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700000046

第46章

不论是霍夫曼定律还是盐野谷佑一的修正理论,实际上,这些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分析出的结论,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客观过程,即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根据“重工业化”趋势在各主要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演变中表现出的阶段性,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也明显的表现出依次递进的规律性: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变。19世纪头40年是棉纺织业和丝织业快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但以钢铁、工程和煤炭业为代表的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已在这一时期的末尾显示出重要性。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演变,即“高加工度化”。工业结构在向“高加工度化”转换过程中,将逐步过渡到“技术集约化”。这种过渡不仅表现为所有工业各部门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所谓尖端工业的全面勃兴。技术集约化过程,也就是所谓“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变革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体系中主体部门依次更迭的过程,也就是由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逐步移向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即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然后,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这种主体部门的依次更替虽然显示出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份额有规则的下降和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部门的衰落,相反,是以它们的发展为前提的。在结构深化过程中,虽然农业和之后的制造业不再占主体地位,但农业和制造业已经得到了飞越性的发展。

(五)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同步进化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马克思的论述说明城市的根本特点是集中。它与工业特点相一致。工业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特点,它需要集中于一定的地域。“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城镇。”大工业的集中必然引起人口居住的集中。工业生产的大规模的集中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出于五个方面的客观需要:“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怎样以大规模的协作为前提,怎样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虽然城市的出现较早,但是城市化却是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的。反过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进行的过程。

工业化带来的农业发展以及工业化本身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加速器。资本主义大生产一旦占领农业,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呈绝对减少的趋势,而非农业则大规模地吸收农业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依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的减少,而且对人口的这种排斥不像在非农业的产业中那样,它由于更大规模的吸引而得到补偿。”正是农业的推力与非农产业的拉力,使人口越来越集中在城市。

此外,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也同商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城市工业本身一旦和农业分享,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而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有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流通环节的商业以城市为载体,这个载体越发达,商品流通也就越发达。

一般来说,城市化最直接的表征现象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口规模逐步扩大。许多研究提供的材料说明,工业化开始以前,世界城市人口增加一直缓慢,直到1800年,整个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仅有3%左右。但工业革命后仅50年的时间,全世界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4%,增长了1.74倍。

这些材料表明,世界人口在100多年内只增加了7亿多,不到一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近2亿,增加了6.7倍,城市人口的比例从3.2%提高到13.9%。城市人口与总人口之间这种对比关系的变化说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是一些国家在此期间发生产业革命的结果和反映。城市人口增加的来源有: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的净移民,城市行政区域的扩大。据史料记载,在产业劳动保险即将开始时期的西欧,大多数城市中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即使是这样城市人口增长也很快,尤其是1750年以后增长更快。这说明,产业革命开始时期城市人口增加以及城市机器大工业扩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主要是通过农村人口转移来实现的。如果把城市人口开始大批增加和规模迅速扩大作为城市化的标志,那么可以认为,城市化的开始是英国产业革命开始后的事情。

城市化要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只有当以机器大工业为核心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正式确立,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以家庭手工劳动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条件具备以后,才真正具有现实可能性。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产业革命正是把机器和机器体系引入城市大工业,借助于技术变革的巨大冲击力,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产业组织以及经济结构提出挑战,并最终使它们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城市化是在产业革命的有力推动下,顺应社会经济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工业化加速向前推进,只有在城市积极参与之下才能实现。大约在1760年以后,英国的第二产业迅速增长,各城市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北部的棉纺织区和中部的铁制品生产地区培育出像曼彻斯特、伯明翰这样大批工业制造业中心,而伦敦作为政治和金融中心以及英国最大的港口发挥协调功能。到19世纪末,工业化已经扩散到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并开展到北美,正如工业化促进了伦敦的加速增长一样,工业化也促进了巴黎的发展,并使柏林和纽约上升到了世界都市的地位。

城市化的进程一直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技术变革的日趋激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组更加突出,最突出的特点是,新技术革命所开拓的一系列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正在取代传统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从而出现了一批高科技型的新城市和原有城市的高技术开发区,同时适应制造业结构变革并为其提供高质量系列化服务,第三产业的优势地位日趋显著。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职能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向着执行管理协调、信息传播、优质服务、知识经济的方向发展。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自近代以来的同步化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国民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制度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增加,劳动就业的改善,国力的增强。任何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并伴随城市化过程,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历程

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规划新中国的发展蓝图时,毛泽东又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思想,在1951年再次得到表达:“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面巩固的社会主义。而欲农业社会化,必须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强大的工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问题。”表明国家获得独立和统一以后,中国共产党便立即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转为工业国提到议事日程。

在如何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先发展轻工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再发展重工业。其特点是轻工业与农业联系比较密切,轻工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资本周转快,轻工业发展积累一定的资金,便于发展重工业。这样的工业化道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工业化过程花费时间较长。美国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成工业化,美国在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全国97%的人口在农村。1865年南北战争为美国产业革命扫清了障碍,到1877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产业革命,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40%左右,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50%左右,城市人口占总量的25%左右,从农业国过渡到农业—工业国;1884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53%,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5%左右,由农业—工业国发展为工业国。另一条发展道路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重工业生产规模大,资本周转慢,资本密集,与农业关联度小,但一旦发展起来,可以迅速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化过程时间比较短。苏联从1921年开始工业化,到1932年基本建立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大工业体系,共用了12年时间。

中国共产党综合了国内外环境条件,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样的工业化战略是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我国是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农业穷国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刚刚解放的1949年,中国的现代性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大约在10%。经过三年恢复时期的建设,到1952年,使用机器的现代工业产值,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8%。在既有的工业结构中,以轻纺工业为主,占68.1%,重工业比重很低,占31.9%,而且重工业中50.5%是原料工业。一些主要的工业产品的产量很低,如钢产量只有135万吨,金属切削机床只有1.1万吨。代表当时先进制造业的汽车、飞机、石油化工和精密机床等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因此,“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改变国家的这种经济状况,在经济上由落后的贫穷的农业国家,变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这就需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使人国有强大的重工业可以制造各种必要的工业装备,使现代化工业能够完全领导整个国民经济而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居绝对优势,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唯一的工业。”

第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苏联成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经验对我国工业化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苏联用了12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建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领导人相信,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我们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在我国工业化初期,苏联伸出援手,其影响力是很大的。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指出的那样:“由于发展的愿望,以及苏联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有的唯一榜样,决定走苏联的道路几乎是势在必行。”

第三,国际环境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帝国主义则在政治上剥夺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与此同时,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冻结、中断贸易等手段企图摧垮中国,直到爆发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的爆发,导致中美双方形成全面对峙的局面,更加速了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强烈愿望,其后的中印边界战争、越南战争、中苏关系破裂后的苏联的威胁等许多因素,都促使我国加快重工业建设。“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

同类推荐
  •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政治的神学》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五种:《教会的可见性》、《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神学续篇》、《价值的僭政》;均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法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欧洲的法学传统与基督教神学有内在关联,施米特借助“政治的神学”这个提法,力图在现代语境中保有欧洲传统的法学品质。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施米特法学思想的基本信念所在。《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乃施米特一系列政治法学论著的滥觞,关注的是基督教教会建制的政治形式意义。《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讨论的是政治法学意义上的公法问题,在现代语境中进一步阐发了博丹“主权就是谁决断非常状态”的著名论断,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的经典文献。《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讨论政治制度建构中的“代表”问题,从韦伯“新教伦理”的对立面——天主教政治法理来看待自由民主现代性的形成及其问题,带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问题景观和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政治的神学续篇——关于终结所有政治神学的传说》乃施米特八十高龄时所著,旨在为针对“政治的神学”的大批判展开反批判,相当神学化,但谈论的仍是现代性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是其著作中最难迻译的一篇。《价值的僭政——一个法学家对价值哲学的思考》从法学家立场检讨现代启蒙主义价值哲学,对于了解施米特对议会民主制的思想史批判的理论出发点具有重要意义。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薛涌看中国

    薛涌看中国

    《薛涌看中国》主要是对当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过大、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经济发展的心理面向问题,廉价劳动力而产生的富士康N连跳、能源问题、盗版而导致的创新不足、高房价及住房制度的改革问题等大众关心问题的反思,指出我们不幸福的根源,同时告诉我们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背后我们该如何去选择。
  • 为中国辩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中国辩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理性看待自己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如何客观认识中国模式,认清其优势与劣势?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如何认清自己,稳妥地应对世界变局,推进内部转型?中国能否实现文化上的崛起,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中国文化“走出去”正遭遇怎样的困局?作为国际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本书对以上事关中国发展大局的问题进行了清醒,独到的观察和分析。
  •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笔者始终认为财经评论员的社会意义在于第一时间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与大众分享财经时政背后的投资发展信息。财经评论通常没有高深的经济学理论,而是要给读者一个定制化的结论思考空间。相比提供较参考性的评论信息,通过财经评论让大家点燃投资发展的自信心则更为重要。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只有在各位读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投资价值观后才会离你更近一步。新常态,新心态,有一种希望叫做改革,改革不止,希望不灭。
热门推荐
  • 成本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实务

    本书以理论够用为尺度,突出各种方法的运用,案例丰富,内容翔实。每个模块都列举了大量的例题,并附有思考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课后学习使用。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 Walking in the Air

    Walking in the Air

    正值夏秋交替的季节,台风一如往常袭击了名古屋。青乙高中在瑞穗区二丁目附近,是一所口碑很好的老牌私立高中。距离二年三班的户井萌子失踪,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时间。按照萌子父母的说法是,他们的女儿从一个月前开始变得有些奇怪。虽然之前因为念了高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周末或者社团活动结束后会和朋友一起逛街,但每次都会事先和他们说好,回来之后也会叽叽喳喳说学校的趣闻给他们听。萌子本就是个活泼的女孩子,家里的气氛因为她变得更加温暖融洽。
  • 佛教与青年

    佛教与青年

    《佛教与青年》谈论佛教青年的成功立业之道,如何做一个出家人,青年僧伽的十无思想和十有思想,青年的力,菩萨的心,佛教青年的生涯规划,参加佛学夏令营的意义,工作与身心的和谐等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 王者之重生我是李白

    王者之重生我是李白

    这是属于每一个王者荣耀人物生活的一个大陆,叫做王者大陆。有李白,昭君,貂蝉,鲁班,花木兰,程咬金,孙尚香等等鲜明的人物,她们聚集到了一间客栈里,每天发生着各种温馨搞笑日常的故事。备注:基本每一个王者人物都会写到,如果你有非常喜欢的王者英雄,不妨关注一下哟!
  • 我的电竞男友

    我的电竞男友

    新书《陆神女友是陪玩》绝地求生第一女主播和水友们回忆她是为了男神才打游戏的,被男神拒绝无数次之后,为了追到男神,她不惜去下了这个男神常玩的游戏,想看看这破游戏到底哪点比得上貌美如花的她。直到她弄懂了这个游戏之后——“啊啊啊男神算个屁!吃鸡真好玩!”许久没有被小尾巴跟着的男神有点不习惯,终于忍不住放下高贵冷艳的身段去打听小尾巴的动向,结果发现小尾巴居然就是那个在游戏里完虐他的人妖号??直到很久之后男神成为绝地求生第一电竞选手,依旧忘不了曾经那段屈辱,幸好他已经把小尾巴拿下在自己身边撒娇求宠,一雪前耻!每晚十一点更新,每天四更,书友1群:289276905,2群:254815518,3群:905734596,4群:513673013,粉丝总群(优先:945970925(进群没条件,我也在里面)
  • 单枪匹马戍凉州

    单枪匹马戍凉州

    红旗漫卷马长嘶,故园北望狼烟起。归义后裔复国梦,刀光剑影盼统一。多少热血不惜头,誓为中华取自由。万里沙场不封侯,单枪匹马戍凉州。
  • 咫尺之间不见你

    咫尺之间不见你

    她从小就喜欢他,傻傻的追求他,为他做尽了一切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最后,他为了功名利禄狠狠将她抛弃。他说他是爱她的,可是她还是决定放手。五年之后,她身边带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管别的男人叫爸爸,他又一次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这一次,我绝对不放开你的手,你是我的。”她莞尔一笑,过去的委屈烟消云散:“何总,请自重。”萌宝:“妈妈,爸爸叫你回去吃饭。”
  • 云恋殇

    云恋殇

    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却不曾想,本想说的一字一句话语,最终化成泪落在纸上成了一幅画。今生以不能如愿与先生小酌一杯薄酒,望来生望能与君长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