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0000000132

第132章 古代丞相的职位和职责

丞相之“丞”与“承”相通,即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为帝王的股肱之臣。丞相制由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相卿制度”演变而来。战国末期,韩、赵、魏、燕、齐等国称总理全国事务之人为“相”或“相国”,楚国称为“令尹”,称呼的不同与各国的历史传统有关。

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魏冉、吕不韦都曾居此职。这时的丞相除拥有行政权力外,还包括军事权。秦王为了推崇某一丞相,另授“相国”称号,相国与丞相职责一样,一旦设立相国,便不再设左、右丞相。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天下庶务,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掌监察并且作为丞相的继承者。

汉承秦制,置丞相,间或亦置相国或左右丞相。汉初的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各项大权于一身,总领百僚,有权任免官吏、考课吏治,甚至诛杀犯官,直接参与朝廷决策、制定法律政令,而且对皇帝做出的决定,甚至可以拒不执行。

汉成帝以后,丞相改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同行相权。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

东汉末年,曹操罢三公,又恢复了丞相之职。不过曹操罢三公是出于集权需要,以自己为丞相表面上看似相权提高,然而曹操以丞相行皇帝之实,相权反而无形中归于尚书台,荀以侍中尚书令行宰相之实。

魏晋时期,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官员为相,但无定名也无定员。南北朝期间,宋、齐、梁、陈、魏、周等朝,均设丞相或相国。隋代,废除丞相,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行相权。三省中,中书省决策,门下省驳议,尚书省执行。

唐承隋制,以三省之长共议国政事务。唐高宗时,尚书省长官被排除在宰相群外,中书、门下省的运行逐渐合一,使决策与行政脱离了开来。唐玄宗开元后,行相权者加衔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常有两至三人,多不过四人,中一人为某省长官,其余人则为某省副官。

北宋中央实行军政、民政、财政三权分立,丞相的地位和权力又受到严重削弱。其中丞相(同平章事)只管民政,军政划归枢密使,财政划归了三司使。南宋时,复设左右丞相,丞相再次掌握军政权。

元朝时,中书省的实际长官称左右丞相,职掌全国最高行政事务。明初沿元制,但1360年后,朱元璋罢中书省,自揽相权,其余事务则划归六部管辖。明成祖以后,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行相权者,但内阁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并非正式的官僚机构,内阁掌握相权,主要体现在它参与中枢决策。内阁没有名分地参与决策说明相权已经削弱到只为参谋顾问的地步。

清代在中央集权方面的显著表现是雍正设立“军机房”(后改称“军机处”),这一机构原先作为清朝对西北用兵的办事机构,因为方便皇帝集权,遂常设不废。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完全听从皇帝旨意,又因军机大臣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议传达,遂夺内阁实权。清代内阁首辅与首席军机大臣都无决策权,只有议事顾问的权力。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毓老师说易经(第2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2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热门推荐
  •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与其相关条例、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盼长安

    盼长安

    将军身披坚执锐,踏光而至,济世于危难,亦救她于微尘中。贱籍出生,尝尽世态炎凉,她本满身荆棘,却因他敞开心扉他们相爱,却因天威无常,无法圆满。家与国,忠与私,终不可兼顾。当华光燃尽,繁花落尽,年华里又剩下什么?繁华易逝,烟花易冷,世事难透。一段生死相随的的爱恋,一段惊世骇俗的暗恋。当命运微妙地交织,他们……
  • 异常命运见闻录

    异常命运见闻录

    凡命皆有辞辞者,以辛治乱。夫驭者,御辞以士,是谓驭命。他们或救苍生、或蔑草芥。靳子跃是驭命者,行走于都市间。入夜之际,魑魅爬行,巷口的爪影吊得斜长。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的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本书还收录了莎士比亚另外两本经典剧《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初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但是“左”倾机会主义者却将他们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同时,又牵连了军队营以上、地方县以上许多中高级干部被逮捕,其中200多名被活埋和杀害。就在这十分危险、千钧一发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及时纠正了陕北的错误肃反,挽救了陕北危局。
  • 网游之攻防无敌

    网游之攻防无敌

    被公司辞退的剑逸,幸好交了三个月的房租,要不然就要睡公园了!!正好碰见由世界七大强国联手设计的虚拟网游,号称第二世界的“天启”问世!拿仅剩的钱买了游戏头盔,摸着兜里的二百五十元,剑逸脚踏大地、捏拳怒吼,誓要闯出赫赫威名!!我剑逸终于一天不吃那万恶的泡面!吼!吼!吼!
  • 冥界系统:男神,我死了

    冥界系统:男神,我死了

    号外,S市最富有的总务其实是小三!号外,小三蒙羞自杀了!夏玲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莫名其妙死了,原以为马上就要喝了孟婆汤投胎,结果审判长好像看中她的工作能力让她完成那些不想投胎的人的怨念?虐渣男、打小三、顺手拐个小鲜肉回家养。结果……你告诉我小鲜肉竟然是冥王?那个暴君?[快穿,爽文,欢迎入坑]读者群:496265769
  • 神王天下

    神王天下

    神王是每个仙神梦寐以求的境界,一场由神王所领导的仙神对立,牵引出强悍部落的出现,胜利究竟属于谁......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原

    易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