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9900000033

第33章 2011年热钱撤离中国:即将加重中国的借贷危机

2011年是中国热钱撤离年

中国的很多经济学家否认中国存在大量的热钱。这种论调是十分可笑的,在全世界都在防范热钱的今天,在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几天,中国怎么可能独善其身,没有热钱呢?

读者如果想了解热钱,可以翻阅我之前出版的图书《热钱阴谋》,这本书里面会有详细的讲解。

为什么说2011年是中国热钱撤离年?可以从几个指标可以看出来,首先是中国的外汇占款4年来首次出现了下降,2011年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2008年1月份至今近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这增加了流动性紧张局面,加速货币政策调整,下调存准的可能性加大——这个在2011年12月5日得到应验,央行在该日下降存准率5个百分点。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说外汇占款减少,就是热钱撤离的迹象?因为外汇占款是央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外汇占款的增多,将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多。在经济界,我们一般以外汇占款与贸易顺差和实际使用外资间的差额作为衡量热钱入境规模的主要参数。

第二个指标就是从12月2日到12月8日人民币连续7日跌停,意味着境外资本,主要是热钱正在大规模撤离。其实,2011年年末,人民币走弱并非独家行情,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泰铢、印尼盾等新兴经济体货币均逆转了此前升势。最近四个月印度卢比贬值15%,俄罗斯卢布下跌幅度超过15%,印尼盾也降至约两个月以来的最低位,新加坡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同样双双触及六周低位。跌停的原因是,随着新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下欧美国家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回流缓解,加上此时美元的避险价值再度呈现,资金正大规模回流购入美元,从而对新兴国家的汇率形成打压。

第三个指标则是股市这个晴雨表。中国的沪指指数从2011年年初的3300多点,一直跌到年末的2100多点,这无疑是热钱加快撤离股市的直接结果。中国的股市基本上成为投资者的鸡肋,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这与中国经济开始走弱有关,但同国际热钱的撤离有相当的关系。2011年12月中旬汇丰银行曾公布了中国12月PMI数据初值,中国股市出现了短暂回升的状况。但股市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反应,只是硬了一会儿,就继续其先前的下跌趋势,这也间接地证明了欧美资金正在从中国撤离。

热钱撤离中国的线路图

一般来说,当我们认为某件事是坏事时,它的反面应该就是一件好事。但经济现象却未必如此。比如,股市和房市出现较大泡沫,导致股价和房价畸高,这当然不是件好事。但如果泡沫破灭、股价房价大跌,按说这应该是好事吧?然而对经济而言,却同样是一件坏事,因为股价和房价的大跌会引起经济动荡。

所以,当我们说泡沫太多是件坏事时,实际上指的是它会导致后面的泡沫破灭,表面上是两件事,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回事。热钱的进出也是如此。

所谓热钱撤离,就是变卖本国货币计价资产,如外资拥有的股票、国债、投机性土地等,大量变卖,换成他国货币之后,倾巢汇出。以上一进一出,如果时间短而流量大,将造成本国股市、债市、房市,爆起乍跌。

我们知道,热钱对于一个国家最大的危害,不是投机牟利,而在于其牟利后的迅速撤离,使受害国的市场变空,引发危机。所以中国政府要留心热钱的变化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对于热钱从中国的撤离路线图,我认为有以下几大主要途径:

一是通过地下钱庄撤离。热钱成规模后的出境就比个人资金容易得多,经常的手段就是在对外的经常贸易项目下进行交易,把正常外贸应得的利润在国内以人民币现金支付,让国内外贸企业老板也可以避税,然后就是大家看到的中国出口商品的利润奇低。地下钱庄在浙江、广东表现得异常活跃,地下钱庄正成为热钱洗钱出境的中介。

中国近年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进的外资每年不过400亿美元,而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流出境外的资金却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是引进外资额的约60%。从某种程度上说,地下钱庄已成了一条地下黑色金融命脉。

二是借道香港撤离。热钱进出内地的桥梁是香港。2010年以来在香港成立的投资内地房地产的基金规模大增。这些地产基金有两种投资方式:一是购买商业物业,包括商业零售商场和写字楼;二是购买商业物业公司股份。因为这些基金通常都签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很难掌握其确切规模及在内地的真实动向。在香港或亚洲其他地方成立的、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基金总量300亿?~?500亿美元。

三是通过对中资企业控股权的渗透,以合法的名义,提供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平台,打通中国资金进军世界舞台的通道,从而也就较容易将热钱带出国内。近期外资纷纷在中国成立私募股权基金,并积极并购国内企业,扶持它们出海上市,这样海外得到的美元资金就可以和境内人民币的热钱在这样的组织体系内实现合法的平行交换。这也是一种利用中国市场部分开放的环境,建立起来的躲避中国监管部门审查的出逃通道。

四是当本国宏观经济疲弱时,本国居民利用自己合法的换汇条件或知情条件,率先离场,造成市场恐慌,此时,热钱也浑水摸鱼,跟风离场。当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没有离场的热钱也不少,它们被疲软的资本市场所深套,从而蒙受不知情带来的巨大损失。

五是获利后购买商品。利用在资本市场上获利的热钱,在一段时间,直接集中购进中国的大量产品,并通过国外的销售渠道,将商品套现,从而完成国内外资变相的海外逃避的计划。

六是通过股指期货。2010年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允许境外资金合法参与A股交易。这样导致热钱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爆炒一波,然后通过股指期货引爆,迅速撤离。

为什么说热钱撤离会加重借贷危机

我们要了解,热钱主要藏身在哪里?我认为热钱主要藏身在中国各大商业银行、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借贷市场等。中国这些有利可图、有暴利可图的领域都藏匿着大量的热钱,当然,这些热钱可能都披着合法的外衣,一般人很难察觉,但是它们正在干着非法的勾当。

那为什么说2011年,热钱的撤离会加重目前的借贷危机呢?其实很简单的问题,我们看热钱主要藏在哪里就知道了。

第一,热钱藏在中国各大商业银行里,一旦撤离,必将银行固有的货币资金掏空,先不管这个货币资金是不是中国自行印刷的钞票,但是一旦撤离,银行肯定也没钱,那些热钱之前藏身中国各大商业银行,就是等着人民币升值后,狂炒汇率牟利后撤离,2011年人民币的升值已经达到预期,并且出现了连续7日的跌停,这是很罕见的,可见热钱已经撤离了中国的各大商业银行。而此时商业银行的钱几乎被搬空了。银行没钱,即使只剩下少量的资金,这个少量的资金已经有存准率的限制,还不能完全都贷出去——其实我们只要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2011年12月5日,央行紧急调整存准率,降低5个百分点,就是为了释放出约4000亿元的资金出来,因为那时银行已经没钱了。银行没钱怎么办?那肯定不能贷款给中小型企业,这也是中小型企业感觉从银行贷款难的原因之一,中小型企业无钱可贷,只能转向民间高利贷。可以说,热钱从中国的各大商业银行撤离,这也加重了借贷危机。

第二,我们再看有20%的热钱是藏在股市当中的,但是2011年,中国的股市暴跌,跌回10年前的点位,等于这10年是0增长。2011年中国股民的平均损失是4万元。可以说,中国股市是所有民众的伤心岭,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谈之色变。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因为本来中国的投资渠道就极为狭窄,民众的资金不是投入股市,就是投入房地产,面很窄。股市赚不到钱了,那这些资金,特别是像温州的大规模资金投向哪里?很显然,是投入民间借贷市场,因为这个高利贷利润大,风险对他们来讲适中。所以民间资本疯狂地流向了借贷市场,这加重了借贷危机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全民放高利贷?因为其他渠道投资是亏损的,放高利贷太赚钱了。大家都在放高利贷,这个借贷危机就产生了。

第三,我们看到热钱有20%是藏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但是随着政府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出台紧缩政策,房价出现松动,可以说中国的房价已经达到了临界点。热钱这时选择撤离是非常“明智”的。从房地产撤离的热钱流向了哪里?一部分是回到了香港、欧美国内,一部分则是继续流向了民间的借贷市场,将从房地产赚到的钱投入到放高利贷当中——有人会问,热钱就不会停一下吗?那是因为金钱永不眠。

综上所述,2011年热钱撤离中国,必将加重中国目前的借贷危机。外资的撤离本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但如果撤离的速度过快,规模够大,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将构成冲击,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热钱由于看淡而撤出,撤出反而加重中国经济的恶化,进而更多的撤出。同时这些国际资本大多存在于中国的虚拟经济中,主要是楼市以及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热钱的撤离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都将构成直接威胁。

同类推荐
  • 新型领导艺术

    新型领导艺术

    《新型领导艺术》与其他领导艺术类著作不同的是,本书从新的视角出发,对领导科学进行了新的分析与综合;从最新的领导实践中归纳和总结了新的领导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了新的领导艺术体系。
  • 中国与西方的管理学比较

    中国与西方的管理学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引进先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方针,我国企业千方百计地学习和效仿西方的管理模式,并大量引入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但标准的西方管理模式并不能造就优秀的中国企业。这本书作者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研究精神,对中西方的管理理念进行深入的比较,以现代中国企业的视角考察我国管理之道与西方现代管理学的差异,批判当前那些“现代性等同于西方”的流行思维和做法,提出中国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与西方管理学“以物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完全不同,西方管理学注重制度,中国管理思想注重天人合一,顺天应人。作者认为,中国的管理之道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有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国人所共通的,中国管理之道比当前西方管理学更具有普适性,将会像今天的中国功夫一样,发挥全球性的影响力。 作者颠覆了我们对当代西方管理学的认识,提出要回归管理学的本源。管理是一门艺术,中国的管理之道根植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区别于西方的形式逻辑,以辩证逻辑、系统的平衡方式方法、高超的管理艺术形成中国特色的王道管理学。
  • 决胜零售

    决胜零售

    快速消费品市场营销,已经演变成为零售商与生产商之间为了控制货架空间与心理空间而展开的争夺战。伙伴关系被视为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印度式摔跤比赛:只能从具备实力的地位出发才能取得合作关系。现在,快速消费品生产商的市场营销方式包括了对零售商及其经营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实力和局限性的理解。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在于,对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实力平衡产生影响 。《决胜零售》阐述了在异常惨烈的市场环境中,经理人如何得到磨练,创建并领导优质品牌,决胜零售,决胜终端。
  • 高效能总经理的七步管理法

    高效能总经理的七步管理法

    本书作者针对中国公司的管理,做出中国式的解释,其中渗透着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本书结合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司企业和人情世故,总结出200多条管理方法,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雅俗共赏,简单易行,一步到位。读者在茶余饭后随手翻阅,朗朗上口,条条经典,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本书作为总经理的实用管理手册,是帮助总经理走向卓越、事业成功的参照范本,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总经理能随时从中找到答案。
  • 小公司管人用人36计

    小公司管人用人36计

    现代企业的竞争通常是由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所决定的。因此,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是一个企业的标尺,是企业发展的柱石。经理们不仅要学会识人、善于用人,更要懂得如何管人。善于统御人才,才会有高产出!能否管好下属是判断经理们优秀与否的关键所在。管人的关键在于经理们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技巧,以利激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法治人,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些都是管人的艺术。本书把识人、用人、管人拓展为识人、察人、知人、用人、夸人、信人、容人、聚人、励人、育人、留人、裁人等36个方面,全方位地阐释了人事管理的秘诀。
热门推荐
  • 武道霸主

    武道霸主

    人有三魂七魄,七魄壮,能肉搏蛟龙;三魂升,可手摘日月!少年罗峰痴情三年,却换来无情背叛!夺舍融合后,他身具五魂十四魄,成为天下第一妖孽,带着霸道之势,横扫寰宇八荒!
  • 疑似爱情

    疑似爱情

    如果女朋友对你说,她怀孕了,你会是什么反应?从不同的结果看男人。叶之在读一条短信给我听,我有些意外。叶之你什么意思,想干嘛?你一个洗脚城的头牌明星,消遣我有意思吗。惊喜。这样的男人有责任心,有爱心,渴望婚姻或者已经是大龄剩男;吃惊。这样的男人还没有真正做好迎娶你的准备,或者没有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惊恐并执意要打掉孩子,然后逃之夭夭。这样的男人说明……女的瞎了眼了。这短信咋样?叶之站在身旁,香水味和药水味联合起来冲击我的嗅觉器官,我想打喷嚏。不咋样。拿无聊当有趣,拿低级当品位。我揉着鼻子说。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 问剑史

    问剑史

    一个坚毅的少年,一抹游荡的孤魂,一柄叫七杀的长剑。洛月大陆上有很多传说,屠城的人屠,斩妖的狐狸,封魔的道士,招魂的和尚……殇洛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搜寻这些缥缈的片段,他也不知道,在验证传说的路上,他渐渐成为了另一个传说……
  • 诸星之再生

    诸星之再生

    游戏这东西从来就没有简单的,所谓的虚拟游戏更是如此。要穿越的话这本书有,不过和你想的不太一样;要升级要修仙这本书里也有,不过和你想的依旧不太一样;要种地要战争要争霸,这本书同样有,但是依旧和你想的不太一样。感觉会被骗的就进来看看吧,坚持百章你会发现这本书确实有点意思。
  • 狂仙

    狂仙

    现世青年徐天涯得宝书摩陀心经重生异界,勤练基础功法考试脱颖而出,领悟五行变运用超强法术,悟宝书奥妙踏足仙师境界,勇闯冥月山谷激斗四臂妖兽,成大汉名仙师威霸天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打造不可替代的自己》为美国执业心理医师玛德莲·赫克所作。全书分为11章,每一章均以“盲点”和“策略”两部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的十大思考及生活盲点,深入剖析了盲点产生的原因并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消除盲点的策略。
  • 等你爱我

    等你爱我

    那年春天,丁乙因为阑尾炎住院,结识了年轻英俊的外科医生满文方。恰逢满大夫回老家,需要找个“女朋友”,丁乙得知后,自告奋勇要当满大夫的“临时女友”。等她跟随满大夫翻山越岭来到满家岭时,丁乙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艰苦贫穷落后,她没有被吓跑,反而对从大山走出来的满大夫更加敬佩和心疼。她放下所有骄傲,以飞蛾扑火般的热情追随满大夫。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妥协后,最终,二人结了婚。满大夫事业有成学历高,但依然没有摆脱岭上那套“规矩”,古板木讷,不解风情,婚后和丁乙因为性格、习惯的不同而频起摩擦。这种状况在俩人到美国后依然没有改善,婚姻中的淡漠疏离、猜疑不安,让对爱情充满期望的丁乙一次次地跌进绝望的深渊……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墨竹河》以作者(熊忠彦)援藏12年期间的生活、工作经历为主线,以原始日记为依据,用纪实性的笔法讲述了墨竹工卡县各项援藏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1976年—1988年那个时代背景下藏汉干部群众的高尚情操和鱼水相依的融洽关系,讴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