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300000025

第25章 不贪不求,简单就是一份厚礼 (1)

趋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

急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

——唐·布袋和尚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掌控。真正的财富是满足,享受名利不如享受无求。经常少欲知足的人,便是无虞的富人。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于是穷人。简单是人生的一份厚礼,让内心和生活都回复简单,才能获得幸福。

沉迷于欲望便是画地为牢

【佛心智语】

面对欲望,做得最好的人不是清心寡欲的人,而是能不被欲望支配,并且能很好地控制欲望的人。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被自己的欲望所支配,一生忙碌,得不到解脱。欲望如同火种,一个不懂得控制欲望的人,往往会使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无法控制,酿成灾祸。

佛说人有八苦,其中之一便是“求不得”。有欲而求,无奈求之不得,所以人生陷入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世间人奔忙的,不外乎名、利二字,万物自闲,只有人不断地争名夺利。为了欲望,人们奔来奔去、忙里忙外,难有停息的时候,幸福和快乐也就无暇顾及了。

《百喻经》中记载:

从前有一个笨人到朋友家里去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于是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再吃时就觉得菜的味道变得很好了。

笨人心里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得来的,一点点盐就能让菜变得好吃,那么多吃一些味道一定更好。”这样想了以后,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不料咸得要命,急忙把盐从嘴里吐出来。

佛陀通过《百喻经》中的这则故事劝诫修行之人要少欲知足。欲望的存在很合理,如果人对人世没有任何追求,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此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人们也不能因此放纵欲望,欲望只可浅尝,而不可沉溺。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产生欲望与摆脱欲望的过程。我们不停地产生各种欲望,包括良好欲望与不良欲望,同时我们也不停地满足或摆脱这些欲望,从而不断地让自己的智慧增加,不断地完善我们自身。佛法也认为,人的痛苦皆因欲望而生,因此佛教教义一直在劝导人们如何戒掉各种不良的欲望。

以持戒严谨而著称的品德拉是佛陀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有一天,国王乌德纳问品德拉,佛陀年轻的弟子如何能够摆脱情欲的冲动,而保持住清净的身体。

品德拉回答:“佛教导我们要把年纪比自己大的妇女当母亲看待;把年轻的女人当女儿看待;把年纪与自己相当的女人视为姐妹。佛的弟子按照这一教导就能摆脱情欲。”

国王又问:“如果对母亲、女儿、姐妹那样的女人也会起歹意,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世尊说,人体充满了如血、脂肪等种种污垢和不净,如果用这种眼光来看女人,能防止色欲。”品德拉答道。

国王又问:“如果就算把女人想象成丑陋的东西,也还是不由自主地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佛教导我们,当眼睛看到颜色和形状,耳朵听到声音,鼻子闻到香气,舌头尝到美味,身体接触到物体的时候,不要被她的美姿所动摇,也不要因为丑态而心烦。如果能把守好五官的门户,就能确保六根的清净。”品德拉如是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如果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欲望,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产生诸多烦恼。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就像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永远都不能满足。虽然人们追求欲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和幸福,但是太多的欲望就会造成痛苦。

面对欲望,做得最好的人不是清心寡欲的人,而是能不被欲望支配,并且能很好地控制欲望的人。我们常说“无欲则刚”,无欲并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不贪。只有不被欲望牵制的人,才能刚强,才能保有一颗宁静的心。如果能从佛家朴素、平和的智慧高度来看待一切欲望,我们就能做到宠辱不惊,看透一切痛苦与快乐,不入名利牢笼,专注于眼前事、当下事,没有烦忧,达到洒脱的精神境界。

舍去贪婪,过不负累的人生

【佛心智语】

舍去了贪心,人生才能没有负累,才会豁然开朗。

我们常患大病,而病往往由“贪”字而来。中国古代圣贤就认为,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和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和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进而患大病。

贪婪在佛教教义中被列为第八大恶行,在佛家看来,贪婪会让欲望迷惑人的本心,让人陷入追逐欲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人因贪婪而付出的代价往往巨大,如一些人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因贪欲而不择手段以致走向极端,这样的人到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边,贪婪亦无边;贪婪的人,是欲望的奴隶,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但不知所终;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最终却一无所获。

在谈到贪欲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什么是贪?贪名、贪利、贪感情、放不下,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属于贪。”南先生曾讲述过一个佛门的例子来说明贪欲之害。

有一位法师年纪大了,面临死亡时,看到两个小鬼来捉他,小鬼在阎王那里拿了拘票,还带了刑具手铐。

这个法师说:“我们打个商量好不好?我出家一辈子,只做了功德,没有修行,你给我7天假,7天打坐修成功了,先度你们两个,再去度阎王。”

那两个小鬼被他说动了,就答应了。这个法师以他平常的德行,一上座就万念放下了,庙也不修了,什么都不干了,3天以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什么都没有,一片光明。

这两个小鬼第七天来了,看见一片光明却找不到法师。完了,上当了!这两个小鬼说:“大和尚你总要慈悲呀!说话要有信用,你说要度我们两个,不然我们回到地府去要坐牢啊!”法师大定了,没有听见,也不管。两个小鬼就商量,怎么办呢?只见这个光里还有一点黑影。有办法了!这个法师还有一点不了道,还有一点乌的,那是不了之处。

因为这位法师功德大,皇帝聘他为国师,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金缕袈裟。这个法师什么都无所谓,但很喜欢这个紫金钵盂,连打坐也端在手上,万缘放下,只有钵盂还拿着。

两个小鬼看出来了,他什么都没有了,只这一点贪还在。于是两个小鬼就变成老鼠,去咬这个钵盂。老鼠一咬,法师动念了,一动念,光没有了,就现出身来,两个小鬼立刻把手铐给法师铐上。

法师很奇怪,以为自己没有得道,于是小鬼就说明了经过。法师听了,把紫金钵盂往地上一摔,说道:“好了!我跟你们一起见阎王去吧!”这一下,两个小鬼也开悟了。

法师正是因为没有戒除对紫金钵盂的贪念,才会让小鬼得逞。佛说“贪、嗔、痴”为人生“三毒”,是众生业障的根本。妒忌、残害等心理都是随三毒而来的无名烦恼。在这三毒之中,“贪”为第一毒,贪婪使人们短视、气度狭小。因此,人要想拥有纯朴宁静的心灵,过不负累的人生,首先就要驱除贪念。

中国有句古话:知足常乐。做人一定要知道满足,不可贪得无厌。舍去了贪心,人生才能没有负累,才会豁然开朗;舍去了贪心,我们才能明白,简单就是生命中最大的厚礼。

不贪不执的清净心

【佛心智语】

不执著,不分别,不妄想,心就清净,清净心里生欢喜。

人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无系无缚的空灵自在、湛寂明澈的纯净妙心,也就是离烦恼之迷惘,即般若之明净,止暗昧之沉沦,登菩提之逍遥。

有了清净心,就能忍耐一切失意事,遇到快乐的事也能淡然视之;得到荣耀和上天的恩宠,能保持平和之心,受到怨恨也能安然对待;烦恼和忧心之事到来时,能平静处之,忧愁和悲伤也能尽快平复。清净心能够提升人的境界,如果能清除妄心,回归真心,那么学佛的人就能修成正果;普通人也能除去烦恼,自在逍遥。

佛陀带领阿难及众多弟子周游列国,一日,朝着一座城市行进。那位城主早已耳闻佛陀的事迹,担心佛陀到城里后,会使得所有的人民都皈依佛门,自己将来就无法受人敬重了,于是下令:“若有人敢供养佛陀,就要交500钱税金。”

佛陀进城后,就带着阿难去托钵,城里的居民因担心交沉重的税金而不敢出来供养佛陀。当佛陀托着空钵准备出城时,一位老佣人正端着一碗腐烂的食物出门,准备将之丢弃,然而,当她看到佛陀庄严的姿态、大放光明的金身及眉宇间散发的慈悲与安详时,心里非常感动。

这位老佣人顿时生起了景仰的清净心,想要供养佛陀一些美味佳肴。但她因一贫如洗而无法如愿,心中既难过又惭愧,只好告诉佛陀说:“我实在很想设斋供养您,但是,我什么也没有,只剩手上这碗粗糙的食物,若佛陀您不嫌弃,就请收下吧!”佛陀看出了她的虔敬以及供养的那份清净心,就毫不犹豫地收下了她供养的食物。

佛陀对阿难说:“这位老佣人因为刚才的布施,在往后的十五劫中,她将到天上享福,不堕入恶道中。之后,她会投生为男子,并且出家修行,成为辟支佛,证到无上涅槃,受大快乐。”

这时,有个人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对佛陀说:“用这样不净的食物布施,竟可得到如此的果报,怎么可能呢?”

佛陀于是问他:“你可看过世间有什么稀有罕见的情形?”

那人回答:“有啊!我曾经在路上亲眼目睹一棵大树,居然能遮蔽住有五百辆车的车队,那树荫大得简直没有尽处,这可说是稀有难得的吧!”

佛陀说:“这棵树的种子有多大呢?”

那人回答:“大概就只有一般种子的三分之一大而已。”

佛陀说:“谁会相信你说的话呢?那样一棵罕见的大树,竟然是由如此微小的种子所孕育出来的。”

那人紧张地反驳说:“是真的呀!我没有撒谎骗人,因为那是我亲眼所见的。”

佛陀告诉这个人:“刚才的情形不也是这样吗?那位充满清净心布施的老佣人,最后得到大福报,这和你遇到的情形不是一样吗?即使树的种子如此微小,却有极大的果报。更何况,如来已证得最圆满的果位,福田是如此丰盈,这样的事不是不可能的。”

这个人听了当下豁然开朗,赶紧顶礼佛陀,忏悔自己的愚痴过失。佛陀欢喜地接受此人的忏悔,并慈悲地为他开示。由于一心听法的缘故,此人即证得初果罗汉。证果的他欢喜地举起双手,向大家呼喊道:“各位,甘露的门打开了,为何大家不赶快出来啊? ”

城里的居民纷纷缴纳了500钱税金后,蜂拥至佛陀面前,表示欢迎与供养,并异口同声地说:“若能得到甘露佛语,那500钱又算得了什么!”

同类推荐
  • 语言的突破

    语言的突破

    《语言的突破》一书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说话方式。本书内容包括打动人心的交际语言、成为一个赞美高手、不伤和气的批评艺术、轻轻松松说服他人、高超动人的演讲术、掌握谈判的技巧、充满魅力的辩论术等内容。本书根据卡耐基的演讲培训资料整理而成,详细地介绍了克服恐惧、树立自信的方法,阐述了演讲、说话时应注意的方法和技巧等。它促使人们努力向前,并向自我挑战,激发了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如果能按照本书介绍的基本方法去做,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 李嘉诚讲给年轻人的财富课(全新升级版)

    李嘉诚讲给年轻人的财富课(全新升级版)

    李嘉诚,商界泰斗,香港“超人”,也是财富和成功的象征。他有无穷的智慧和胆魄,总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商机,将财富收入囊中。
  •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该如何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该如何在仅有一次的生命中活得更加精彩?《卖掉法拉利的高僧》就是一本有方法的个人价值实现手册,它将指导读者一步一步地审视现在的生活,活出想要的人生。在本书中,身家千万的朱利安律师突发心脏病晕倒在了法庭上,而这场心脏病就像一记警钟,迫使朱利安下定决心辞职,卖掉法拉利,远赴印度寻找生命的真相。没人愿意在生命尽头才意识到,这一生都是在为实现别人的梦想而活,却因此丢失了真实的自我。人生尤为可惜的是不冒任何风险,错失发现和展示自己天赋的机会。生命有限,现在就是机会,打破局限,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 这种事不必向老板请示

    这种事不必向老板请示

    优秀的员工,肯定善于处理和老板的关系。优秀的员工懂得“不必请示”的精髓。对于优秀员工来说,“不必请示”是一种理念,一种和老板形成最佳关系的理念。“不必请示”的关键在于员工要积极主动,在于员工要读懂老板,知道怎么管理老板。
  •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形象,别让形象丢分;好事多磨,心急难成大事;因势利导,找准方法者赢;因人而异,抓住性格沟通;打造关系,发挥人脉作用;交际应酬,恰到好处最佳;选择环境,把握办事时机;远离禁忌,坚守办事原则。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答案。与其在黑夜里摸索着移动脚步,不如拿起火把大步前进。愿本书成为一把鲜亮的火把,为你的人生之路、为你的事业增光添彩。
热门推荐
  • 2002收到请回答

    2002收到请回答

    杨阳北漂十年,见过太多形形色色,总认为自己不缺头脑,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然而现实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斩断你的梦想,带走你的青葱岁月,只留下无尽的伤痕......回到2002的杨阳,面对期望的目光,大步向前。
  • 医师大人宠妻玩命

    医师大人宠妻玩命

    自从幸漫清救过前男友之后......从此被坑到底。差点免职、进警局不说,还被薄璟予内外吃死。对此,幸漫清只想说一句:“说好的隐婚呢?”......三年前,幸漫清给一院之长薄璟予埋坑被识破后,从此冠上已婚名头。某天,她穿着一身性感的小裙子;薄院长道:“穿什么情趣内衣,自己就是医生,倒不如来个制服诱惑!”某天,她被迫医院换衣,却不想......薄院长道:“难道你希望别的男人来吗?”之后......某天,他穿着一身魅力无限的休闲套装到医院;幸漫清道:“穿什么定制?倒不如白大褂来得顺眼。”某天,他亲自送花给她;幸漫清道:“什么时候院长大人改行做送花小弟了?”——对幸漫清来说,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对薄璟予来说,幸漫清是最重要的存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全新珍藏版)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全新珍藏版)

    学校里学不到的成功秘诀,改变女孩命运的金科玉律。260多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向青少年娓娓讲述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是青少年立足社会必修的18堂人生课。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用心去发现,将浓缩的真知化为鲜活的智慧,我们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驾轻就熟。
  • 高能快穿:我的宿主是挂!

    高能快穿:我的宿主是挂!

    ——自从和宿主绑定之后,它每天都活在被销毁的恐惧中。它明明只是个单纯的逆袭系统,可宿主硬生生将它玩成万花筒!单纯美好的校园世界玩成怪谈世界。唯美的古代世界玩成全世界都在崇尚科学的。世界。飘渺的仙侠世界玩成……直接玩崩了!而它,一个逆袭系统,就这么变成了万花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极道战皇

    极道战皇

    一个遭遇了劫难的少年,在劫难后遇到了一生最大的改变,转生,突破极限,打破规则,一个少年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
  • Morning Star

    Morning St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焦躁

    焦躁

    脑子够使的人都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的,智力中等的家伙在外企里混日子,脑细胞明显不足的人只能在国营单位里猫着。这句话得罪了很多朋友,但我不怕。还是那句话,咱不上班,谁也不放在眼里。其实自由职业者可能是社会的润滑剂,也可能是垃圾桶,但某些自由职业者却扮演着未来战士的角色,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大多数人都会成为自由职业者的。不信,咱们走着瞧。
  • 坐禅三昧法门经

    坐禅三昧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