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700000005

第5章 胡适:台湾没有言论自由(5)

“中研院”近史所所长黄克武认为:“胡适一生担任过几个重要职务,都与蒋介石有关。最重要的是1938年后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做了大量外交工作,也做了很多场演讲,让美国能了解当时中国的情况。回国后蒋让他担任北大校长。”

尤其是1946年在蒋介石邀请下,胡适几乎有点动心,要去参选中华民国的总统,可由于国民党党内的反对,愿望没达成。

但学者杨天石却认为,蒋对胡的尊礼有时是出于外交和政治考虑。1948年民国行宪,首次选举总统时,蒋推荐胡适参选总统,其用意即是企图取得美国人好感,以便争取美援。

另外,胡也有自知之明。1948年3月30日下午3点,王世杰对胡适传来蒋的话,“蒋公意欲宣布他自己不竞选总统,而提我为总统候选人。他自己愿意做行政院长。”并说,“请适之先生拿出勇气来。”

胡称“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并称“蒋公是很诚恳的”。胡适在政治上还处于“穿开裆裤”的阶段,蒋也不见得“很诚恳”,但蒋的确“很聪明”,这一手使得胡适“感觉百分不安”了,胡适思来想去,然而,“我实无此勇气”,“我不敢接受,因为我真没有自信心”。

12月4日,蒋再次声明自己不候选总统,并建议提出一个无党派候选人,此人暗指胡适。然“不幸党内没有纪律,他的政策行不通”。所以,胡在上海时曾对王芸生说,“老蒋真伟大,竟把自己打来的江山拱手让人”。总之,在胡适的眼里,蒋是一个值得依赖、值得帮扶、值得进谏的“明君”。更重要的是,蒋似乎有纳谏的气度和雅量,这是以诤臣自命的胡适最易受感动的地方。

1948年10月25日,“局势大坏”,蒋便请胡吃饭,胡适质直地说了十点“很逆耳”的话,诸如,你“必须认错,必须虚心”,你统率的“国军纪律之坏是我回国后最伤心的事”等话,“但他很和气地听受”。

两人直到胡适1962年逝世止,保持了没撕破脸的朋友关系。陈红民认为,蒋、胡两人长达三十年的交往,实际上胡适受之于蒋较多,如果不是蒋介石,胡适未必能有后来的声望和学术地位。他强调,“诤友”一词,蒋与胡应是“友”重于“诤”,过去多数学者是重视胡对蒋的批评,却忽略了“诤”只是对“友”的一种限定。

胡适对蒋介石所有的批评背后,饱含对蒋的拳拳之心。终生服膺实验主义(pragmatism)哲学的胡适与蒋介石交往数十年,在蒋介石手稿日记以及胡适日记全集的问世之后,为研究胡、蒋两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些方便,更透露两人在私底下的相互观感。胡适致力于言论自由与民主政治,对蒋氏有所期待;蒋在表面上尊重胡适,极为礼遇,但并无遵循自由与民主规范之意。

从1931年到1949年间,由于时局不稳,胡与蒋合作多于抗争。至蒋介石退居台湾,胡适等自由主义者欲以自由与民主对抗祖国大陆,而蒋则认为对抗祖国大陆唯有在其集权领导之下,统一意志,方克有成。自此自由主义与威权心态之摩擦和冲撞终不可免,显示出威权之顽强与自由主义之挫折。

胡适过世后,蒋中正题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介石无法接受但也无法完全否认,也算对胡适一生的概括吧!

台湾史学家汪荣祖曾在北大做了个演讲,题目就是“胡适与蒋介石”,材料用的就是胡适和蒋介石两人的日记。胡适和蒋介石纠缠了一辈子,胡适想影响蒋介石,失败了;蒋介石想影响胡适,也失败了。所以蒋介石在日记里把胡适骂得不像样子。这种事情揭示了蒋介石的性格和为人,他把胡适当政客。胡适哪里是政客呢?胡适反对他连任,他又说胡是“叛党叛台”。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到这个人的脾气。

胡适引用母校康乃尔大学布尔教授的一句话,“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强调指出,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他举了三个例子。

其一,胡适本人十七岁时发表文章,痛斥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要求实行《礼记·王制》上的一句话:“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十年之后,当胡适一班人离经叛道反传统时,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引用《王制》中的话,要“杀”胡适和他的朋友们。

其二,西方宗教改革后,原先向罗马教廷争自由、要宽容的新教徒,又反过来摧残异己。1553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执掌宗教大权的加尔文,竟把敢于批评他的学者塞维图斯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捆在柴堆上用火慢慢烧死。

其三,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一面赞同“容纳异议,自由讨论”的原则,一面又断言,在“以白话为正宗”的问题上,“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胡适认为,正是这样一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这样一种“我不会错”的心理,再加上几分正义的火气,使人丧失了容忍的雅量。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此而来。可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们细读此文,发觉胡适只把容忍归结为个人的修养或心态。这个意义上的容忍,大体上有两个特点。第一,“容”的对象,应当是容忍者不喜欢、不赞同,甚至从道德上感觉厌恶的人和事。比如少年胡适恶之欲其死的鬼神之论,加尔文务求斩草除根的异端邪说,等等。至于包容对自己喜欢,或至少不厌恶不痛恨的东西,容易之极,算不得容忍。第二,“忍”的主体,应当是有能力压制甚至摧毁对立面的人或集团。无权无势者的忍受,逆来顺受而已。能力不足时的隐忍,等待时机而已。两者恐怕都算不得宽容。

想清楚这两点,不觉大失所望,因为胡适先生讲的容忍,岂止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普天之下,人在面临自己不喜欢、不赞同,特别是道德上反感、厌恶乃至痛恨的人和事,又有能力打压时,试问谁会容得下来,忍得住,不去打压“邪恶”以伸张“正义”呢?

胡适提到的加尔文火烧塞维图斯,只是当时千百件宗教迫害事件中比较著名的一桩罢了。胡适先生大力呼吁的宽容心态在那个火与剑的年代,根本连影子都找不到。

然而,洛克学说的光辉之处,并不因此而掩,因为它打下的基础,使得宽容的生长和扩展,成为顺理成章的自然过程。随着不同教派之间实行宽容,久而久之,人们发现,所谓水火不相容的教义冲突,其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可怕;异教徒也不如想象中的那样行为乖张,他们可以是好丈夫、好邻居、好公民。随着对异端的恐惧消失,宽容的心态随之而生。

胡适内心的理想世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宽容心态悄悄地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宽容也逐渐变成了有牢固基础的持久的制度,而不再是权宜之计的暂时的实力平衡。基础牢固了,宽容面也就推而广之,不断扩大。直到今天,自由社会里宽容的限度仍在扩展。

概言之,宽容的社会,是靠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消除对异端的恐惧,从而逐步培养出宽容的心态和修养来。权力制衡是因,宽容心态是果。宽容的社会,并不期待每个人、每个团体能够自觉地对别人宽容,而是靠国家对每个人、每个团体的平等保护,靠法律的强制,来使得人们不得不相互容忍,和平共存。

有人说胡适先生的文章,似未辨识权力制衡与宽容心态之间的因果关系。他反复倡导宽容心态之果,却无一句提及权力制衡之因。但也有人说这可能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胡先生的悲剧,在于面临的专制机器太强大,欲求权力制衡而不可得,只好去设法消除当局对言论自由的疑虑和恐惧,呼吁当权者多多培养宽容的心态,更多地容忍政治、言论和信仰的自由。

事实上,为了让当局能够容忍,胡适也呼吁自由派书生们检点自己的言论。在《自由中国》十周年纪念会上,胡适再度以“容忍与自由”为题作演讲,谆谆致意:“我们这班书生其实也是强者,因为我们说的话可以形成社会力量,令当局害怕和恐惧。正因为这点,我们不可以滥用我们的权力。”

他引用毛子水的话说:“要使说话有力量,当使说话顺耳,当使说出的话让人家听得进去。不但要使第三者觉得我们的话正直公平,并且要使受批评的人听到亦觉得心服。”

这番话的用意很明显。在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中,胡适实际上是要求大家收敛言论的锋芒,企图以委曲求全的姿态,尽力缓和台湾当局同《自由中国》的冲突。然而他终究未能成功。一年以后,《自由中国》被查封,主编雷震锒铛入狱,被判刑十年。胡适晋见蒋介石,当面苦谏不听,郁郁而还。

在一个缺乏权力制衡的社会里,宽容之难求,于此可见。

然而纵然在现实政治上胡适一事无成,但是胡适无论在思想、学术、人格上都是令人钦佩的。他留洋归国,看到了中国的病,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都是先驱。落脚到台湾后,胡适仍以一生所奉行的观念与蒋介石对话。

让我们将视角转到祖国大陆,当时对胡适的定位也依然如此。

20世纪50年代初期,祖国大陆爆发了一场历时数年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此后近三十年,在中国只有胡适批判而没有胡适研究。这个情形,最近二十年来,有了相当的改变。不但胡适著作在祖国大陆重新出版,而且有关的传记和研究也随着政策的开放而日见其多。胡适研究在祖国大陆已成为“显学”。当年人人喊打的“胡适幽灵”、“帝国主义的走狗”、“马克思主义的死敌”,而今竟成了一个“畅销书作家”,在学术殿堂中,高居首席。

这个转变绝不只是意味着胡适思想在祖国大陆的消长,更重要的是,胡适所一再强调的,自先秦以来即已深植人心为自由而战的悠久传统,毕竟不能长久地受到压制。胡适研究在当今祖国大陆成为显学,所显示的另一层意义是祖国大陆在自由、民主的程度上仍待改进。胡适的许多“卑之无甚高论”的意见,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依然是“骇人听闻”的。胡适思想的精义,对当今中国人而言,不但是在“容忍”上,更是在“抗争”上。

凡读过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的读者,必定会记得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对斯诺访问时说过的这么一段话:“《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毛泽东的革命思想与实践受到了胡适很大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对胡适十分尊敬。

当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谋到了一个月薪八元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时,胡适是北大最年轻的新派教授。毛泽东曾不失时机抽空去旁听过胡适的课,这也是毛泽东一度称自己也是胡适学生的由来。据说两人还有一次唯一的会面,时间是在1920年1月15日,在当天的日记里,胡适留下一句话:“毛泽东来谈湖南事。”

1949年之后,祖国大陆刮起大批判胡适之风,但毛泽东说过,“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胡适)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是否恢复名誉已不重要,历史自会作答,倒是胡适思想的重要性,且让我们引胡适先生写给蒋介石的一段信聊做结尾吧:“做为一个领袖人才,不能沦为干政打杂,要自处于无知、无能、无为。以众人之智为知,以众人之能为能,以众人之为为为。”这就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贡献。

同类推荐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十位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唾珠咳玉,环佩叮当;学问超绝,而又骄纵自负;性格古怪而又蔑视权贵……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侃、赵元任、刘师培、吴宓、刘文典、陈寅恪、钱穆。
热门推荐
  • 天才皇妃,买一送一

    天才皇妃,买一送一

    她是万能天才少女,科学家们引以为傲的成功实验品,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炸死,离奇穿越到一具赤果裸的身体里。这位正是慕容家的大小姐,在这个以实力为尊、阴谋当道的世界里,慕容大小姐却连最基本的玄功都不会,更可气得是,见了男人她就垂涎欲滴的犯起花痴,除了她爹慕容枫以外,慕容家的任何一个人都把她当成了调侃的对象。心狠舌毒的二姨娘,口蜜腹剑的三姨娘,同父异母的四个妹妹,还有那些觊觎他们慕容家庞大家业的人。现代天才少女是何许人也?她可是拥有最最优良的基因,受过最最精锐的训练,她的人生座右铭:挡路者,杀无赦!【片断一】丫环:小姐,您的肚子怎么越来越大了?瀛雪:应该是怀孕了吧!(漫不经心的翻阅着书,云淡风轻)丫环:……(张大嘴巴,瞪大眼睛,下巴快要掉下去了!)【片断二】产婆:慕容老爷,大小姐生…生了(欲言又止)慕容枫:是男是女(一脸紧张)产婆:是个小少爷。(怯怯地)慕容枫:好,好,我慕容家终于生出了个带把的。(欣喜若狂)产婆:可是…他长得…有点奇怪。(吱吱唔唔)慕容枫:只要是带把的就行,我慕容家总算有后了。(依然沉浸在欣喜中)【片断三】玺儿:娘亲,为什么外面的人都说我是妖孽?瀛雪:那是因为他们妒忌你。玺儿:可是…为什么只有我是紫瞳?瀛雪:这也正是他们妒忌你的原因。【片断四】丫环:小姐,有个男人送来了好多金银珠宝,他说…是小少爷的爹。(慌张的跑进来)瀛雪:珠宝留下,让他走。(优雅的轻啜一口茗茶,一脸平静。)丫环:可是(欲言又止的模样)玺儿:可是他长得很帅对不对?青鸾姐姐呀,娘说过,长得越帅的男人越靠不住!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要学会淡定(四岁的粉嫩小童语重心长的劝导声)丫环:是,小少爷。(耷拉着脑袋,懦懦的望了一眼那个粉嫩的小男人。)【此文美男多多,过程略NP,结局一对一,幽默诙谐,偶尔腹黑。】推荐自己新文:《强宠——画皮丑后》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强吻小小小老婆》推荐好友佳作:《重生——前妻买一送一》——乔茉児《穿越男兽国》——夭水无邪《市长夫人》——南宫晚晚《勾魂宠后》——尹爱儿《在后宫打牌的悠哉日子》——相濡以沫2012《兽性总裁的狂野娇妻》——夜神翼慕容瀛雪:由亲亲【蔚藍櫻】抱回家养!玺儿:由亲亲【笨笨2008】抱回家养!灵儿:由亲亲【笨笨2008】抱回家养!雪
  • 王者荣耀之职业高手

    王者荣耀之职业高手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我叫王小生,王者荣耀世界冠军六连冠。按照这个节奏拿下七连冠简直如喝白开水一样简单,谁知道可能是贼老天嫉妒本人的才华,把我扔进了异世界.....
  • 危情蛮妻不许逃

    危情蛮妻不许逃

    据传,秦家三公子残废、毁容,还性格暴戾,残害手足,连秦老爷子都惧他三分。据传,温婉贤淑的秦太太其实是个市井小偷,把秦家偷了个底朝天……快看,快看!秦三爷的通缉令都出来了,怕是秦夫人凶多吉少了!----我是吃瓜群众的分割线------白谨言刷完手机,看向面前仿若神祗的男人,“我们离婚,我帮你澄清!”秦三爷仔细的剪完女人的最后一个脚趾甲才缓缓开口,“传说基本也没错。腿是残过,脸上有疤,说你是小偷嘛……”白谨言义正词严,“我临走时没带走秦家一样东西!”秦傲寒将女人床咚在身下,抚着她微隆的小腹,“还说没偷?这就是证据!”
  • 师父你该如何破我这一劫

    师父你该如何破我这一劫

    一场意外,由上神变小仙。因祸得福,捡了个美人师父。可某女并不开心,都说师父如父。你说没关系?是的,某女也觉得没关系,立下宏愿,心心念念就想扑到这美人师父。可师父人美,心不美,老是整人为哪般?什么?还有情敌来袭?没关系,看某女如何做好防护。什么?还有阴谋诡计?没作用,观某女如何见招拆招。可兜兜转转,才发现这最大的阴谋竟是某女自己!
  • 清风日下,笑靥如她

    清风日下,笑靥如她

    文章讲述的是在国外十几年的翻译家虞葵,因为一场事故意外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期,从之前的默默无闻,一下子成为了全校的焦点,经历了以前从未经历的故事,不断地往上爬,激励自己身边的人...
  • 天廷秘传

    天廷秘传

    《天廷秘传》乃当代作家殷谦所著,小说以“三界”为主,细述仙、灵、冥三界诸神、仙夺星争霸,而后实现一统之事。泰初,天地未开。创世神女娲及轩辕、伏羲、笪殷“三吴”奉其师天斗之命开天辟地,终开辟八十一星海,轩辕星乃昊天之中星系,亦为天廷所在之星。、某日,天斗往轮回,“三吴”造反,各窃据几十星海,以为君王,自称为“祖”,笪殷昊与天廷对抗,乃被女娲所灭玉帝暗弱无能,重用假降之笪殷顼。不久,笪殷顼弑玉帝以篡位,自称为“天尊”,君临三界···
  • 南征录汇

    南征录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是“日本国民诗人”石川啄木的诗歌集。周作人的译文质朴、清雅,令石川啄木那颗孤独、灼热而敏感的心悦然纸上。石川啄木这些晶莹的诗歌,都是些心境的速写,既有欢乐的跃动,也有苦涩的颤音。他把生活中那些我们遗落的东西都变成了美丽而哀伤的存在,直抵人们孤独而脆弱的内心。
  • 狠辣毒妃:狂傲大小姐

    狠辣毒妃:狂傲大小姐

    她是病弱,深居简出,无才无能,傲娇愚蠢的丞相大小姐。他是俊美不凡,丰神俊朗,才华横溢,富甲天下,武功盖人的绝世公子。谁又知道,他竟然是她。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才绝绝,绝色倾城,回眸一笑,试问,谁可比拟?
  • 冷睨天下之传奇菱七

    冷睨天下之传奇菱七

    原来,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想要活下去就要拥有绝对的实力。而她,第一次醒来就以最血腥、最直接的方式抹杀了所有威胁。异世重生,恶魔降临!☆★☆★☆★☆★☆★☆★☆★☆★☆★☆★☆★☆★凤如晨,凤城太子,冷漠的心中仍有着几分善良……而他却因皇位之争被其兄卖入决斗场。再回首时,他已是低贱奴隶。一次次伤害,一次次绝望,最终连那唯一在乎之人也离他而去。曾经,他处处隐忍,只为那血缘亲情。现在,天要亡他,那他逆天而行又何妨?善意深藏,冷君降临。☆★☆★☆★☆★☆★☆★☆★☆★☆★☆★☆★☆★又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此相逢。从此,两人携手同行,与人斗,与兽斗,肩并肩,披荆斩棘。鲜血在欢快的流淌,死亡之曲在凤城的头上高唱当一切尘埃落定,他却说出分离……是本性还是另有隐情?她只言片语未问,毅然转身离去……是无情还是已经心死?☆★☆★☆★☆★☆★☆★☆★☆★☆★☆★☆★☆★本文依旧是女强风格,有温馨,有血腥,结局圆满。希望亲们能一如既往的支持七七,不爱此类风格的亲们请点右上角的叉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