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400000018

第18章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机制与动力(1)

2010年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扩大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尤其确立了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形象。在上海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指导下,在党的十七届六次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下,上海将拓展延伸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效应,将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与发展,在注重加快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的同时,全面增强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与成就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将上海建设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构想。在《规划纲要》第十二章《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开篇就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开放、多元、传承、创新、繁荣的方针,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商旅文体联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汇报》,2011年1月24日。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作为“十二五”规划五年里上海建设的目标,《纲要》从市民文明素质、文化原创能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旅游城市、体育发展能力七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要求与措施,清晰地勾勒出了上海这五年文化建设与发展方向,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机制与动力上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闻名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在20世纪初,上海便成为经济文化重镇和金融贸易中心;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国建立后,由于行政体制、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上海逐渐改变了移民城市的特点,在一段时期内上海弱化了其在国际上大都市的形象与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总体上上海始终将城市的定位置于经济的视野,而缺乏文化的视阈:从“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198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1991年),到“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化城市”(1992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1996年)。21世纪以来,将上海定位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01年)、“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从总体上看,上海发展的定位基本上仅仅立足于经济的发展,而始终忽略了文化的建设。

2007年5月,时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习近平:《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努力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汇报》,2007年5月30日。明确提出了将上海建设成为文化大都市的构想,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国策,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5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全国上下建设与发展的动员令。上海市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构想,正是基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正是基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巨大的效应。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汇报》,2011年10月26日。决定在提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后,从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文化人才、文化工作的领导等方面,细致阐释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和路径,是十七届一次会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的深化和推进。

党的第十七届六次会议的决定给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加了新的动力,在“十二五”期间上海的文化建设必将有新的面貌。

在“十一五”期间,上海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与丰硕的成果。2009年8月中宣部、文化部对北京、上海、江苏等12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进行表彰。上海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艺院团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仅上海文化产业这五年来就有了飞跃的发展,2005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208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增加值509.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增幅高出同期全市GDP增速2.1个百分点。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549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实现增加值16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高于全市GDP增幅5.3个百分点。上海文化产业2010年总产出是2005年的2.64倍,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在‘世博效应’的带动下,上海在文化产业重镇的道路上必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上海在“十一五”文化建设期间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推进了上海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进程,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

二、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机制与经验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成为全国瞩目的城市。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2003年6月,中央将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广东、深圳、西安、沈阳、丽江定为9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命题。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到从试点向全面铺开转变的新阶段。

上海在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中,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做出了诸多成绩与经验,这大概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将执政部门“办文化”逐渐转到“管文化”

经过文化体制的改革,上海立足于将政府执政部门以往长期“办文化”的方式,逐渐转变为“管文化”:2000年,上海市率先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2004年,上海市率先建立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管体制;2005年开始,上海市率先建立文化发展新闻发布制度。在设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局后,在努力理顺政企关系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如拟定《2003—2010年上海市演出、电影、娱乐、音像、网络文化和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剧场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电影院总体规划》等规划,制定《上海市营业性演出管理若干规定》、《上海市美术品管理办法》、《上海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上海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办法》、《上海市文艺表演团体管理规定》、《上海市舞台首演作品管理规定》、《上海市大型文化活动管理规定》、《上海市网吧连锁经营审批管理规定》、《上海市剧场管理规定》、《上海市电影审查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在文化管理方面,一方面,成立了上海市政府文化办公室,在转变职能的基础上,对全市宣传文化事业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依法管理市场和制订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成立上海市委宣传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从资本角度管理国有资产、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确保国有资产流失不流失。

(二)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文化发展趋势

在上海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将观念转到以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思路上,让文化企业真正与市场结合,激发文化企业在市场化运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上海积极进行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已经完成电影、出版、发行、印刷、电视剧制作、广播电视内容制作等全行业国有单位的转企改制。在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文化发展趋势中,诸多文化机构采取组合的运作模式,加快了走上市场的步伐。如2005年上海大剧院与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和上海民族乐团组建了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参照国际演艺组织的运营模式,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整合各单位的演艺资源和票务资源,引进世界名家、名作的演出,打造新的精品力作,形成扭亏为盈,繁荣演艺市场的局面。如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海建立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将文化产业的产品推向市场,诸如产权交易平台、版权交易平台、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在强调市场为主体的同时,努力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建立了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担保资金,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华人文化产业投资私募基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证和市场的渠道。

(三)实施打造精品的文化发展战略

同类推荐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以专题的形式、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条理、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内涵。它把学术性和通俗性生动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也能以古鉴今,对自己的行动有所启示,是一部不可超越的中国文化史经典读物,也是一部中国文化的说明书。
  •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是我国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诗人阿不都热依木·那札尔(1770~1848)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多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作品通过古代王子帕尔哈德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和美丽的西琳公主的恋爱故事,歌颂了劳动,歌颂了勇敢、忠诚、不贪富贵、不畏强暴的高贵品德,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也寄托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不满。
  • 漫画脑

    漫画脑

    本书是“悦读日本”书系之一,是一部日本漫画小史。为什么说日本人有一个漫画脑?“漫画”一词是怎么来的?常磐庄如何成了漫画圣地,那里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吉卜力的成功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秘诀?书中从早期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讲到大正的漫画刊物,再到昭和时代与战争相关的漫画,而后是战后百花齐放的漫画黄金期,在这个阶段,诞生了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这些为人们熟知的经典形象,而蓬勃发展的青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则让漫画成为一种多元而又纷呈的、连通想象与现实的媒介,后有吉卜力工作室创作出大量以原画为基础的巨制动漫电影,漫画由此升级为全民式的文化现象,并衍生出了漫画咖啡、cosplay、轻小说等业态。漫画即日本,本书所呈现的既是一部漫画史,也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动线,是日本国民的心灵史。
热门推荐
  • 深听爱情浅呼吸(全剧终)

    深听爱情浅呼吸(全剧终)

    如果哪天你在车上看见一个小偷,作为女子的你,是选择置身事外,还是上前帮忙?林敏意选择了后者,所以,以后的生命中出现了个妖女许美颜。如果晚上你见到一个醉鬼倒在路边,你是视作不见,还是将他拖回家?如果你看见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被一群人在“欺负”,你是也当个看客,一笑了之,还是上前帮忙解围?很不幸,林敏意又都在此选择做了后者,所以,以后的生命中,都在和一个看不清楚的妖孽,纠缠不清。是否会后悔当时的“冲动”,或许,林敏意自己也不知道,那一场场如烟花灿烂落幕的人生,会不会以后自己人生中,仅有的回忆......
  • 惊艳!呆萌甜心正在变身

    惊艳!呆萌甜心正在变身

    她原是惊才绝艳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让她变身呆萌小萝莉,单纯又单蠢,她总说她是笨蛋,其实,她是无可救药的聪明。危急时刻,她一次又一次绽放绝艳光彩,为他而战,一次又一次站在令人仰望的巅峰,让曾嘲笑她的人自惭形秽,唯独他,一如既往的淡定笃定。
  • “城中村”的爱情

    “城中村”的爱情

    雯雯呀,你死哪儿去啦,快回来吧,你娘可不禁吓啊——一大清早,便听雯雯娘在丽景苑小区里到处喊到处叫的,犹如早年间村里人给受了惊吓的小孩子叫魂儿似的,声声凄厉,撕心裂肺;句句锥心,摇天动地,不啻搅扰了人们千金一刻的回笼觉,又把一桩本想藏着掖着都还来不及的家丑昭告了天下。因为啥,又是房子吗?不消说,这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早些年“攀高枝”嫁到城里去的秦雯雯,如今突然现身丽景苑,你说能是回娘家门上来走亲戚串门子的吗?旧村改造,她爹秦老根凭借一套趴趴屋的四合院,换回了三套洋气的新楼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老公不是人

    我的老公不是人

    上班被猥琐上司骚扰回家又被怨灵缠身险些丧命明明只是个平凡的妹子,只想过简简单单的生活却被一个三百多岁的“死人”缠着不放“你是我的未婚妻,生生世世都只能和我在一起。”“如果我说不呢?”“除非我死了。”男人邪魅一笑,“不过可惜的是,我是永生不灭的!”
  • 懂得关爱自己的人最幸福

    懂得关爱自己的人最幸福

    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的是关爱他人的教育,奉行的是关爱他人的理念,遵守的是关爱他人的规则。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要关爱自己,我们不懂得如何关爱臼已。如果我们懂得关爱自己,那么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关爱他人。
  • 战宠天王

    战宠天王

    神鬼大陆上,别人最多只有一个战宠,洪渊却可以有十个,一百个,一万个,亿万个;别人要么在修炼,要么就只能停下修炼去收取战宠,对洪渊来说,收取战宠的过程就是修炼;因为,他是战宠天王,凌驾在所有天神之上的神王之王。深秋满月之夜,碎叶城上空出现异象,九条巨龙拉着一口石棺在空中划过,许许多多的超级高手和妖孽在后面追杀,电闪雷鸣天空似乎都要塌了下来。据老人们说,那是天上的天神在争斗,纷纷顶礼膜拜。洪渊的姑姑柳如烟却说,天神如狗。被迫连夜出城的洪渊,意外发现九龙石棺从高空坠落,捡到了一本天界的修炼功法《战宠天经》,从此踏进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 云淡风轻夙然于渊

    云淡风轻夙然于渊

    惊鸿一瞥,己然情深。此文是细水流长的,内容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不喜勿入。新手,文笔会有些稚嫩,还望见谅,不好之处请点明。今后多多指教。
  • 夫人求原谅——魔君跪求

    夫人求原谅——魔君跪求

    正派,魔教,互相残杀,儿女情长—这是江湖。皇家,官民勾心斗角,—这是朝堂。互不相交,却又相互纠缠。他因保护而让她离开,她因误会而离开;他因保护而另娶她人,她因爱他而成全。一切看似不相关却又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切皆因擎苍邪念而起……
  • 嫡女之宠后在上

    嫡女之宠后在上

    有些人,从最初相遇的那一瞬,便注定永远纠缠,不眠不休。一.“你知道嘛皇帝说谁娶了我谁就不能做皇帝。”当她带着酒意靠在他的肩头问他,他决绝地说:“赵梦玉,得不到江山我不怕,我怕得不到你,谁要这天下给他便是。”二.“司马傲你知道吗?成亲当日他没来迎娶,全天下的人都在笑我。”当她满脸泪痕披着嫁衣绝望地看着他,他义正严辞地说:“他不娶我娶,看天下人谁还敢笑你!”三.“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当她心有不忍站在他面前轻声问他,他笑着说:“梦玉,你又犯傻了?这天下我不对你好我对谁好?”……此这一生,任谁都逃不过宿命。繁花落尽,美人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