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700000030

第30章 于右任:弹劾宰相 警示皇帝的“御史”(1)

引言

孙中山先生创建国民党,并设立国民政府五院制,乃是民主制度之架构。五院平行,独立执权,相互制约。五院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

蒋介石执行独裁政治,抗战期间,以军事第一为需要,设国防最高委员会,自任主席,五院院长为当然委员,因此一切要服从于他,由此监察院徒有虚名,形同虚设,不过是高级养老院而已。

这个“养老院”的院长是党国大佬于右任。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时,“监察院”还是个养老院,但是于右任却不甘于做蒋介石的橡皮图章,曾多次向蒋主动进攻,蒋介石父子对他是既恨又怕。

依照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监察院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最高监察机关,行使弹劾权、纠举权及审计权。

监察院由委员29人组织而成,监察委员之中一人任院长,一人任副院长,任期六年。“宪法”第七次修正后改为“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审计部是监察院所属的下级机关,负责审核全国各机关之财务与总决算,审计长任期六年,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

根据台湾的规定,该机构是台湾当局的“最高监察机关”。1948年5月在祖国大陆选出“监察委员”180人,任期六年,于1954年5月期满。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蒋介石利用“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名义,决定“在第二届委员未能依法选聘与召集之前”,“第一届委员继续行使其职权”,因而,于右任在台湾总共当了长达十六年的院长。

1弹劾俞鸿钧

于右任修理蒋介石最厉害的一次,要算是在1957年12月10日他亲自主持会议审理最著名的行政当局一把手俞鸿钧违法失职案件。在他主持下,“监察院”弹劾移送公惩会,蒋介石曾经召集全体“监察委员”至阳明山行馆举行茶会,全体委员犹能刚毅不屈,独立审议,议决予以申诫处分,迫使俞鸿钧下台,举台震惊之余,更对公惩会集体意志所呈现之气节风骨,赞誉有加,名留千古,传为佳话。

事情要追溯到三年前的1954年6月,俞鸿钧继陈诚之后担任台湾行政当局一把手。1957年,“监察院”因军公教待遇问题,约询行政当局一把手俞鸿钧,俞鸿钧认为,有关规定并未要求行政当局一把手必须至“监察院”报告或者备询;“监察院”则主张,台湾行政当局一把手面对“最高监察机关”,不能豁免。俞鸿钧因坚持有关主张,成为首位被弹劾的“阁揆”,为了展现责任政治风范,他主动宣布辞去台湾行政当局一把手一职。

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

俞鸿钧,这位红得发紫的“天子门生”,是蒋介石搬运黄金去台的黄金四人小组之一,协助蒋介石密运黄金的核心人物。严格地说来,虽共有四个人,但俞鸿钧最重要。

四人中,当时俞鸿钧是“中央”银行总裁——其他三人,一位是蒋介石的大儿子蒋经国,一位是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一位是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这四个人当中,有三位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亲人,也因此看出,俞鸿钧在蒋家的地位和重要性。

俞鸿钧当时的身份是“中央”银行总裁,任务是黄金搬运总规划,是黄金搬运的关键人物。如果没有他,黄金根本无法离开上海中国银行的金库,所以他堪称是蒋介石秘运黄金的总企划。

从蒋介石的日记中发现,1948年10月,蒋介石就多次和俞鸿钧在上海的爱庐见面,蒋介石和俞鸿钧见面后不久,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一路溃败。1948年11月22日,徐蚌会战后两星期,蒋介石计划运走黄金。他在日记上说,“若要复兴民族基业,另选单纯环境”。就在日记写完八天后,第一次黄金密运台湾的行动就此展开。

俞鸿钧在蒋介石下野后卸下“中央”银行总裁一职。1949年1月以后,刘功芸(1949年1月—6月)和徐堪(1949年6月—10月)分别接下“央行”总裁的位子,可是俞鸿钧还是从中指导整个“央行”运送黄金的计划。期间,他仍持续向蒋介石报告。同样,两任“央行”总裁也会听从俞鸿钧的意见。我们从档案中发现,两任“财长”刘功芸和徐堪无法决定多少黄金该留在“国库”,从这点也充分看出,蒋介石虽然下野,但整个政治权力的运作其实从未离开他的掌控,而俞鸿钧则是他最佳的左右手。

国民党政府败退到台湾后,俞鸿钧曾经在1953年担任过台湾第四任省主席,1954年担任台湾行政当局一把手,期间多次遭到地方法院和监察部门等机关调查,在蒋介石的包庇下,都事出有因而查无实据,以不了了之。据悉,俞之出任此职,乃因其在1949年将价值数亿美元的黄金、白银从上海运往台湾,从而受到蒋的器重,之后平步青云。

从现在已公布的史料和档案来看,俞鸿钧的操守始终被外界质疑。秘运黄金时手脚干不干净,也是疑云重重。但当时运金的公文,都是他直接向蒋介石单线报告,如果没有俞鸿钧,黄金应该很难搬来到台湾。监察主管部门针对黄金运台数目展开调查,发现严重短少,因档案资料不齐以及相关“央行”人员尚未来到台湾,最后都不了了之。

监察院《监察法》根据有关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案件,于必要时得通知书状具名人及被调查人员就指定地点询问”。由于俞鸿钧出任行政当局一把手要职据说主要是因为1949年搬运黄金白银有功,于右任等多位风骨嶙峋的现代“御史”早想弹劾他了。

但是,为德不卒。出任行政当局一把手的俞鸿钧在来台不久就被监察主管部门弹劾,弹劾的理由都没有公布,一般认为是因黄金运送出上海时被侵吞,保护黄金不力。当时不敢公布大概是怕影响币值稳定,加剧通胀,加重金融危机。

“监委”们一直在找俞的短处,他们发现当时俞鸿钧虽已经是行政当局一把手,却仍占用“中央”银行“总裁”官邸,而且水、电、瓦斯等费用均由“中央”银行支付,雇用司机、工友100多人,仅房屋的租费每年就多达36万元以上。

“监察委员”又发现俞鸿钧施政举措严重不当,于是又在监察主管部门通过纠正案,就军公教待遇问题纠正行政当局,行政当局逾期答复后,监察主管部门又决议约询行政当局一把手,遭到俞鸿钧拒绝。监察主管部门于是通过弹劾,将俞鸿钧送当局司法部门公务员惩戒委员会议处。

据台湾监察主管部门档案资料,俞鸿钧于1956年12月因行政当局的“美援运用委员会”人员待遇高出一般公务员5倍,监察主管部门提出纠正后,行政当局竟以“减少待遇将影响工作情绪”为由拒绝答复,加上俞鸿钧拒绝就当时军公教待遇调整问题赴监察部门接受质问,监察主管部门提出弹劾。

个中原委非常复杂,这就是轰动当时整个台北官场的一个值得特写的大案——1957年于右任弹劾行政当局一把手俞鸿钧。当时身为“监察委员”兼一把手的于右任,以及他的同僚们非常想了解俞鸿钧贪渎的这些事实,于是向俞提出质问,并多次约请俞鸿钧到监察部门来回答质询,俞均置之不理。

于右任对俞鸿钧目无监察主管部门的行径极其愤慨,乃于1957年12月10日亲自来监察主管机构主持会议,弹劾俞鸿钧,在此之前他是很少踏进办公室的。其他“监察委员”们也认为俞欺人太甚,群情激昂,通过了对俞鸿钧的弹劾案,并将弹劾内容向新闻界公布,俞的处境颇为狼狈。

这件事终于惊动了蒋介石。1958年1月16日,蒋介石在台北中山堂召集国民党中央委员、评议委员和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近两百人开会,公开袒护俞鸿钧,称弹劾中所列各点,许多事不能责备俞鸿钧个人。蒋还在会上当面斥责于右任:“院与院之间发生争执时,可由‘总统’召集有关‘院长’会商解决之。我一直在等你们来报告我,让我召集两院院长会商解决,你们大可向我作此请求。”他厉声问道:“为何不走这条途径?”

但是事情已经晚了,监察主管部门转请司法主管部门召开公惩会,最后也议决记俞鸿钧申诫一次。此一惩处虽属轻微,但对行政当局的声望打击甚大,俞鸿钧随后辞职,由台湾二号领导人陈诚兼任行政当局一把手。

当年,蒋介石对于监察主管部门此举颇为不满,曾威胁开除弹劾提案的10名国民党籍“监委”,若是成了事实,这十几名“监察委员”就丢官了,蒋介石的蛮横也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美国人的不满,学界也分成保皇派与改革派,两派进行了大论战,但当时公意倾向认为,蒋袒护俞失当,行政当局一把手无权拒绝监察主管部门约询。

蒋单拳敌不过众口,弹劾案终于通过了。不过另有看法认为,当时国民党内的CC派才是弹劾案主角。

但国民党闹家变,当时的民主监督力量总嫌不够,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弹劾了同党的行政当局一把手俞鸿钧,总是非比寻常,一般都认为有派系因素,但非主因,主要还是出于于右任的大公无私。

2于右任的革命生涯

于右任先生原名伯循,生前以字行于世。号骚心,又号髯翁,晚年号太平老人。生于1879年,卒于1964年。他一生扮演了多个角色,从反清的流亡诗人,到鼓吹革命的办报人,又曾担任靖国军的总司令,更担任了长达三十四年的监察主管部门一把手,同时也是一位制定标准草书的大书法家,一生功绩彪炳,对民国之创立与建设,厥功甚伟。

于右任先生是办报的新闻先驱,办学的教育家,后来成为国民党内一个有名的领导人。于右任为新闻记者讲课时曾强调职业道德,他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昔人以此为执政者之天职,吾则以此为新闻记者之不二法门。”“为维护新闻自由,必须要恪守新闻道德。新闻道德与新闻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新闻道德的记者,比贪官污吏还可恶。”

他曾为响应“护法运动”而统率陕西靖国军,之后又出任监察主管部门一把手多年,可谓文武兼备,然而最深植人心的,应该是他那深厚的汉魏碑学。作为中国近代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他兼擅真、行、草各体,尤其以草书名世,曾被誉为“当代草圣”。他著名的于体草书,成就非凡,在近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于先生是陕西省三原县人,清末举人。原本仕途看好,但他向往革命后因讥议时政,遭到清政府的通缉。后逃到上海,参与创建复旦大学。在1906年,于右任为筹集办报经费而去日本,在日本拜会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

不久,回到上海,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鼓动人民起来推翻腐败的清王朝。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右任出任交通部次长。1918年,于右任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1922年,他在上海创办上海大学,并任该校校长。1924年,国民党改组,于右任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于右任随孙中山北上,任北京政治委员会委员,极力赞成国共合作。1927年,于右任任国民军联军援陕总司令。此后,他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

于右任虽身在国民党阵营,却是一个强烈的爱国者,主张国家统一。

于右任民国初年在陕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26年12月22日,他担任靖国军总司令,和联军驻陕副总司令邓宝珊发表就职宣言,提出废除旧的政治体制、统一全省财政等12项整理陕西军政的计划,号召民众“共同起来呀!建设美满幸福的新生活”。

1927年2月,根据联军总司令部决定,将西北大学改建为西安中山学院,还创办了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为革命培养人才。此后,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发布许多法令,取消苛捐杂税,减少农民地租;政治部和教育厅还翻印了大量革命书籍,并允许各种进步书刊公开发行。

在于右任、邓宝珊的支持和大批回陕的旅外学生推动下,全省工、农、学生、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了陕西近现代史上少有的革命高潮。于右任早期对蒋介石不假辞色。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于右任主持的国民党省市党部接连召开讨蒋大会。于右任在4月27日陕西省党部召集的大会上,痛斥蒋介石“叛党叛国之罪恶”。

于右任和一些国民党左派人士,也反对蒋介石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他和他的同乡同行兼好友张季鸾在《大公报》上骂军阀吴佩孚,骂汪精卫,骂炙手可热的蒋介石,抨击蒋介石杀戮进步青年,残害民族精英。

宁汉合流以后,国民政府任命于右任为陕西省政府主席,他不屑做官,未到任。1928年2月他出席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被推选为国民党中执委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还被指定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在同月下旬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又被推为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

1930年11月,于右任在南京出席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被推为主席团五成员之一。这次会上,他被推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这一做就做了三十多年。自国民革命统一中国,国有大事几无役不从。前后长监察院凡三十四载,对于现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和监察权的行使有极大的贡献,因被尊为“监察之父”。

3于右任与毛泽东及共产党的关系

毛泽东最早见到于右任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这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见面。

同类推荐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斯大林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斯大林

    一个立誓成为教父的鞋匠家庭的儿子,最终却走上了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道路,并成为苏联政权的最高统帅;一个在没有一点革命意识的家庭中长大的人,却在俄国和世界政治舞台上显赫扬威。这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而他更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就是20世纪初叶世界风云人物——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书中客观记述了斯大林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轨迹,展现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使青少年读者更好地走近伟人,树立学习的榜样。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通过对爱新觉罗家族全新解读,再现清朝原貌,重温近代中华盛衰。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安乱、争战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兴衰昌亡,成败得失,令人荡气回肠。爱新觉罗家族十二位皇帝的功过是非,昭前警后。清朝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她是一代才女,在与王赓、徐志摩和翁瑞午的情爱纠葛中,在繁华奢靡歌舞升平的舞台上,她用生命进行着绝艳的演出。也许是上苍的眷顾,陆小曼不仅生得倾国倾城,还多才多艺。用现代的的眼光看陆小曼,她是一个极具勇气、毫不伪饰、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而绝不是什么“祸水”。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她长于油画,还会弹钢琴,被胡适誉为“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热门推荐
  • 烟锁重楼

    烟锁重楼

    《烟锁重楼》1994年8月10日完稿于台北可园,是为电视剧拍摄而写作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民初的安徽白沙镇,据琼瑶本人所言,创作灵感是来自于安徽的棠樾牌坊群。曾家巍峨的七道牌坊远近闻名,不止是整个徽州地区的光荣。梦寒嫁入曾家的第一天,其中最戏剧性、最花俏也最壮观的一项礼仪,就是——新娘拜牌坊。大喜之日,全镇老少妇孺呼朋引伴,万头钻动的来看热闹,忽然间,喜庆人群阵伍中硬被插入丧葬队伍,顿时众人哗然。新娘子梦寒也震慑不已,她心中暗忖,自己究竟是嫁入誉满白少镇的礼教世家,还是自此被锁入茏罩神秘诡谲气氛的重重深楼中?
  • 深夜神秘小杂货店

    深夜神秘小杂货店

    王峰捡到黑色卡片后,命运发生了改变……种子研究师,武术超级大师,医学泰斗,生物研究师,神级厨师,神眼师,画家,钢琴宗师,歌神,种种职业加持在一个人身上。武夫,忍者,吸血鬼,变异人,围绕魔都市的宝藏,车马芝,这是一个经济和武者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散文代表作品集。收录了都德的小说名篇《最后一课》以及都德在普罗旺斯山居时创作的散文,在这些文字里,都德满怀着 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筒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迷人的星空等,本书具有较强的文学欣赏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我的星辰大海

    你是我的星辰大海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就有一种想要犯罪的冲动,他的王者风范、原则自控力,溃退瓦解……为了她,他甘愿放弃一切,然而,她却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之女。看到他的第一眼,她就被他的霸道气场所征服,一亿美金,他将她从人贩子手里解救出来,他帅气多金,百般缠情,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可怕报复的开始,九个月地狱般的婚姻,他最终还是放开了伤痕累累的她,“米兰,这辈子别再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五年之后的偶然邂逅,他将她按在幽暗的角落,失控,火热,缠情,堆积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热情在瞬间引爆……【新书连载,求收藏,求推荐】
  • 海底两万里(全集)

    海底两万里(全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书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一起随潜水艇艇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身份的神秘人物,这艘潜艇异常坚固,利用海洋提供能源。阿龙纳斯了解到尼摩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 异界之神创大陆

    异界之神创大陆

    某一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被自称为“紫光”的神拉入了异世界,而其中张锋带领他的小伙伴在异世界中从碌碌众人中脱颖而出,然而当张锋和他的小伙伴以为可以在异世界中安全长久的时候,神所安排的考验来临了。为了生存需要更强大的力量,而更强大的力量却代表着更加庞大的危险,一个无底的漩涡就这样将张锋拉扯进了一个更加未知的世界。一群扭曲的怪物谜团包裹得更加的深邃,就连神都感到一丝恐惧。终有一日,像玩具一般的孩子们将会直面神与神都恐惧的东西,那一刻真正的选择才刚刚开始。
  • 谁动她我跟谁急

    谁动她我跟谁急

    那天我好不容易出趟门,目的地——九重天。本以为只是去领个闲差,没想到领了天帝老儿的九公主回来!她爹让我监督她历劫!神王十劫啊!这小丫头也太可怜了!小小年纪就得过好几次奈何桥!不过……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就看看又不插手~七千年后——什么?她又双叒叕挨欺负了?!这不行!我得过去看看!想我堂堂阴司命记仇又护短!连阎罗王都忌惮我!竟敢欺负我的人?告诉你们!这丫头,我罩的!
  • 枯木令之无尽相思意

    枯木令之无尽相思意

    “唯愿来生,不再为人。”所以她这一世变成了草木精,耳后的印记可以去除,铃铛可以不再声响,那一树的记忆呢?如果可以,这一树的紫鸢飞花,愿悉数落于忘川。
  •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智囊(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以通俗文学创作著称于世的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三言”,还有不少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名篇佳构。《智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智囊》是冯梦龙搜集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有关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帮助人们排忧解难和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全书共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