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7300000012

第12章 西点之父(1)

“在麦克阿瑟漫长的军事生涯历程中,有许多方面至今仍然争论不休;但有一点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是他而不是任何别人领导西点军校迈入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开始了现代化的军事教育。”……麦克阿瑟因此被誉为“西点之父”。

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4月,“彩虹”师受命前往布雷斯特和圣纳泽尔,执行军事占领任务,并从那里取道回国。

5月12日,麦克阿瑟刚刚回国没有几天,还未来得及休整,就被召到华盛顿晋见陆军参谋长佩顿·马奇将军。马奇本人也是西点毕业生,他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深知它的弊病。因此,他决心整顿西点军校,修改其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为此,他想让年轻有为、敢想敢干、具有领导才能的麦克阿瑟担任西点军校校长。

马奇说:“麦克阿瑟,西点军校里一团糟。学院落伍了40年。我们想让你到那里去,使学院恢复活力,改变面貌。过去太狭隘了。我希望拓宽思路,为部队培养更多的合格学员。”

麦克阿瑟吓了一跳。他立即说:“我是打仗出身,不是教育家,”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况且,那儿很多人都给我上过课,我去那里恐怕不合适。”

“你能做好这项工作。”马奇安慰他说。他相信麦克阿瑟有能力、有魄力胜任新的岗位。麦克阿瑟年轻,富有理想,能敏锐地认知事情的本质,从不墨守陈规,这是他的优点,西点军校目前的情况正需要麦克阿瑟这样的人。

这项重要任命,据说麦克阿瑟的母亲也起了一定作用。马奇曾在麦克阿瑟父亲手下干过,并受到青睐,从上尉一跃而晋升为上校。当麦克阿瑟的母亲听说马奇正在物色西点军校校长时,就及时提醒他不要忘了这层关系。

麦克阿瑟又一次走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军官都降职使用,许多人降回到自己的正式军衔。麦克阿瑟的正式军衔是少校。马奇的任命,等于给麦克阿瑟加了一颗将星。

1919年6月12日,麦克阿瑟携其多病的老母前往西点走马上任。麦克阿瑟任校长时正好39岁,是西点军校建校以来最为年轻的校长之一,比他年轻的只有托马斯·H·鲁格上校,一名内战时期的英雄,1871年38岁时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

此时的西点军校一片混乱,几乎成为废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向法国前线输送军官,学员们都提前毕了业。在校生只有一年级学员;教程也被缩短为一年,西点军校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短期训练班;学员素质低劣,教学质量下降,学校秩序混乱。学员经常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学校的教职员工对这种状况极为痛心和不满,大批辞职离校,西点军校面临垮台的境地。国会的某些议员也对西点军校的前景担忧,很多人公然提出,假如不再发生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规模的战争,保留这样一所代价高昂的军校是否还有必要?也有议员主张停办西点军校。

昔日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在痛苦挣扎着,重振雄风的重任落在了麦克阿瑟身上。

麦克阿瑟一走进西点军校校园,就觉得气氛有点不大对劲。教员们和学员们对他的到任反应冷淡,原校长副官威廉·加诺则正在办公室里写辞呈。显然,这都是官僚习气造成的,为此,麦克阿瑟首先拿官僚习气开刀。

麦克阿瑟走进办公室,发现了加诺写的放在桌子上的辞呈。他二话不说,拿辞呈便撕碎了。他当面告诉加诺说:“你不必有什么顾虑,安心工作就行。”

同时,麦克阿瑟叫人拆掉了案头召唤副官的铃,他说:“副官不是侍从。”并把加诺的头衔改为办公室主任,表示尊重。

这些举动赢得了加诺的好感,他打消了辞职的念头,并请麦克阿瑟检阅学员队。麦克阿瑟说:“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何必多此一举。”

麦克阿瑟知道他现在的担子有多重,他需要的不是虚假的欢迎,而是真诚的合作。因此,从上任那天开始,人们经常看到他,身穿短大衣,用饱经战火的卷皮带把退色的绑腿紧紧捆在瘦骨嶙峋的小腿上。他手持一根马鞭,当学员按通常习惯严肃地向他敬礼时,他若无其事地把马鞭举到取掉了帽圈的军帽边,以示回答。走路的时候头向后仰,他扬起的头使他的鼻子处于一个傲慢的角度,似乎他永远在遥望远方、沉思未来。

麦克阿瑟每天上午用二三个小时到办公室处理他的信件。中午到下午1点召集各部门成员开一次办公会。午餐时间两小时,他可以小睡一会儿。然后他回到办公室办公两小时,5点钟回家看母亲。每个星期麦克阿瑟至少与学术委员会开一次晚间会议。

麦克阿瑟办事敏捷,不喜欢积压公事,今日事今日毕。他向办公室人员明确表示,他认为文书工作无关紧要。麦克阿瑟回完一封信,很可能就把它扔在一边。一份报告可能几易其稿,但只有终稿保存下来,其余的都扔进了垃圾袋。有一次,麦克阿瑟生病在床上躺了几天,他叫来一名军官,让他把所有需要他签名的文件拿来。

“把那些有关下次战争输赢的文件拿来,”麦克阿瑟说,“其余的你签字。”

再造一个西点

麦克阿瑟总是想透过事物的表面,寻找他行动的依据和理由。传统、习惯和惯例对他不起作用。相反,他热衷于向它们挑战。“去他的条例,”他常说:“制订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需要顾全大局时打破它们。”

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查,麦克阿瑟发现西点军校弊端严重,一团糟,必须进行改革。他在任校长第一年的年终报告中说:“我任美国陆军学院校长之日,就是这所学院生活的一个时代终结之时。”

麦克阿瑟亲身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感觉西点军校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战争对军人的要求。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查,麦克阿瑟于1920年初提出了改革西点军校的目标: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西点军校的任务应立即转变,以便为下一次可能发生的战争培养合格的军官。过去这场战争的规律只能作为未来战争规律的参考。20世纪的战争是大规模的冲突,国家派往战场的集团军不会单纯由职业士兵组成。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参加战争的大部分人是从工厂、农场、教室和办公室临时征召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有文化,头脑灵活,他们与数个世纪以来的职业军队的传统完全不一样。老式的指挥方法根本行不通。现代战争需要一种新型的军官。因此,西点培养的人才在必须具备我们传统的基本军事素质的同时,还必须有着敏锐的军事和政治头脑,通晓世界和本国事务,并对指挥心理变化的每一个方面有更全面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造旧西点,在西点的废墟上再造一个新的西点。

麦克阿瑟提出的西点军校改革目标,遭到很多教员的反对,尤其是学术委员会。按照陆军部的规定,西点军校设立一个由12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全权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学术委员会由校长、学员干部和各指挥系的头头组成。麦克阿瑟来到之前,学校委员会的权力很大,几乎决定了学校的一切日常事务。前任校长蒂尔曼在把西点军校交给麦克阿瑟时的离职讲话中,特意对他说:“学术委员会的影响不应削弱,它的决定应该受到重视。”

在学术委员会中的许多人看来,麦克阿瑟不像他们所见过的或想像中的将军,他着装随便,态度傲慢。学术委员会认为西点军校根本就没有问题。他们反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任何的改变。12个人中只有2个人支持麦克阿瑟。一个是年轻的学员指挥官罗伯特·丹福德上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学员时就与麦克阿瑟相识。还有一位是英语系主任卢修斯·霍尔特上校。

麦克阿瑟想要实行改革,必须首先排除学术委员会的干扰。

按照规定,每个星期都由麦克阿瑟主持召开至少两次由学术委员会人员参加的会议。在头几次会议上,不等麦克阿瑟提出自己的意见,总有人打断他的话。麦克阿瑟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一次,麦克阿瑟主持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讲解他关于改革学校教育的意见。一名老教授不断地打断他说话,麦克阿瑟终于忍不住了。

他一拍面前的桌子,大声说:“坐下,先生!我在讲话!”

那人坐下来,满脸通红。自这以后,委员会的成员对他尊敬些了,但他们仍不遗余力地反对麦克阿瑟和他极力主张的改革。在通常的情况下,校长的职责就是实施学术委员会制定的政策。麦克阿瑟上任后,为了实行自己的改革,不理会这一套。这使双方的矛盾很大。无论学术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怎样反对和怨恨麦克阿瑟,但是他们都不得不按捺住对立的情绪,因为麦克阿瑟受到总参谋长和陆军部长的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后,委员会的其他人都不敢明确反对麦克阿瑟的意见,他可以自由地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了。

接手西点军校的第二年,即从1920年下半年开始,麦克阿瑟逐渐对西点军校从各方面进行广泛的、循序渐进的改革。

首先,拓宽了学校的课程设置范围,使教学内容现代化。麦克阿瑟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在他看来,“军队是为国家打仗,而不是武装国家”。军校不但要为学员将来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应培养学员具有广阔的视野,并教育学员树立起随时准备参战的思想。因此他强调,必须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使学员所学知识能够适应日趋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在他倡导下,内战研究课被取消,增设世界战争研究、空气动力学、内燃机学和演讲艺术等课程;计算尺的使用终于得到了认可;地形学的课时减少,法语课增加;开办历史系。麦克阿瑟还使委员会同意开设一门综合研究政府和经济的新课。

同类推荐
  • 朱德群:从汉家子到法兰西院士

    朱德群:从汉家子到法兰西院士

    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1920年生于江苏省徐州萧县白土镇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44至1949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他为追求自己的艺术发展而赴法国,从此在巴黎定居至今。这本传记叙述、剖析了一个三十年代中国土生土长的青年,如何踏上世界艺术之峰的平凡而不凡的历程。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两千年来,人们对秦始皇的骂声不断,如果赢政地下有灵,大约该愤愤不平,颇为不满吧!公平一点讲,作为一位帝王,而且是刚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的帝王,秦始皇能够做到“政平”“守法”“好文”,我们对其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后世对秦始皇最为诟病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暴虐和求仙问道。但后者不过是人之常情,今人不也概莫能外?至于前者,古来即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如果是守法下的暴虐,至少也该给他一个“良民”的称号吧!“依法治国”。恐怕秦始皇做得比很多朝代的帝王都要好很多!
  • 群英荟萃:创新领军人才访谈录

    群英荟萃:创新领军人才访谈录

    聆听智者声音,领略大师风采,感受思想力量,感悟大家魅力。本书收录了我自2010年以来的28篇人物专访稿,以及发表在《人民日报》和《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上的两篇与创新领军人才有关的文章。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46年至1948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分化与转型,客观描写了民国大师与政治或即或离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去留问题时的非常抉择。生逢鼎革,山雨欲来风满楼,站在十字路口,胡适、老舍、沈从文、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张爱玲、林徽因、丁玲、张恨水、曹禺、赵树理、冯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为历史与时代所裹挟,以坚定的道义和担当、独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进行着一场影响个人命运甚至中国文化命运的抉择。国统区的文人,努力书写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觅寻,在与政党、政治的复杂关系中曲折地成长;而解放区的作家,兴奋地以丰富多彩的笔墨为解放战争留下真实生动的文学画卷。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中国文化界何去何从?“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士”,新时代的钟声正激荡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热门推荐
  • 归来被十位哥哥宠上天

    归来被十位哥哥宠上天

    她,是这个星辰国的废材小姐,成王的废物郡主。但是成王都非常宠着这个废物郡主。他是残月国的九王爷,是人人喜欢的九王爷,天下女人数多,却只认定一个,永不换
  • 重生之超级无敌至尊

    重生之超级无敌至尊

    平行世界异能者为尊,平凡的苏阳重生而来得到大机缘,拥有相当于十四种异能的他,在这个不一样的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终成为一代至尊……书友群:1025965600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的温柔独宠

    他的温柔独宠

    陆宁笙一觉醒成了恶毒女配还多了个儿子。书中女配陷害女主不成反而把自己搭了进去,最终含恨怀着孩子嫁给反派。因为不是真心实意嫁给反派,女配纵容家中佣人虐待三多岁的儿子,冷眼漠视。被反派发现后,关进精神病院,逃跑时车祸身亡。而三岁多的孩子被虐待后,心理扭曲,成了小反派,长大后走上不归路。陆宁笙内心惊恐,天啊我不想英年早逝。#一家三口都是反派##作为恶毒女配的我不想英年早逝##恶毒女配自救计划#【甜宠文】【1v1】
  • 霸道校草霸道爱

    霸道校草霸道爱

    “抬起头看着我!”一声很温柔的声音响起。这声音不大,却引来了一群同学的围观。“抬起头看着我!”见我并未抬头,他再次开口。为了能早点脱离,我慢慢的抬起头,一怔,天哪,怎么会是他,他可是我们学校公认的校草级的男生宫陌涵,我撞到了他,我居然撞到了他,该怎么办……“我,我,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害怕的连说话都连串不起来。宫陌涵扼住我的下巴,让我的眼睛直视着他,然后眇了眇周围围观的同学们嘴角扬起淡淡的一抹笑意:“伊怜梦,做我女朋友,我喜欢上你了。”很简单的一句话,白痴都能听得懂。
  • 神灵天唤

    神灵天唤

    【故事流小说】一骑当千甘兴霸,火烧连营陆伯言,据江东抗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谋略如神范亚父,陷阵千里龙无敌,镇北域图南地,千古无二楚霸王。水淹七军关云长,一身是胆赵子龙,继霸业志九州,汉川之主刘玄德…不一样的世界-唤灵大陆!这里是灵师的世界,而其中有传承的唤灵师,则能召唤历史上的无数名将,且看这风云再起,龙战于野!
  • 刺客信条之寻仇

    刺客信条之寻仇

    我就是个胆小鬼,眼睁睁的看见亲人被活活烧死,我自己却无能为力,上帝在哪里?总有一天我要把痛苦全部还给你们两个!
  • 我心愿往梦归途

    我心愿往梦归途

    我不入梦魇境,谁入?为解康身世之谜,康艾江杨进入梦魇境。不怕刀山火海,只怕人心测验。是人是魔,是谁的梦魇?是离是归,是谁在期盼?是面对承认还是逃避与欺瞒?请看康艾江杨的成长与蜕变!
  • 我所知道的汪伪政权

    我所知道的汪伪政权

    汪伪政权又称汪伪国民政府,是抗日战争期间以汪精卫等投靠日本的国民党要员为首建立的政权,1940年在日本扶持下成立于南京,1945年抗战胜利后覆灭。本书所收文章皆为汪伪政权参与者撰写,重点讲述了汪伪政权的创建过程、派系争斗、军队建设、经济活动等,剖析了汪伪的投降主义政策及卖国行径,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和掠夺,内容翔实,为此阶段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 血古

    血古

    “我问你,比天才还天才的人叫什么?”“叫天才中的天才。”“那比天才中的天才还天才的人叫什么?”“呃...”“我告诉你,比天才中的天才还天才的人,就是你。你们这类人统称为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