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300000002

第2章 观照内心,修好心转好运 (1)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心中有根,就能开花结果;心中有愿,就能成就事业;心中有理,就能走遍天下;心中有主,就能立处皆真;心中有德,就能涵容万物;心中有道,就能拥有一切。佛性就在自心,无须向外求索。自我观照,反求诸己,就能认识自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就能控制自己;修好一颗本心,在任何境遇下都坚守自我,就能活出精彩,改变命运。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

【佛心智语】

佛法很平凡,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做佛就是做人。

佛学思想中有这样一个观念:人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是来偿还欠债,报答所有与自己有关之人的恩缘的。因为我们赤手空拳、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一无所有。长大成人,吃的、穿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众生、国家、父母、师友们给予我们的恩惠。只有我负别人,别人并无负我之处,因此,要尽我所有,尽我所能,贡献给世人,以报答其恩惠,还清我生生世世累积起来的旧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为人、济世、利物。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讲解《金刚经》时说:“先学做人,能把儒家四书五经等做人之理通达了、成功了,学佛一定成功。像盖房子一样,先把基础打好,人都没有做好,就要学佛,你成了佛,我成什么?要注意啊!要先学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诉你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苦苦寻觅如何获得幸福,但佛陀告诉世人,做好自己,做好眼前的事,即能幸福,即能得道。其实,学佛也好,找到幸福也好,最先应该做的不是念“阿弥陀佛”或是空想,而是应做好当下的事情,完成一个人在这世上应该做的事。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圆满了,才能体悟生活的道理,领悟事物的真谛,获得对尘世的正确见解。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那么,人人都可成佛。

有一位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有日成佛,多年苦修参禅,但一直没有开悟。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古寺,住持和尚修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住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高僧,您得道之前,做什么?”

住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住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哂笑:“何谓得道?”

住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住持和尚说的“得道就是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真是一语道破禅机,认认真真地干好手中的每件事情便是得道。不要把佛法想得过于高深和遥不可及,其实佛法很平凡,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其实,做佛就是做人,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往往在人间最平常的地方。正如佛所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是“智慧”的意思。智慧到了极点,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真理就存在于平凡中,能到达人间最平凡处,才能接近佛法之道,也就是做人之道。

在佛家看来,世法与佛法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出家的人要懂世法,世法懂了,佛法就通了。真正的佛法,并不是以梅花明月、洁身自好便能彻悟的,后世学佛的人,只重理悟而不重行持,早已大错而特错。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照此修行,不但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还能够造福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踏踏实实,保持真实的自己

【佛心智语】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可以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这是王维的一首诗,名叫《辛夷坞》。这首诗写的是在辛夷坞这个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开自落,平淡得很,既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

无情有性,辛夷花得之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在这个绝无人迹的地方,辛夷花不需要赞美,也不需要人们对它们的凋谢洒同情之泪,它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发挥到了极致。

在佛家眼中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个体都自在自足,自性自然圆满。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一个人如果能体察到自身不增不减的天赋,就能在世间拥有精彩和圆满。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远处的风景都被笼罩在薄雾或尘埃之下,越是走近就越是朦胧;心里的念头常常被围困在重峦叠嶂之中,越是急于走出迷阵就越是辨不清方向。这是因为我们常常过多地执著于思维,而忽视了自性。佛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教导人认识自性。

有一位富人有四位妻子:第一个妻子活泼可爱,在富人身边寸步不离;第二个妻子是富人抢来的,倾国倾城却不苟言笑;第三个妻子整天忙于打理富人的琐碎生活,把家中大小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第四个妻子终日东奔西跑,富人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

富人生病即将去世,他把四位妻子叫到床前,问她们:“平日里你们都说爱我,如今我就要死了,谁愿意陪我一起去阴间呢?”

第一个妻子说:“你自己去吧,以前一直都是我陪在你身边,现在该换她们去了。”

第二个妻子说:“我是迫于无奈才嫁你为妻的,活着的时候都不情愿,更不要说陪你赴死!”

第三个妻子说:“虽然我很爱你,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安逸稳定的生活,不愿意陪你去过餐风饮露、衣食无着的日子。”

富人非常伤心,他近乎绝望地看着第四个妻子。

第四个妻子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到哪里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富人心中一惊,既感动又愧疚地看着第四个妻子,含笑去世。

佛祖解释说:“其实这位富人本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位,四位妻子则代表每个人活着的时候所拥有的东西。第一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肉体,生来不可剥离,死时却注定要分开;第二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妻子,活着的时候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死的时候仍然要分道扬镳;第四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自性,人们常常忘记了她的存在,而她却永远陪伴着你。”

每个人都有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生而相随,死而相伴,不能抛却。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察到自性,于是很多人随波逐流,丧失自我。要做到像辛夷花一样平淡地自开自落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常常需要他人的赞美才能前行,一旦受打击就会停滞不前。如果明了自己的本心,并坚信执守,就不会被他人的态度左右。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可以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想要讨好每个人是愚蠢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与其把精力花在别人身上,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上。改变别人的看法是很难的,做好自己却是容易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我生命的圆满,修一颗笃定的本心,就能把自己生命的精彩发挥到极致。

认清能力的底线

【佛心智语】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顺境和逆境,每一种遭际都是对人自身能力的考验,都能让人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有些人在顺境中自负自大,不可一世,一旦遭遇挫折,便会觉得荆棘满地从而一蹶不振,这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的缺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实力,没有自知之明。

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在深浅之间权衡做人。

很多时候,“知”总是外指的,希望自己能够了解整个外部世界,却往往忽视了对自己内心的探求。禅修的一种观念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无论是做事还是禅修,首先要认识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外部的世界。

然而,认识自己又谈何容易?只有经历暴风骤雨的洗礼,无数次跌倒后爬起,才能够找到真实的自我,才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从内心做到不怨天尤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再通过不断修补与完善,向完美靠近。

追求完美固然不错,凡事应当尽力而为,但同时也要量力而行。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讨一些武功秘籍。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往往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挑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不是还得重新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应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还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每个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过了这个底线,去做力不能及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要摔跤。因此,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战胜自己、驾驭自己。人心如秤,评价自己的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地认知自我,完善自我。

所以禅修之人,要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不断通过反思深入地认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清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有什么优点需要保持,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这样,才能在由知转行的过程中走得更稳健,才能在行动的过程中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从而在知行合一中获得禅悟。

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

学会自知,学会正确把握自己的定位,是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心中时时有一杆秤,称准自己,才能真正驾驭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把握好做人的分寸。

主动孤独,沉淀一切烦恼

【佛心智语】

一个人处于孤独之中时,一切烦恼和牵挂都会沉淀下来,这样会更容易看见自己的内心深处,更容易找到自我,了解自己。

有的人生性好静,懒于在灯红酒绿、尔虞我诈的社交场合敷衍应酬,闲暇时更愿意结伴于青灯古卷,品茗读书,抑或独自远行,涉足山川沃野。但是,更多的人害怕孤独,无论是独自垂钓于碧水湖泊的宁静和淡泊,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堪忍受的折磨。

佛家将孤独的形式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主动的孤独”,就是为了修行而主动创造一个与他人隔绝的环境,无论打坐诵经,还是读书写作,都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只留下一颗求知之心。

第二种是“被动的孤独”,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孤独,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寂寞,或被团体成员所排斥时,即使身在团体之中依然能感觉到的孤独。

第三种是“思想的孤独”,当一个人的观点不为他人所接受,思想得不到他人认可时,就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孤立无援。

第四种是“权势的孤独”,高处不胜寒的感受是大多数身居高位的人所共有的。

孤独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孤独的味道每一个人都品尝过。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修行者,就是一个切身体会到孤独并为此痛苦的人。

在一次禅七(禅宗的参禅方法,以七日为期坐禅修行)中,一位修行者突然哭了起来。圣严法师问他为何哭泣,他回答:“生活在世界上的孤独感让我害怕。”

同类推荐
  • 成功元素

    成功元素

    你希望生活得舒畅吗?你希望得到异性的爱慕吗?你希望享受亲密的天伦之乐吗?书中给予你去实现理想的力量,将成功元素汇入你的脑细胞。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通往高薪、高职位、高成就的第一本书!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抽走微软核心的20个员工,微软将一钱不值。可见,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创造出亿万价值,其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管理者,更是因为他旗下的员工。本书结合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真实案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使得本书更具可读性和操作性。
  • 青春真谛

    青春真谛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职场必读:成功学系列(套装共3册)

    职场必读:成功学系列(套装共3册)

    谈商场谈财富谈事业,说成败说处世说人生。马克·扎克伯格+马云+李嘉诚的成功秘诀。
  • 做人越简单越好

    做人越简单越好

    《做人越简单越好》介绍“做人难,做事难。”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的确,人生不易,为了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很大的压力,要自我奋斗,要参与竞争。成功者固然踌躇满志,令人羡慕,折戟沉沙者只能令人同情。如何把握成功的规律、找出失败的症结,使自己在做人方面更成熟、更完善、更简单,是一个人必须经常思考、揣摩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在这本书中,邵雨通过对企业经营问题的高度提炼,将原本复杂多变的经营简化成目标实现的过程。尽管德鲁克、韦尔奇、戈恩等人都将目标实施视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概括。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都知道,经营的核心正是确保目标的实现。本书的目的很明确:打造企业管控力。也就是协助中国企业在内部建立经营新秩序。大多数中国企业面临着一个转型时期:凭借胆识和运气成功的岁月一去不返,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依靠以往的人管人方式很难持续发展下去。诸多经营问题开始不断出现:目标无法实现、运营失去控制、人心涣散……在这个时候提倡管控力可谓击中中国企业管理的要害。
  • 执行长,别来无恙

    执行长,别来无恙

    前世的我一不小心遇见你,爱上你。今世我在陌生的世界里与你重新相识,相知,相爱。前世今生我都只想守护你。跨越千年之久。我愿倾尽天下乱世繁华,只为你一人。今世,我忘了你。却没有忘记寸步不离的守护你。或许是命中注定,也或许是缘分的命运。我是你的至死不渝。 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18岁的女执行长。 她有一个默默守护的她的青梅竹马。 竹马喜欢她,她不知道。 她在跑,他在追。 甜蜜的小泡泡却蓦然升起。
  • 翠衣

    翠衣

    翠衣抱着一只铜皮盒子嫁进了柳府。那只是一只普通的铜皮盒子,盒子里空无一物。而翠衣身上除了那只盒子又身无长物,连一样像样的陪嫁也没有,寒酸得很。柳镇人对蒲柳两家联姻觉得意外,要在蒲家兴隆时,两家结亲可谓门当户对锦上添花,可如今蒲家败落了,柳家正如日中天。翠衣嫁进柳家当个填房的姨太太也就算了,还是明媒正娶的长房少奶奶,这就更让柳镇人百思不解。尤其翠衣怀里当宝贝抱着的那只铜皮盒子,柳镇人更猜不透为何方宝物。半月前,母亲娄氏捧着那只铜皮盒子来到翠衣闺阁。翠衣喊了一声娘,挪过椅子要娘坐。
  • 励志羊皮卷(中)

    励志羊皮卷(中)

    她把爱藏在虚假的剧情里,独自承受,只希望那个人拥有与她无关的幸福。牵手是两人在一起的盟誓,是爱情的开始,是一种美丽宣誓。由于牵手缘分变为爱情,爱情变为亲情。这是最痛苦的告别,当生命只剩下倒数的时间,真爱才会突然显现,只可惜,一切已经太晚太晚……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亿万前妻

    亿万前妻

    ***她是一个私生女,她为了妈妈的幸福嫁给了他。商业联姻而已,她知道一开始不会有爱情。结婚纪念日,想要努力获得幸福的她,忽然收获了他的离婚协议书。淡淡的烟雾中,他的脸有些朦胧,“她怀孕了。”她自然知道,那个她,不是自己。她手里拿着的那件想要送给他的衬衫,被她慌乱地丢在了衣柜里。***当在婴儿用品店前看到他,才知道他也可以笑得这样温柔。当知道孩子的爸爸竟然不是他,才知道他的爱可以如此伟大。***在他婚礼举行的前一天,她竟然也验出了身孕。在他婚礼举行的当天,她才知道,那个抢走她老公的女人,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姐。***“今天你来,就是想像你妈一样当小三吗?不过,我告诉你,我的老公,你是勾不走的,不要白费那份心!”艳丽动人的新娘,看着她的眼,装满得意和侮辱。“谁是小三,看来有人还不清楚,那我告诉你,你的老公,是我的前夫,是我不要了才让给你的,你捡别人的旧鞋还拿来炫耀,还真是悲哀!”她冷笑,挽着他同父异母弟弟的胳膊,高傲地离开。***四年后,在他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的庆祝酒会上,他看到一个缩小版的他,不到四岁的小男孩。“告诉我,你妈妈是谁?”他眼中带痛,紧盯着那个孩子,伸出去想要抚摸的手,却迟迟不敢落下。“这位大伯,我已经有二个爸爸了,你是想要报名参加‘三个爸爸一个妈’的现场表演吗?”小男孩说得一本正经,漆黑晶亮的眼眸散发着优雅的冷漠。推荐现代文文:紫楠《残废总裁的强悍妻》哀家驾到《二婚不愁嫁》清和《赖上前妻》潇湘非倾城《狂妈》推荐穿越文文:唐淫才子《肥后要出轨》
  • 萌·日本史

    萌·日本史

    本书是以经典日本动漫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日本历史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历史读物。其中收录的日本经典动漫都是曾经整整影响过中国一代人的动画片,而熟知的动漫背后,又有着怎么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呢,我们大概都很陌生。作者正是通过这一话题,引导大家去了解日本、了解日本历史。文字洗练、幽默风趣,可读性非常强。而且,此类历史故事最受年轻读者青睐,也适合大多数读者休闲阅读。极具时尚畅销书品质!这是最动漫的历史,历史是用于自强的一帖良药,动漫则是让人感到甜甜的糖分,把药和糖拼凑在一起,也就是传说中的梨膏糖吧,谨以此,献给爱动漫爱历史的你。
  • 红尘安得人无忧

    红尘安得人无忧

    苏无忧爱了五年的人,眨眼之间便要她去死。赵慕白要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对她虚情假意,无痛无爱。苏无忧爱他,可以为他生亦可为他死。一入红尘不由己,世间安得人如意?他死她亡,当真心中所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当道:面瘫神君太腹黑

    嫡女当道:面瘫神君太腹黑

    放下过去,蔺九只想一门心思扑到修炼上面。什么蔺家嫡女,什么废材灵根,都不在她考虑范围内。修真界不是信奉强者为尊吗?好,那她便用实力说话!只是那个一脸忠犬的大师兄,来,我们好好谈谈,面瘫冷艳的人设是被你吃了吗?容某人一脸无赖:只要能追到娘子,人设都是浮云……
  • 找到你的生命礼物

    找到你的生命礼物

    在无数个不得不面对压力的日子里,你可曾否认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为了生存而生活?你为了生活而隐忍,焦虑、抑郁、成瘾、缺乏成就感、自我攻击、孤独、内疚等心理问题却也潜伏在了你的内心深处。这世界纷乱繁华,一切似乎总是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不过,这本书已经帮助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找到了神秘而持久的解决办法,通过简单而深远的真知灼见,告诉读者:经由心灵意识的苏醒,鼓起勇气去改变自己,人人都可以窥见生命中隐而不显的礼物,获得持久的自信、自尊和内心的幸福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