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700000058

第58章

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使农民的收入增加,解决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变二元经济为现代化经济。

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庞大的农村人口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有效减轻了广大农村的就业压力,变人口包袱为人口财富,使丰裕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同时,也使城市建设中需要的大量劳动力得到满足,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一些急、难、险、重的体力劳动较大的生产活动,都是农民工承担的。没有农民工的参加,很难想象城市建设会有飞速地发展。

(2)农民工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据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自2001年以来,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加,由2001年的739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0038万人,每年增加约700万人;农民工所创造的GDP,也由11080.4元增加到2423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289.3元;农民工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比例不断提高,由2001年的10.1%高到2005年的13.1%3)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农民收入的总体构成上看,1996年以来,在农民纯收入总量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比重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由1996年65.7%下降的2002年的50.1而来自二、三产业的纯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达到49.%,比1996年提高15.6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积极参与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农民纯收入中来自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第三产业的纯收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分别占到农民生产性纯收入的23.%和23.%。2002年二、三产业的纯收入大体相当,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5.%和24.%。

从农民纯收入的增量构成看,1997—2001年,农民来自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纯收入不增反降,5年间农业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净贡献为-6.2%民收入的增量部分完全来自二、三产业,贡献率为101.2%,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2%就是说,非农产业纯收入不但支撑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还要弥补农业纯收入减少的损失。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5%,而二、三产业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8.5%充分说明,非农产业就业是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

在非农产业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和最大亮点。1996年以来,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净增量60元~70元左右,占农民纯收入增量的60%以上,2002年农民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加68.3,占当年农民纯收入增量的62%。支撑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输出投资少、见效快,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是农村供给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建设都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直接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又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5)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的素质迅速提高。在打工过程中,他们亲身经历了城市文明,在这所“社会大学”里,他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技术,提高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力,使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活动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对他们以后的独立创业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6)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提供了可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低,原因之一是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土地面积太小,形成不规模经济,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这样农业的规模、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从而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国际经验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有的现象,是一种全球性的历史进程。研究别国的经验,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概况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开始的也早,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之后,目前大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任务。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大都下降到了10%以下,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英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英国是世界上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革命发生的最早,也是世界上最先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国家。公元16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工商业城市,从而形成了最初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基本完成,前后经历了近80年的时间,这期间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城市,到1851年,英国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已经达到48.3%,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已降至22%。这时,英国已经涌现出了像伦敦、利物浦、格拉斯哥、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人口上百万和数十万的大城市,城市居民占全体居民的比重已经高达50.1%。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得以确立,殖民地也大为扩张,同时又经历了规模巨大的向国外移民浪潮。这些因素促成了农业劳动力大举向城市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到1901年,英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只有9.1%,城市居民占全体居民的比重已经高达78%。这标志着英国初步完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20世纪以来英国农业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1901—1971年间,英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由9.1%下降到2.9%。英国的经验说明,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

2.美国的劳动力转移。美国的工业化比英国要晚得多,因此它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也比英国晚。1820—1850年是美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动阶段,这一时期,是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时期,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兴起,美国逐渐启动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在这一时期,美国劳动力总量增长1.63倍,非农劳动力增长4.6倍,农业劳动力仅增长了0.83倍,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由78.8%降到54.8%,年均递减速度为1.2%。1850—1880年掀起农业人口西移的高潮。西部金、银矿的发现,《宅地法》的颁布,连接东西两地铁路大动脉的建成,刺激着东部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潮水般的西移。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是从事农业和采矿业生产,使得农业劳动力份额快速下降的趋势暂时出现了停滞。农业劳动力份额由55%下降到51%,平均每年递减速度仅为0.22%。1880—1910年是第一次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高潮。在这一期间,美国总劳动力几乎又增加一倍,但农业劳动力的增长量大约只占总增长量的15%。到1910年,农业劳动力份额便陡降至31.4%,年均递减速度高达1.6%。原因主要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从而使农业劳动力能够迅速转移。1910—1950年是第二次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高潮。到1910年,美国达到了“经济结构变革的转折点”,即农业劳动力总量开始绝对下降。此后,农业劳动力便以更快的速度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此期间,农业劳动力比重平均每年递减率高达1.95%,高于以前任何阶段。1950年以后,是第三次农业劳动力转移高潮,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形成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转移高潮。1950至1975年间,农业劳动力绝对数年均减少16.52万人,农业劳动力份额年均递减速度高达4.8%。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速度开始显著减慢,标志着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之后进入了农业劳动力缓慢地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新阶段。到2000年美国农业就业人数只有310.9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2.2%。美国由于有大量的土地,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因农业资源供给不足而出现农业过剩劳动力,在大多数时间内,美国所面临的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而是如何用其他投入替代农业劳动力,满足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日益增长的需求。美国的事例说明,即使是土地资源丰富,农业中的劳动力还是要被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吸引,最终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仍然要减少到很低的水平。另外,在美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全过程中,农业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为工业化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而且还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983年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虽然只有340万人,但在农业产前、产后部门工作的人数达2460万人,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6.2倍,在产前、产中、产后部门的就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24.7%,这说明,美国农业直接和间接为约1/4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美国农村劳动力之所以能迅速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的。工业革命是首要原因,农业现代化是内在因素,交通状况改善是必要条件。此外美国政府推行了许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日本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日本的工业化进程比欧美晚,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比欧美要快。从1880年至20世纪初日本大约只用了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英美等国家用了1/2~3/4个世纪才完成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得日本到1920年就发生了显著的结构变革。从1880—1920年,日本劳动力份额大约由75%下降到54%。以后继续下降,但由于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由于大批军人和遣返人员加入了农村劳动力行列,农业劳动力份额又回升到53.4%,几乎倒退30年。虽然战争使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发生了逆转,但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并未遭到很大破坏。在经历了短暂经济恢复之后,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到来,日本进入了历史上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1950—1980年期间,农业劳动力的绝对量减少65%,农业劳动力份额由48.3%下降到10.9%,年均递减4.84%,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最快的国家。与欧美各发达国家不同,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但土地并没有相对集中,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农民惜地心理增强,土地所有权集中的比较慢,导致日本小规模经营格局的凝固化。日本虽然在小规模土地上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农业现代化,但付出的代价很高,政府支付了巨额补贴,农产品价格和成本都较高,农业竞争力较差,消费者产生很大损失。

(二)国际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1.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不可逆的长期历史过程。虽然个别国家(如日本)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农业劳动力份额变动的逆转,但从本质上讲,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部门转移,农业部门劳动力份额会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时间的历史过程,如果把农业劳动力份额由75%下降到10%视为一国基本上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标志的话,英国大约用了3个世纪的时间,美国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即使日本转移速度最快,也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前,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进行得异常缓慢,农业劳动力份额大都保持在75%以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都成功的启动了现代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其农业劳动力份额大都由75%下降到55%左右。随着产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又进入了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阶段,其农业劳动力份额大都由55%下降到10%。而当农业劳动力份额达到10%以下的水平时,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又明显减缓,从而进入农业劳动力缓慢地、稳定地向非农部门转移的阶段。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 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

    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本书围绕如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机制展开,收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刊发的评论员文章,以及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等专家学者的解读,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杜绝反腐现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训(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训(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27年前,中苏两个意识形态同源、有着相近历史经历的共产主义大党,两个有着相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背景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如今,一个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一个业已分崩离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本书从意识形态工作入手,探究意识形态瓦解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在剖析了苏联意识形态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原因及巨大危害之余,作者从中总结出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从苏联的失败中汲取深刻教训。
  •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中国梦

    中国梦

    一个产业专家解读的中国梦,一段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共呼吸的赤子情,一部演绎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开拓产业新格局的思想录。《中国梦(未来国家战略与中国崛起)(精)》由姚晓宏所著,“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百年前,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龚自珍、梁启超分别写下了心中的梦想和期望。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又处在更为波澜壮阔、风险丛生的大变局中,只要我们信念在胸,责任在肩,只要我们不停步,不止步,只要我们的双脚不断迈向梦想,蓝图就会化成现实,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少主皓月

    重生之少主皓月

    天地初始,混沌初开。天帝昏庸,听信妖妃谗言,屠戮天后凤凰一族,致使天界遭逢大难,天族少主皓月死里逃生,堕入轮回。再世为人,本是平淡人生。然,天帝为免后患赶尽杀绝......
  • 自己的观音

    自己的观音

    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约就是因为遇事只求己吧——如此再想,如果人人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 重生俏公主

    重生俏公主

    一世昏然,最后一杯毒酒了残生,却有幸重回到十四岁那年。彼时家族还在,幼妹尚存,一切的悲剧和灾难都还没有发生。凤薇想,今生她一定不要再重蹈前世的覆辙,她要挽回家族倾颓的命运,护下幼妹性命,还要为家国的父老,谋一个平稳安定的未来!未来的道路荆棘满地,她愿手持利剑,一人喁喁独行,只为谋取一个温暖的锦绣明天!凤有翎羽,命之所系,触之者死!然而漫漫长路,她却遇见了一个愿一心一意护持她的人,是顺从心意还是坚定意志?家国身份,恩怨纠葛,她满目苍茫,又该何去何从?新书《纨绔乐妃:至尊鬼帝霸宠妻》发布,欢迎围观收藏~~~
  • 爱的等待

    爱的等待

    如果人真的有下辈子,我会等你,不会让你再等我,如果人真的有下辈子,我一定会选择嫁给你,所以我和你都不要喝孟婆汤,如果人真的有下辈子,我一定和你长相厮守,任岁月沧桑,任天荒地老;如果我有下辈子,我会做一只鸟儿,可以自由的在天上翱翔,没有任何的束缚,从南飞到北,从东飞到西,做最初的自己,我会有一身美丽的羽毛,还有一双忧伤的眼睛,它会流出最美丽的泪滴,将淹没整个世界如果再遇到那个用枪指着我的猎人,我不会再爱上他……
  • 我的仙界学院很酷

    我的仙界学院很酷

    我本是21世纪的商业霸主,家庭背叛,后母害子,幸好老天对我不错。穿越到天朝帝君家当家主,又相识与自己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对我极好,姨娘庶子庶姐害我她替我筹划。我们一起去寻找秘境的存在,中途相识了不少的伙伴,却也慢慢的揭开了这背后的阴谋。原来你对我一切的好,都是为了那个人。把我弄得遍体鳞伤的,却不曾想背后却有人在默默的帮助我。解开这背后的真相,原来还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在协助我一跃成神。那个庞大的组织就是学院!————————场景一:“东方不修,你昨天晚上又上哪鬼混去了?”王言“啊!王言,你听我解释啊!”东方不修场景二:“你就非得这样吗?可是我们现在已经融为一体了,而他的神识也早已毁灭了。”东方不修“对!非得这样,不试一下又怎么知道他回不来。”小清含着泪哭诉着…………@本书禁止抄袭详细内容请看文章,文章比简介好。虽然简介写的不好,但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下我,需要互的在下面吱一声。
  • 落叶知秋世孤安

    落叶知秋世孤安

    『双强,古代言情』他为她走火入魔,她为天下苍生手刃了他,她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会动心。桃花雨,乱情迷,他转身眼里柔情。天下万劫不复终是情,她为另一个他动心了,一代无心掌门为“情”这个字万劫不复。她说:“我只想和喜欢的人一起,一辈子柴米油盐酱醋茶。”1v1
  • 我身边都是妖

    我身边都是妖

    生活在鹿川的人族少年陆明,在高中毕业后突遇凶妖袭击,从此发现了身边的秘密。从小死党是妖怪,卖卦老爸能御剑!大学里面有神兽。而自己,竟肩负着灵潮回归的天命!书友Q群:946661593
  • 大乘破有论

    大乘破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一片龙鳞

    我有一片龙鳞

    他无意间获得一片龙鳞,拥有了超级体力,百毒不侵,内部自成空间,从此走上了户外探险的直播之路。深海,原始森林,流传着诡异传说的无人之地,都将划入他的探险名单中。他的探险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探险界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