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300000011

第11章 做人不比较,做事不计较 (1)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学道求真免无常。

——明·憨山德清

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不会被眼前得失所蒙蔽;心量狭隘自私的人,处处与人计较,无法成就大器。不计较小事,便能减少心灵上的负荷;不听人闲话,就能避免不必要的争端。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是富有的人生;锱铢必较,只知道索取,必是贫穷的人生。

心量大才能容纳痛苦

【佛心智语】

一个人的心界是关键,它决定着视界,更决定着世界。

《老子》中有“旷兮其若谷”的说法,比喻思想的豁达空灵。一个修道有成的人,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的状态,才是真正的七窍玲珑。心境不空的人,就好像蓬茅塞心之人。人心不应被蓬茅堵住,而应海阔天空。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智慧自然高远,正如《西游记》中所谓“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冥顽须悟空”。

一个人的心界是关键,它决定着视界,更决定着世界。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明道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有悖于常识,是在骗人吧?”

明道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扬扬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明道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个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恍然大悟。

拘泥于外在形式,会让心灵关闭、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开通心窍,才能融会贯通。心灵就是自我,不要把自我固定在外在的事物上,敞开心怀,不被俗世尘埃所干扰,才能关注当下,保证身心的纯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胸宽广之人拥有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崇尚磊落坦荡、无私无畏和志存高远的品格,鄙视斤斤计较、蝇营狗苟和鼠目寸光的行为。天地何其广阔,有多少事等待我们去做,一味地计较,抱怨,是无法容纳生命里的痛苦的。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愿意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然而,只有做一片湖,才能容纳生命中的痛苦。如果内心的容量只是一杯水,那么,面对痛苦便往往觉得那么忍受。

大胸怀是大海,纳百川,载千舸,容万物,育众生;大胸怀是高山,不厌细尘,不嫌怪石,披风雪,湍瀑布,生草木,活鸟兽;大胸怀是大地,默默承载,无怨无悔;大胸怀是天空,默默包容,从不逃避。不管是阴云风雨,万钧雷霆,抑或朗朗晴空,朝霞彩虹,或是沙暴埃砾,日月晨星,它都能以寥廓胸怀容之。

内心开满繁花,而不是装满是非

【佛心智语】

倘若心内装满是非,即使身处花园,也闻不到花香。只有内心开满繁花,才能时刻被芬芳包围。

佛语:“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这是教世人不要将心境放在居住之环境,要放在心地。心地好,任何环境都好。心随境转,必然为境所累;境随心转,红尘闹市中也有安静书桌。人生像是一张白纸,色彩由每个人选择;人生又像是一杯白水,放入茶叶则涩,放入蜂蜜则甜,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佛教是个以心为本的宗教,在佛教的修持里常常都标榜着“修行切莫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所以,心中有佛光,才能得佛。

月圆之夜,老禅师觉得自己快要圆寂了,便将三位弟子叫到身边说:“我这里有一枚铜钱,你们各自出去买一样东西来填满禅房吧。”有两个弟子领了钱出去了,第三个弟子却坐在禅师身边。

不一会儿,一个弟子回来了,对禅师说:“师傅,我买了十车干草,一定可以填满禅房了。”禅师听后默然不语。

又过了一会儿,第二个弟子回来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然后点亮。老禅师见后口念:“阿弥陀佛。”

第三个弟子此时站起身来,走到禅师面前,将铜钱还给了老禅师,说道:“师傅,我的东西也买来了。”说完,他吹熄了第二个弟子的蜡烛,圆月的清辉洒满了禅房,房中的每个人都沐浴在月光下。

禅房里寂静无声。良久,老禅师口念一声佛号后,说道:“干草填满了禅房却让禅房变得不洁而黑暗;烛光不值一文却能让充盈暗室;月光令玉宇澄清,天地明朗,佛明四宇,佛明我心,月光即佛。不花一文而得我佛,实因心中有佛光。”

老禅师说完将袈裟披在第三个弟子身上,圆寂了。

佛光在心,即可得佛,心中满足即可得美好。我们活在世上,每一刻都有无限可能,每一刻都有无限美好,只要心中春风荡漾,哪一刻不是春意盎然?只要在心田栽下美丽的花朵,哪一刻不处在最美好的花季?烦恼、忧愁都是落于镜上的微尘,轻轻拂拭,心境便可光洁如新。

倘若心内装满是非,即使身处花园,也闻不到花香。只有内心开满繁花,才能时刻被芬芳包围。

一天傍晚,一位学僧在寺庙的树下静坐,突然闻到一阵花香。这花香使学僧非常感动,从黄昏静坐到深夜舍不得离开。

在这无边的宁静中,学僧的心也随花香飘动起来,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草木都是开花的时候才会香,有没有不开花就会香的草木呢?花朵送香都限制在一个短暂的因缘,有没有四季芬芳不败的花朵呢?花朵的香味飘得再远也有一个范围,有没有弥漫世界的香气呢?所有的花香都是顺风飘送,有没有在逆风中也能飘送的香呢?

学僧沉溺于这些问题中,在接下来的几天都无法静心。

一天,学僧又坐在花香中出神,方丈走过他静坐的地方,就问他:“你的心绪波动,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学僧就把自己苦思而难解的问题请教了方丈。

方丈开示说:“守戒律的人,不一定要开花结果才有芬芳,拥有智慧之花,也会有芳香。有禅定的心,就不必在因缘里寻找芬芳,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透过内在拥有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散发人格的芬芳呀!”

学僧听了,垂手肃立,感动不已。

方丈和蔼地说:“修行的人不只要闻花园的花香,也要在自己的内心开花。这样,不管他居住在城市或山林,所有的人都会闻到他的花香!”

人们每天都忙忙碌碌,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一个烦恼过去,下一个烦恼又来了。但是,不要将心灵装满无用的烦恼,应在心田种满美好的香花,当娇美的花朵填满了我们的心时,烦恼自然就被驱逐出境了。

佛说:“要试图放宽心量,包容世间的丑恶。人家赞美我,我心生欢喜心,但不为欢喜激动,也许这欢乐之后,便是悲伤;人家辱骂我,我不加辩白,让时间去考验对方……”这是劝诫世人不要太计较生活里的是是非非,坦然接受生活的悲喜苦乐。生活中时刻充满阳光,怎会有阴霾肆虐的机会?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享受生命的美好。

心宽如海,身外辱不计较

【佛心智语】

正因为心无障碍,才能以一颗自由仁和的心看淡一切,不计较身外的荣辱,忍世人所不能忍。

想要正确地驾驭自己的心,就要达到心的自由境界。一个人的心与其说像墙壁,不如说像仓库更加贴切。我们心中所有之物,无论是知识、学问,还是经验,都是为了他人,并非自己本身需要它们。虽然库中储藏着无数东西,但是一件都不属于自己。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应该安放不动,只有当其他人需要,才从中取出。这样的心是无比宽大的,能够容纳一切,自然不会被无常所困。

有一位禅师,因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布袋而被称为布袋和尚,相传他是弥勒佛为普度众生转世而来。有一天一位居士在路上碰到了他,看到他手中的布袋便猜到了他的身份,于是便上前和他聊了起来。

居士:“敢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码。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居士:“和尚云游四方,布袋中都有什么行李呢?”

布袋和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居士:“弟子愚顽,想向禅师请教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布袋和尚:“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布袋和尚手中的布袋又称作乾坤袋,从他随口吟唱的佛偈中可知,他的布袋可大可小,就好像他的心境和胸怀,别人给他什么他都会收下,即使是不好的东西,只要装进他的布袋,也会变成好的东西。他还常常将里面的东西送人,好像永远也掏不完。对他而言,没有东西是不能接受的,不论善恶、好坏、是非,只要在他面前都会没有障碍。因此,他的心就如他的布袋,打开时可以遍及十方,甚至连虚空也能装进去。

“入时观自在”,因为心无障碍,所以不论看什么,都可以看得很透彻,自然就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心,不论做什么,都能保持不动;同时又能像仓库一样,不管储藏了多少东西,都既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也不会成为引发傲慢情绪的引子。

身处现实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来自他人的侮辱,然而在宽心的人看来,有辱也是无辱。正因为心无障碍,才能以一颗自由仁和的心看淡一切,不计较身外的荣辱,忍世人所不能忍。

娄师德的弟弟要出任官员,临行前来向哥哥问询为人处世之道。娄师德问他:“如果有人骂你,并且往你的脸上吐口水,你打算怎么对他呢?”

他的弟弟大概以为自己的修为很好,非常自信地说:“无论他怎么骂我,我都不还口。他吐口水我也不骂他,我把口水抹掉就是了。”

娄师德一听,觉得弟弟的涵养还没有那么高,于是告诉他:“别人往你的脸上吐口水就是对你有怨恨,他是借口水来泄愤。如果你把口水给抹掉了,那么他泄愤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所以不要抹去口水,任唾沫自己干了就好。”

同类推荐
  • 透过举止看人性

    透过举止看人性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清楚对方的性格、性情,总是对我们有利的。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籍:它通过对他人姿态、行为、穿着、体貌特征、表情、说话方式、生活细节的观察,再配合心理学的分析,教你识别对方性情、个性的技巧。
  • 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魔鬼训练营最早起源于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训练”,风行于欧美。“二战”后在欧美和日本演变成章程。其宗旨是锻炼人的意志力、忍耐度、心智模式、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技巧,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等。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种培训形式开始引起企业界的注意,并从此迅速流行起来。如今,魔鬼训练已经风靡全球。魔鬼训练以其强调生存意志、重视自我激励、关注实用技能、普及商业理念的特色章程吸引了无数的社会大众,同时,以其各项训练随社会进步而灵活地调整知识,力求倡导最新成功技能的现实精神而为世人所追捧。
  • 做人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做人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许多人一生最大的弱点是不懂得做人之道,不懂得如何将做人之道融入做事之事,所以他们很难获得人生的幸福,更难获得人生的成功,而改变这种弱点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独具慧眼,能说会道,学会用“心”。《做人三到》从眼到、口到、心到三个方面让你做一个成功的人!
  • 爱留三分给自己

    爱留三分给自己

    生活中因过于爱和信赖一个人,而失去自我的人有很多,因此而深受伤害的人也有很多。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和一针见血的理论告诉女性读者:如何在爱情中保持理智,做一个有魅力且懂得武装自己的女子?面对恋爱和婚姻,聪明的女人是怎样做的?女人应该远离哪种异性?如何处理“爱的伤口”?
  •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时间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再漂亮的女孩也有美人迟暮的那天,年轻不是我们的王牌,如果把青春拿来寻欢作乐,以为年轻就可以肆意妄为,一再放纵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不可能一直都拥有年轻,不可能做一辈子的天真少女!
热门推荐
  •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畅销精读本)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畅销精读本)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舍”与“得”的过程,在“舍”与“得”之间,每个人都需作出自己的抉择。舍,并不是全部舍掉,而是舍掉那些沉重的、阻碍你前行的种种负累,留下那些轻快的、灵性的美好,从而让你闪耀着含蓄、内敛、从容的光芒。本书主要告诉读者如何在舍与得中达到幸福和平衡,并且一直保持着幸福的状态。只要你能用“放下、乐观、平和、宽容、坚强”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变数,你就一定能经营好你的人生。
  • Dombey and Son(III)董贝父子(英文版 下册)

    Dombey and Son(III)董贝父子(英文版 下册)

    Dombey and Son by Charles Dickens, published in 1848. Its full title is Dealings with the Firm of Dombey and Son: Wholesale, Retail and for Exportation. The story concerns of a powerful man whose callous neglect of his family triggers hi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ownfall, showcases the author's gift for vivid characterization and unfailingly realistic description. As Jonathan Lethem contends in his Introduction, Dickens's "genius … is at one with the genius of the form of the novel itself: Dickens willed into existence the most capacious and elastic and versatile kind of novel that could be, one big enough for his vast sentimental yearnings and for every impulse and fear and hesitation in him that countervailed those yearnings too. Never parsimonious and frequently contradictory, he always gives us everything he can, everything he's planned to give, and then more."
  • 碧海沧澜之瑾心不悔

    碧海沧澜之瑾心不悔

    迷糊中睡了,清醒状态逃跑,迷茫中生子。“娘亲,我所谓的那个爹爹,去帮他前妻挡了雷劫!”“死了没?”绝色女子雀跃询问。“娘啊!那个所谓爹爹,帮他前娘子挡了偷袭,然后昏迷了!”白嫩的小脸满是纠结。“担心就去找他,正好你娘我可以丢掉一个油瓶!”苦着一张包子脸,画着小圈可怜自己怎么如此命苦!
  •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处

    这是一本关于当下喧嚣社会中静得下来的那群人的书,讲述的是45个城市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有我们身边常见的蛋糕师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上过《国家宝藏》的传统染料制作人仇庆年老先生,也有网红手艺人。打铁、制香、染布、修笔、斫琴、做团扇、刻砚、金缮、刺绣、铸剑、竹艺、酿酒、做面……他们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他们代表一种惜物的生活美学态度,他们教给我们在虚无的人生中找到意义,在为生计所苦的同时发现美好。
  • 网游之全职奶爸

    网游之全职奶爸

    如沐春风杏林暖,缘是素衣款款来。我不甘心就这么平凡的度过一生!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游戏里面结识了一个女孩。是她,让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书首发:创世中文网QQ群:383712898
  • 鸿蒙逐道

    鸿蒙逐道

    九大本源,毁灭始者,无敌法宝,灿烂法术,一切都因为世界的毁灭与重生而与秦啸紧紧相连。世界有多大,欲望就多大。人心欲望厉害?还是世界规则力量?人与世界,谁更胜一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军人热血

    军人热血

    本书叙述了军事奇才刘轩的一生。并且创建了一支出色的特战队——闪电特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