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100000166

第166章 没羽箭张清

没羽箭张清,也是《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的一员,但没有事迹。且“张清”作“张青”。

龚圣与始将“张青”改为“张清”。他在《宋江三十六赞》中写作张清,且称:“箭以羽行,破敌无颇,七札难穿,如游斜何。”此后《水浒》就据此作“没羽箭张清”,而将“张青”送给了一个绰号叫“菜园子”的人作姓名。

张清绰号没羽箭,有学者认为是“箭杆的尾端都粘有羽毛,以便箭飞平稳,这里把石子比喻为没有羽毛的箭”(曲家源说)。清程穆衡说法大致相同:据《酉阳杂俎》,荆州陟屺寺僧那照,善射,复善作风羽(即矢羽)。风羽者,其法去括三寸,钻小孔令透笴,及锼风渠深一粒,自括达于孔,则不必羽也。按此即箭之不用羽者。今以飞石之故,而取其意以制名,徵作者之博奥”(《水浒传注补》)。

我意,“没羽箭”虽可比拟为飞石。但其出典当是西汉勇将李广故事:“广居右北平,出猎,见草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羽,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人矣。”(《汉书·李广传》)唐诗人卢纶《寒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梭中。”即咏此事。盖以箭羽消失在石梭之中,真堪可称“没羽箭”也。与李广没羽箭故事相似的事例,古亦有之,据刘向《新序》,“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金饮羽,视而知其石也;复射之,矢摧无迹”。足见“没羽箭”传说之广。

张清的没羽箭(发石)故事,是写两宋冷兵器的多元。盖宋时,石头用于发射器(石炮),也用作手掷器。据施可斋《闽杂记》说:《宋史·陈文龙传》记,兴化地方有一支“石手军”,能以投石击人。当时有人认为这不合军事法则,就解散了这支军队。“石手军”遂举戈反叛。后陈文龙率师讨平了叛乱。今兴化各乡人士,多擅长投石,能“击眉中眉,击眼中眼”。传闻当地人多在正月至三月间,聚集于空旷之地,画地为圈,大的三四尺;人在十步以内,用石投去,若投中,则站得远一点,圈也画得小一些,直到远及百步,圈也小得像铜钱为止,所以他们的投石技术“独精”。有人以此认为施耐庵是兴化(今属江苏)人,他撰写《水浒》时,可能还目睹此事。其实此兴化乃福建兴化(莆田),与施耐庵本无关系。但俞樾说,“《水浒传》中有善投石者,盖亦有所本也”(《茶香室续钞》卷十六)。当是。或即由此而引申也。

龚圣与为何要改“张青”为“张清”?今人有说,“张青”名字多,易重叠。但我在宋元若干书籍中并未发现有几多“张青”,相应却发现有“张清”名字的。即南宋亡国时,元军直下闽粤,“文天祥置都督府于南剑州,守臣张清行都督府事”(《元史·乌古孙泽传》)。显然,名字易重叠一说不足为据。

张清飞石打十五将故事(据统计,应是十三员,如加上宋江未至东昌前被打伤的郝思文,也仅是十四员),被宋江比拟为五代王彦章打唐将,这正说明它即参照王彦章故事而改编。王彦章,绰号“王铁枪”,为后梁猛将,但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后唐三十六将,未见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的《王彦章传》和相关史传。此事当源出平话。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称王彦章和后唐军大战,第一日打死打伤唐将八人;次日枪挑唐将十六员。后来一日又枪挑唐将十六员。铺陈夸张王彦章所为并将其事转向移植成张清打将故事当系两宋说书人所为。如《东京梦华录》记有“东京盛时,有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说五分”。《古杭梦游录》称有一行戏说历史的说书人,“每遇一人一事,必极力铺张,以图悦耳,而一二好奇之士,往往演其说为谈资,遂致以讹传讹,莫可究诘”。故王开沃《水浒传注略补》说:“故知彦章打唐将事,必此等人为之,可断其妄。”由是又将说书中的王彦章写成张清打将故事,良有以也。

《水浒》得以成功,往往借助于自所比拟的历史人物故事。如此举宋江说的王彦章:一是王彦章故事被平话唱红,为人知晓熟悉;二是王彦章英武,被武人引为楷模,参见欧阳参政《王彦章画像记》(《青琐高议·前集》卷十);三是王彦章为寿张(今山东阳谷南)人,死后葬郓州(今山东郓城)莞城。系梁山好汉多人的同乡。

同类推荐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绘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多方面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中国避讳

    中国避讳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它比喻有权有势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对平民百姓的正当行为却严加限制。避讳,是封建社会的礼俗之一,它有着怎样的规则呢?在王晓岩编著的《中国避讳》中有详细的记载和明确的解释。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幻界奇遇

    幻界奇遇

    在现代的生活中,一切都仿佛是一成不变的,机缘巧合之下,孙瑜和他的伙伴们来到了一个充满新鲜事物的世界……(本人第一次写,不好见谅)
  • 半步歌谣

    半步歌谣

    现实的火焰疯狂烧着双眼,梦想的清泉为何远在天边。
  • 农田常用杀虫剂使用技术

    农田常用杀虫剂使用技术

    本书从农药,特别是杀虫剂的科学使用出发,系统地叙述了杀虫剂的分类、作用机理、选用原则、毒性种类、防止中毒的措施,并且比较详细地叙述了100种当前我国常用杀虫剂的毒性、理化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本书内容翔实,语言通俗,可作为普通农民、农药经营者、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技术指导书。
  • 重生之倾城王爷

    重生之倾城王爷

    花倾城穿越了,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大家小姐,可是她到好,穿越成了一个乞丐,还是一个带着一个爱哭的托油瓶的乞丐。看她在这个以女子为尊的世界里,任何混的风生水起。傲娇王子要嫁她,不好意思,我有如意敌国王爷想娶她,不好意思,我有如意看她如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只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为了给心爱的他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她毅然决然的参加了鬼军,组成了让其他国家谈色色变得鬼军,用现代的黑火药让敌人闻风丧胆,最后混了个鬼王爷的称号。四兽大陆的人都知道,鬼王爷是天不怕地不怕,上打黄帝,下打奸臣可是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她,却怕她家如意的眼泪用她的话来说,女人要横,就在外面横,在家横的那活窝囊废没什么区别而对于如意来说,这辈子遇见了倾城,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分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倾城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坑的你倾家荡产,最后你还要对她感恩戴德
  • 魔兽穿越季

    魔兽穿越季

    两个仅存的特种部队成员在梦境的指引下,前往了跟艾泽拉斯平行的世界寻找失落的战友......而那里早已经被无数异界穿越者霸占.....在黑暗和秩序混乱的时代,谁,才能真正的为水深火热的人们争取光明。特种部队第二季,小黑文,改装世界史,致敬各种名著以及影视经典角色,尤其是来客串的反派。开放世界,人人有份。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我家王妃又暴走了

    我家王妃又暴走了

    “呵,你可是我救回来的,怎么?不认账?”“你今天又去哪里了?有没有惹事?”“我的玉笛呢?谁拿走了?”……“王爷,王妃又把一个房子炸了”帝北曜听了,只能无奈的笑了笑。“算了算了,随她去吧。”甜甜的恋爱轮到我家王爷了吗?
  • 一术镇天

    一术镇天

    传闻之中,九天之上,通天仙路,无上仙门,一踏而过,便可永生。然而修仙者为求永生,前赴后继,为何又成为苍天眼中的毒瘤?人有法术,仙有仙术,天亦有天术。天术镇压一切,乃万术之祖,世间万法莫不始于天术。苏夜,一个穿越而来差点被当做祭品献祭给九天仙神的卑微生灵,又将怎样踏遍万仙,一破仙门?
  • 艰苦的岁月

    艰苦的岁月

    棉花宋代由爪哇传入我国,曾名吉贝,是马来语的音译。元代黄道婆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纺织技术,明代徐光启写了一篇著名的《吉贝疏》,力陈棉花之重要。欧洲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发展迅速,20世纪初登陆中国,三四十年代上(海)青(岛)天(津)现代纺织工业初具规模,可是华北平原的棉纺仍停留在黄道婆的水平上。河北省南部多沙壤,日照长,适于种植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是著名的“棉花窝”。
  • 妃不弃医

    妃不弃医

    接急诊却接到了本该出差的男票。他和一个陌生女人在一起,鲜血刺红了她的眼。手术结束睁开眼睛,却发现自己冷不丁穿成了一个快要被大伯埋掉的小可怜。从此日子水深火热,斗恶奶,斗坏伯,斗斗更健康。心地善良捡了个快没命的绝世美男回来,悉心照料到痊愈。却不料男人没脸没皮,轻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以身相许可好?”于是白秋落白天治病救人,晚上还要防着某人,日子简直不要太悲催!只是时光流转,男人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她这才发现,有些人注定成劫,挣不脱,逃不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