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9200000062

第62章 在乎孩子的感受

现实例子

《卡尔·威特家训全书》中有这么一段:

小宝正捧着书坐在那里出神,半天没有翻动一页。父亲发现儿子学习的时候走神非常生气,冲着小宝发起火来:“你这混蛋,做什么呢!”并随手给了小宝一记耳光。

“我在看书……”小宝被吓呆了,吞吞吐吐地撒了个谎。

“胡说,你还想骗我”父亲冲着他大吼起来,“你不知道学习时走神是不对的吗?”

小宝无法回答。

“没听见我的问话吗?……为什么不说话?”

“我……我在想……”,小宝本想对爸爸说出他的想法,但却说不出话来。

“你想什么?有什么好想的!叫你学习,你却东想西想,太不像话了!”

“我在想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小宝鼓足勇气表达了他的想法,“铁匠能制作农具,木匠能修房子,学这些语言和文字有什么用呢?”

“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父亲又给他一记耳光,“简直不求上进,真是个废物……”

“可是,我不懂……”

“不懂什么?我叫你学你就学,有什么懂不懂的!”

反省

父亲是想孩子好好学习,这没有什么不对,但父亲说话的方式和内容,能让孩子明白什么呢?父亲粗暴的态度、霸道的言行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父亲轻视孩子的想法,忽视孩子的困惑,怎能让孩子真心地认真起来?

许多人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没什么效果不奇怪。当我们缺乏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耐心,不能帮助他们解决疑惑时,就无法赢得孩子的合作。

教育不只是传道授业,还要懂得解惑。孩子们有疑惑、有想法是好事,说明他们在动脑筋,比起死读书、读死书,学会动脑思考更重要。

只有在乎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才能在解除他们疑团、鼓励他们脑筋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教导。

同样是孩子看书走神,下面这位父亲就是我们的好榜样。

现实例子

一次,父亲发现孩子捧着书本保持一个姿势很久,知道孩子一定是走神了。

等到孩子休息时,父亲对孩子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只有集中精力才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不把心思放在一处,即使花费很多时间也没有用。不集中全力去学习和工作等于浪费生命。”(分析:具体解释了认真专心的意义,而不是枯燥要求。)

孩子看着父亲小声地说:“爸爸,您也注意到我学习时走神了吗?”

“是的,我认为你是个很好的孩子,自从我教你认字以来,你一直对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可今天为什么走神了呢?儿子,告诉我,是你忽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了吗?”(分析:非常关心孩子的想法,同时不忘给予孩子肯定,这是开启沟通的好方法。)

“不,爸爸……”孩子想了想对父亲说:“我仍然觉得学习很有趣,当我慢慢地掌握了那些知识后,我真感到幸福。”(分析:只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肯定,孩子才会吐露心声。)

“可是,为什么你今天在学习时走神呢?”父亲不解地问道。(分析: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

“只是……只是……”(分析:孩子还在犹豫。)

“只是什么呢?没关系,告诉爸爸,好吗?”父亲想,孩子心中一定有什么自己不能解开的疑问。(分析:用理解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只是我今天突然想到,我学到那么多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学习木匠活可以作家具和建造房屋,学铁匠活可以制造炊具和农具,但我学了那么多的语言和诗歌能做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好玩吗?”(分析:孩子在思考学习的意义,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比起一味学习书本知识,思考更加重要。而且思考学习的意义,了解学习的作用对将来的学习,和如何更好地学习都非常重要。)

“儿子,你想到了这个问题我很高兴,因为你是在思考。”(分析:父亲首先肯定了孩子,然后尽力帮助他解开心中的疑惑。)

“首先,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如果你没有起码的对力学的理解,你怎么会知道一座房屋需要多大的木材去支撑它呢?如果没有数学,你怎么计算需要多少材料?你怎么知道哪一种设计最合理?如果你没有审美知识,怎么能盖得成房屋?恐怕只能天天面对木头发呆,最后自己也变成一块木头呢!”(分析:父亲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将道理说得活泼有趣,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

孩子听完笑了起来:“如果铁匠不懂把铁块烧红后才能使它变形,他可能会被那些大铁块逼疯,说不定还会用牙去咬它们呢?”(分析:通过父亲生动的解释,孩子懂得不论做什么都要具备相应的知识。)

父亲做了一个用牙咬的动作:“你猜猜会有什么结果?”

“他一定会把牙嗑掉的……”孩子哈哈大笑起来。(分析:孩子在与父亲愉快的交流中明白了学习的意义,这对孩子来讲是多么愉快而又生动的人生一课。)

儿子,好好记住。诗歌、文学、绘画、音乐、哲学,这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还有语言文字,这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为什么我教你各种不同的语言呢?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外交家或是翻译,而是要让你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

“还有更重要的,儿子,就像你自己说的,你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感到了幸福,还不够吗?一个人拥有快乐和幸福,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

分析:父亲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作了进一步解释,使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当心中的疑团完全解开后,孩子会更有动力认真学习,比起被迫学习既有效得多,也幸福得多。)

具体指导

1)切忌粗暴对待孩子。许多父母潜意识里总认为孩子小,不需要尊重他们;觉得孩子小,对不愉快的事不会有深刻记忆,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父母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和他们讲道理没有用,于是懒得讲道理。父母真是低估了孩子!这恐怕是许多父母的通病。孩子虽小但感受能力远比表达能力强,他们虽未能清楚表达内心想法,但不等于内心没有感受。孩子们对于父母的粗暴虽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内心的伤害及由此产生的危害却存在,对此父母一定要改变认识,切忌粗暴。

2)不要歧视孩子们的想法。在乎孩子的感受,与规范孩子的言行,教导孩子上进不矛盾。在乎孩子的感受,既是为人父母必备的素质,也是教育成功的必需。我们都明白,由于年幼,孩子们的想法未免幼稚、偏激,而且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见识,难免对许多事产生误解。但父母不该歧视孩子们的想法,也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衡量他们,要理解他们,并用友好的方式引导孩子全面分析问题、认识事物。

3)不要一味否定,也不要肆意评判孩子。父母一味否定,肆意评判,强迫服从,并不能让孩子明白个中道理,只会伤害他们。只有在乎孩子的感受,才能进一步与孩子对话,这也是引导孩子更好地认知的基础。

4)不要急于给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下评语。在乎孩子感受,切莫用成人的功利虚荣和思维定势,武断地否定孩子的想法,霸道地禁止孩子的思考,耐心地了解更多的信息,寻求孩子产生这些想法或做法的原因,而后以真知启迪孩子。

5)切莫小看甚至贬低孩子。对一些自以为是的父母来说,孩子就等于是“无知”的代名词,在他们的意识中自己什么都对,孩子什么都错,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多”。于是,父母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由分说一定是错误的、可怕的,孩子的尝试与创新一定是可笑的、幼稚的,孩子的感受更不值一提。许多孩子没有自己的人生,一切得听父母的,一切为了父母而活,为了父母学习,为了父母考试,为了父母学习不喜欢的专业,为了父母从事不喜欢职业,甚至为了父母结婚再为此忍受一生。如若不然,则是不孝。作为一个人,如若没有自己的人生,何其可悲。

6)切忌将自己的面子凌驾于孩子的情感之上。很少有人承认,但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并非自己所说“一切为了孩子”,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面子。父母们常拿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再有意无意地拿结果“鞭笞”孩子,却未料到这样做严重打击了孩子。在看不上孩子的父母眼中,孩子根本没有长处。孩子的短处固然显而易见,而优势与特长往往成了浪费时间、不务正业、一文不值。正是口口声声爱孩子的我们,埋没了不知道多少个“莫扎特”、“爱迪生”、“毕加索”,扼杀了不知多少孩子的梦想、希望和快乐,摧毁了不知多少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爱。

真爱孩子就要在乎孩子的感受。无论如何,我们首先得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看待,作为一个人来尊重和理解。

孩子们难免天真,却绝非无知愚蠢,我们的确老成持重,却绝非无所不能。孩子们正在探索这个世界,我们要做的不是命令与替代,是要给孩子必要的点拨和引导,相信他们的智慧和潜力,欣赏他们的奇思与创新,鼓励他们思考、探索。

同类推荐
  • 家庭塑造孩子

    家庭塑造孩子

    本书是畅销120万册《陪孩子长大》的全新升级版。新增4.8万字,涉及二胎养育、电子陪伴以及财商培养等当下育儿父母们关心的话题。出版12年以来,它雄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被主流媒体和教育机构选为“21世纪父母必读的100本书”之一,读者好评如潮。本书中,李子勋以他从业30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采用案例+解读的方式,与80后,90后的父母分享面对00后,10后的子女,父母如何有效陪孩子,理解孩子的心理,紧随孩子的成长,进入全新的未来世界。
  •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本书融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全面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知识,书中援引了大量典型的故事和案例,贴近现实生活,将晦涩的专业知识寓于轻松的故事中,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快速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
  •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可以帮助父母们解决下列问题 :·如何避免宝宝经常出现的饮食问题, 如偏食、挑食以及一系列因为吃得不 当导致的疾病,为宝宝一生的健康打 下基础。了解宝宝0~6岁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并 获得最实用、最有效的建议,而不至于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误导。 提供最新的食物营养信息,帮助父母 了解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每餐的食物搭配,让宝宝吃得开心,吃得 健康。 当你的宝宝喜欢吃一些没营养的食物 时,你要学会一些特别有用的技巧。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

    父母对子女一定要怀着带有严格要求的热爱,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孩子与宠爱孩子。其实,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更精彩的内容在本书中,阅读本书能让你豁然开朗,在你教子的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作为母亲,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妈妈。但同时,我们也拥有同一种责任——当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未来!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乳品中的三聚氰胺、猪肉火腿中的瘦肉精、饮料中的塑化剂……这些危害宝宝健康的食物如何才能避免?《美食天下·第2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教妈妈认识和远离食物不安全因素,给孩子最安全的呵护。
热门推荐
  • 一用就灵刮痧拔罐祛百病

    一用就灵刮痧拔罐祛百病

    实用有效:刮痧、拔罐畅通经络保健康。好学易懂:一学就会,全家人都能轻松操作。速查速用:病症快速检索,方便对症自疗。
  • 魅力延长

    魅力延长

    有很多人看到“延一井”会觉的原来这陆上第一口油井也不过如此。是的,它看起来确实不过如此。但是,它蕴含着无比巨大的能量,它的象征意义和辐射作用难以用合适的词来比拟。1938年,玉门油矿开发初期,延长石油厂将2台完整的顿钻支援玉门。同时派去18名技术熟练的钻井工人。在玉门老君庙钻成1号发现井,揭开了玉门油田开发建设的序幕。“延一井”的血液流淌遍陕北大地,流向甘肃玉门,它的胸怀如母亲般宽广伟大,哺育着共和国石油的诞生和续写着不老的传奇。1949年建国后,延长油矿先后向全国各地输送1400多名科技骨干和管理人才,克拉玛依、大庆、胜利、中原、长庆等油田处处可见它的身影。
  • 家常语

    家常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一部自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自传,以“家族”、“入行”、“事业”、“自由”、“形式”五卷,展现了赖特传奇的一生:童年的美好、懵懂与自然的启蒙;初入社会的青涩与憧憬;事业起步的欣喜与磨练;以及他自立门户、与流俗决裂的卓越不群。在赖特优美流畅的文字与奇巧清新的哲思中,我们可以窥见一名建筑大师的成长历程,以及整个建筑界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美国社会以及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 墨染繁花:冷魅墨君驭兽妃

    墨染繁花:冷魅墨君驭兽妃

    一朝穿越化身花痴废物风三小姐,废物、花痴、无能是她的标签。废物吗?当她涅槃归来时,医毒双绝,一手金针天下走,手握上古神兵,驭万兽。天不怕地不怕却惹上了冷魅的王爷,“这只鸟翅膀硬了啊,有本事了敢不要本王了?!暗卫扶额,这真的是他们墨王殿下?真的没被换内芯吗?!一场爱情追逐,最终她入了他设的情局.小鸟娇嗔了他一眼要将他推走,谁知他栖身上前打横一个公主抱“推不走我的,但你可以推倒”,小鸟一脸嫌弃“别忘了,众人皆说我是花痴”,妖孽王爷灿烂一笑“花痴吗?!那你来吃我吧,我主动躺好,吃干抹净,绝对不跑。”
  • 惊鸿一生

    惊鸿一生

    你所不能接受的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你所付出深爱的却渐行渐远的离去每一段经历都是一场修行或许修得正果或许湮灭重生闭关修行不如去领悟人世众生
  • 大剑之湮灭

    大剑之湮灭

    她们,将妖魔的血肉混入自身的身体。她们是半身人类、半身妖魔的造物。所有人都讨厌她们,甚至包括她们自己。少年穿越至此,持剑、杀人,纵火、焚城!作为组织第一代大剑、也是最后一代男性大剑的no.47……他不出意外的觉醒了。
  • 我喜欢你跟我交往吗

    我喜欢你跟我交往吗

    一個窮人家的女生跟喜歡的男生告白,卻被取笑。女生決意要報仇,就在女生要成有錢人家的小孩時。另一個霸道的男生決定要女生心甘情願的做自己的女人,而且要把她寵得天上有地下無。
  • 震泽长语

    震泽长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看见妖精的女孩

    看见妖精的女孩

    嗯,1V1,是言情。我叫单(shan)邪。我从出生起变是很安静点女孩,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快乐,我也很孤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概是我上学的时候吧,大家全都远离了我,说我是个骗子。我不是骗子,明明他们面前就有很多动物在那里,为什么要说看不见呢?后来,我才明白,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可以看见妖精,俗称,动物的灵慧之身,都说百鸟朝凤,我出生的时候却是围绕着许许多多灭绝或现存在的动物。我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这所私立的黎岚初中,在那里我遇见了一个我一生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