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400000005

第5章 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 定位问题研究(2)

我们通过对于世界国际大都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首尔文化建设的扫描与分析,可以看到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某些趋势与特点,梳理与总结这种趋势和特点,对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中研究上海文化发展的坐标、定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趋势与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注重在分析传承城市的历史传统中,确立城市文化发展的坐标。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构成了它独特的文化传统,世界大都市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都分析该城市的历史传统,巴黎注重其文化艺术的巨大影响,伦敦注重城市文化资源的传承,东京注重继承传统艺术与传统工艺,首尔注重把传统做成时尚。不同城市在对于不同文化历史的梳理中,强调文化传承中的拓展,从而确立城市文化发展的坐标。

2注重在研究把握城市的文化个性中,确定城市文化建设的定位。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城市的文化建设与定位、研究、确立该城市的文化个性有关,缺乏文化个性的城市将得不到长足的发展与世界的重视。在世界大都市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大多将把握城市的个性置于重要地位,在分析研究该都市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考虑该都市的文化个性,如纽约注重移民性都市多元文化的个性,巴黎注重艺术之都、时尚之都的个性,伦敦注重在其历史文化的传统中建设世界文化之都的个性,东京注重在回眸历史中建设创造性的文化都市的个性,首尔注重打造世界设计之都的个性,这些国际大都市都在研究、把握其都市的文化个性中,确定该都市文化建设的定位。

3注重在与国际大都市的参照比较中,思考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国际都市的文化发展与建设必须有一个世界性的参照比较,将一个都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放在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对照中,以前瞻性的眼光与思维考虑该都市文化的坐标与定位,以比较远大的眼光思考都市文化发展的未来,而不是以一种短视的自我满足的姿态思考都市文化的发展。伦敦在决定文化发展时注重保证文化有助于维持伦敦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东京在思考文化发展时强调完善和强化面向世界的文化创造与辐射功能,首尔市的文化规划立足于“超越大韩民国的中心,我们将站在世界的中心”。在都市文化的建设与定位中,必须有世界眼光、前瞻意识。

通过对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状况的分析,研究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新趋势新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文化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的差距,有利于研究上海文化发展的坐标、定位等。

二、全球化视野中上海文化发展的坐标与定位我们梳理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首尔的文化建设,可在此基础上思考上海文化的发展坐标与定位问题。在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趋势中,我们同样要在传承城市的历史传统中,把握城市的文化个性中,在与国际大都市的参照比较中,来思考上海文化发展的坐标与定位。

(一)上海城市的历史传统

上海面对浩瀚的大海、背靠长江三角洲平原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使其在近代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滬”,简化作“沪”。小渔村的上海浦,至南宋咸淳三年(1267)正式设置了上海镇,至元二十八年(1291)设立了上海县,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上海正式设立了江海关,雍正年间上海逐渐成为苏州、松江、太仓三个地区的行政中心。清嘉庆的《上海县志》载:“上海为华亭所分县,大海滨其东,吴淞绕其北,黄浦环其西南,闽、广、辽、沈之货,鳞萃羽集,远及西洋暹罗之舟,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繁剧,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虽然上海为东南之都会已得到了认可,但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作为对外贸易港口,上海远远落后于广州、厦门、宁波等城市。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抵达上海,宣布上海于11月17日正式开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给上海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在外来文化、外来经济的作用下,上海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移民城市,成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的商品集散地,上海文化也在都市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诸多因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是一个港埠城市,决定了上海城市的开放性。上海因港而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开放后,航运业得到蓬勃发展,至清代中叶已形成五条较稳定的航线。上海开埠以后,上海港正式对外开放,至19世纪末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航运基地,国内航线直通南北各个港口,远洋航线可抵达北美、欧洲、澳洲及东南亚各地。至1931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1398万吨,进出口船舶吨位名列世界第七位。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这决定了上海文化的多元性。上海开埠前,人口仅54万见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开埠以后移民大量进入上海,至20世纪初上海人口已突破100万,1915年超过200万,1942年增加到近400万,1949年解放前夕的上海市的人口已达到546万。上海人口增加主要是由于外来移民,据统计1946年和1949年上海的非本地籍人口分别占总人口79%和85%,有400余万人是移民或移民后裔。

上海是一个商业城市,决定了上海城市的商业性。上海开埠后,在租界的不断发展中,上海的商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至19世纪末上海南京路就成为远东最大、最有名的商业购物中心,英国人经营的泰兴、福利、惠罗、汇司成为颇有名声的四家百货公司,20世纪初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先后创建,成为民族商业的代表。“1936年,上海的金融资本达32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7%,外国、本国银行云集的江西路被人们称作‘亚洲的华尔街’。上海的证券、内汇、外汇、黄金等市场的发达程度,不亚于日本的东京、大阪,这使上海不仅具有全国的金融中心和枢纽资格,而且也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之一。”

(二)上海城市的文化个性

作为港埠城市、移民城市、商业城市,上海逐渐形成了其城市的文化个性:作为港埠城市,其具有开放的特性;作为移民城市,其具有多元的特色;作为商业城市,其具有商业化的特点,形成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海纳百川、多元并存、经济发达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中西合璧、追求创新,兼容并包、多元交融,商业气息、追求实利,在良莠并存中逐渐形成了上海文化的传统,以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度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户口制度改变了上海移民城市的特性,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中,上海作为文化大都市的优势逐渐弱化。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逐渐恢复了开放性都市的特点,在被确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后,上海的文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上海文化发展的定位

在世界国际都市的文化发展定位中,既注重历史传承,也注重城市个性,更注重国际视野,巴黎的艺术之都时尚之都、东京的创造性的文化都市、首尔的世界设计之都等的定位都建筑于这些视阈中。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提出了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理念;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强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凸现古都风貌,开发历史文化特色资源,把南京打造为国际性文化名城;杭州作为文化名城,强调要打造亲水型宜居城市;无锡作为江南名城,提出建设“太湖明珠·中国无锡”,规划推进工商名城、设计名城、山水名城、休闲名城和文化名城五大城市品牌建设。

表12五城市人口GDP统计表

城市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07年人均GDP达到(元)

北京16807.81633(2007年)9006.246878

南京6597741.3(2007年)327544058

杭州19596786.2(2007年)4103.8957746

无锡4787.61677.3(2007年)385871589

上海59101858(2007年)12001.1652889

通过如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上海地区年生产总值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年人均GDP却不如无锡、杭州,从中可以见出上海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差距。

上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将城市定位置于经济的视野,从“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198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1991年),到“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化城市”(1992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1996年)。21世纪以来,将上海定位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01年)。从总体上看,上海发展的定位基本上仅仅立足于经济的发展,而始终忽略了文化的建设。

上海作为港埠城市、移民城市、商业城市,形成了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商业性,上海文化发展的定位应该建筑在这些基础上。上海文化发展的定位应确定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多元创新中心、商业文化发展中心。这种定位是由上海城市的特点与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开放性的港埠都市使其具有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必然,多元性的移民都市决定其成为文化多元创新中心的必然,商业化的消费都市决定了其成为商业文化发展之都的必然。多年来,在某些意识形态、政治权力观念的左右下,上海总是难以确定其文化发展的定位,以至于阻碍了上海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三、上海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与弱点分析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并与提高国家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联系起来,显示出我们党的高瞻远瞩的眼光与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文化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较,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弱点。

(一)上海缺乏更为开放宽容的文化生态

1953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曾在《文化进化和过程》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此后文化生态学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基本取向为考察研究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延伸为对于文化建设与发展现状、趋势的探究。20世纪30年代,上海具有十分开放宽容的文化生态,吸引了诸多文化人士汇聚上海,形成了上海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无论是电影、戏剧,还是文学出版、商业贸易等,都形成了上海历史上的巅峰期。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的制定,改变了上海移民城市的特性,加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语境,形成了上海封闭局促的文化生态。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上海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逐渐恢复了城市开放的态势,但是在总体上仍然缺乏更为开放宽容的文化生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乏更为开放宽容的文化发展空间。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文化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北京、深圳等地相比较,仍然缺乏更为开放宽容的文化发展空间。诸多电影、歌唱、美术、编剧、作曲等方面的文化人,常常或南下去深圳开拓,或北上去北京发展(被称为“北漂”),许多人就在这些城市逐渐发展并走上成功之路,却很少有文化人到上海开拓发展的。与中国政治中心北京相比,上海似乎较少具有让外来文化人发展开拓的空间,是否上海对于文化空间统得过紧,管得过严?

2缺乏更为自由灵活的人才引进策略。人才的引进与流动是一个城市发展与充满活力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才赤字”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世界各国对于高层次精英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至2006年美国科技人才短缺67万人,英国信息技术部门每年大约就有5万个职位空缺。在引进人才方面,美国放宽移民限制,聘用外国专家,增加福利待遇,争夺国外人才等政策;英国采取瞄准全球聘用高科技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倾斜政策,大幅度提高人才工资待遇,实行人才来去自由的策略;日本采取聘请外国专家,建立海外实验室,吸引外国人才等策略。上海在人才引进方面虽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引进人才的条件、力度,还是政策、策略都有着很大的距离。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大学

    毓老师说大学

    《毓老师说大学》是毓老师讲授这部经典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了毓老师依经解经的特色。《毓老师说大学》首揭“学大”、“学天”,毓老师认为,《大学》是大人之学、天学。学大,故成大人,学天才能则天,行为与天一样,故成“天人”。毓老师说,《大学》讲《春秋》之道,被认为是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之一,即谈政之书,是儒学众经之胆。毓老是说,《大学》讲“为政在人”,注重用事、经世,自人心讲到天下平。《大学》与《春秋》相表里,与《中庸》相表里。《大学》即佛经的《心经》,《中庸》即佛经的《金刚经》。学中国经典,应自《大学》与《中庸》入手。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中经由城市文化性格而探索人,经由人那些久居其中的人们,和那些以特殊方式与城联系,即把城作为审美对象的人们搜寻城,我更感兴趣于其间的联结,城与人的多种形式的精神联系和多种精神联系的形式。当我试图讲述城对于人的塑造,和对于创造其形象者艺术思维的干预时,不能不暗自怀着兴奋。
  •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讲述了定格正在消失的京味儿生活,留住一座记忆中的城,图文版老北京风物志,百余幅珍贵图片,完美展现老北京风韵,再现京城市民生活图景,描摹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画。
  • 百国大使谈中国1

    百国大使谈中国1

    本书通过各国驻华大使从中国历史演进的时间维度和纵观世界发展的空间维度的全方位探讨,期待求解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世界眼中的中国,以及全球共同面临的和平、环境、资源、一体化等国际问题。采访对象包括中东地区、欧洲地区、大洋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任级前任驻华大使。文明,犹如生命,有它的起源和归宿。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从未间断过的文明。这是它的韧性。韧,可以使之不毁;刚,可以使之崛起。厚积薄发的中国,刚柔相济,当下正在上演着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打破了西方世界的既有秩序,重塑了新兴世界的发展框架。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穿梭门

    我的世界穿梭门

    科幻新书《纬度重启》已发,现已经开始连载
  • 冰山美男的偏执爱情

    冰山美男的偏执爱情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早有预谋,一对婚戒将他们紧紧套牢。他是爷爷心目中的最佳孙女婿,员工的霸道总裁,对手闻风丧胆的风云人物……唯独,不是她的好丈夫。他们就像两条没有交集的直线,别别扭扭磕磕绊绊地维持着这段荒谬的关系。他是心甘情愿还是有另有所图?亦或是跟外界传闻的那样,只是贪图她们蒋家的家业才屈身入赘?可当她提出自愿净身出户结束这段荒唐的婚姻时,他却偏偏找来,警告她:“我没有离婚的打算,所以你最好也别往那上面想!”“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别的男人你想都不要想!”在漫长的寂静岁月里,也不知是他捕获了她还是他落入了她的陷阱?当平淡的日子渐渐有了生机和期待时,一个惊天的秘密被揭露,瞬间将她们推入无底深渊!当他们决定结束时,才发现彼此的爱早就深入骨髓,想剥离,才发现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多年以后,他说:“因为很爱,所以舍不得伤害。如果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还会重来一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取得成功,每个人都企盼自己获得幸福。无论是成功还是幸福的获取,都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行动智慧的结果。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一切成功与幸福,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行动,是到达成功与幸福彼岸的航船。然而,行动要顺利,行动要成功,就不能鲁莽,就不能乱来;就要遵循规律,就要有智慧。行动的智慧,包含四大环节:决策的诀窍、价值的选择、时机的把握、方法的得当。而行动的智慧突出地反映在行动的方法上。主要的方法有:矛盾方法、统筹方法、重点方法、试点方法、协作方法、精神方法、中庸方法、扬弃方法、创新方法等。
  • Inheritors

    Inheritors

    "e;Powerful and provocative …Each time I revisit "e;The Inheritors"e; I find something new."e; (Penelope Lively). This was a different voice; not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It was the voice of other. When the spring came the people moved back to their familiar home. But this year strange things were happening - inexplicable sounds and smells; unexpected acts of violence; and new, unimaginable creatures half-glimpsed through the leaves.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a small tribe of Neanderthals whose world is hanging in the balance, "e;The Inheritors"e; explore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race - ourselves, Homo sapiens - whose growing dominance threatens an entire way of life. "e;An earthquake in the petrified forest of the English novel."e; (Arthur Koestler). It comes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John Carey.
  • 林间集青春的事

    林间集青春的事

    世间诗歌何其多,恰逢此处最煽情。一段生活感悟,一次心灵寄托,世上诗歌千千万,总有那么一句不约而同地戳中你的灵魂,道出你的心声,讲述你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哥是大叔了

    哥是大叔了

    汪海穿越了,成了一个娱乐圈底层欠了一屁股债的歌手。为了还钱只能继续参加节目。
  • 三世独妃

    三世独妃

    她,林卓儿,足智多谋,却挡不住爱狱,国破家亡之日以身殉国。醒来,她是凤家的绝世天才,却是一身修为尽毁的废物!她扬眉浅笑,废材,那是暂时的,耻辱,那也是暂时的!那些曾经践踏她,侮辱她的人,她要一个个将他们踩在脚下,让他们回答,谁,才是废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