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00000017

第17章 从众定式—锁在别人的头脑里 (1)

从众定式是思维定式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众有时是盲目跟随,只会被淘汰,而过于屈服大众会过早地扼杀创新力。理解了枪不一定打出头鸟、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才能大胆地跳出从众定式,勇于挖掘创新力。

“跟着大家走,没错!”

你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你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看到红灯亮着,尽管你清楚地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是你发觉周围的骑车人都没有停车,而是对红灯视而不见往前闯,于是你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大家一起闯红灯。

比如,你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获得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新想法。当你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位同事,那位同事说:“你错了!”你又告诉第二位同事,第二位同事还是说:“你错了!”于是,你告诉自己:“大家都认为我是错的,看来我的确是错了。”

再比如,你与朋友们上街买衣服,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来拣去,你选中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但朋友们普遍认为这件衣服不怎么好,不怎么适合你,不怎么实用等,罗列了一大堆意见。迫于多数人这种“无形的意见压力”,你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例子:

节假日有一家超市在搞优惠促销活动,于是发生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老头,看见很多人挤着排队,自认为一定是买什么好东西,便跟在后面排了起来。排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他买了,一看每人只能买两包卫生纸,真是哭笑不得。

你看到上面事例的共同点了吗?不错,那就是从众。

从众,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因受到群体的影响,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它是引发思维定式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从众定式通常表现为在认知事物、判定是非的时候,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人云亦云;多数人做什么、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怎么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它是思维定式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有害心理。另外,以众人之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也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处世态度。你想,自己跟随着众人,如果说的对、做得好,那自然会分得一杯羹;即使说错了、做得不好也不要紧,无须自己一人承担责任,况且还有“法不治众”的习惯原则。所以,很多人愿意采取“从众”这种中庸的处世方式。

从众是人类或群体动物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本来无可厚非,但有时人们的从众心理具有盲目性,大家都参与、自己也参与,从来不问所参与事情的是非对错,后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如果一个人做事情不独立思考、盲目跟从。那么,他一定会形成一种从众定式。从众定式是可怕的,这时候人们的思想被“随大众”所局限,自己的意志和思想无法发挥作用,更不可能作出创新之举。只有那些敢于跳出从众潮流,作出“与众不同”行为的人,才有可能摘取创新之果。

过于屈服将会扼杀创新力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一般是倾向于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有人做过研究,持某种意见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证明,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作出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自愿做他的试验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当某个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6个人先坐在了那里,他只能坐在第7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6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只有他是受试者。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实验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6个串通好的人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那个人开始迷惑了,他是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问题。

研究表明,从众性与创新性呈负相关趋势。从众者自觉的创新意识淡漠,内在的创新动机弱化,思路窄而浅,缺乏自信心与独立性,焦虑感重,依赖性强。姑且不论其能否发现问题,即使是真的发现了,也不敢大胆地求证和否定。靠别人眼色行事的人,怎么会有自己的一片蓝天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出于群,言必毁之。压力是人们屈服于群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单位内,谁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谁往往就会被其他成员所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所有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工人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打破这个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试想,这种时时处处屈服于大众的人,创新力从何而来呢?

从众定式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从众”,一味地屈服,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也就不可能获得创新。

因此,对于一个团体来说,“一致同意”、“全体通过”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可能它是集体屈从的现象,可能它的背后隐藏着“从众定式”。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次董事会议上,有位董事提出了一项决策议案,立即得到大多数董事的附和。有人说,这项决策能够大幅度提高利润;有人说,它还有助于我们打败竞争对手;还有人说,应该组织力量,尽快付诸实施。

但是,会议主持人则保持了冷静的头脑。他说:“我不赞同刚才那种团体思考方式,它把我们的头脑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内,这会导致十分危险的结果。我建议把这项议案搁置一个月后再表决,请每位董事各自独立地想一想。”一个月后,重新讨论那项议案,结果它被否决了,而有人提出了另一项更有创新性的议案。

会议主持人无疑是聪慧的,他嗅出了从众的气息,也觉察了从众的危险性,及时跳出了从众定式,为公司挽救了一场未知的损失。同时,他给大家开辟了避开从众的创新空间,让大家的创新力得到尽情发挥。

我们要想在生活中、事业上有所成就,有所创新,那么就一定要摆脱盲目从众、过分屈从的恶习,善于独立思考,对事情保留自己的看法。

盲从只会被淘汰

法国的自然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毛虫试验”。

法伯把一群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一个紧跟着一个,头尾相连,沿着盘子排成一圈。于是,毛虫们开始沿着盘子爬行,每一只都紧跟着自己前边的那一只,既害怕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它们连续爬了7天7夜,终于因饥饿而死去。而在那个盘子的中央,就摆着毛虫们喜欢吃的食物。

为什么毛毛虫全死呢?原因就在于它们是群居动物,有着一种强烈的“从众倾向”。这是自然界的“盲从”现象,不问原因,不问对错,盲目的毛毛虫,最终只能被食物“遗弃”,被生命“淘汰”。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现代经济学上的鲶鱼效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人类学上还有个鲦鱼启示录。如果仅将鲦鱼的实验拿来解释人类行为,可能不见得完全合理,但就人类与其他生物事实上具有某些共通性的特征而言,鲦鱼的实验为人类至少提供了一个警讯式。

鲦鱼是一种群居的鱼类,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太大的能力去攻击其他鱼类的缘故。通常它们有一个聪明且活动力强的首领,其他的鲦鱼便追随在它后面,亦步亦趋地形成一种极有趣味的马首是瞻的生活秩序。

同类推荐
  • 创新和技术发展

    创新和技术发展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创新和技术发展》阐述了当今时代,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工程创新主导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科学和技术创新改变人的命运。无论对个人、国家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探讨创新的意义,研究创新的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创新对技术发展的关键作用在何处,培育技术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和环境,技术发展的产业化前景如何,陈十一教授将与大家一同探讨。
  •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关于情商,道理我们听得太多,可至今没有一种道理可以真正提升我们的能力。本书正是写给在受情绪困扰而无法获得有效沟通,无法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年轻人。为什么你那么聪明却一直没成功?听再多的道理也无法过好这一生?因为你总是败给自己的情绪。管理好情绪,你的能力才能加速提升;提高情商,你的进阶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本书不仅从“道”上讲述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情商,情商怎样左右了人的一生,还从“术”上教会你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变成一个真正的情商高手。在这本书里,你讲学到:怎样控制情绪让努力更有效;如何使用心理学语言技巧,瞬间赢得他人的信任,快速传达自己的想法;在恋爱中如何让自己得到异性的青睐;如何远离“爱无能”这个大坑等提技术性知识。作者以科学的视角让你重新认识情绪,提高情商,掌控人生。情商是基本生存能力,决定着你的心智能力和一生的走向与成就。管理好情绪,秒变高情商。
  • 瞬间一眼看透人心

    瞬间一眼看透人心

    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一眼看透周围发生的人与事,看清一个人的真伪,洞察其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内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可以看透他人的长短优劣,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知其人,现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做人做事抢占先机,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集尼采著作之精华语句,展现伟人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全书一共分为14个篇章:自我、心理、情志、知识、艺术、文化、道德、善恶、人性、生命、成败、超越、行为、思想,涉及尼采作品和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尼采说出了人们时常思考着的世界的秘密,这些思想能够感染人,激励人,使人获得空前绝后的领悟力。面对那些逝去的时光,虚度的日子,灵魂的空白,做出改变,珍惜每一日的光阴,创造出最灵动的岁月。
  • 别说你懂交际学

    别说你懂交际学

    《别说你懂交际学》我们要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有理论的指导。但是交际无论怎样复杂,怎样难于观察和研究,我们都不应当逃避,因为逃避没有出路,现实早已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课题。本书从个体事例与社会活动入手,对交际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都找到了方法。希望你在读完这本书以后,可以成为一个交际高手,并且迈向成功。
热门推荐
  • 飞天小女警之黑与白

    飞天小女警之黑与白

    这是一本属于飞天小女警的同人小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凑一下热闹,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更新不一定......
  • 宇宙制造者

    宇宙制造者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在二次元的生活

    在二次元的生活

    重新开始,这本书已经没法写下去了,故事梗概和大纲都不对
  • 唯吾天地独尊

    唯吾天地独尊

    一手覆苍穹!一手盖八荒!一念天地惧!一动万古殇!横贯古今我独强!天地之间我独尊!
  • 无限无限无限0a

    无限无限无限0a

    新人练手神农们慢慢试毒吧,前几章在下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见谅……
  • 这两年左右得故事

    这两年左右得故事

    这是一瓢真实的狗血,真实的每个经历过职场十年的人看着都会笑出声来的故事,笑得绝对无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凌云漫飞

    凌云漫飞

    再睁眼靳曼竟重回了14岁,看着眼前的一切,靳曼不禁泪眼婆娑。那一年,她含恨而终,甚至来不及去回忆她那短暂的一生,就被万箭穿心,生生的夺去了她那年轻而美丽的生命。他说此生只愿得一人心,后来她才知道他要的不过是那江山。
  • 列祖提纲录

    列祖提纲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鱼星球

    美人鱼星球

    “左莉莉嗨皮记事”是少儿科幻探险系列图书。共7册,每册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角是敖弘、左莉莉、孟俊朗这三个六年级学生。三个人各有个性,各有特长,都喜欢奇思妙想,喜欢科学,酷爱探险。他们在探险中遭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异谜局。在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找出了一个个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