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300000037

第37章 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3)

长者之子向国王禀告了这些答案,于是国王顺利通过了天神的考验。国王高兴极了,便问长者之子:“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你的?”长者之子回答:“是我父亲教我的。”国王非常诧异:“你父亲?他不是已经很老了吗?他现在在哪里?”“请大王恕罪,我的父亲确实已经老了,而我违反了国法,私自将他藏在了家中的密室里。”长者之子接着说:“大王,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如天地一般。十月怀胎,他们辛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而且还要教我们一切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纵使有人能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走一百年,并且无微不至地侍奉、供养父母,这样做,都无法报答父母的深恩啊!大王,我别无所求,只希望大王能废除‘活埋年老父母’这条法律。”

当然,波罗奈王必须遵守诺言,于是他答应了长者之子的一切要求。而事实上,国王也深受感动,不仅废除了这条法律,而且还增加了另外一条法律:凡是不孝顺父母的人,将治以重罪。

佛陀对比丘们说:“能够孝养、恭敬父母,即是孝养、恭敬一切佛及贤圣,这是非常殊胜可贵的。”佛陀接着说:“当时的长者之子就是我,由于当时我能够去除不孝的陋习,成就孝顺的法律,所以这份功德福报,就是我今日成佛的资粮!”比丘们听了都赞叹不已,纷纷发心效尤。

佛家讲大慈大悲,基础其实源于孝道。

佛教经典中所阐述的父母养育孩子的十种恩德就是: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这段话就是开释,在净业之前,要先回报亲恩。

净业三福中有:“孝养父母,尊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句就是孝养父母,可见孝在佛教中何其重要。孝心是做人的基础,是学佛的起点。连父母都不关心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他们能给别人多少爱,能为社会付出什么。

一个年轻人,家里很穷,他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年轻人信佛,总是很虔诚地对待佛,而对母亲的劳苦,却不以为然。母亲为了生活总是披星戴月地劳作,而年轻人不屑劳动,一心追求着他心中的佛。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听人说远方山里的寺院有一个老方丈,他知道佛的真谛。于是,年轻人涉水攀山,千里迢迢来到了寺院,找到了老方丈。老方丈告诉年轻人,肯为你光脚开门的人,就是你欲找的佛。

年轻人开始了漫漫旅途,寻找那肯为自己光脚开门的佛。他路过了很多寨子,投宿了不少村庄,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可就是没有肯为他光脚开门的人。许多时候,年轻人被藐视为龌龊的乞丐,甚至还被撵出门。年轻人对佛的追求开始动摇了,失望了。他开始无比想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的母亲。一天深夜,年轻人回到了家,轻轻呼一声:“娘!”门便开了,母亲没有一声抱怨地说道:“我的儿,你可回来了,为娘好想念你哟!”年轻人看到母亲光着脚为他开门,顿时泪流满面。

世间除了父母,又有几个人能光着脚为我们开门?这份光脚的情意,正是父母爱之深切的表现。人人都是子女,人人都受过亲恩。不能事亲,焉能成佛?不仅不能成佛,甚至连做人都做不了。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心存孝敬,才能找到做人的基准。

佛教认为,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无量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应将这感恩的心,推及一切众生,人人皆能如此,那么这个世界必定更加祥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奉行孝道,时时处处关爱父母,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的同时,也让父母享受到一份天伦之乐。懂得感恩父母之爱,才能做一个完整的人,才能对整个社会感恩,进而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尽孝要及时,亲情经不起等待

【佛心智语】

感念父母的恩情,就要及时行孝,“死孝”再隆重,也安慰不了已经逝去的人,不要让行孝不及时成为终身的遗憾和悔恨。

佛典中说:“人身难得,不单在是非、对错、善恶等相对的分别里;必须深入到相对中去认识,去了解,建立起正知正见;然后,才能将行为的缺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这就是教导我们珍惜眼前拥有的,珍惜自己及他人的所得,这样就能够多到不动心、不掠夺。于己于他,都是大大有益的。这样,一个人必能将做事的障碍突破,转烦恼成菩提,转所知成般若。

真正的珍惜不是等到失去了再怀念,而是在自己尚且拥有时,好好珍爱、爱惜。中国自古讲究孝道,而这孝又分为“生孝”和“死孝”。许多人重“死孝”而不重“生孝”,甚至将“死孝”做得比“生孝”更为隆重。他们平时忽略对父母的关爱,一旦老人们去世,又自觉对不起父母或尊长,这时反倒舍得花大把银子办盛大的丧事,而且买墓地修祖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长辈泉下有知。可是,如果“生孝”没有尽到,“死孝”又有什么意义呢?

佛学大师常常劝诫世人:“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倘若生时不养,那么在父母死后悲号、痛哭,于父母已毫无意义。

有个富翁捧着母亲的灵位去找方丈,请求方丈为他死去的母亲做一场法事,要求寺院里所有修行的和尚都来祷告,他还口口声声说:“无论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方丈看着他,说:“请你告诉我,令堂大人生前做了什么善事,我好为她写悼文。”

富翁说:“我父亲死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将我拉扯大,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本来日子好过点,我想把母亲接过来,可还没来得及,母亲就去了。”

方丈说:“你今年多大了?工作多少年了?”

富翁说:“我今年五十有三,工作三十年了?”

方丈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想起来要把令堂大人接过去呢?”

富翁愣了一下,说:“我想等家里再富一些,那时母亲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方丈说:“对母亲大人来说,什么才是好日子?好吃好穿还是跟你一起生活?”

富翁低头不语。

方丈手捻佛珠:“活着的时候不好好报答,死后何必折腾?施主还是请回吧!”

很多人总在说,等到有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但你可以等待,父母却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已经渐渐变老。经不起等待,不要等到想孝敬时,父母都已经亡故而让自己空留遗憾。

父母于我们有生养之恩,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的。每位老年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得到儿女的孝敬,在亲情中颐养天年。但时下,许多年轻人与父母分开生活,另立门户,又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光顾着自己的家庭,虽然有孝心,却很少有时间照料老人。他们总想等条件再好点、钱挣得再多点、孩子再大点再尽孝,然而,等到条件好一点时,老人或许已来日不多,想尽孝也可能没有机会了。

其实,孝顺父母不只是看物质,精神赡养更为重要,多回家陪陪老人、吃一顿饭、说一会话,甚至一个电话、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能让他们开心半天,就会让他们觉得无比温暖和欣慰。

不要总借口自己很忙,不要总觉得父母还年轻,不要总以为我们有的是时间去表达孝心。感念父母的恩情,就要及时行孝,“死孝”再隆重,也安慰不了已经逝去的人,不要让行孝不及时成为终身的遗憾和悔恨。

缘来不容易,缘走要珍惜

【佛心智语】

茫茫人海,找到彼此的唯一,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为何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伤了大和气?

佛说:“前生要积累和修持多少缘分,才能成就一段婚姻,今生要多少宽容、体谅和关怀,才能相互扶持着走到白头偕老。”

一个人如果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善待他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爱人。但现实往往恰恰相反,在遇到挫折或者内心烦乱的时候,人们最先迁怒的正是自己的亲人。

于是,生活中就有了喋喋不休的埋怨、争吵,有了伤心、烦乱。人们等到冷静下来才发现,正吵得热烈的早已不是最初的那件烦心事了。

绕了一个圈子,也没有找回想要的那份认可、那份同情、那份价值。

所以,不要争吵。幸福不是争吵得来的。

俗世中的人,往往执著于一时的对与错,而不能站在另一个高度来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与错的真正意义。禅者正好相反,他们悟透了生命,能够帮助人们脱离嗔怒之苦。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在吵架。

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

丈夫:“你骂,如果你再骂,我就打你!”

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

这时,仙崖禅师就对过路的行人大声叫道:“你们来看啊!看斗牛,要买门票;看斗蟋蟀、斗鸡都要买门票;现在看斗人,不要门票,你们来看啊!”

夫妻仍然继续吵架。

丈夫:“你再说一句我不像男人,我就杀人!”

妻子:“你杀!你杀!我就说你不像男人!”

仙崖禅师:“精彩极了,现在要杀人了,快来看啊!”

路人:“和尚!大声乱叫什么?夫妻吵架,关你何事?”

仙崖禅师:“怎么不关我事?你没听到他说要杀人吗?杀死人就要请和尚念经,念经时,我不就有红包拿了吗?”

路人:“真是岂有此理,为了红包就希望杀死人!”

仙崖禅师:“希望不死也可以,那我就要说法了。”

这时,连吵架的夫妇都停止了吵架,双方不约而同地围上来听仙崖禅师和人争吵什么。

仙崖禅师对吵架的夫妇说教道:“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时都会融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时都会煮熟;夫妻,有缘生活在一起,要做太阳,照亮别人,要做柴火,温暖别人。希望贤夫妇互相敬爱!”

仙崖禅师就这样活用了禅。

古人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这句话是如此的深情和富有禅机,它正是夫妻缘分的最佳写照。茫茫人海,找到彼此的唯一,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为何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伤了大和气呢?

夫妻夫妻,唇齿相依,唇齿如此相近,免不了磕磕碰碰,所以夫妻之间发生争吵,实属正常。

同类推荐
  • 成功之修身篇

    成功之修身篇

    与人交往,说话的第一要义是要让人听得懂,听得透,让人们明白你要表达的主要用意。如果你洋洋洒洒,嘴没个把门的,话虽说了一大堆,却没有分量,没有力度,甚至人们听了半天不得要领,没法对他说的话表态。因此,我们应当用心塑造一种良好得体的说话形象,塑造那种容易被人接受和欢迎的形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坏习惯是害马之群,坏习惯是成功的绊脚石。比如,自怨自艾,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好的习惯。如果听之任之,它不但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后果,更能葬送你的一生。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生活中,我们总有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平衡,太多的烦恼。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在乎太多的身外之物,一心追逐名利,心中充满欲望。身上多了名利、欲望的束缚,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佛经说:“人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化烦恼为菩提”,不但不被烦恼所障碍,反而转烦恼为菩提,使自己在烦恼中觉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烦恼。你舍弃的越多,内心就会越清静。《根本没烦恼:觉悟之眼看起落人生》让我们找回迷失的自己,找到烦恼的根源。所以,卸下身上那些烦恼,用觉悟之眼看人生潮起潮落,重新找回最初的快乐。
  • 20岁起,开始改变人生

    20岁起,开始改变人生

    学会“现实”,女孩越活越好命。虽然:20岁时,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不会遭到非议,做错了事情,也会得到原谅。但是一旦到了30岁,你曾拥有的美貌、财富、年轻……所有的—切,都可能会离你而去。本书要告诉你的是,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最恰当的时间,在最恰当的地点,做最该做的事情。
  • 青春的资本:阳光青少年的十大性格定位

    青春的资本:阳光青少年的十大性格定位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中动性和自党性等交错发展。青少年时期是我们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本书从执着、果断、勇敢、沉着、热情、乐观、谦虚、宽容、诚实和善良十个方面帮助我们进行性格定位,使我们一边享受青春,一边领略成长带来的乐趣。
  • 毕业了,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毕业了,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毕业了,你拿什么养活自己》是为毕业生精心策划的速成手册,它分为踟蹰、起步、行走、助跑、跳跃五个版块,告诉毕业生该如何正确认识“大学毕业”,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迈向职场;告诉大学生如何求职,如何在职场中左右逢源,如何构建人脉、投资理财,以及到最后的自主创业,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经过程。
热门推荐
  • 星月仙武录

    星月仙武录

    新书《挥剑问侠道》持续更新中,有喜欢的道友可以收藏支持一下。星月耀空,暗夜曙光。化凡为仙,止戈为武。
  • 我能创造异能

    我能创造异能

    天灾之后,人类偏居一隅。在高墙之外,是变异的魔兽……没有异能的人,是新世界的最底层居民。魏荀便是其中的一员。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他却得到了一个异能培育系统,于是一切都变了……开发,进化,合成,变强就这么简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田园茶香之一品茶娘

    田园茶香之一品茶娘

    制茶专家苏薇一遭穿越重生为十岁萝莉。这萝莉刚摔断了腿,成了瘸腿萝莉。这萝莉家徒四壁,有一个包子老妈和姐姐,还有一帮经常上门揩油吵闹的极品亲戚。幸而家有伶俐小弟,隔壁的小秀才懂医术又帅气。萝莉身体“白骨精”的心且看“闷葫芦”如何变成“霸王花”赤贫户何时翻身成首富?待到茶香满田园,翠微枝头,竟是谁人与共?片段一:朱桃花恶狠狠地说:“你个小浪蹄子是烂芝麻吃多了,肚里全是坏点子。”苏薇闲闲地说:“有的人倒是没吃烂芝麻,粪堆上的苍蝇吃饱了,肚里全是屎。”朱桃花正欲还嘴,眼见萧朗进来,怕他又不声不响地扭折自己的手,忙逃窜出去。萧朗眉头微皱:“薇薇,你说话也太粗俗了些。”苏薇调皮地一笑:“我还有更粗俗的,你是光屁股坐着冷板凳,又冷又古板。”萧朗面红耳赤地遁走。片段二:苏薇倚在美人榻上,素手握着一册账本,抿了一口香茶,笑盈盈地看着萧朗道:“夫君,你幸福吗?”萧朗左手抱着儿子,右手抱着女儿,儿子扯着他的头发,女儿揪着他的耳朵,朝服上被尿了一大块地图,苦着脸道:“娘子,我姓萧。”
  • 培养孩子高尚品德的66种方法

    培养孩子高尚品德的66种方法

    本书以生动感人的品德故事入手,诠释了现代孩子必备的品德修养,并提出了培养孩子美好品德的方法,这些方法实用可行,它们能够有效地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培养高尚品德,让孩子更加出类拔萃,从而让孩子超越自我,成就辉煌的一生。本书故事鲜活生动,措施详实具体,是父母有效指导孩子养成高尚品德的好助手,是父母培养卓越孩子的育儿心经。
  • 沈欢的奋斗攻略

    沈欢的奋斗攻略

    苏湖被系统绑架了之后,她的任务就是……
  • 五都

    五都

    千年前先圣阳谷传道于世,天下遂有修行者。千年过后,天下五分,纷争不断。有一少年自山中来,预作修行事。
  • 我心里有座石碑

    我心里有座石碑

    我觉醒了一个新能力,靠着它,我渡过黑暗,终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