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8900000047

第47章 毛泽东与《水浒传》

盛仰红

毛泽东熟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一部是《水浒传》。

少年看《水水浒》。毛泽东在进入私塾蒙读时候,却已经熟悉水浒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了。这时是1906年,他13岁。

他很喜欢《水浒传》。《水浒传》一直是常读的书。

后来,他对徐海东、贺龙两位将军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他也曾对警卫员、翻译等随身人员分别说过:“《水浒》至少读三遗。”

读《水浒》,说《水浒》,评论《水浒》,介绍《水浒》,《水浒》贯穿了他的70年读书生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水浒传》是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保留、存积了我国自宋元和明初中期的许多民间语言和文化、社会风俗和习惯,这些,乃是在官修史书和朝野士。大夫的札记野史里难以寻见的。而《水浒传》的神髓,却是以形象思维,抒写了那个时代各阶层、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心态和行为。它记下了当时社会的一百二十行的大多数职业行当。

毛泽东读《水浒传》,开始也是出自审美的情趣,即艺术形象的塑造方式、精致的杀打文字作欣赏的。如少年放牛时学武松打虎。但他此后却没有停滞下来,像常人那样把《水浒传》仅视为一种艺术文化,而是很快转入对它的实用价值评估。他重视《水浒传》所执持的农民气息和大众文化,在风雨如晦的文化启蒙时期,就提出“学梁山泊好汉”。根据毛泽东自己回忆,《水浒传》是他少年时代影响最大的一部书。在创办文化书社,所发售的100余种中外哲学和人文科学书籍里,《水浒传》是唯一的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在主持新民学会期间,建议同侪读些《水浒传》;在广州农运讲习所时,介绍宋江和《水浒传》,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水浒传》是必读的一部书,长征中途急于找寻《水浒传》读,在延安和北京时期,《水浒传》又是书架上必备的。他熟悉《水浒传》的各家版本,一百回的简本,一百二十回的繁本,金圣叹腰斩的七十回本以及由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独立成篇的《宋江平四寇》、《水浒传》衍生、嬗交的《水浒后传》(清陈忱)、《水浒新传》(张恨水),等等。

毛泽东喜读《水浒传》,也许这也表示他对旧社会旧世界黑暗和沉沦的愤懑和不平。“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与地斗争,其乐无穷;与人斗争,其乐无穷。”《水浒传》在前半部所宣传的“造反有理”思想在他脑海里不时浮现,所以后来他神往过去,说:“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

《水浒传》是以写宋江等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在梁山上聚义、高举“替天行道”大旗的一部书。因为强化“造反有理”,明清以来官府多有把它视为“诲盗”之作,列为“查禁”的。也有人把它界定是写绿林好汉。“盗贼本王臣”,是因为奸佞当道,无可奈何落草为寇的。但半个世纪以来,随之农民战争在史界的拔高和走红,它也被升值为“歌颂农民英雄”的好书,还认为这是封建社会唯一的一部歌颂穷苦农民的文学小说,也是一部最成功的反映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完整过程的古典小说。文为时而作,诸说不一。但当今学界较多于倾斜此说:《水游传》梁山群英,极大多数人员的阶级成分和阶级行为,都很难说是纯洁的贫下中农和雇工。对此,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有卓荦之见,当他读了包括《水浒传》在内的若干传统平话小说后,直到四五十年代他神往当年时,就不止一次地提及:“有一次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可见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思想是统治思想”,是不可能也不会允许“歌颂农民英雄”的文字问世,而且竟能让它不径而走,占领文化市场,传世传代的。毛泽东很早对《水浒传》就有科学的独立见解。

“《水浒传》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

毛泽东青少年时候,就站在极大多数被压迫者的立场上,为人类谋幸福,求解放。他和同志们以批判的武器进行武器的批判。《水浒传》里的若干文化内涵,所反映的一种阶级社会基层民众与上层贵族的对立,朴素的唯物辩证主义和造反的喜剧和悲剧,就必然为他青睐,发生共鸣,以至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在工作和学习中运用。《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也就成为他教育人们、沟通人际语言情感交流的一种运载工具。古今以来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广泛运用,恰到好处。他阅读《水浒传》的收获和认识超越于文学命题,而升华为对社会学、政治学,而蕴含形象思维的研究,由此作文化选择,评判、界定《水浒传》持有的正负价值取向。

三四十年代,毛泽东欣赏《水浒传》,古为今用,并指示把它的其中情节改编为戏剧。

《水浒传》前七十回,贯穿了一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阔大场面,即“逼上梁山”。它是小说《水浒传》的一大主题,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这也是毛泽东注重《水浒传》的一个主要课题。上井冈山就是“逼上梁山”,“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在他安排和关切下,1944年延安平剧院排演了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他在观看了后,当即给编导们写了一封信,认为是在传统题材里挖掘出了历史的真髓。“逼上梁山”也成为毛泽东此后30多年常提及的俗话,在言谈和书本上常说,诸如“每造反者都是逼上梁山的”,“我是被他们逼上梁山的”,等等。

毛泽东欣赏《水浒传》,还因为《水浒传》故事多蕴含朴素的辩证法。如“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此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三打祝家庄》。他说:“《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1945年2月,毛泽东在观看了平剧《三打祝家庄》后,又写了一封信:“我看了你们的戏,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继《逼上梁山》之后,此剧创造成功,巩固了平剧改革的道路。”

毛泽东晚年也注意了《水浒传》的后二十回,那就是宋江等受招安,征辽打方腊。

这是梁山群雄的历史必然,在封建社会的民间造反,即落草为寇,或农民起义,不是蜕变、被消灭,就是投降。

毛泽东多次提出要保持优良的革命传统,保护革命胜利成果,他曾经推荐学习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手抄李健侯《永昌演义》,“以为将来之用”,在进入北平前后,还多次提及李自成失败的教训,教导人们跳出李自成失败的怪圈,因而梁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和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也就成为他晚年所注意的课题。70年代,毛泽东多次就《水浒传》最后二十回发表评论,印宋江投降了,去打方腊。它就是1975年所说的关于《永浒传》的评论。这是他在晚年继续读《水浒传》,崇尚斗争的理念,而极不满宋江搞投降的一个心理基调。

毛泽东善于应用《水浒传》故事,以至旁及元明《水浒》杂剧,如李开先《宝剑记》;且在谈话和文章中经常插入,其熟悉力度,甚至还将其中俗语,恰如其分地运用于诗词创作领域,如“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冻死苍蝇未足青”和“捉鳖”、“风流人物”。古今中国还罕有诗人能像他那样。借用小说文字,拓宽了诗界。

“一百零八位高级将领中就有做特务工作的”

毛泽东就《水浒传》谈了很多人物。

他谈了梁山的第一任领导人王伦,第二任领导人晁盖。“白衣秀士王伦不准人家革命,结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晁盖是好的,可是却被摒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让他早死了。

他谈得最多的是第三任领导人宋江,此外有李逵、武松、鲁智深;

从中提及事迹和行为的,还有林冲、石秀、戴宗;

点涉到姓名的有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柴进、三阮、张顺和孙立、萧让、安道金、朱责等人。

他充分应用一分为二,以阶级成分和政治表现为基本标准,充分肯定李逵、吴用和三阮,也赞扬武松、鲁智深。由此在长征途中,以武松打虎比拟红九军剐军长许世友,将开辟晋寨冀边区的八路军——五师政委聂荣臻,称之是“新的鲁智深”,在建国后,还称李达是哲学界的“黑旋风李逵”。这是因为他们颇有造反精神,不愿屈服于王朝招安。

他讨厌大地主出身的卢俊义和后期的梁山总头领宋江,说他们是投降派,搞修正主义。

《水游传》宣扬“四海之内皆兄弟”。梁山一百零八个“高级将领”,人人都有职责,有发号施令、行军作战的,也有开酒店、专做特务工作的,有主持制作衣甲、兵器、专办钱粮、酒席宴会的,行行俱全,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单单是讲山头,就有桃花山、少华山、二龙山、对影山、清风山、白虎山、黄门山、饮马川、芒砀山、枯树山,等等,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毛泽东满有兴趣地作了介绍,也说了其中若干人的心态,像“那个卢俊义是被逼上去的”。当然也有是骗上梁山、捉上梁山、高高兴兴上梁山的。

1975年,毛泽东倡导读《水浒传》,还提出把鲁迅的《谈金圣叹》杂文放在今后出版的《水浒传》前面,作为阅读《水浒传》的指南。但我们却在当时各家出版的《水浒传》中,没有见到这篇著作,所见到的扉页,乃是“毛主席语录”两段: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这当然是学术研究,它也是认识《水浒传》的一家之见了。

同类推荐
  • 西部流浪记

    西部流浪记

    西部有一部厚重的历史,西部曾是一片浸透血泪烟尘的荒原,那样的西部曾一次次出现在赵本夫的梦里,很多年,后他终于去了西部,而且是去一趟又一趟,有点收不住脚了。他说,能吸引他再去一趟并且是反复去的地方,只有中国的西部。于是赵本夫开启了一次单独的西部行,准确地说,是去西部流浪。不住大城市,不和当地作协联系,不找人接待,不住豪华宾馆,吃、住、行一切由自己来。大方向是西部,但没有具体目的地,一路随兴,走到哪算哪。他以脚步丈量梦里的土地,以饱经沧桑的心重新阅读西部,抒写西部。本书还收录了多年来赵本夫所创作的散文精品,集最新散文与最佳散文作品,精选呈现。
  •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本书讲述了一位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少年,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于儿时一起成长的伙伴,关于那些有趣的童年游戏,关于成长的快乐与收获,作者都用细致入微的笔调,重塑了一副如诗画般美好的童年。或许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见自己的童年,唤醒你生命中,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 巴黎的忧郁

    巴黎的忧郁

    《巴黎的忧郁》中既有对肮脏、丑恶社会现实和世俗习气淋漓尽致的抨击和讽刺,也有对美的引人入胜的描绘和心向往之的渴求。该书在当年曾引起评论界极大非议,诗集被禁,波德莱尔还为此吃了官司。但流放中的雨果却对诗集大加赞赏,称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林微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微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徽因,一个完美的绝代女性典范她是清高的,她是世俗的,她是感性的,她是理智的,她也是浪漫的,她是民国才女中不肯屈服于命运、会选择命运的女子。这都是她,不是很纯粹,但值得细细品味。走近她,了解她的生活、她的文字、她的思想,欣赏她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意志,体会她在尘世的喧嚣中寂静安然的心态,学习她的交际魅力和处世智慧。做内心强大的女人——自信、乐观、睿智、豁达、理性、坚强。
热门推荐
  • 我是个迷

    我是个迷

    苏纸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在一家普通的咖啡店里打着普通的工在遇到纪巍然后,一切都变了他才发现,自己居然死过一回?那么他是谁?那纪巍然又是谁?
  • 藏珠记——元婴草

    藏珠记——元婴草

    一个女孩为了找寻身世,无意之间卷入了一个隐藏在整个城市多年的秘密。亲情友情爱情,信仰良知原则,有什么是不可以放弃?我们都是生命短暂的动物,在这个世界上不停的的选择、放弃。为了一个传说,多少人前赴后继,是人性的贪婪还是自然法则的恣意妄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取舍!
  •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在唠叨的叙说里还原岁月,在恳切的絮语中沉淀美好,在谆谆的叮嘱中叩响心扉。无论世事多艰,你都可以从作者痴痴的低语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自己,便有了笑对幸福的力量。
  • 恶魔校草:丫头,我喜欢你!

    恶魔校草:丫头,我喜欢你!

    因本文情节被本汽水儿大量改变,导致简介与内容不符,所以本汽水儿决定5.30本文简介和封面,书名一起上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命中注定你是妃

    命中注定你是妃

    心如素简,无忧无愁,她本来是小镇上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谁料国家战火四起,她与当朝战神二皇子有了层层说不清看不破的纠葛,是情?是债?还是单纯的同情?后宫的勾心斗角,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他纵然有心将她留在身边,可是美玉一旦被擦亮,绽放的光彩将再也无法隐藏,她终究不是池中之物!情深缘浅,许下的誓言又该怎样兑现?
  • 超越宇宙的神

    超越宇宙的神

    公元前133年。西汉王朝。一位神跨越时空,降临人间。从那一天起,一个无比庞大的帝国诞生。它的名字叫做:诸夏多元宇宙帝国。汉武帝:“上神大人,汉朝求加入!”唐太宗:“上神大人,唐朝求加入!”奥斯曼一世:“上神大人,奥斯曼帝国求加入!”凯撒:“上神大人,罗马帝国求加入!”全王:“宝宝也要加入,么么哒!”鸿钧:“洪荒十万仙愿与尊驾共襄大业!”……
  • 你无法改变世界时,改变自己

    你无法改变世界时,改变自己

    本书分别从人生、生活、人际、处世、工作、得失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改变对我们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富含哲理的论述与经典故事的完美结合,使得本书极具实用性。每当我们处于不同的境遇时,本书教你学会如何改变,谋求一个和平共处的环境,用精湛的技巧有效地解决人生难题。本书以“改变”为出发点,通过富含哲理的论述与经典故事,分别从人生、生活、人际、处世、工作、得失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改变。
  • 穿书之为何我完成不了捧杀

    穿书之为何我完成不了捧杀

    一觉醒来就发现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自己穿成了未成年,一下子年轻了好多岁,据说还有了一个小萝卜头的未婚夫,而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还没开始生活就发现自己原来是穿到了之前看过的一本小说里,而自己的原身,不是主角的后宫,亦不是主角的红颜,而是主角的炮灰哥哥的炮灰未婚妻而已,除了幼儿时的短篇出现,就只剩死得凄惨的那一小部分了,这么一想,未免沾边的剧情也太少了吧,好歹也干脆点给个边都沾不上的身份啊……
  • 最强仙府升级系统

    最强仙府升级系统

    脚下是七彩祥云,手中是诛仙剑身上是金甲圣衣,后背是诸天神佛有了最强仙府系统的江天,从商店模式买到了吃下第一口,就能给人带去超能力的【恶魔果实】。身怀【九头尾兽】一念之间变身【死神,白一护,头牛一护】!脚踏九天十地,打怪升级!【超级系统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