于自己的武道之路?
  • 虎爪案

    虎爪案

    虎,自古人称“兽中王”,威风凛凛,势不可挡。虎在生物科学中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其头大而圆,二目灼灼有逼人之光,体长约1.4米至2米多,尾长1.1米左右,整体呈淡黄色或褐色,间有美丽的、闪光的黑色横纹。它的“横扫乾坤”的尾巴上,有奇特的环状花纹;背部的颜色较浓重,其唇、颌、腹侧和四肢内侧均呈白色。
  • 卑鄙的圣人:曹操10

    卑鄙的圣人:曹操10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妃常厉害,搞定残王冷夫君

    妃常厉害,搞定残王冷夫君

    她是21世纪的国安局上将,却不想一朝被害身亡,便成了将军府孱弱的煞凤二小姐。说她克父克母克兄长?将她逐出族谱?好,那她就自力更生,混兵营、斗炼狱,一身功夫堪称绝世,活的轻松自在!但是那无良的爹娘却要将她推出供给七皇子做药引?......君容墨:——皓明国不受宠的七皇子,俊美无涛才学冠盖天下,却偏偏生得一身残疾。每年生辰嗜血成性,天下人无不感慨惋惜。他平日少言,清冷孤傲。但在聿苏眼中他却是阴魂不散、心比碳黑、捉弄她的本事不断!她曾咬牙发誓:天下男人死光了我也不嫁君容墨!换来的却是他淡淡一瞥,眸光意味幽深。......前世冷心冷情,聿苏以为这一世她也不会对谁付出真情,却不想感情早已流淌出来。那一年,仇敌围困,亲友出卖,她陷入囫囵之地,却见他素色马车后面跟着三千御林军来救。那一年,漫雪飘扬,她那银色软甲早已变得血迹斑斑,重伤只等敌箭射来,却被他挡在了前面。那一年,泾阳湖中,寒的刺骨,他为保她无事自甘落入湖中,湖面,只有那伤口晕开的血刺痛了她的眼。后来——情已断,恩已清......邻国皇帝大婚,她着凤冠霞帔,受一国之母仪仗。人人称她祸国妖女...大婚当日,他却传出一纸诏书,漫天悬赏,言曰只取妖女首级。聿苏拿着那道旨意,素手一转,明黄便化为灰烬。笑道:“要取,何不亲自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