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500000004

第4章 解放区的天

一、村里的小学

话说山西老解放区的贤腰村,自从送走南下干部后,似乎平静了一阵子。不久,前线也不断传来太原运城等地解放的好消息,村里也抽调了一些民兵支援前线、抬担架、送弹药物资等。

开春后,农民们都忙着春耕,施肥播种。上顶子院周家,老二南下,老三参军,是村里的军属。到农忙的季节,村干部都派人轮流义务帮工代耕。祖父虽然六十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又是村里干农活的行家里手,各项农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再加上村里的义务帮工代耕,日子过得挺丰足。

村小学的院子,就在上顶子院的下边。小双元经常坐在自家院子的门口,观看下边院子的小学生排队、唱歌、做体操和玩各种游戏。于是他也模仿小学生的样子排队、喊口令、唱歌,有时还跑到学校的院子里观看小学生上课、做游戏。

学校的王老师看见小双元很可爱,就半开玩笑地说:“你要不要来上学?”小双元点点头说:“要!”又问他:“念书好不好玩?”小双元又点点头说:“好玩!”王老师就说:“你回去跟你家里大人去说好吗?”

小双元一转身就跑回家,见到祖母就说:“奶奶,我要上学,我要上学。”祖母笑着说:“你这么小,还尿床呢,怎么上学!”小双元又跑去找他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我要上学。”妈妈看他这么爱念书,就说:“我得去问王老师看行不行?”

过了几天,小双元的妈妈看到王老师就问:“王老师,我家娃吵着要来上学念书,你看行不行?”王老师说:“还不到五岁,年龄是太小了点,不过你家娃挺精灵的,天天都在我们学校的院子里玩,又是我们老村长的娃,我看等下学期开学了就叫他来试试吧!”

小双元妈听了满心欢喜地盘算着,现在五月份,再过几个月就下学期开学,小双元就可以上学了。回到家里跟两位老人说了小双元上学的事,两位老人也都同意去试试看。

于是,小双元妈准备着娃上学用的书包和文具。她用自家织的布,按当时的时兴,染成淡灰的颜色,缝剪成可挎的书包,还在书包上绣了一匹飞奔的枣红色的马,又托人到城里买了一块写字用的石板和一包石笔。这石板和石笔,是当地农村孩子念书常用的文具,写了字可擦掉再写字,既省钱又省时,很是实用。

九月份新学期开学了,小双元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上学了。因为他的穿着和书包特别鲜艳,也是小学最小的一个孩子,所以孩子们都用异样的眼光注视着他。

一年级只有十来个孩子,小双元坐在最前面的位子上,他的两个亲哥哥,一个七岁,一个十岁,也同他一起上一年级。王老师对小双元特别疼爱,也许是因他年纪最小,又很乖巧精灵,或许因为他是老村长和南下干部的儿子,王老师处处都护着他。一个学期下来了,王老师对小双元的妈说:“你家的娃念书还行,可以跟上,就这样念下去吧!”

当时小学学的拼音还是老式拼音,语文开头几课的内容也很通俗,如有:“一个人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工人、农民”等。

小双元家的院子有六七孔窑,很宽敞。大人们都忙着做农活和家务,他放学回来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有时大声念着拼音和课文里的内容,还用石板和石笔写着学过的拼音和字。

上顶子院周家,自从抱养了小双元,家里热闹了许多。老祖母格外疼爱小双元,有时看着小双元的样子,就自言自语地说,你看这娃走路和坐在炕上盘腿的样子,越来越像他爸。有时小双元不听话,他妈要打他,老祖母就一把把娃抱在怀里,拉着脸说:“别打我娃!”在夏天,老祖母穿着布背心坐在炕上乘凉,后背上有一粒肉痣露在外头,小双元就靠在身旁玩祖母的痣。有时躺在祖母怀里撒娇唱儿歌。小双元还从别的孩子那里学来一些歌谣,也念给大人听。有这样两段:“肚子疼,没说的,屙上一股碌装鳖的”;“三天不打,上房子揭瓦”。大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二、庆祝大会上的演出

转眼间,小双元就上小学二年级了。全校四五十个学生,每天都要集合排队、点名、唱歌。有次,王老师试着叫小双元喊口令指挥唱歌,他也毫不胆怯,做得有模有样的。于是,王老师就指定小双元和四年级一位同学轮流喊口令和指挥唱歌。村里的一些大人,有的也站在学校院子旁,观看小学生排队、唱歌和做各种活动,看着小双元领队、喊口令和指挥唱歌的样子,都称赞这娃有出息。

有次区里要开庆祝大会,要求各村都要出一个文艺节目参加大会。村干部就找小学王老师商量。王老师考虑后说:“时间比较紧,我看由我编写一个快板,指定两个学生去演练,然后根据演练的情况,选定一位学生参加区里的庆祝演出。”王老师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编写出快板,让小双元和许家的一个孩子去背诵,并指导他们在台上表演的动作:如何走路,做手势、表情,声音轻重快慢等。

两个小学生不辜负王老师的期望,在一孔窑洞里,他们关起门来,一方面熟背快板的句子内容,另一方面按老师教导的做各种表演动作。经过三天的演练后,王老师又请村干部来观看,村干部看后很满意,并选定由小双元参加区里的庆祝演出。

快板的开头一段是这样说的:“诸位老乡听我讲,听我把快板表一表,话说贤腰道贤腰,全县有名的好地方,东西圪塔场埝里,地势平坦土地沃,盛产小麦玉米谷,牛羊肥壮骡马多,东西沟里泉水涌,泉水甘甜口味美,槐树繁茂高又多,农民生活乐哈哈!乐哈哈……”

在区庆祝大会的广场上,搭着一个大戏台,台下挤着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约有八九百人。庆祝大会开始后,首先是区领导讲话,然后是各界代表讲话,最后是文艺节目演出。小双元表演的快板,安排在第一个节目。在戏台上,他一边踏着节拍,左右来回走动,一边做着手势,活龙活现地讲着口词,博得台下一阵阵掌声。大会结束后,区里发了一张奖状,以资鼓励。村干部也买了两小包水果糖,送给演出的两个小学生。

在村里的小学,小双元已小有名气,王老师似乎要把小双元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小学里处处叫他做领头,上课常点名提问他。有次乡里全学区进行考试比赛,他的成绩竟然超过他的两个亲哥。村里一些人都把他作为榜样,教育自家的孩子向小双元学习看齐。

三、农忙

小双元家里喂养着三十多只羊,平时都是由大表哥放养,大表哥不在就由祖父放养。祖父放羊时小双元就吵着跟祖父去。当地放羊都要爬山越岭到五六里外的一带山上去。祖父毕竟年纪大了,手脚不灵便,小双元跟着去也可做个帮手,于是就同意小双元跟着去放羊。

小双元高兴极了,要把家里大黑狗带去,要爷爷把大黑狗打扮一下。爷爷找了个铜铃铛拴在皮带上做成一个圆圈套在狗的脖子上。大黑狗戴着铜铃铛威风极了,一边走路,一边“叮当叮当”地响着。

每天放羊都是午饭后走,天黑后才能回来。在放羊的路上,小双元帮着爷爷赶羊,防止羊乱跑或偷吃庄稼。爷爷都把好吃的白面馍馍给小双元吃,自己却吃窝窝头。小双元不解地问:“爷爷,你为啥不吃白馍馍?”“白面馍馍太干,爷爷咬不动,还是你吃吧!”爷爷微笑着说。

有次放羊天黑回来的路上,有只狼偷偷地跟踪在羊群的后头窥探,在离羊群一百多米时,被大黑狗发觉,“汪汪汪”几声飞追过去,狼闻声逃窜,大黑狗追了一阵子才被主人唤回来。

夏季,收割小麦的时节到了,在东西圪塔和场埝一带,金黄色的麦田,在微风和阳光下波浪起伏,像金色的海洋。村民们收割麦子,除亲戚帮忙外,一些村民也会自愿互助。今天你家收割麦子我来帮忙,明天他家收割麦子你去帮忙。夏季天气炎热,天蒙蒙亮就下地开锄,等到中午天气炎热时都要基本收割完。只要给帮忙的管上两餐饭就可以了,这在当地已约定俗成,大家都很乐意。

村里的孩子们,在收麦的季节里也挺忙碌,自家地里收麦的时候,就帮家里大人往地里送水、送点心干粮,还要看护已收割的麦子以防被人偷走。自己家里没收割麦子的时候,孩子们就结伴去拾麦穗。大人们为了鼓励孩子们拾麦穗,就将孩子拾的麦穗一把把捆起来,堆在一个地方,以后麦穗碾成麦子卖的钱就给孩子买自己喜爱的用品,所以孩子们都很积极卖力地拾麦穗。

小双元也跟着大孩子们去拾麦穗,拾的麦穗堆在关牲口窑洞的土炕上,大人两胳膊一抱都可以抱完。小双元经常看看自己拾的麦穗,心里乐滋滋的。

有一天,西边院二嫂家在场埝里收割麦子,小双元也跟着去麦地里玩。他的几个大哥和大人们都忙着往回担麦子,他就跟他大嫂和二姐在地里看麦子。太阳已下山了,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突然有一只狼窜到收割的麦地里,围着小双元转来转去。小双元赶紧躲到大嫂和二姐的身后,牵着大人的衣服哭叫起来,大嫂和二姐一人抓着一把麦秆,阻挡着狼靠近。那只狼也许以为妇女儿童可欺,一点也不怕人,一直冲着要咬小双元。大嫂和二姐一边叫喊着:“狼来了,狼来了!”一边用麦秆挥舞着,就这样与狼在麦地里周旋着。担麦的男人们返回到麦地,听到叫喊声,就用扁担追赶狼,狼才落荒逃跑。

大嫂和二姐看到狼被男人们赶跑了,这才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抱着小双元喘气。

上顶子院小双元的妈妈,看见天黑了,还不见孩子回家,这时也寻到麦地里来。看到这般境况,也后悔自己没看管好孩子,赶紧背着孩子回家去了。

四、父母离婚

且说周尚祥已南下两年多了,到1951年底,从福建写信回来说,现在福建省全境已解放,新的政权已巩固,社会也安定了,组织上决定把南下干部的眷属接来团聚,以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他说明年春天组织上就会派人回来接南下干部的眷属,要家里做好准备。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欢欣,说这下老二媳妇和娃,可以到福建和老二团聚了。

老祖父就叫人到区、县政府打听落实情况,打听消息的人回来说,南下干部在福建的当地组织,已和咱县的党政组织联系好了,有三十多个南下干部要眷属去,有带孩子的,也有不带孩子的,明天开春天气暖和了,就会派人回来接。

老祖父还是不放心,心想邢马村一个郭姓的南下干部,到福建不到一个月就被土匪杀害了,小双元母子俩去行吗?考虑了两天后就说:“这样吧,叫老二媳妇明年先去,等去安顿好了,过年把再带双元娃去。”老祖父一言九鼎,就这样定下来。接着就是准备盘缠路费,卖了五六只羊,还卖了几担粮食才凑齐路费。

第二年三月份的一天,区里派人来通知说,要去福建的南下干部家属,定在三月二十八日在县城集中,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要走的那天早上,小双元哭着也要跟妈妈走,家里人好不容易连哄带骗地把他劝住。村干部和本家几个兄弟把老二媳妇送到县城。在县城已先后集中了三十多个南下干部的家属,其中,有十来个五六岁的孩子。

从福建回来带南下干部家属的一个干部,向大家介绍了福建新解放区的情况和路上要注意的问题。在县城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乘车到临汾。在临汾等待的时候,带队的干部接到福建的来电,通知老二的媳妇暂时不要去,也没有说明什么原因。于是老二媳妇在临汾休息了两天后,由县干部再带回家。后来听县里干部说,可能是老二媳妇的娘家成分是地主,所以暂时不能去。

又过了半年多,周尚祥从福建来信说,组织上已批准他和媳妇离婚,现正在联系办理离婚的手续。不久,县法院就通知老二媳妇到县城办理了离婚手续。两位老人对老二与媳妇离婚也很惋惜,但相隔这么远,又不能团聚,只好顺其自然。在办理离婚分割财产上,也尽量多照顾些给媳妇。媳妇后来改嫁到临村,还经常回来看望两位老人和孩子。

这年的年底,周尚祥来信还寄来一张合影照,说他已在福建结婚了,女方是当地的一位女乡长,她现已调到区里工作了。两位老人看了也很欣慰,说老二这下在福建安家了,以后更难回家了。

同类推荐
  • 被枪决的变脸鼠

    被枪决的变脸鼠

    中午,几块黑云凑到一起,就把天给遮住了,外面的人像鸟一样急着往巢里飞,卧龙帮帮主楚延寿的家人乃至佣人却屋里屋外的忙活着,风雨欲来的天气好像与他们毫不相干。楚延寿的家就在卧龙帮的院里。卧龙帮在城西头,是个庞大的四合院,院套的东西南北一圈的青砖房,是帮会喽罗的营房,驻扎百十号弟兄。当央另有一圈青砖房,东西南北二三十间,是帮会大小头目的宅邸。宅邸中间,是三十米见方的院落,方石铺地,宽绰敞亮。坐北朝南的一趟正房便是帮主楚延寿的宅邸。这天下午,楚延寿的母亲突然痨病复发,正赶上楚延寿不在家,于是忙坏了下人。
  • 把自己爱的男人逗哭

    把自己爱的男人逗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 红女王

    红女王

    《玫瑰战争》系列之一,菲利帕·格里高利代表作品,背景为英国玫瑰战争时期,主要描写在两大家族斗争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女性的故事。《红女王》的主角为被称为都铎王朝之母的玛格丽特·博福特,她幼时拥有美好幻想且十分虔诚,但在政斗中一步步走向心理扭曲,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地追逐权力,最后用尽手段将自己的儿子推上了英格兰王位。
  • 风雪擦亮的青春

    风雪擦亮的青春

    七十年代后期,一大批大专院校毕业生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前往西藏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们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基层工作,给那些地方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新鲜的东西。他们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了自己,在西藏浓郁纯朴的亲情中成长起来。本剧以几个分配在藏北草原年轻人的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理想主义追求。
热门推荐
  • 地震警报

    地震警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那只是一场雨

    那只是一场雨

    黄昏时的树影,摇曳在一阵微风,却不在落樱的季节,与花相别,与鱼相悖,不贪恋美好事物,因为你,似一滴清晨的露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英雄,叛军和女儿 (皇冠和荣耀—第六部)

    英雄,叛军和女儿 (皇冠和荣耀—第六部)

    17岁的西瑞斯,来自帝国提洛斯城的一位美丽却可怜的姑娘。她从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她被斯蒂芬尼娅囚禁了起来。魔法小瓶的毒药夺取了她的力气。西瑞斯的命运遇到了残酷的低点,并且她无法阻止命运的车轮碾过她。萨诺斯杀死路西斯后,踏上了回提洛斯城的旅程。他要拯救西瑞斯,拯救他的家乡。但是飞灰城的舰队已经起航了,裹挟着全世界的威力压向提洛斯城。可能为时已晚了,他无法挽回他所拥有的一切。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史诗般的战争,决定着提洛斯城的命运。《英雄,叛军和女儿》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爱情、复仇、背叛、野心和命运的史诗故事。充满了令人难忘的人物和令人心悸的动作情节,它将我们带入一个永远难忘的世界,让我们再次爱上幻想。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他的剧作中蕴涵了浩瀚的人生,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完的深邃思想。本书就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温萨的风流婆娘们》,主题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错综复杂的情节经常由许许多多的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组成。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具有永恒的魅力。
  • Love So Rare

    Love So Rare

    When Dawn inherits half of a luxurious estate in South Africa, she's overjoyed--until she finds out that to keep the estate, she must marry the man who owns the other half: Ralf Deverell, whose golden good looks draw her in even as his cold, unwelcoming eyes freeze her out.Unwillingly, Dawn goes through with the arrangement. Sure, she can find some legal way out of it, but Ralf's presence fills her with an undeniable desire--and soon she realizes he burns for her, too. But can their love survive in such troubled circumstances?
  •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

    能言善辩的口才,妙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增添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骋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明日方舟之切城的长夜

    明日方舟之切城的长夜

    〔明日方舟〕同人文刚毕业高中生沈沁远意外来到泰拉世界,作为老玩家依靠游戏的存款在切尔诺伯格过着还算富裕的生活,在一次暴乱中结识罗德岛干员,在加入罗德岛后,为阻止灾难的重演,沈沁远和干员们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付出巨大的牺牲。人们不会认同和理解我们,但方舟的骑士永远不会后退。
  • 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陶诗言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衰落的大户之家。从小他就学有潜质,中小学两次跳级,后随父在宁读高中。抗战期间流亡到重庆进了四川国立中学,因成绩优秀被报送中央大学,毕业后由恩师涂长望介绍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解放前夕,陶诗言决心跟着竺可桢、赵九章领导的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全部留下迎接解放。解放后陶诗言迅速成长为新中国一代气象科学大家。他是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是国际知名的季风领域专家,曾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委员会首席代表,中美大气合作研究中方首席专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