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900000004

第4章 自律四戒(2)

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会构成对他人的伤害。国家代表团完全把我认做了异类,头发卷曲、带着金丝眼镜、很洋气的随团翻译处处小心提防着把我拦在他们的圈子之外,不容混淆。起先我没有觉出,接待方派给我的翻译不在的时候,偶尔请他救急,他断然拒绝:“我是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服务的”;开中国专题的座谈会,接待方把中国人一起安排在主席台,中国人则私下对我说:请你去听众席,你不属于我们团。弄得接待方很纳闷,以为我是个浪漫主义者;代表团买会议花絮照片,我因为想要一张回省里交差,身上没带钱,临时请他们垫付一百第纳尔,也就是一元人民币,一回房间我就还给他们,得到的回答是:中国作协的经费你不好用的;观光游览,没扎领带,被严正提醒要注意国格。看看海滨上的所有各国的与会者,个个休闲便服,有人甚至光着膀子,何以独我不扎领带就是没有国格?我终于意识到,我在他们身边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罪过。这使得一个国家级的代表团降了格,有失了几位名流大家的尊严。有天晚上因为旅馆房间不够,翻译被接待方安排到我的房间里来了。他的愤怒终于爆发,问我:“你在你们省是作协会员吗?你知道王蒙、刘心武,知道孔捷生、张抗抗吗?”他接着说了一大串当红作家的名字,他为他们服过务,而“你算怎么回事?”问得我张口结舌。我这才知道,他们不只是觉得我降了他们的格,根本就视我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那种。其他几位上年纪的大作家所以对我还算礼貌,并不是因为觉得我有与他们平起平坐的资格,而是因为一来出于教养,二来凡上车下车,我总是帮他们搬装满了方便面、咸腌菜之类因而极笨重的航空箱的缘故。要不是接待方的人并不怎么关心文学,更说不上关心中国文学,中国人在他们看来都是一张黄脸,搞不清哪张是有名的黄,哪张是没名的黄,我在他们眼里总算是鱼目混珠,蒙混了过去,我真不知那次出国会是一个怎样的下场。

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这些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并非因为心胸狭隘,凡事耿耿于怀,而是因为从这次出国经历中得到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一个无名的人千万不要去凑名人的趣。比如出国,便是名人之趣,非名人趣凑,只能自讨没趣。哪怕你是被动的。

我从此不敢再做出国凑趣的梦想。听说作家谁谁出访,依然是崇拜。但仅仅到崇拜为止。因为去的都是外国点了名的名家、也就都是我很敬重的名家—随着国门的开放,外国人也渐渐门儿清,人家不知道你,你就是想凑趣也凑不上。

近二十年过去,出国已经跟有名无名没有太大关系。只要有钱,谁都尽可以满世界乱跑。但去哪儿,还是有一个凑趣的问题。比如美国,就是最大的热门。

不久前,单位的头看我出国太少,并且居然没有去过美国,很是同情,就给我找了个公费旅美的机会,并且再三鼓励我奋勇前行。因为一直听说赴美签证很难,我对能否成行始终抱着怀疑。怀疑的结果终于是自觉的放弃。

放弃是在赴京签证前夕决定的—我没看完那份《赴美签证应准备的材料》文件的第一页头就晕了:除了出国批件、派遣信、个人简历都有极严格的要求,以及让我莫名其妙的“指纹条”和“面谈条”之外,必须携带的“物品”还有:户口本、身份证、名片、工作证、结婚证、子女出生证、全家福照片、银行存款证明、房产证、车辆行驶证、有价证券、单位任职证明、工龄证明、月收入—必须是准确数字—证明,访问过其他国家的签证页复印件以及在当地代表性建筑留影的照片……

记得很多年前,为了能够争取回城扫大街或清厕所,眼巴巴地渴望过翻箱倒柜、直追祖宗三代的政审。而现今接受这样的无微不至的审查所为何来呢?就为了有一天也能够满脸放光地对人说“我也去过美国”?或者底气十足地发表一番中美文化比较的宏论?

想想,不凑那个趣也罢。倒还没有迂腐到非要遵循孔老二“游必有方”的教诲的程度,只是觉得犯不着。不吃不喝会死人,不出国应该不会影响我活着。古人浩叹蜀道难,那是因为他有所求。若无所求,难于上青天关他屁事!

凑趣当然并非单在出国。成就和影响不够却要当团体上层成员,是凑趣;作品质量和读者的认可并不到位却去争奖、开研讨会,是凑趣;并非属于某个圈子却去挤进那个圈子的丛书或笔会,是凑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歌里说“有些事你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我翻唱为“有些事你不必问,有些趣你永远不必凑”。凑了,搞不好会像在旅馆里走错了房间,即便尴尬可以带过,自取其辱就太没意思了。

四戒得意

写作多年,得到的帮助和鼓励自然是多的,不然不会勉力支撑到今天。但有一种帮助,也是紧要的,就是批评。而且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些批评往往出现在我暗中得意的时候。就像一个正陶醉着的人突然遭到当头棒喝,一个激灵,格外警醒。印象最深的我现在都可以历历数出来:

1980年春,《小镇上的将军》获奖后的座谈会上,冯牧同志在侃侃而谈中忽然提到我的名字,说有人告诉他,陈世旭在《小镇上的将军》之后写的作品都不行……这话后来成为了一种定论广泛而长久地流传。我明白冯牧同志此言是基于莫大的爱心和热望,我又同时明白,我面对的职业选择是怎样的严峻。

1984年《惊涛》发表之前,我对自己的创作几乎已经绝望。省里的报纸已经有文章在说:蒋子龙为什么在《乔厂长上任记》之后又写出了《开拓者》?就因为他没有脱离生活。陈世旭为什么写了《小镇上的将军》之后不能写出“大城市的元帅”?就因为他过早进了城。我知道蒋子龙那时候早已不在工厂了,我自己将近二十年的乡村生活素材尚未开发,因而很担心“脱离生活”的说道是打算让我再次下乡接受再教育,因为文章作者是个颇有政治身份的人。《惊涛》成了我的救命稻草。《人民文学》的编者按和李清泉老师的评论都是那么的热情洋溢,接着又获了那一年的全国短篇奖。正松了口气,忽然读到《北京文学》发表的罗强烈评点那一年获奖的短篇文章,说《惊涛》的结局完全出于作者的一厢情愿,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我对哲学很无知,但我知道这是一句很厉害的否定。刚刚松弛的心又一下抽紧。

1993年我的长篇《裸体问题》出版。出版社组织了很隆重的研讨会,又通过各种媒体大力推介。我心里知道作为一个长篇,它并不成功,所有关于它的好话都是基于对我的扶助,基于古道热肠,希望一直萎靡不振的我打起精神。我也确实多少有一点鼓舞了。忽然从广播里听到针对那些好话的很尖刻的针砭,又听说有人摩拳擦掌,要对小说标题表现出来的低级趣味进行革命大批判,这些人都是我曾经觉得极恭谦的同行。有些道理很简单,只是容易忘记:真正高举达莫克利斯剑的往往就在离你最近的那些人中间啊。

2001年,我彻底离开了几乎使我陷入迷误的行政事务,回到安静的书桌旁。我当时很担心荒疏已久的手艺是否还能重新拾起。结果在《十月》发表的中篇《试用期》,颇有反响。我自然很高兴,觉得总算找回了一度走失的自己。但恰恰在这一点上,一位与我向无交往的作家结论完全相反:写到这么实的程度,是真正的江郎才尽了。“江郎才尽”是我自己很多年前就已认可的事实,并非由《试用期》才得到证明。但现在再一次地被确认,决不多余。毕竟年头多了,容易犯糊涂。

2004年,先先后后写的好几个中篇都挤在这一年发出来了,一下子造成了一种心理假象,似乎是真的有点“旺盛”了。到了冬天,忽然看到《小说选刊》的“读者评点”,头一篇就是对《小说选刊》当年第二期转载的拙作《海参崴红帆》的批评。河南的一位读者在历数了该作好几处细节的不真实之后,很直率地说:“另外,无论是叙述方式、情节设置还是结构以及语言都乏善可陈……”后面的删节号显然是编辑处理的结果,为的是给我留点面子。但对我来说面子其实是无所谓的,有所谓的是有人在我升虚火的时候及时给了我一剂良药。使我牢牢记得,我写作的平庸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改变,量的增加丝毫不等于质的提高。

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对从业者的任何方式的关心都是那么难能可贵——包括批评。禅宗有一个当头棒喝的公案,对一个笨拙的写作者来说,当头棒喝有肯定比没有好。唯愿未来的日子,我一能完全戒除得意恶习,二能真的有所长进。

同类推荐
  •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

    本书是作者研治明清文学部分成果的结集,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汤学探赜”,收论文14篇;第二部分是“红学一束”,收论文7篇;第三部分是“明清文学”,收论文13篇;第四部分是“书评之页”,收入论文7篇。文中收录的论文多为国际性、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而写,发表在各种期刊、论文集和高校学术报上。
  • 内在的星空:余秋雨人文创想

    内在的星空:余秋雨人文创想

    《内在的星空:余秋雨人文创想》撷取了余秋雨二十余部名作中嘉言妙语的精华,分为五个部分:史识、斯文、翰墨、此生、行旅,分别涵盖余秋雨对史识(含哲学、美学、思想、政治、历史、宗教);斯文(含文明、文化、学术、教育、读书、写作);翰墨(含文学、艺术、戏剧、书法);人生(含社会、人生、家庭、爱情、友情、乡情);行旅(含城市、建筑、旅行、风景)等五个方面的思索,深厚的人文学养叠加过人的语言才华,集中展现余秋雨独有的人文创见。
  • 宝鸡优秀剧作选1980-2015(上)

    宝鸡优秀剧作选1980-2015(上)

    宝鸡三代戏剧家的历史,是中国戏剧家历史的缩影。宝鸡三代戏剧家走过的道路和正在走的道路,是中国戏剧家走过的道路和正在走的道路。让我们不妨打开《宝鸡优秀剧作选》,感受一下中国戏剧创作中关中西陲的那一缕山城的来风,感受一下中国戏剧创作在具体的每一个作家笔下的表现形式吧!
  • 砥柱:爱民模范宋文博

    砥柱:爱民模范宋文博

    宋文博同志,先后6次受嘉奖,3次荣立三等功,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次被评为“邵阳市十大优秀青年”。他所带领的大、中队,曾被公安部、湖南省公安消防总队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奥运消防保卫攻坚战先进集体”、“全面建设先进大队”、“湖南省执法质量考评先进大队”、“湖南省青年文明号”、“湖南省消防部队正规化管理五星级单位”、“全省十七大保卫先进单位”。
  •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此书以词为经抒写了南唐后主李煜跌宕起伏的一生,为读者展现了李煜其人、其词、其性、其情。李煜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一生挣扎于束缚与自由、赤子与权谋之间。该书直抵人物内心,用感性柔婉的笔调,呈现了后主早期轻灵婉约的忧伤、任情任性的奢纵,降宋后人间天上的诡异命运、沧海桑田的无常巨变。是集词和人物生平于一体的传记。
热门推荐
  • 浮梦典当铺

    浮梦典当铺

    三千繁华,浮生若梦。产生于天地,游荡于时空——浮梦典当铺浮梦典当铺内,一切皆可典当。〔梦蝶篇〕“我想回到人间……把我经历的一切……还给他!”“可以,以你半数残魂来典当,你可愿?”“我愿意。我梦蝶在此起誓,以一半残魂与浮梦典当铺,典当回返人间的机会,永不反悔!”“好,交易达成,愿你得偿所愿,去吧。”———————————————————————————————————————〔云琛篇〕“您好,我想交易一份情感。”“嗯,你想怎么交易?”“我想……让楚衡渊真正爱上安冉。”“可以,就以你对安冉的记忆和感情来典当吧,你可愿?”“我……愿意。我易云琛在此起誓,以我对安冉的全部记忆和感情与浮梦典当铺,典当安冉和楚衡渊的爱情,永不反悔!”“呐,交易达成,如你所愿,回去吧。”…………(无数的故事随着浮梦典当铺的交易展开,有甜有虐,有哭有笑)作者正在孕育故事中……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从权游开始

    从权游开始

    罗灵初到这个阴谋丛生的危险世界,站在临冬城外的雪原上,连自己是怎么穿越的都不知道。然而大陆之上,权力的游戏已经开局,杀戮、阴谋、暴乱让一切重新洗牌。“活下去”,成为他的首要任务。
  • 吞噬万魔

    吞噬万魔

    江枫被人扔下浑天崖,醒来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敢吃。而妖兽,是他的最爱。吃了妖兽,还能增长自身力量,一口气升五级,也不费劲了。别人修炼功法,百转千回才能进阶,老子只需要动动嘴,就能一跃千丈。这绝不是一个吃货,靠吃妖兽成为强者的故事。
  •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钓个皇子当老公

    钓个皇子当老公

    一个现代的刁蛮女,在一次远足登山活动中不小心坠下山,从此来到一个貌似古代的异世界。开始以为自己误闯了拍戏现场,还乐颠颠地跟一个演员互换了衣裳。殊不知,一切事情都因换装开始——她被当作另一个人给抓了回去,交给那个貌似她命中魔障的变态大色魔,也让她从此卷入一场场令自己抓狂的事件之中。到底这个现代野丫头究竟能不能在这个古代世界中游刃有余呢?
  • 专家诊治肺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肺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教你诊治肺病的书介绍了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
  • 卍当铺

    卍当铺

    你是否曾经游荡在夜市,寻找美味小食,寻找当地特色风味,你是否曾到富丽堂皇的酒店,去品尝天南海北的奇珍。一个名叫心食的小店,开在繁华闹市,开在学校附近,开在全国任何一座城市,店内装饰十分简单,也没有菜单,老板会为你做一份属于自己的菜肴,价格倒也公道,给多少钱全凭客人。然而能够见到心食的人却并不多,更多的却去了卍当铺,能够品尝老板手艺的人都是幸运的,你见到过吗?
  • 穿书成大佬的白月光

    穿书成大佬的白月光

    穿书后,白染兮就成了某大佬的心尖宠,每天被宠的脸红心跳!白染兮:“薄璟衍,你今天特别讨厌!”薄璟衍:“老婆,我又做错了什么?”白染兮:“讨人喜欢和百看不厌!嘻嘻…”薄璟衍:……这世上,满满的都是套路啊!
  • A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Botany Bay

    A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Botany B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