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2000000017

第17章 墨子与诸子之异同(1)

《庄子·天下篇》云:“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下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由此文观之,可知者二事:

(一)春秋战国诸子之学,原或本于《六艺》。

(二)诸子多得一察以自好,故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第一事,墨子之于《六艺》,吾于《墨子》之《经学篇》已论证之矣。今请论第二事,以明墨子与诸子异同之故焉。《春秋战国》,诸子之书甚众,未能尽论。兹举其荦荦大者,如儒之孔,道之老,法之韩,三家与墨家之异同,略而论焉。

墨子之学,出发于《尚书》,孔子之学,出发于《易》;余前已阐明之矣。《易》与《书》各属《六艺》之一,皆圣人之道。古之《六艺》,虽异于孔子所删定者。然庄子云:“古之人其备乎?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则《六艺》皆古圣人之道,大旨虽或有不同,要必无各立门户,互相攻伐之理。故孔墨既同出于《六艺》,自必有其相同之处。故韩愈读《墨子》云:“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汎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没世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余以为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韩氏此文,固未尝不言之成理也。又《汉书·艺文志》云:“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

然则自刘班此说观之,墨子之学,盖又出于《礼》,亦儒家之所重也。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而墨子以“孝视天下”,其相同也如此。然而孟子竟斥之曰“无父”,岂孟子之说不足信乎?今再观于墨子之书,《兼爱·上篇》云:“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然则父慈,子孝,兄友,弟爱,君仁,臣忠,墨子之道,亦果与孔子同也。然则韩子之言,岂不甚韪?而孟子之言,岂非大妄哉?然吾观其《法仪篇》云:“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若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之所不欲则止。”

此大书特书谓父母学君三者举不足以为法;则墨子之学,以出发于《尚书》之故,尊天之过,遂至于知有天而不知有君父;与儒家之忠孝,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居是邦不非其大夫之言”者异矣。

尝试而论之,孔墨同重五伦。然儒家之于五伦,以忠爱为本;其对于父母也,则《诗》所谓“母氏圣善,我无令人”二语,足以代表之;其对于君也,则又《诗》所谓“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二语,足以代表之;皆所谓反躬自责,冀君父之感悟者。引而申之,故后儒遂有“天下无不是之君父”一语。中国自汉武以后,儒学统一;故于政体上二千余年来,绝无发生巨大变化者,其原因实多基于儒家之忠爱。故为君者而贤,则恒以仁慈待其臣下,一切持以宽大。加以地大物博,人民易于为善,人鲜犯法,故亦鲜知有法。此史册所称成康刑措,及汉文景,唐太宗之治,盖不诬也。于此之时,达官贵人,既极其荣华之乐,而小民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忘帝力于何有;既无所谓政府,安知有所谓专制者哉?及其衰也,暴君在上,肆虐臣民,而其臣民以忠爱之故,亦不忍背叛;即有援旗誓众,弔民伐罪者,亦只诛在独夫,而无尤于政体。盖人君朝易,而仁暴夕变。故曰:“文武之道,布在方册;其人存,同是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也。”故中国古来之政体。虽为君主政体,实无所谓专制与不专制也。诚如是,故古来学者,咸无废除君主政体之理想矣。

然假若中国而早行墨子之道,则必不如是。政体必当早有变革,何也?盖墨子以尊天之故,遂不得不卑其君父,而为尚同之说,以上同于天为极轨。《尚同·中篇》云:“里长顺天子政而一同其里之义。里长既同其里之义,率其里之万民以尚同乎乡长,曰:凡里之万民,皆尚同乎乡长,而不敢下比。乡长之所是,必亦是之;乡长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而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乡长固乡之贤者也。中略。有率其乡之万民以尚同乎国君,曰:凡乡之万民,皆上同乎国君,而不敢下比。国君之所是,必亦是之;国君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而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国君固国之贤者也。中略。有率其国之万民以尚同乎天子,曰: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不敢下比。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而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天子者固天下之仁人也。中略。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则天菑将犹未止也。”

此文约而言之,即谓万民皆当上同而不敢下比。上所是必是之,上所非必非之。是非愁以上为准,而下乃无是非之权者也。此其专制为何如邪?然犹可曰贤也;犹可曰上同于天也。然而墨子之学,以兼爱之故,势不能不重实利。实利重则忠爱夺。故《公孟篇》云:“公孟子曰:‘三年之丧,学吾子之慕父母。’子墨子曰:夫婴儿子之知,独慕父母而已。父母不可得也。然号而不止,此其故何也?即愚之至也。然则儒者之知,岂有贤于婴儿子哉?”

是忠爱之薄,墨子既自教之矣。夫好利自私,生物之恒情也。日以仁义之说矫之,犹恐不胜,今乃以薄于忠爱之人,率为实利之是务;墨子虽欲其兼爱,势亦有不可得者矣。于是上自天子,下至百姓,皆为己而竞其实利。墨子虽有上同于天之说,然天之赏罚,本至茫杳而无稽。故天子上同于天之事,不过理想之空谈;而天子国君,大权在握,其使民上同之实,乃根深柢固而不可移矣。如是则上肆其专制之威,而下夺其争利之念;上之压力愈重,下之痛苦愈甚,而反抗之力乃愈猛;故人人咸感受专制政体之不良,而思有以革除之。而墨子之说,又尝倡言人君不足以为法,是固使其民富有革命之思想者也。则政体之革命,安能免乎!故曰假使中国而早行墨道,政体必早已有所改变者,此也。吾尝谓墨子以尊天而卑父母,与耶教相近。观近世欧洲各国政体之改革,或可知吾之假说为不诬矣。

约而言之,孔墨之异,在墨本于天,孔本于父母。故儒家以孝治天下,人民视君如父母,贤君视民如赤子;共治重情感,故利害之计较不甚明,而变化不生。墨家则不然,本之于天而天本无情感者也;故重实利而情感薄,故利害之计较严,而变化易起。故孔墨同言孝,同言爱,同言贤,而趋向各各不同,盖出发之点殊也。

若夫老墨之同异,亦有可得言者。司马谈称“墨者彊木节用。家给人足之道。”而《汉书》称“道家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盖自表面观之,墨近于积极主义,而老近于消极主义,此其异之较然易知者也。然吾尝求其说亦多有同者焉。如《老子》第六十七章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此老子之慈,即墨子之兼爱也。老子之俭,即墨子之节用也。老子之不敢为天下先,即墨子之非攻也。此非言之偶同而已也。《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三十章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师之所处,兵革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第五十三章云:“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

第八十一章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诸如此类,均足以见老子之兼爱节用非攻之宗旨,与墨子同也。即其立言最相反者,如老子云:“不上贤,使民不争。”而墨子乃大倡尚贤之旨,固似甚戾矣;然章炳麟云:“老聃不尚贤,墨家以尚贤为极,何其言之反也?循名异,审分同矣。老之言贤者,谓名誉谈说才气也。墨之言贤者,谓材力技能功伐也。不尚名誉,故无朋党;不尊谈说,故无游士;不贵才气,故无骤官。然则材力技能功伐举矣。”

章氏此言甚允,则墨之尚贤与老之不上贤,亦语反而恉合者也。且墨子言法天,而老子亦未尝不言法天,如

第七章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同类推荐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本书收入四种崇明地方名人著作。《秦约诗文集》是辑录了秦约的诗文作品;《海运奏疏》收录了沈廷扬关于开海运的多封奏疏;《求己堂诗文集》是清末崇明诗人施彦士的作品,乃合《求己堂诗集》与《求己堂文集》而成;《沈汝梅诗文集》则是辑录了民国著名教育家沈汝梅散见于地方报刊的诗文作品。四种著作并收入了辑录的相关生平传记资料。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 墨学十论

    墨学十论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承,始有创造。而继承的关键在乎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热门推荐
  • 霸道公主重生恋爱手册

    霸道公主重生恋爱手册

    艾诗钰因为爱上了刑君晨,处处逼婚,结果刑君晨服毒自杀。崩溃间,爱神梦思因她痴情,送一法宝——重生机,重生机,重生机每使用一次,折岁三十!第一世:刑君晨还是没能爱上艾诗钰!第二世:艾诗钰要求爱神梦思消除记忆,但艾诗钰还是爱上了他,但他还是未能爱上她!第三世:消除记忆的艾诗钰,因宋羽君的关心帮助下,爱上了他,而刑君晨因此嫉妒,硬插一脚,艾诗钰最后到底选了谁?
  • 官宦之家

    官宦之家

    明末清初之时,湖南常德人胡统虞进京赶考,高中进士,进入北京官场。他在京城平步青云,七年时间连升十级。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次会试竟大起风波,胡被贬官降级,不久一命呜呼。胡学士之幼子胡献征,以荫生入朝为官。胡献征一路升迁至江苏布政使。胡布政之子胡期恒从小锦衣玉食、调皮捣蛋,早就被大人宠坏了。就在这时,从二品的胡布政使大人因交友不慎而被卷入了一场人命官司,丢了官,也退了财。胡期恒也就从一个京城高干子弟跌入寻常百姓之列,一直难有机会出仕。胡期恒又经过十六年的奋斗挣扎,才被授予一个小小官职:翰林院典籍。胡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当官机会,厚积薄发,终于使胡家又兰桂齐芳,家道复兴。一个家族,用了80年的时间,经历了三场相似的仕途轮回。其间旳规则和实情,颇耐人寻味!
  • 苍穹破天道

    苍穹破天道

    夏流抱着金手指穿越了。万万没想到的是,真的是“金手指”!且看他凭着一双“金手指”如何以力证道,飘然飞升!
  • 优婆夷志

    优婆夷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影忍者之第五系统

    火影忍者之第五系统

    赵军明穿越了,来到火影世界,木叶15年怎么办?幸亏这孙子(系统语)觉醒了第五人格系统。杰克的雾隐之术,罗比的木遁,厂长的飞雷神,入殓师的秽土转生,先知的神乐心眼,勘探员的磁遁……敬请关注《火影忍者之第五系统》——————————————————————更新时间不确定,尽可能一周一更
  • 星际之身在外星要好好保护自己

    星际之身在外星要好好保护自己

    作为一名无钱·无车·无房的三无人员,袁佑嫄很忧桑;作为一名塞贝星唯一的遗孤还是战五渣,袁佑嫄很方。虽然这个星球的环境比他们星球好得多,但是,异能是什么?体术是什么?为什么她已经伪装成这个星球上的生物的模样了,还会被攻击?他们都这么自己人打自己人吗?麻麻,这个星球怎么那么可怕!人丁稀少·险些灭族的塞贝星人抱住自己瑟瑟发抖。袁佑嫄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战战兢兢得捂好马甲,远离危险,保护好自己,然后想办法找个战斗力高的人一起繁殖后代啊!
  • 卡车

    卡车

    在巴黎街头女主人公拦下一辆卡车要搭车。女主人公上了卡车,便与司机滔滔不绝地聊了一小时二十分钟,无所不谈。而《卡车》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的女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作家本人,搭车也正是她的亲身经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仙秦修真

    仙秦修真

    苏城从山里出来的时候,从未想过怀里的那几个物件会在修行界引起那样大的风波,连圣人的棺材盖都压不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