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2000000061

第61章 学会触类旁通!——历史 政治等科目也是类似情形

对于历史、政治、地理等科目,很多妈妈认为只要多下点工夫,把该记住的都记住,该背诵的都背过,就能考出个好成绩。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即使孩子已经把知识点都吃透了,也会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

比如,有的孩子在做题的过程中过于紧张、焦躁,结果丢三落四,只回答了题目中的一个要求,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有的孩子没有审清题目,没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就开始做题……结果,孩子的种种表现直接影响了考试成绩。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孩子在历史、政治等科目中表现出来的粗心大意,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为孩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审题失误

无论孩子是回答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关键都在于审题。有的孩子审题只读一半,就开始用自己的想象得出一个结论;有的孩子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一看到自己熟悉的材料,心理上就比较放松,然后草率落笔,结果忽视了这道题的设问角度;有的孩子读完题目之后,抓不住题目的关键点,等等。由于孩子的审题失误,所以导致整道题都做错了。

儿子在高考中遇到了一道题:运用唯物的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由于他以往做得比较多的是运用“唯物论”的观点分析材料,所以,他一看到题目前面写的“唯物”两字,就开始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解题,结果回答不全面。

事实上,孩子只有吃透题意,看清题目中的设问,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才能避免走题、回答不全面或答非所问等现象。

前面已经讲过了正确的审题方法,不过,对于历史、政治等学科,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就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了,一般为时间、地点、人物、专业术语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把材料或设置的问题分成几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然后分别进行思考。

漏掉题目中的其他要求

有一个女孩经常会因粗心而漏掉题目中的其他要求,结果造成成绩不理想。对此,妈妈教给了她一个好方法,就是在审题的时候,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题目中几个方面的要求,等做完了题,再用橡皮擦掉勾画的内容。

妈妈拿了一道政治题做例子:从文明与和谐两个角度论述……显然,这个题目既要从“文明”的角度来论述,又要从“和谐”的角度来论述。随后,妈妈引导女孩用铅笔在“文明”、“和谐”这两个词语下面点了两个点,以示提醒。

自从女孩掌握了这个方法之后,就再也没有因粗心而漏掉题目中的其他要求了。

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有类似于这个女孩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帮助他克服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不能正确排除干扰项

一般来说,孩子在做选择题的时候,都会用到两种方法。其一是直选法,适用于答案比较单一、相对较简单的选择题;其二是排除法,可以从正确、错误、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入手,适用于相对较复杂的复合型选择题。

由于出题人常常会设置一些“陷阱”,即具有干扰性的错误题支,这些题支或符合题干的某些要求,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如果孩子稍不留意,就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有这样一道历史题: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才能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很多孩子一看到“美国实力衰弱”,就不假思索地选择了“A”。事实上,正确的答案是“D”。

孩子要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就要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在题解的时候,要全面、仔细地理解题干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将观点片面的、错误的、绝对化的题支全部排除,然后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与题干联系得最紧密的选项。

同时,孩子还要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对一些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辨析。

忽视设问中的限制语

每一道题都有若干个设问,而几乎每一个设问都有限制语,其目的是使设问的角度、范围指向明确且清晰,可以增强孩子的解题意识。如果孩子因马虎大意而忽略了设问中的限制语,就可能会答非所问、南辕北辙。

比如,有一道历史题是这样的: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请问,材料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钟的主体高1.842米,其实就指明了发生那一历史事件的年份——1842年,而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如果孩子忽视了设问中的限制语“1.842米”,可能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孩子要提炼、归纳、概括材料,把材料中的内容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并提炼出自己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关键词、关键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特别注意句号、分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因为这些一般都是材料层次划分的标志。

同类推荐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但无数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只有父母会说也会听,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句话,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的人生充满阳光和快乐;同样,父母的一句话也可以让孩子受到伤害,产生心理阴影。既然父母的态度和语言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所以作为父母,应当在孩子面前充当爱神和智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超值金版)》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两个主题,结合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碰到的难题设置场景再现,并进行深度诠释。
  • 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

    助飞梦想:北大新生家长的教育故事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建校110多年来,北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昌盛的进程中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的有形存在,更成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自由和伟大复兴的象征,成为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向往的精神家园,从而独具魅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所说:“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其实北京大学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像北京大学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息息相关。北大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哈佛之于美国、牛津与剑桥之于英国的意义。”
  • 不吼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

    不吼不叫不宠不娇教育孩子100招

    如何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一大难题。培养和教育孩子本应该是一件十分快乐幸福的事,但为何越来越多的父母,却视其为异常辛苦、备受煎熬的苦活?今天的父母很难做。今天做父母,难就难在,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政府和媒体提倡素质教育,企业反对高分低能,学校到老师却追求升学率。父母琢磨如何教孩子?眼前处处皆歧路,不知该从哪条路上走。所以说,今天的父母很难做。面对父母的种种困惑,我们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家教理念和原则,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切实可行的操作技巧,提供广大苦苦寻觅良方的父母,一条有章可循的康庄大道。教育的关键是:育好种子,护好苗子。教育孩子,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10岁以前。而孩子价值观的定位、品格的塑造、习惯的养成,主要也在这一时期。3~6岁,是“育种”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些健康的价值观传导给孩子:首先是将爱的种子种植在孩子的心里,教他(她)与人为善、积极向上的概念;其次才是培育孩子的智能。6~10岁,是“护苗”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孩子的人生观念、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爸爸及早认识到自己对子女的影响,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前提。孩子可以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许多好的品质,有些品质还会使其终身难忘,并终生受益,从这点上说,爸爸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的作用,比金钱财富更为珍贵。
  • 0-5岁,怎样让孩子更聪明

    0-5岁,怎样让孩子更聪明

    大脑因使用而改变。当一个人频繁的使用大脑的特定区域时,这一区域就会得到加强。了解大脑的阶段性发育特点,我们就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刺激这些特定区域,从而有效提升孩子的脑力,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分享了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的尖端大脑研究成果,将复杂的神经科学知识变为简单易懂的52条婴幼儿大脑发育金知,告诉父母和幼教工作者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更好的互动,激发孩子大脑成长,培养出更聪明的孩子。
热门推荐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1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1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全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囊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外交、兵法、权谋、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书中描写的四十多次战争,场面波澜壮阔,鲜活生动,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军事知识和战争经验。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犹如在历史广阔的历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 搞怪皇妃

    搞怪皇妃

    做飞机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也不错。可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
  • 仙府种田

    仙府种田

    叶凌是一名出身贫寒的采药弟子,无意间得到一个蕴藏仙府的玉佩,从此踏上真正的修仙之路。在这座神奇的仙府里,有一间木屋、几亩灵田,和云雾飘渺的幽谷山巅。一边在修仙界中采药炼丹,一边在仙府里种田,其乐无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爝火录

    爝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女配的悠然生活

    穿越之女配的悠然生活

    江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小说里的女配,还是个深爱男配的十八线女配,在剧情里压根就没露过脸的那种,但是随着她的加入,剧情似乎开始有了变化,她本想置身事外,但最后却发现无法与主线完全割裂开,她突然发现很多事情都与她息息相关。
  •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天启七年八月十日。这本来是一个凄惨的夜晚。此时帝国皇帝朱由校病入膏肓。此时东林君子们正在磨刀霍霍,预备众正盈朝。此时在小冰川的影响下,帝国正遭受着严峻的考验。此时信王王府里,即将是帝国皇帝继承人的朱由检.....开始了他昏庸无道的帝王生涯。
  • 并蒂两生花

    并蒂两生花

    你听过黑暗的声音吗?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拖住你。遍地的,满眼的,无处不在的黑暗。悄无声息的吞噬。是黑暗,也是命运。殊途同归,我不求真正的光。如果你是我的救赎,我……为你无求……背靠背,向前走,前方无光,前方黑暗,但是,前方有你,这,就够了……
  • 宠婚厚爱:总裁追妻赖上瘾

    宠婚厚爱:总裁追妻赖上瘾

    作为金牌秘书,卫岚若自问十分合格。结果……被总裁大人任性破功。明明只是误会,某总裁偏偏不依不饶。母虐她,他霸道护妻。妹妹陷害,他打脸教训。她想要过普通人的生活,偏偏他上赶子赖上。卫秘书,缺老公吗?放荡不羁善撩人那种!某女气结:别妄想!裁大人勾唇坏笑:试试看!别人媳妇卸妆吓人。他家媳妇上妆吓人什么,还想带球跑?没关系,追到了再说!
  • 穿越四百年来读你: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读·爱之隽永

    穿越四百年来读你: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读·爱之隽永

    《穿越四百年来读你》是一本集译诗、诗歌解读或随笔,及名家译诗欣赏于一体的合集,收录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读20首,以清新唯美的方式,打开经典的莎氏十四行。这既是藉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之际对莎翁的致敬,也是对经典的创新,更是对一份优雅的深情的回归和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