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900000016

第16章 明清道教以及《道藏》的编纂和辑要

一、明清道教概况

全真教以丘长春谒见成吉思汗为契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成了全国最大的、最重要的道派,并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使全真教达到了它的全盛,同时也使它很快腐败下来。全真教徒住在京城,住持皇家香火,借为天子、国家祈福之名,大置田产,大修宫观,其中为非作歹之事也就不可避免。他们还交结达官显贵,往来富家,清静的宫观成了繁华的官府。从元代中期开始,和迅速兴起一样,全真教迅速衰落下来。到明代,最重要的道派变为正一派,也就是张道陵的天师道。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在做吴王时,就曾经让有关官员去寻访张陵四十二代孙张正常。据《明史·张正常传》,朱元璋称帝之后,张正常入贺,被封为“正一嗣教真人”,且受命主持全国道教事务。[28]此后的皇帝,也不断对道教的领袖人物表示尊崇。

明代尊崇道教的表现,一是给道士封官赠号。起初,明朝朝廷曾对道教官员的数量作出过规定,但是后来,皇帝们常常由于自己的喜好超出这个限制,如明宪宗、明孝宗,都曾根据自己爱好,而不顾国家法度,任意封赠道官。二是直接任用道士做国家官吏。这早在唐代就有。开元二十五年(737),玄宗置崇玄学博士,不到十年,即天宝五年(746),崇玄馆大学士陈希烈就做了宰相。不过唐宋到元,这种情况还不多见。明代,类似情况多起来了。据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三卷,从明宪宗成化年间开始,先后任用蒋守约、李希安、崔志端、徐可成等数位道士为礼部尚书。礼部是儒教国家主管祭祀的部门,这是任用道士祠祀、通神的延伸。而对道士的这种任命表明,道教进一步成为儒教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第三是发展道士的通神功能。明世宗让道士为他撰写告天的青词,是这种通神功能的顶点。

在世宗朝,道士的方术活动一度活跃起来。然而这次方术复兴和此前一样,不仅有道士参与,也有儒生,再一次证明方术活动的普遍意义,证明方术活动不是道教的专利,证明方术的功过不应独由道教负责的判断。

然而明代毕竟是儒教国家,并且是儒教统治日益加强的朝代。朝廷对道教徒的任用,不能表明道教地位的提高,也不能说明明代比以前的国家政权更加崇道,只能说明此时的道教进一步成了儒教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和此前的朝代相比,明代降低了道教的规格,加强了对道教的控制。朱元璋取消张正常的天师称号,其意思非常明白。在朱元璋看来,天没有师。至少是道士没有资格做天之师,而他,也不需要道士为师,他只要道教按他的意志行事。而他,不仅是明朝国家的君主、皇帝,还是儒教的天子,即上帝之子。为了加强对道教的管理,明代设立道录司,规定道官的品级。严格实行度牒制,道童必须经过考试,才能发给度牒。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经。严格限制道观数量,先是归并,继而出令禁止私建。并下令道士,也包括僧人,必须遵守儒教礼仪。

此时的儒教,不仅掌握着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且教义、教理都有高度的发展。以程朱思想为代表的理学,不仅有着庞杂的思想体系,而且有着极高的理论水平。在这样的思想建树面前,佛、道二教都失去了自己往日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道教,就连佛教,也都主动向儒教靠拢,鼓吹三教合一,自觉地为儒教国家服务。由于道教曾经掌控过这个国家机器,并且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为这个国家服务方面,比佛教有着更多的有利条件,也比佛教更加积极和主动。其行动表现在理论方面,其代表作就是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道门十规》。《道门十规》道:

自秦汉以来,方士竞出,若文成、五利之以金石草木,徒杀身取祸,遂世称方术矣。外而施之,则有祷禬祠祝之事。自寇、杜、葛、陆之徒,其说方盛。由后之师匠增损夸诞,奔竞声利,而世曰异端矣。

在张宇初看来,这些都是违背黄老立教宗旨的。正一天师道能走到这一步,可见道教发展的大势。

张还批评林灵素,说他偶然为世主所崇,就为富贵所骄,有失君臣之分,不以慈俭自守。这个批评说明,张已经决心要做好臣子,安于本分,为君主尽自己的忠诚,而不再以方外士自居。就其实质而言,张宇初的《道门十规》可以说是道教全面融入儒教国家机器的正式宣言。

张宇初的文集是《岘泉集》。作为儒藏的《四库全书》,对佛、道二教典籍所收甚少,却破例收了张氏的这部文集,并且没有把它归入《道家类》,而是归入《别集类》,享受和其他儒者的文集一样的待遇。这样做的理由,见于《四库提要》:

(张)其人品颇不纯粹,然其文章乃斐然可观。其中若《太极释》、《先天图论》、《河图原》、《辨荀子》、《辨阴符经》诸篇,皆有合于儒者之言。《问神》一篇,悉本程朱之理,未尝以云师、风伯荒怪之说张大其教。以视诵周孔之书而混淆儒墨之界者,实转为胜之。

韩愈《送浮屠文畅序》,称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校其行则非;有墨名而儒行者,问其名则非,校其行则是。然则若宇初者,其言既合于理,宁可以异端之故,并斥其文乎!

这样就不仅是张宇初向儒教靠拢,儒教也认张为同道。不仅如此,还认为张是名为道士的儒者,比起那些名为儒者而实际背弃儒行的,还要高明。

所说张人品不纯,是他在明建文帝时,曾因不法被夺官。他的后人,有几代则完全是恶霸官僚。只是由于皇帝徇私,才免受惩罚。和全真教在元代的历程一样,正一教在明代,也和明代的官吏们一样,迅速地腐败了。[29]

清朝继承明朝对待道教的政策,沿袭了明代管理道教的机构。并且和明朝一样,主要扶持正一派。据《清史稿·职官志》,定龙虎山正一真人为正三品,未提及其他派别。正一真人之下,设提点、提举、赞教、知事等职,共二十余位。其任命由正一真人保举。顺治八年(1651),授张应京“正一嗣教大真人”,使其掌管道教。乾隆元年(1736),对正一真人又加“光禄大夫”衔。但整体说来,对于道教的政策,也仍是以严格控制为主,并且加以轻视。乾隆五年(1740),正一真人到京祝贺皇帝生日,鸿胪寺卿梅瑴成上言说:“道流卑贱,不宜滥厕朝班。”(《清史稿·职官志》)于是停止道官朝觐赴宴的惯例。十二年后,又将正一真人级别改为正五品,并下令“不许援例请封”。(同上)又过了十几年,才恢复了正一真人正三品的级别。此后曾让正一真人府监纪司张克诚留京,授提点,兼京畿道录司、省协理。全真派道士没有这样的待遇。

但是正一派道士早就只能以法事、符箓为国家和民众驱灾、祝福,做儒教的附庸,在教义和理论上都不能有所发展。而全真派则在清初又一度活跃,其代表人物为王常月。

王常月是全真教龙门派传人。他使全真派中兴的主要措施是振兴戒律。这一措施得到了清朝政府的支持。顺治十三年(1654),王常月在白云观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人,使道教呈现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此后,他又南下江浙两湖等地,收度弟子颇众。此后,他的弟子们又四处传教,使龙门派几乎成为全真的唯一派别。

王常月的戒律,主要是讲忠孝仁义、三纲五常。这样的戒律,说是道规,实是儒规;说是道法,实是王法。其戒律第一条就是“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其他律条,则明令不得轻慢师长、官长,当念天子圣明等。道教要人出家,即须忘掉世间恩爱,但王常月的戒律规定,不得忘却天地、日月、皇王、父母这四种恩惠。因此,这些戒律的宗旨,是要为儒教国家培养有道德、奉公守法的好国民,它得到清朝朝廷的支持是顺理成章的。

对于成仙理论,王常月也只强调明心见性,反对守丹田、交水火、炼精化气等等修炼活动。他认为,肉体成仙是不可能的,不灭的只是法身、真性。这样,在根本理论上,他又回到了王重阳创教时期的学说。

至于其他道派,既不像全真龙门派在理论上有新气象,也不能像正一派那样受到国家的尊崇,其地位就更加衰微。后来,道教的情况也和佛教相仿,在内部,各派的界限日益模糊;对儒教,也仅保持形式上的差别。道教在明清两代,实现了自己长期追求的目标,又成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独立和方外之士的自由地位。

二、《正统道藏》和几部道教丛书

从南朝刘宋时代陆修静为道经编目之后,唐、宋、金、元都曾编纂过《道藏》。然而这些《道藏》都没有流传下来,其目录在今天也无法见到。这些《道藏》编纂贯彻了编者怎样的思想,也就不得而知了。明成祖即位之初,就命令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纂《道藏》,并一再催促。张宇初死,由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接办,到正统年间编成,题名“正统道藏”。

《正统道藏》的第一个特点,是使《老子》入洞,而不再仅是四辅之一。这是北宋时代王钦若的建议,也是唐宋以后道教发展的实际。元代因《化胡经》事,佛教方面要求焚毁《道藏》,但认为可以保留老子《道德经》。这就表明,无论教内教外都承认,只有老子的《道德经》,才是道教的真正本源,才是道教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正统道藏》使《老子》入洞,反映了唐宋以来道教的基本面貌,也是恢复了道教在汉代的实际。随着《老子》地位的提高,《庄子》、《列子》等书也随同入洞。它们和老子《道德经》一起,实际上构成了道教思想核心部分。《正统道藏》所收《老子》白文以及各种注释,约六十种;《列子》、《庄子》等注释本约四十种。就数量说,约占全部《道藏》总数的十四分之一。

《正统道藏》的第二个特点,是编入了数部冠以“高上玉皇”之名的道经,且排列靠前,几乎紧接元始天尊所说经。其中《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三种,称玉皇为“昊天上帝”。说明这里的玉皇不再是《真灵位业图》中的普通神仙,而是天地的主宰,是儒教的上帝。也就是说,这是宋代以来,道教正式把儒教上帝尊为自己至上神在经典中的体现。也可以判断,这几部有关玉皇的经,出于宋代或宋代之后。

但是传统是一种惰性力,传统一旦形成,要突破它,就十分艰难。所以《正统道藏》还保留着元始天尊的最高地位,把元始天尊所说诸经置于藏首,还未能彻底贯彻道教以上帝为至上神,以老子为上帝代言人的基本格局。这种状况,既是由于传统,也是由于编纂者水平不高,勇气不够。对于编纂者水平不高,分类混乱状况,已有许多批评;但对于编纂者勇气不够,未能充分体现道教本质,反映道教本貌的缺点,还很少有人提及。这大约也与研究者的认识有关。因为直到如今,多数研究者还是把道教当做原始宗教的遗存,原始巫术和方术的渊薮。不过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正统道藏》使《老子》和《庄子》等经入洞,并且数量众多,把有关玉皇之经编入,且置于靠前之地位,都是一个重大进步。

清代修《四库全书》,其《子部·道家类》,可称为由儒者编纂的道教丛书。该类收书四十六种,前三部为《黄帝阴符经》注释,接着是十一部《老子》注释,下面是庄列诸子,共十部。三项合计,占全部收书的一半还强。这样的编纂,虽是儒者所为,却彻底体现了道教的黄老精神,反映了道教的本色本貌。下一半中,有《参同契》、《龙虎经》等术数书,有《真诰》等所谓符箓派著作,然而不仅数量很少,而且选材极严,是此类书中思想水平较高者。此外还有《玄真子》、《天隐子》之类讲虚无大道的书。外丹书有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内丹书不选钟吕,却选了名为说丹、实讲修心的《悟真篇》。从这个书目,可以看出当时儒者心目中的道家,也就是道教的形象。对于道家,四库馆臣在提要之前有个序言,说明他们对道教,也就是道家的认识:

后世神怪之迹,多附于道家;道家亦自矜其异,如《神仙传》、《道教灵验记》是也。要其本始,则主于清静自持,而济以坚忍之力,以柔制刚,以退为进。故申子、韩子流为刑名之学,而《阴符经》可通于兵。

其后长生之说与神仙家合为一,而服饵、导引入之;房中一家,近于神仙者亦入之;鸿宝有书,烧炼入之;张鲁立教,符箓入之;北魏寇谦之等又以斋醮章咒入之。世所传述,大抵多后附之文,非其本旨。彼教自不能别,今亦无事于区分。然观其遗书源流迁变之故,尚一一可稽也。

儒者以局外人的身份、轻蔑的态度评论道教,难免使道教中人不快;其所论述也非尽合史实,然所认道家之“本始”、“本旨”,却是直至今日,仍然值得有关人士冷静思考的。俗语“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这段夹棒带刺的感慨,无论对于道教,还是对于当今的道教研究,可说都是一剂苦口之良药,一番逆耳之忠言。

清朝末年,新津彭瀚然于成都二仙庵晤方丈阎永和,阎告知严雁峰家有《道藏辑要》全书一部,彭慨然筹费集金,于1906年刻成。据阎说,此书“虽由纂辑以成,实包括全藏而无余蕴”。(彭瀚然《道藏辑要·重刊序》)这部辑要,当反映了编纂者心中的道教面貌。

《道藏辑要》仍然沿袭《正统道藏》,把元始天尊所说经置于卷首,此后是灵宝天尊所说经。老子《道德经》专列一集,此后是道德天尊所说经一集。各种《庄子》一集,《列子》等书注释一集。如今称为道家者共有三至四集,占该书二十八集的九至七分之一。就比例讲,《老子》、《庄子》等所占比重超过《正统道藏》一倍左右,地位也大大提高。冠以“高上玉皇”的道经也专占一集,数量也由《正统道藏》中的五种增到十五种。玉皇(实际就是上帝)的地位,在道教中空前地提高。道书的编纂对于反映道教的实际面貌虽然总是晚着数拍,但毕竟不断有所进步。该辑要还收有《葛仙翁至道心传》,为《正统道藏》所无;而《心传述证录》,名为道书,所论实则全是宋明时代儒教的心性之学。无极、太极、中庸、大学、四象、八卦、精一、执中、仁义礼智等,在《心传述证录》中,不仅有说,还有图。因此所谓“心传”,实是儒教的十六字心传。宋代理学产生之后,不断有人把周氏太极图归源于道教。《道藏辑要》不仅和《正统道藏》一样,收了邵雍的《皇极经世书》,而且收入了周敦颐的著作,且标明《周濂溪先生太极图》、《通书》。从《心传述证录》到周敦颐的《通书》,说明儒教的影响正式进入了道教典籍。

《道藏辑要》以后,有商务印书馆印行的《道藏举要》。收书不足一百八十种,其中有《老子》五十二种,占四至三分之一,且置于卷首。此外有《庄子》十二种,《列子》六种,还有《文子》等书数种,合计占全书二分之一。其他各类,也多是讲虚无大道为主,和一些山志、仙传、医书。方术书极少。元始天尊所说经类,一概不收。在编者看来,这些才是《道藏》中的要集。

道教二千多年发展的实际,历代道教内外人士的评论,道书的编纂,都向我们述说着,黄老、道家就是道教。而道教和儒教一样,也是以治平天下为目的;和佛教一样,也是以善道教化天下为宗旨。方术内容,各教都有。道教方术之所以特别引人注意,一面是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所造成,一面也是由于儒、佛二教对道教并非善意的评论,但那不是道教的本质、本貌。

同类推荐
  • 观心:金刚经心释

    观心:金刚经心释

    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心灵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离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热门推荐
  • 桧亭集

    桧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骨云香

    墨骨云香

    一个是身娇肉贵貌美如花的千金大少爷。一个是吃荤喝酒落榻青楼的俊俏假和尚。还有一个是邪魅霸道冷血无情的魔教教主。都说江湖路远,人心险恶,此话一点不假。她胡少侠年轻有为还有大事要办,且不陪你们玩,先行一步。可一转眼,这三尊瘟神怎么总阴魂不散哪哪都能碰上?
  • 异界最强灵兽商

    异界最强灵兽商

    你以为穿越到异界就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不,也许你仅仅只是一个快递而已……快递的不只是你的生命,还有你最最看重的金手指....“又有穿越者过来了,这次是什么神秘能力呢?”可以凝聚灵脉的奇异灵草?可以透视灵脉的探查之眼?还是最强灵兽复制系统?或者是金刚不坏之身?异界小子阿牛拥有许许多多地球穿越者带来的神奇能力
  • 会穿越的XX

    会穿越的XX

    你想穿越吗?那就许愿吧你想重生吗?那就许愿吧你想要系统?也没问题什么?你想换个性别?你家里人知道吗?这是一个天生就自带金手指的男人,而他的能力,就是帮别人实现愿望。
  • 狂医丹帝

    狂医丹帝

    丹药幻化日月星辰,手术衍变无尽神域!最强军医化身镇妖王第七子叶青阳,武魂大到撑破天!神丹灵药收尽天材异宝,妙手医术揽尽世间美人;无敌神功杀世子,诛豪门,火融万里江山,怒焚诸天圣境!PS:以完成三百万字都市修真小说《绝品仙医》,完本有保障,求收藏,推荐,好评,打赏。
  • 至尊兵王在都市

    至尊兵王在都市

    一代最强兵王回归都市,本想平凡过一辈子,但没想到,无数“麻烦”接踵而至,且看一代兵王如何遨游花都。
  • 绝版丫头闯学院

    绝版丫头闯学院

    她,幕霓儿堂堂一贵族千金订婚是何等大的事情,却不想订婚当日就遇见逃婚遭人遗弃这档子丢人的破事!聪明如她,骄傲如她。漂亮可爱的霓儿小姐无论她再好的脾气也终于火了。“洛圣希,你有种,等着姑奶奶我代表宇宙去消灭你!!”“什么?女扮男装!”好吧,只要能整到那渣男,就算再大的挫折她也能忍受!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没有整到洛圣希,自己却惹上了另外三个恶魔,而这三个恶魔竟然是……接下来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女扮男装的女主什么时候身份被揭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小鱼跃农门

    小鱼跃农门

    穿越而来的小鱼姑娘种田吃饭打渣渣的幸福生活。小鱼的伟大理想:跟你们说,我要好多好多田,好多好多钱,我要当大齐最富有的地主婆!
  • 最强召唤武将系统

    最强召唤武将系统

    废物?不存在的!拥有最强召唤系统,什么任务不可以召唤!小说人物,华夏神话,任你在强,能有鸿钧厉害!任你在狂,能狂的过孙悟空!任你斗志在高昂,能高昂过杨戬!任你在闭月羞花,能比嫦娥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