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600000038

第38章 临安春雨初霁①

世味年来薄似纱,②谁令骑马客京华。③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④晴窗细乳戏分茶。⑤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⑥

【注释】

①临安:南宋京城,今浙江杭州。初霁:雨过放晴。②世昧:人世情味。③京华:京师繁华之地,这里指临安。④“矮纸”句:古代书家常在手卷上写字。矮纸,卷面不高的纸。草:草书。⑤“晴窗”句:细乳:《谈苑》:“茶之精者,北苑名白乳头。”宋代北苑茶又有石乳、滴乳等品。细乳是茶中的精品。分茶:品茶。⑥“素衣”二句: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他说京洛的风尘太多,把白的衣服都染成黑色了。语句显然有双关义。

【品评】

淳熙十三年(1186)春,六十二岁的陆游除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事,人奏行在,住在西湖畔。三月还家,七月始到严州,这首诗就是在临安时写的,诗中反映了陆游旅居京城的孤寂心情。

一般将人情比作纸薄,这里以“纱”设喻,其质地多了一点飘忽感,较为新颖。“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刘熙载《艺概》)。它既表现了诗人苦闷无聊,靠听雨来打发长夜的愁绪,也刻画了江南早春节令和民物风情的特色,情景交融,十四字一气贯注,生动有致,诗家认为是难得的名句。朱梓、冷昌青认为“有唐人风韵”(《宋元明诗三百首》)。这两句的妙处在于清新自然,无意为之,与“采菊东篱下”、“池塘生春草”等千古名句一样,都是感兴随机之作,并非冥搜苦寻、琢磨修饰出之,故《唐宋诗醇》有“颔联团转,脱口而出,一涉凑泊,失此语妙”之评。颈联写诗人旅京期间,心情孤寂,用写字分茶来打发光阴。陆游以草书知名,故有“闲作草”之举;“分茶”则涉及宋时风俗。“分茶”,又称“茶百戏”。始于北宋初年,宋人陶毂《清异录》记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鸟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消失。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尾联传达出“归去来兮”之意,是说清明节前就可以到家,用不着抱怨京城空气污浊,担心弄脏衣服。“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用在此处描述陆游当时的处境也极恰切。诗人已老,本该享受生活了,却不得不仍旧奔波于人生路上,个中滋味常人难以体会。诗句从人世起笔,以及早还家作结,情感的运动完成了一个周期轮转;诗人的感叹也尽在其中了。

同类推荐
  •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本书是小说家叶兆言最新散文自选集,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写人记事描物,体悟五味杂陈的人生。近年来,小说家叶兆言创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受到读者喜爱。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小说家,散文只是玩票!”但其散文的精彩,可与小说媲美。也许是家学渊源的缘故,小说家叶兆言的散文表达了浓厚的文人情调,无论是漫谈陈年旧事、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师友,都显得学识丰富、坦诚真挚,散发出平和恬淡的儒雅气息。他的文笔简洁平实,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自有一种韵味,反映了一个作家的深厚学养及其浓厚的现实与人文情怀。
  • 古今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简称《古今集》)是继《万叶集》之后的第二部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敕撰(天皇敕命编选)”的和歌集,堪称日本版《诗经》。书中精选收录和歌一千一百多首,显示了和歌在艺术上的高度成熟,形成了与 “万叶风”迥然不同的纤细、婉约、浪漫、唯美的“古今风”,奠定了后来 “敕撰和歌集”的基础。《古今集》在内容上带有贵族倾向,风格也变得纤丽,同时具有《万叶集》的流风遗韵。《古今集》全20卷1100首和歌中,恋歌占了5卷360首,是总歌数的近三分之一。《古今集》全20卷,收录约130人的歌。有1100首歌,长歌5首,旋头歌4首,其余皆为短歌。该译本参照的底本齐全,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全的译本。译稿开创性地采用了与以往译本不同的三句“五七调”译案。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 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这部演讲集,收录了2007年到2012年间,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专家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的部分记录。从先秦《诗经》、《楚辞》,到近代文学,论题非常广泛的。这部书稿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典文学的传统价值和当代意义。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倒霉神探系列:参精竹妖

    倒霉神探系列:参精竹妖

    三十多年前,在盛产竹子的几处地点,出现过哀嚎的神秘事件。拥有亚洲大半商权的“药王”,心中有一个沉睡多年的谜:他在幼年时曾经在长白山深处偶遇千年的人参精怪:“参童”。几十年后临到生命尽头,药王决定回长白山一探究竟,想再见到多年前的精怪旧友。在警察总处的逼迫下,冷剑伦无奈的加入这一支奇异的长白山旅队,几经波折后,一行人终于到达目的地,而真正的阴谋方于此时揭开序幕:多年前来犯地球的竹星人,竟想再一次“引人入侵”......
  • 穿越在神魔纪元

    穿越在神魔纪元

    一次偶然穿越到未来,这个叫神魔纪元的新时代。全宇宙都开通了类似互联网的虚拟网络,而这个网络叫“诸天万界天道网”。在这个人人如龙的时代,你可能会成神,成仙,成佛,成魔,成为诸天万界无上不朽不灭的存在,当然更多的如尘埃里平平无奇的一粒随风消散!
  • 古龙经典:大地飞鹰(全集)

    古龙经典:大地飞鹰(全集)

    《大地飞鹰》中登场的经典人物:小方、卜鹰、班察巴那。小方已在茫茫沙漠里孤独行走了十几天,滴水未进。天上的秃鹰在盘旋,等着吃他的血肉。他手中仍然有剑,却虚弱得刺不出去。“要命的小方”一直处在不同的困境中——有生存困境,更有信任、猜疑和背叛的困境,但他却在可以逃离的时候,选择回到困境中去。这样的小方,要不要命?
  • 帝尊请三思呆萌帝后又跑了

    帝尊请三思呆萌帝后又跑了

    整个天地分为四类,仙界,魔界,妖族,人族,传说中,妖王娶后三万年无儿无女,却在一个雪天捡到一名女童,取名“郁雯汐”,此女单纯可爱,聪明机智,深受妖王和妖后的喜爱,因疼爱她,妖王把她禁锢在一个地方,不许她出去。若不是一次意外碰到了恰巧下界的他,怕是她永远也只会是那个什么都不懂,集宠爱于一身单纯的“妖族公主”吧。待身份一点点被解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她而去,她堕落了,入了魔道,杀红了眼,却突然被某个曾疼她入骨的人抱住“我不管你是谁,都是吾的至爱,永远都是!”
  • 火影之鸣人的异世界系统

    火影之鸣人的异世界系统

    只是一个无敌的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四种爱

    四种爱

    一本洞彻人心的爱之经典,一部完美解读爱的文学名著!J.K.罗琳最喜爱的作家——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散文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你我能彼此理解、包容和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本书中,C. S. 刘易斯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睿智的洞察力和厚重绝美的笔力深刻剖析了爱的种种美德与缺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全面挖掘了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 我是挂机大佬

    我是挂机大佬

    氪金系统:爸爸···主子···不···宿主你想要登上人生巅峰吗?想要吊打各路天才吗?如果想那就选我吧,只要氪金你就是最强的!陈石:想,可是我没钱···氪金系统:没钱玩你嘛···,浪费本系统时间···肝帝系统:哈哈,勤劳的宿主哟,选我吧,各种任务应有尽有,只要够肝,一切在手!陈石:可···可我是个咸鱼啊肝帝系统:···,咸鱼去死吧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道即逍遥

    道即逍遥

    一首《长生歌》,一段长生路。问道问本心,求道求逍遥。修道尽头,唯求逍遥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