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700000009

第9章 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岛(4)

1928年秋,河南安阳殷墟开始发掘,此为1899年甲骨文现世以后,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发掘。从此以至1937年夏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先后十年间,发掘凡十五次。由董作宾、李济主持其事,发现了大量殷代铜器及龟甲兽骨文字。经过历史语言研究所各级研究人员详细研究,殷商史事遂由隐晦而日趋显明,中国之信史,因之向远古推进千百年。

3书生以讲学报危国

傅斯年为五四运动健将,对“九一八”空前国难之来临自极感悲愤,曾在当时的北平图书馆约集著名学人商讨“书生何以报国”,傅忧心如焚,慷慨陈词。他与几位知名学者几经商讨,都以编写中国通史以唤醒民族魂为急务。

此后北大史学系即以此一事业为己任。傅斯年旋建议校方聘请国学大师钱穆来北大讲授此一课程。抗战之初,钱穆所撰《国史大纲》刊行,可谓傅斯年此一号召的实现。

其时,日本人为掩饰侵略我国东北,发表“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之谬论。傅斯年深感义不容辞,乃于百忙之中赶撰《东北史纲》,运用民族学、语言学及古籍中史料资料,以证明东北原为中国郡县,无论任何方面均与中国有不可分割之关系。稿成后由李济节译成英文本,送至国际联合会调查团以为参考,颇受调查团重视。

傅斯年四年中在北大及清华各校“危城讲学,大义凛然”。且时时怀着“最后一课”的隐忧,益加策励,终于造就中国近五十年来学术上的黄金时代,培植了众多的人才,有不少人后来成为抗战和国家建设的中坚。

蒋介石也赞叹傅斯年的高瞻远瞩,感叹:“每想起领袖人才的缺乏,想起世界领袖人才的缺乏,不能不想起孟真的胆大心细。(孟真)能做领袖,又能细心周密地办事,余真不可及!”

他的老师胡适之先生也高度肯定这个学生,称:“所谓傅先生所做的四件大事,除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傅先生手创,且经营较久,并有空前成就以外,其余三件大事,只是做了奠基工作便离开了。”对学生先老师而去,言下不胜唏嘘之意!

孟真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健将,可知他在学生时代即是反日的。1926年,傅斯年在巴黎闻地理学大师丁文江在孙传芳势力下任淞沪总办,极为不满,曾对胡适言回国后“一定要杀他”。

1929年,傅斯年与丁文江在北平经胡适介绍而认识,两人深谈后不久即成为互相敬爱的好朋友。1936年1月,丁文江在粤汉铁路沿线考察时煤气中毒,傅斯年闻讯赶往湖南长沙救护并料理其身后事。又发表《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丁文江一个人物的几片光影》,赞扬丁文江“是新时代最良善、最有用的中国之代表”,生死交情,永为士林佳话。

1932年10月,北大教授马衡企图划北平为中立的“文化城”以苟且偷安。傅斯年闻讯曾加劝阻,马衡不听,进而寄信蔡元培院长表示反对:“斯年实为中国读书人惭愧!”

当时傅斯年先生正在北平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这时日寇侵陷东北,平津危急,在北平的一部分学人发起设北平为“文化城”也就是中立区的运动,梦想以这种办法逃避日寇的炮火。傅斯年先生对他们劝说无效,因此不得不申明立场。10月12日,他写信给当时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总干事杨杏佛两先生,说明他绝未参与这种运动:“北大马叔平先生赴京,运动什么北平设为‘文化城’。此事初发起时斯年即表示不赞成。”对为此事图谋者,傅斯年在信中感慨道:“斯年为中国读书人惭愧也。”后来马衡等人策划的“文化城”之梦未能实现,固然不一定与傅斯年先生的反对有关,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北方的学人中,他是最坚决的反日者。

1933年5月,《塘沽停战协议》签订,傅斯年极力表示反对。

6月4日,胡适在《独立评论》发表《保全华北的重要》专文,认为当局一时无力收复失地,赞成华北停战。傅斯年接阅此文大怒,要求退出独立评论社,严正表现爱真理甚于爱吾师,他对胡先生素来执礼甚恭,这次却大大地例外,胡适为此非常感伤。最后由丁文江先生写一长信给他,加以劝解,他才打消退社的意思。丁先生的长信,他始终保存着,大概是作为与胡先生友情上的一点纪念吧!

但也显示他积极抗日主张持之益坚,立言退让亦有限度,虽弄得胡先生非常感伤也在所不惜。

正如胡适所称由此也可以“感觉他(傅)骂人的火气,也感觉到他爱朋友、了解朋友、鼓励朋友的真挚亲切”。胡适说,“一点也不怪傅孟真”。

1935年冬,日本特务土肥原到北平,与宋哲元幕中的亲日分子萧振瀛勾结(傅斯年先生一直说萧是汉奸,国人有同感者也不少。近来又有人说他不是汉奸,但说他是亲日分子,大概不会冤枉他),企图造成冀察乃至华北五省的“特殊化”。

日本人通过当时的北平市长萧振瀛邀集北平教育界人士谈话,席间萧以各人的安全为威胁,想迫使他们就范。俨然是为日本招降,至少是要北平教育界闭口。

在大家惶惑之际,胡适之先生和傅斯年先生挺身而起,当面教训萧振瀛一顿,表示了坚决反对的态度和誓死不屈的精神,结果大家一哄而散,粉碎了萧的阴谋。于是北平整个浑沌的空气为之一变,教育界俨然成为左右北方时局的重心。接着北平教育界组织起来,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为国苦斗,直到“七七事变”。傅斯年先生骂萧的事,在当时北平各个学校中传诵一时。

傅斯年先生这种伸张正气的精神,使他不顾一切。大家不要忘记,那时候的华北,不但亲日派横行,而且日本特务也公开活动,这是一个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局面。

“一二·八”学生示威运动爆发,包括傅斯年在内的部分北大教授举行大会,共同宣誓“不南迁、不屈服!只要在北平一天,仍作二十年的打算,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日人及亲日汉奸对傅斯年因之更加忌恨。然傅虽处险境,不稍抑其抗日爱国热诚。

傅斯年为表示其积极的抗日态度,在其夫人俞大彩怀孕时,即对罗家伦言:“如生男孩,即命名仁轨!”罗家伦竟不能喻意,傅当面谓:“你枉学历史!你忘记了中国第一位在朝鲜对日本兵打歼灭战的,就是唐朝的刘仁轨吗?”1935年9月15日,传其夫人生一男,他当即命名仁轨。可见他内心所蕴藏的是多么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

抗战胜利时,他在重庆。他在一封家书中说,他一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欣喜欲狂,冲出寓所,飞奔上街,手舞足蹈,见人便拥抱,狂呼大叫,直到声嘶力竭。又说:“我可以出国治病了。”

他曾指着壁上的书架说,这些书,还有存于史语所一房间的书,他死后要留给儿子。他要请董作宾先生为他制一颗图章,上刻“孟真遗子之书”。在逝世前不久,果真刻一图章“孟真遗子之书”,印在书上,作为给儿子的财产。傅仁轨曾在给其母亲的信中写道:妈妈:爸爸要把他所有的书籍,都遗赐给我,我非常感动。如果别人有正当需要时,就请你毫无犹豫地借给他,因为有许多好学的学生,是能够读这些书的,要是为我而把这些书藏在箱子中,我觉得那是很自私的,爸爸给我的一切——道德方面的——自应珍视,而且我要尽量地利用它。

为了救国救民,傅斯年可以不顾生死,他常常准备以身殉国。

对外侮他奋起抵抗,对内忧他也勇敢迎战。他认为贪官污吏最该打倒。他强调:“现在革命过程中的一切牺牲,是为民众利益的,不是为贪污官吏中饱的,不是为买办阶级发财的。”他又说:“我拥护政府,不是拥护这班人的既得利益,所以我誓死要和这些败类搏斗,才能真正帮助政府。”他主张“除恶务尽”,他主张“攻敌攻坚”,而且他一动手攻坚,决不肯中途罢手。

有一次,在重庆为了某一种公债的案子,他在国民参政会发言到结束的时候,郑重声明他这番话不但在会场以内负责,而且在会场以外也负责,他愿意到法庭对簿。这话使全场兴奋,可是爱护他的朋友们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会后朋友去看他,问他为什么敢说那样肯定的话,他说:“我没有根据,哪能说这话。”于是他取出两张照片给大家看。可见他说话是负责的,绝对不是所谓“大炮”者可比,也决不是风闻言事者之流。这种有风骨的人,无疑是值得敬佩的。

孟真先生不常做诗,尤其是旧诗。他在北京大学做学生时,虽曾发表过几篇新诗,旧诗则在抗战前似乎没有人见过。但在抗战期间,为了景慕忠烈,他曾破例做了几首旧诗。1938年末,山东省专员范筑先先生战死聊城,孟真先生曾写了四首诗哀悼他。

1940年张自忠将军战死于襄阳,1944年张将军殉国四周年,孟真先生有诗追悼,题曰《悲歌》,诗句如下:泰山重一死,堂堂去不回。

身名牧马革,风日惨云雷。

忠义犹生气,艰难想将才。

中原谁匡济,流涕楚郢哀。

这只蟋蟀不但会斗争,而且能说教,他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他曾强调指明:“今天的教育方案必须是针对着今天我们的‘穷’、‘愚’、‘不合作’。”

为此他写了许多文章解析中国知识分子的毛病。他认为:“现代社会的要求有两大项:

(1)工业化。

(2)大众化。

中国非工业文明的教育意义是必须改正的,中国传统文明之忽视大众是必须修正的。但他强调:“我所谓修正,并不是抹杀之谓,乃是扩充之谓。”“因为传统是不死的,所以也并抹杀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尽管它的缺欠已成为第二天性,抹杀是不可能的,然而必须拿现代的事实衡量一番,其中应该抹杀的东西,不惜彻底地改;应扩充的东西,不惜彻底的扩充。

战前‘本位文化’之说,是极其不通的。”“与之相反便有‘全盘西化’之说,这又不通之至。一个民族在语言未经改变之前,全盘化成别人是不可能的。前者一说是拒绝认识新时代,后者一说原不能自圆其说。”“教育要认清中国文化传统的力量,因而要认定它是完全抹杀不了的。同时也要认定它与时代的脱节,因而要做彻底的修正。”

傅斯年更进一步指陈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应抹杀”与“必须矫正”之所在:“我所谓抹杀不了,并不是应抹杀的,就是人与人中间的关系。中国人的脾气,在合易近人情,争中有让,富于人道性等地方,属于这一类。至于读书人之阶级观、对于外务之不注意、思想上之不求逻辑,是必须矫正的。为前者需要把文化推广到一切人,再不可以‘礼不下庶人’。为后者需要纠正中国人用脑不用手的习惯和对物马马虎虎的观念。假如走这条路,是用力少而成功多的。”

1944年3月,傅斯年因公务忙碌,生活不安定,高血压症增剧,不能支持,入中央医院治疗。7月,出院休养。10月,傅母李太夫人弃养,傅悼念不已。自顾高血压症无法痊愈,唯有拖延时日而已。

他尝寄函胡适述病情及致病由来云:“病中想来,我之性格,虽有长有短,而实在是一个爱国之人。虽也不免好名,然比别人好名少多矣。心地十分淡泊,欢喜田园舒服。在太平之世,必可以学问见长。只是凡遇到公家之事,每每过量热心,此种热心却出于至诚,而绝非有所为。遇急事胆子也大,非如我平常办事之小心,有时急的强括不舍,简直是可笑。”

傅斯年也知道自己的毛病,也寻找过药方,但都无法阻止他“择善固执”的性格。他也写信给恩师说:“平日好读《老》、《庄》,而行为如此。有此性情,故遇有感动冲动之事,心中过分紧张。这种感情冲动,私事甚少,而为公者极多。性情如此,故得此病,更不易治。”他自我解嘲又说:“此等性情,自天外人看,未知还有趣否?但在中国却算比较少的了。”

傅斯年也曾经一度想退隐:“近日又读《庄子》,竭力自己为自己想开,何必一人怀千古之忧,一身忧国家之难。读来读去,似乎有些进步,此窍还是半通不通的。古人有以天下事为己任之说,一个人如此想,多半是夸大狂,我向不以此言为然。但自己不自觉之间,常在多管闲事,真把别人事弄成自己的事。此比有此意识者更坏事,以期更真也。我本以不满于政治社会,又看不出好路线来之故,而思遁入学问,偏又不能忘此生民。于是在此门里门外跑来跑去,至于咆哮,出也出不远,进也住不久,此其所以一事无成也。”

但他又挂念做学:“今遭此病,事实上不能容我再这样,只好从此以著书为业。所可惜者,病中能著书几何,大是问题耳。”可谓一代学人最珍贵之自画像。

正如程沧波所指陈:“他(傅斯年)对政治,喜欢谈论,而容易厌倦;偶然奋不顾身地一击,并不是对政治有兴趣,而是激发于士大夫的责任感,他的胸中实在是一张白纸,洁白的没有一点瑕疵。他终于不做李膺、范滂,而做了郭林宗,这是他的命运,也是今天的时代,究竟与东汉末年有别。”

4国家民族之大是大非

谈到中华民族大是大非的问题,孟真先生始终坚持着“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原则。他认为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经常与外族同化,合成一体,中国境内现虽仍有若干种族,但也正在同化混合的过程中,不足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他对某些学者的巧立名目、强分中国为若干民族表示不满。他认为政治固不应支配学术,但如果某种学术对国家民族有危害的可能,政府应加以取缔。

同类推荐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本书分为吴稚晖、梅贻琦、黄现璠等部分。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

    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

    千年更迭变换,他们或是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或是平平淡淡,但是在他们身上总有一点历史的缩影,或深或浅的足迹中隐隐约约的展现了中国封建历史的发展轨迹。《年轻人要熟知的100位中国帝王》参考了诸多史料,从历代帝王中精心挑选出富有代表性的一百位帝王供读者赏阅。它融历史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是一本常看常新、常思常获的大众读物。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在全天二十四小时里不间断地创作艺术。他们成功完成的那些关键性的、具有恒久意义的作品,都出现在为数不多而且难得一现的灵感降临的瞬间。历史也是如此:我们敬慕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诗人和表演艺术家,但是她也绝不是一位永无闲歇的创造者。歌德曾经充满敬畏地将历史称为"上帝的满是秘密的作坊"——即便在这个作坊里,无关紧要和日常繁琐之事也是无尽无休。在这里如同在艺术和生活的各种领域一样,那种精致的、令人难忘的时刻难得一现。大多时候,历史是一位编年记录人,她心思冷淡却持之以恒地将一个个环套编成一个巨大的链条——这链条延伸几千年,在它上面一个个平淡事实比肩而列,因为所有的精彩纷呈都需要准备时间,每一桩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发酵的过程。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季璃传

    季璃传

    当修仙文明与科技文明发生碰撞,当修炼者PK枪炮,当炼魂者遇到洞藏族,当人族再临万界台浴血奋战,只求一线生机,当有人告诉你:总有一些和平,是靠不为人知的牺牲换来的时候,当这一切都发生在你身边的时候,你是否相信仙神的存在,或者,你也曾有过幻想......季姓,中华古老姓氏之一,源起姬姓,出自春秋。请和季璃一道经历追寻新生途中的惊心动魄吧!墨莲应世开,书赠有缘人!
  • 迟桂花(中国好小说)

    迟桂花(中国好小说)

    该小说描写了一个像桂花魂一样清香脱俗的女子的一生。她生活在农村,终生未嫁,在当地像一个仙女一样的存在。也描写了一个女人的恋父情节。成为终身不能摆脱的心理桎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地球禁止穿越

    地球禁止穿越

    在道观里活了二十多年的陆清云从来没想过自己单调的生活会有什么花样,可一位素未谋面的师叔离奇去世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且看他如何上演现代版的"道士下山"。
  • 郎来啦

    郎来啦

    师傅拣到的狼孩却丢给她来养,天知道她一个小女子养着一个狼一样的酷小鬼是个什么滋味!教他怎么做回普通人也就算了,教他一些武功也就算了,她什么时候教过这个小鬼扭过头来倒咬一口,将她也吃干抹净呢?!
  • 独家盛宠:腹黑影帝有点甜

    独家盛宠:腹黑影帝有点甜

    本文1v1双洁,宋音离是校友圈出了名的坏女人,人人都说她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抛弃相恋八年的草根初恋男友温良玉,并凭着姿色搭上了著名影帝路青川。作为一个资深坏女人,宋音离混迹娱乐圈三年,接的角色也全都是恶毒的女二号。……外界一直传言路影帝不近女色,是个十足的美男。但只有宋音离知道……这男人……。某日,影帝搂着娇妻出现在娱乐新闻头版头条。他眉目俊朗,姿容卓越,薄唇缓缓的勾起,一身西服勾勒出完美的身线。惊爆!影帝路青川隐婚两年……
  • 千年冥恋

    千年冥恋

    相思幻境,客死梦乡。敌国的剑,爱人的手,刺穿的胸膛,永世的殇。意外得来的珠子,复活了她存在于青铜戒中的魂灵。她认定薄性男子皆秦姓!她要带他们入梦——永生不醒的梦。这是她千年来唯一的等待!
  • 请签收你的女友

    请签收你的女友

    大学生活极其失败的明户光,刚刚和交往了五个月的初恋女友分手,一个人对着篮球架发泄的时候,突然被一位陌生的快递小哥莫名其妙地塞了一个包裹,也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