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900000011

第11章 儒教宗教制度的建立(2)

颜师古《汉书注·郊祀志》引《汉旧仪》道,祭天时,“用六彩绮席六重,用玉几玉饰器凡七十”。至少在汉代儒者看来,汉代祭祀,和古代相比,已是极度奢华。

当甘泉畤被废除、在南郊建祭坛的时候,大风曾经吹坏了甘泉宫中的竹宫,吹倒了百余株大树。两年后,匡衡因罪免官,许多人又说不该废除旧的上帝祭坛。汉成帝问刘向,刘向回答道:

家人尚不欲绝种祠,况于国之神宝旧畤。且甘泉、汾阴,及雍五畤始立,皆有神祇感应,然后营之,非苟而已也。况武宣之世,奉此三神,礼敬敕备,神光尤著。祖宗所立神祇旧位,诚未易动。

刘向还援引《易大传》“诬神者殃及三世”,认为匡衡等人的建议是错误的。由于成帝没有儿子,皇太后下令,恢复被废除的神祠。

不久以后,儒者杜邺向当时的大司马王商进言道,《周易》说“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瀹祭”。这说的是“奉天之道,贵以诚质大得民心”。行为恶劣而祭祀丰盛,就得不到保佑;道德高尚而祭品微薄,也必定会招来吉祥。现在京外的祭坛,不合阴阳方位,又道路遥远,费用高昂,所以得罪了上天。到甘泉祭祀时,迷失了道路;祭祀后土回来,大风卷起巨浪,不能渡河。祥瑞没有,灾异却屡屡出现,这是上天不高兴的表现。所以应该恢复京城的郊坛,而废除京外的祭坛。

数年以后,汉成帝死。皇太后又下诏说,皇帝当年怕没有皇嗣,恢复了京外的祭坛,但仍然没有得到上天的佑助。现在应该重新恢复京城的祭坛。

继位的汉哀帝由于疾病,又恢复了原来所有被废除的祭坛及被免职的神职人员。“凡七百余所,岁三万七千祠云。”(本节除随文注明者之外,引文均出自《汉书·郊祀志》)

汉哀帝也没有得到上天的佑助,三年之后,就因病而亡。又过了五年,时任大司马的王莽,和孔光、刘歆等人上书,奏请恢复了匡衡设立的长安南北郊祭祀。此后祭祀上天的郊坛建在京城南郊,就成为定制。

这样,上帝和皇帝、天坛和皇宫处于一地,成为国家的宗教政治中心。每次祭天大典,诸侯国都要来助祭,并献上礼品。祭礼庄严肃穆,气氛神圣凝重,对于凝聚人心、巩固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三上帝新观念的初创

汉初所祭五帝,乃是上古的五位君主。或者用今天的话说,是上古的五位部落首领。独尊儒术之后所祭的至上神太一,则来历不明。这可说是纯粹人为创造的神。

司马迁作《史记》,从尧、舜,到夏、商、周,包括秦,他们的世系都可追溯到黄帝。这意味着,所谓天子,就是上帝之子。

“天子”一词,见于儒经。《尚书·召诰篇》“皇天上帝改厥兹元子大国殷之命”,是过去的儒者和现代的研究者都熟悉的商周之际的重要观念。周可以称天子,秦也可以称天子。但是刘氏为什么可以称天子呢?这对于司马迁就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司马迁追溯尧舜以来一统天下的过程,不是“积善累功数十年”,就是“修仁行义十余世”,或者是苦心经营“百有余载”,然而刘邦一介平民,数年之间统一了天下。这不仅使司马迁怀疑所谓“无土不王”的古训,也使司马迁得出结论: 刘邦一定就是古人所说的大圣人:

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然而传统的观念仍然存在,刘氏无上帝血统而称天子,其合法性受到怀疑。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汉代儒者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面努力寻找刘氏的上帝血统,一面对上帝本身进行重新塑造。这两方面的努力到东汉初结出了果实。一是贾逵从《左传》中的“刘累豢龙”找到刘氏是尧的后代,一是《白虎通义》把“天子”定义为一种“爵称”:

天子者,爵称也。(《白虎通义·爵》)

据许慎《五经异义》:“古《周礼》说,天子无爵。同号于天,何爵之有?”许慎还考察了《左传》中有关“天子”、“天王”的用法,“施于夷狄称天子,施于诸夏称天王,施于京师称王”,所以他得出结论说:“知天子非爵称也”。见孔颖达《礼记正义·曲礼》引。但是,其他儒者却一定要把“天子”说成是爵称。《周易乾凿度》道:“天子者,爵号也。”《尚书刑德放》也说:“天子,爵称也。”据许慎说,孟喜、京房等人说《易》也认为“周人五号,帝天称一也”,赞同天子是爵号。《春秋公羊传》何休解诂道:

德合天者称帝,河洛受瑞可放。仁义合者称王,符瑞应,天下归往。天子者,爵称也,圣人受命,皆天所生,故谓之天子。见《春秋公羊传注疏·成公八年》。

《春秋公羊传》和孟、京氏易学,是汉代的主流派学问,何休的解诂也一定有所本。所以他们的意见,能够被《白虎通义》采纳,成为钦定的标准说法。

天子既是爵称,那就未必要有上帝的血统。而上帝,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说法。

把太一作为最高的天神,是儒教重新塑造上帝努力的开始。然而直到西汉末年,太一仍然被当做一个成仙上天的人。《汉书·王莽传》:“太一、黄帝皆仙上天。”重新塑造上帝,还需要一个过程。

《汉书·郊祀志》载,汉平帝元始五年(5),王莽上奏折,建议改革上帝祭祀制度。除了将祭坛移至京郊之外,又对上帝的名号进行了改进。王莽道:

谨与太师光、大司徒宫、羲和歆等八十九人议,皆曰天子父事天,母事地,今称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而称地祇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称,宜令地祇称皇地后祇,兆曰广畤。

中央帝黄灵后土畤及日庙、北辰、北斗、填星、中宿中宫于长安城之未地兆;

东方帝太昊青灵勾芒畤及雷公、风伯庙、岁星、东宿东宫于东郊兆;

南方炎帝赤灵祝融畤及熒惑星、南宿南宫于南郊兆;

西方帝少昊白灵蓐收畤及太白星、西宿西宫于事郊兆;

北方帝颛顼黑灵玄冥畤及月庙、雨师庙、辰星、北宿北宫于北郊兆。

王莽的建议被通过,从此,“长安旁诸庙兆畤甚盛矣”。

王莽的五帝,还没有完全脱离上古君主的原型,但也可以看出力图脱离原型的努力。

王莽等人的建议有个更加重要的内容,就是把最尊贵的天神称为“皇天上帝泰一”。“皇天上帝”名号见于《尚书·召诰》,在王莽等人看来,这才是上帝的正式名号。把最高的上帝命名为“皇天上帝”,表明传统宗教儒教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谬忌(薄忌)向儒教贡献了一个五帝之上的最高神,王莽等人依照儒经对他进行了重新塑造。从王莽开始,可说是儒教至上神的正式确立。

从此以后,后世儒者就在西汉儒者开辟的方向上,对儒教的上帝不断进行着新的塑造。如果说王莽在“皇天上帝”之后还留了一个“太一”的尾巴,到了东汉,儒者们就直接称至上神为“皇天上帝”,去掉了“太一”这个尾巴。《后汉书·祭祀志》载:

建武元年,光武即位于鄗,为坛营于鄗之阳。祭告天地,采用元始中郊祭故事。六宗群神皆从,未以祖配。天地共犊,余牲尚约。其文曰: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睠顾降命,属秀黎元。为民父母,秀不敢当……

所谓“采用元始中郊祭故事”,就是用王莽改革了的郊祭制度。王莽深通儒学,他所改革的制度成为后世儒教郊祭制度的基础。依据儒经为上帝命名,也成为儒教的一个基本原则。称上帝为“皇天上帝”而不加“太一”,表明上帝名称已经完全奠基于儒经之上。

与上帝彻底依儒经命名的同时,五帝的名号又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后汉书·祭祀志》载,东汉五帝祭祀也是“采元始中故事,兆五郊于雒阳四方”。也就是说,五帝祭坛,是依五行方位,建立在京城四郊。而五帝的名号,则有了新的变化:

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

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

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

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

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

这里的“黄帝”,已经不是轩辕氏,而是和青、白等并列的,其色为黄的帝。五帝,也彻底摆脱了上古君主的影子。

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则句芒等只是上古的“五行之官”,后来被“祀为贵神”。

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而担任这些官职、后来又被祀为贵神的人,原不过是少昊、颛顼等人的子孙:

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

对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

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这五行之神,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分别是黄帝、炎帝、青帝、白帝、黑帝下属的五方之神,后来被儒者采入《礼记·月令》。据《月令》,则四季之帝、神如下:

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孟春、仲春、季春)

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孟夏、仲夏、季夏)

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孟秋、仲秋、季秋)

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孟冬、仲冬、季冬)

随着黄帝、太皞等原有五帝先降格为“太一之佐”,此后太一又被皇天上帝所代替,五帝则被他们原来的下属所代替,完全丧失了作为上帝的资格。而原来的五方之神,则升格为儒教的上帝。而决定他们神的品位级别的,则是儒者。

当最高的上帝和五帝都摆脱了上古君主形象的时候,汉代可以说初步完成了儒教上帝的创造,或者说完成了对传统宗教的改造。

四孔子祭祀的建立

孔子祭祀的建立,是儒教的重要特点,也是对传统宗教的重大改革。

春秋时代,鲁国东门外飞来一只海鸟,执政的大夫臧文仲以为是神鸟,就让国人祭祀。由此引来大夫展禽一番关于祀典的议论: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

“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同类推荐
  • 人间有花香:自觉

    人间有花香:自觉

    本书分为人间有花香、最好的供养、识人之要等三卷,主要谈什么是受欢迎的人,以及个人的修身进德方法,最后重点考察如何识人与鉴别人的优劣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人生与社会

    人生与社会

    《人生与社会》叙述了佛教的财富观、福寿观、道德观、政治观、忠孝观、女性观、时空观,介绍了佛教对社会病态、心理病态、民俗病态的疗法,还讲解了佛教有关天堂、地狱和人道、佛道的佛法要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落日航班

    落日航班

    以前的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不知道以后会成为什么,然而这便成为了我们故事的开始但是现在我对着日落许愿:希望你永远在我身边,慢慢即漫漫,在这路遥马急的人间,我希望一直是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沧海1:海涯天劫

    沧海1:海涯天劫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为患。穷苦渔家少年陆渐命途多舛,因隐居在渔村的西城高手宁不空的牵连,被倭寇掳劫,东渡日本。海途之中,宁不空包藏祸心,将陆渐炼为自己的“劫奴”;到达日本之后,宁不空阴差阳错成为一代雄主织田信长的谋士,更获得信长之妹阿市的爱慕。桶狭间之战后,陆渐辗转流离,偶遇明国来的金刚传人鱼和尚。鱼和尚慈悲心肠,为缓解陆渐的“黑天劫”,以己命延续陆渐之命。随后陆渐带着鱼和尚的舍利,踏上重返明国的海途。谁知大海之中,意外失陷于东岛,被关押入“九幽绝狱”,因此结识了被囚禁于此的东岛少主谷缜……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大唐神话之战神崛起

    大唐神话之战神崛起

    大唐贞观年间,威严古朴的长安城里,喧闹繁华的集市,大气恢弘的酒楼弥漫出淡淡的酒香。文人墨客登高赏景,布衣百姓安居乐业,盛世华彩即将拉开大幕。距离长安城外几十公里外险峻的华山里,山脚下有个偏僻的小山村,他们是由避战乱来到此地的身负异能的前朝文人异士组成。这晚,村子里格外热烈,怀胎三年的村长媳妇,终于要分娩了!小男孩出生当晚,天降祥瑞,有七彩祥云照亮天际!注定了这个孩子不同寻常,必将璀璨这个时代……
  • 错嫁豪门,BOSS别爱我

    错嫁豪门,BOSS别爱我

    三年前,目睹了如花少女死于非命,她陷入了恐怖的噩梦,精神失常,差点进了疯人院。三年后,商界联姻她嫁给他。建立在利益上的婚姻,她不爱他,但也必须小心翼翼尽妻子的职责!她知道,他爱的是三年前死于非命的那个女孩,所以他给她的只有,伤害,侮辱,绝望……似乎,所有人接触她,都是因为她身上有那个女孩的影子……
  • 我的新装

    我的新装

    “路琳啊,我自从在深圳创业以来,至今整整十六年了,现在好不容易才办起自己的厂子,你可要帮我啊!”身材魁梧、财大气粗的吴能老板,竟然在娇小清瘦的大学生面前诉苦。“吴厂长,我怎么帮你呢?”路琳想起刚到广州市,吴厂长就要求给她买衣服,说是和客商谈生意不能显得我们太寒酸。这就奇怪了——谈生意怎么能和人的穿着挂钩呢?路琳想不明白。“你要把我的工厂当成你的工厂,把我的生意当成你的生意,也可把我当成你的家人嘛,这样处处为我着想,你就有许多好主意能为我出了。”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塞北弦歌

    塞北弦歌

    一路前行快意恩仇,抬头不畏天,低头不怍地。当有一天,独上九天,驰骋在苍穹之上,俯视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