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300000021

第21章 将心比心做人,在因缘中干好分内事 (2)

屠夫只懂得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出于自己的需要,要求禅师将邻居从众生中抽去,后来被禅师点醒,才翻然醒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差别,但又都是平等的。“一灯照暗室,举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它物不沾光呢?”为人处世,不仅要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别人。世界本是一个整体,需要互相尊重和理解。倘若割裂自己与他人的联系,将自己身处的世界看成为自己牟利的工具,以自己的一套标准度量和要求他人,别人对自己有益就善待,对自己无益就排斥驱除,那么,这样的人终将被他人和世界抛弃。

其实,世间万事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放之万事皆准的标准。

一天,一心大师与一位居士在庭院中品茶。居士向一心大师请教:“大师,我今天碰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我邻居家的外墙刚刚上了新漆,光滑无比。一只虫子往上爬,总是爬不到一半就滑下来跌落墙根,可这只虫子在每次跌落后都会重又往上爬。邻居的父子看见以后各自发表了意见,父亲说:‘这虫子真呆,换个粗糙的地方早就上去了。’儿子说:‘这虫子真有毅力,丝毫不放弃呢。’禅师,这父子二人的观点全然相反,你说这究竟谁是谁非呢?”

一心大师没有回答问题,却反问居士:“太阳在白天大放光芒,月亮在夜里投下清辉。日月所为截然不同,居士,请问日与月谁是谁非呢?”

居士听完,大笑了悟。

虫子究竟是呆还是有毅力,都不过是人类擅自的评判,用人类看待事物的标准来评判虫子,本身就已走入误区。不论日月还是人事,谁是谁非终究没有定论,因为是非都来自于人言。用自己心中的标准去猜度和要求他人,是人类的通病。问题的根本在于没有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没有一种善待别人的修养境界。

为人处世时,不要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他人,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才是平等、尊重的表现。

设身处地为人,将心比心待人

【佛心智语】

抛开个人的狭隘视野,时时不忘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

人往往是自私的,而且大都有见不得别人好的通病。见到别人比自己好,就总想破坏,这种褊狭的行为只会让自己“自食其果”。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最终别人受害,自己也受害。

我们常常会犯这种错误:眼光不够长远,视野不够宽广,不顾后果,做事只凭一时冲动,结果导致人我关系破裂。其实,要改变这种自私褊狭的心态,就要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

如果一个人能摒弃私心,推己及人,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人们便愿意与他结交,他的身边就会聚集很多的人,他的交际圈就会越来越广,事业也会越来越顺利。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求人们转换思维和视角。抛开个人的狭隘视野,时时不忘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叫做欢喜的母夜叉生了五百个小孩,其中最小的孩子名叫爱儿,最得她的喜爱。

欢喜最喜欢吃小孩的血肉,所以她每天都会到王舍城中去捉小孩来当食物。当孩子的父母亲发现自己的小孩不见了,都非常伤心。于是人们来到佛陀居住的地方,对佛陀诉说。佛陀听了之后,默然答应了人们的请求。

隔天清晨,佛陀到了欢喜住的地方,欢喜因为外出觅食,所以不在家,佛陀运用神力用钵将欢喜的小儿子爱儿盖住,让他的哥哥们都看不见他。欢喜回来后,没看到爱儿,急得到处寻找,仍然没发现爱儿的踪影,于是问其他的孩子:“你们看见爱儿弟弟了吗?”

“没有!从清晨起我们就没有看见他了!”

欢喜听了十分着急,到处寻觅爱儿,但她找遍城中的每一个角落始终不见爱儿的身影,她急得快发疯了,到处大喊着:“爱儿!你在哪里啊?”

她悲戚地不断喊着,但回应她的始终是一片凄凉。她上天去找,向天神求助。

天神说:“你可以理智地想一想,那天有谁到过你家?”

“听我儿子说,有沙门乔达摩来过我家。”

“既然如此,你应该赶快去问世尊,他一定知道你的爱儿在哪里。”

欢喜心中升起一丝希望,火速前往世尊的住处,她对佛陀请求说:“世尊!我的爱儿已经失踪很久了,希望您能帮助我找到他。”

“你有几个儿子?”

“五百个!”

“既然你有五百个儿子,少一个有什么关系呢?”世尊故意说。

“世尊!虽然我有五百个儿子,但是少了爱儿,我必定会伤心吐血而死。”

“欢喜啊!你有五百个儿子,少一个你尚且如此痛苦难过,何况其他人,他们可能只有一个孩子啊!你觉得他们受的痛苦比起你来谁多呢?”

“世尊!我想他们一定比我痛苦。”

“你既然知道爱别离苦,为何还吃别人的小孩呢?”

“我已经知道错了,请世尊教诲。”

“欢喜!你可以从我受五戒,王舍城的人们就不必再害怕你了,如果你能发这个愿,不必离开这里,马上就可以见到你的爱儿了。”

“是的!世尊!我愿意受持佛的戒法,从此不再危害百姓。”

这时佛陀运用神力,让欢喜看见爱儿,母子欢喜重逢。从此以后,王舍城的人们也可以过着安乐的生活,不再担惊受怕了。

欢喜失去了自己的爱儿,才明白他人失去儿女的痛苦,在将心比心的体验过程中,终于弃恶向善。在现实生活中,凡事都不要过于强求,若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别人想一想,便会减少很多不满和抱怨,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轻松愉快,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平和美好。

人是感性动物,对待事物、处理事情,往往根据看到的景象,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作判断,因此对待别人与要求自己就有了双重标准,由此产生的冲突便可想而知。所以,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思考,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应想到别人也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所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强加在别人头上。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思考,将心比心为他人考虑,是一个做人的境界。拥有这种境界的人,无论何时,都能做到换一个角度看待生活。换一个角度,心就宽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就能多结因缘,因缘多,路就走得顺畅。

以恕己之心恕人

【佛心智语】

以恕己之心恕人,放过的是他人,净化的是自己。

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很多,其中有一个一生都可以遵循的道理,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这是儒家的恕道思想,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将“恕”翻译为“布施”。施字上加一个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

佛家的布施和儒家的恕道思想一样,都讲究推己及人:自己不想遭遇的事,不要让别人遭遇;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要考虑到别人想要,因此将它“施于人”。一个人人都能推己及人的世界,必定是一个人人都能得到幸福的世界。

一次,佛陀在竹门村的北郊外栖身。村里的婆罗门居士听说佛陀来了,便纷纷群集在他的住处听法。这时,其中一位婆罗门说:“大师,我们如何才能得幸福,死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呢?”佛陀听后,便将一个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教导给他们:

“所谓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即我因期待幸福排斥痛苦所以不愿被杀,同理其他人也是这样,所以我不能杀害众生。能这样想,我们便能戒杀、劝人戒杀、赞叹戒杀,同时肢体也在这三方面获得了清净;我不喜欢被偷、被抢、被骗;不喜欢自己的妻子不忠;不喜欢自己与亲友被挑拨离间;不喜欢别人对自己骂粗话;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说话轻薄,所以,我们便也劝别人不偷、不抢、不诈欺,不与人通奸,不挑拨离间,不骂粗话,言语不轻薄,也赞叹这些行为。如此一来,肢体、语言、行为,就能在这些方面获得清净,这就是通往圣道的戒行。”

推己及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准则,是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要进行换位思考,在做每件事时,都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不强人所难,不夺人所爱,做到推己及人。做人应该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以恕道待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

我们都是常人,都可能会犯错,在自己犯错的时候,往往会自责,但是最终会原谅自己。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原谅自己,死死揪住自己的错误不放,就会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

同样的道理,在他人犯错时,我们也应该以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尤其是在别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更要原谅他人。推己及人地想一想,就会发觉他人的错误并非不可原谅。每天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真诚的道歉,带来的是包容和谅解。宽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己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生活中,不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给他人一片天空,自己的世界也会随之扩大。以恕己之心恕人,放过的是他人,净化的是自己的心灵。

平等待人,以心换心

【佛心智语】

要做到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以年龄大小、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区别对待。

佛陀的大弟子须菩提拖钵乞食只“乞富不乞贫”,大迦叶则“乞贫不乞富”。两位尊者各有各的想法:须菩提认为贫穷的人三餐难继,不应再向他们乞讨食物,而大迦叶认为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前世没有修福,所以今生要给他们布施的机会。佛陀因此批评他们“心不均等”,也就是待人有偏差。

在佛陀看来,一个修行者不能在对贫富的看法上有偏差,而要用“人人是佛”的平等心来看待世间一切众生,“平等待人无分别”是人们应当具备的为人之道。要做到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以年龄大小、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区别对待。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

云水僧一听,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同类推荐
  • 卡耐基沟通与处世的艺术

    卡耐基沟通与处世的艺术

    这是一本关于改善人际关系及为人处世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克服封闭式的人性弱点,将有非常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激励,惊人的力量

    激励,惊人的力量

    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驱除员工的惰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把员工的意志、毅力、情操和信念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它能让员工调动潜能,发愤图强,全力地为你工作。
  • 销售人脉的累积

    销售人脉的累积

    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拥有一个广泛的人脉时销售人员成功与否的必备因素。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脉,本书已经为您找到了答案。
  •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用争气代替生气

    用争气代替生气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成功,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但有时你会遭遇挫折,会遭遇别人的嘲弄与排挤,这就是生活!生活需要你面对自己的不幸与失意,需要你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奋起,需要你在痛苦时寻找快乐,在愤怒时选择冷静,在执迷时敢于放弃,在失意时学会忘记!正所谓用争气代替生气!生活中有太多不值得我们去计较的事情了,公平、完美、屈辱、顾虑、失去……面对这一切,正是你的太过执著让你失去了生活本应有的快乐与幸福,学会淡泊、学会忘记、学会放弃、学会不去计较、学会用争气代替生气,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超脱。
热门推荐
  • 爆宠狐妃:腹黑神尊,求放过

    爆宠狐妃:腹黑神尊,求放过

    她不就是喝醉了对他来了句“男人,今夜就给本帝姬生个娃如何”吗?结果娃没生出一个,还悲了个催的被罚下凡历劫,不是给他的精彩人生充当炮灰,就是牺牲自我成就他的帝王霸业,完事了还要做一个棒打鸳鸯的坏女人!!好在她机智的把孟婆汤一洒,带着两世记忆的大脑,随随便便就能来个炮灰逆袭,一朝就把他来虐……
  • 谛空门

    谛空门

    昔日的魔道至尊,夺舍成一个小娃娃。本以为是天赐机缘,没想到夺舍的小娃娃居然是落败的佛家子弟,更是不小心得到了佛教传承。要命的啊!本尊一代天骄成了一个奶娃娃,今后更要成为一个小秃驴。传闻那个消失已久的佛教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弟子。传闻那个落败的佛教小弟子长得那叫一个精致。…………
  • 荣耀之宇宙外挂

    荣耀之宇宙外挂

    妲己宝宝被宇宙4维空间的王者系统派来地球寻找合适人选,拯救宇宙4维空间的王者大陆
  • 重生之天眼女神

    重生之天眼女神

    繁九汐,一个在儿时遭家破人亡的孩子,在九工天会的帮助之下,成为一代杀手,却不知,这都是九工天会背后的神秘人为了得到自已家族的神将门秘密,而自己,轮为了棋子,在二十二岁时一次刺杀任务中得知真相,欲意抱负,却意外身亡……重生回到五岁,这次,说什么也要保护好家人,成为繁氏新一代神将门之后……从此,逆天之路开启……也遇到了他……让自己在寒风中可以给你拥抱,危机时给你完全的安全,一句我还小,而他说,我等你长大……
  • 恶魔猎人的奇妙冒险

    恶魔猎人的奇妙冒险

    大家好,我是刚得到《鬼泣》中斯巴达血统时长一小时的秦川,喜欢唱、跳……不对,喜欢摸鱼和人前显圣。————————————————————————简介无力,这是一个穿越者得到系统和《鬼泣》中的斯巴达血统后,在二次元世界穿越与搞事的日常。已完结世界: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我的英雄学院 当前世界:JOJO的奇妙冒险星尘斗士暂定世界:斩赤红之瞳,漫威电影宇宙,雄兵连,鬼泣四,恶魔高校,FGO,fatestaynight,fatezero,东京吃货,JOJO的奇妙冒险,头文字D……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要做魔神

    我要做魔神

    几百年前,神魔大战后,世界恢复了短暂的平和然而暗流涌动,光明笼罩下的黑暗蠢蠢欲动艾伦从沉睡中苏醒,面对世界的变化,他该何去何从,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化身为魔神。“你会死的。”“谁都会死,为什么不能是我。”
  • 女人趁早要知道4:女人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女人趁早要知道4:女人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再漂亮的女人也有容颜老去的那天,年轻不是女人的王牌,脸蛋不是女人的资本。如果你以为自己可以一辈子做天真少女,以为年轻就可以为所欲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女人不管有多聪明、多漂亮、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人情世故,那么她的人生注定是失败的。很多女孩之所以一辈子平庸无为,就是因为她活了一辈子都不懂人情世故!一个心智成熟的女人,必定是通晓人情世故的高手。她知道什么时候该退让,什么时候该表现,既不会锋芒毕露,也不会泯于众人。
  • 一本发疯的书

    一本发疯的书

    本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却机缘巧合救了一个修行者,本以为他离开之后日子重归平淡,却没想到国战开启必须逃难,更无奈的是,路上还遇到了一个喋喋不休的世家子弟......
  • 一指戳天

    一指戳天

    (这是一本集哲学,军事,经济,权谋,神话于一体的史诗级玄幻巨著。)我有一刀,唵阿罗跛遮囊。我有一剑,临兵斗者皆列阵。还有一指,能戳破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