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3700000007

第7章 远古飘来的音符——战国曾侯乙编钟

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曾国国君曾侯乙将一套精美的铜制编钟埋入地下,两千四百多年后,当人们将它从地底下发掘出来时,其神秘的光环照耀了整个世界。

编钟为谁而造

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汇地带的湖北省随州市,在1977年以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京广铁路上的火车每天都呼啸着从它身边飞驰而过,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就在1977年的秋天,这里却传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随县郊区擂鼓墩发现大型古墓。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加让人欣喜若狂的消息,那就是在这座墓中发现了当今世界上第一套最为完整的战国编钟。那么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古墓,古墓的主人是谁,他为何如此喜好编钟呢?……历史的谜云难以飘散。

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神秘大墓的主人终于浮出了水面,原来,此墓主人就是古曾国的国君——曾侯乙。

那么曾侯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位期间都做过什么事情,为什么人们对他在位时曾国的事情一无所知……这一连串的疑问,都隐藏在浩瀚的史籍和新出土的各种器物中,需要我们去一层一层地揭开。

曾侯乙生活在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曾(随)国也是在这样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中逐步走向消亡的,曾侯乙就是这个时代具有戏剧性的一个国君。他出生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灭吴国后的第二十个年头(公元前456年),曾侯乙的父亲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君主,他一味地依赖楚国的庇护,随着楚国西进计划的实施,曾(随)国成为楚国第一个要吞并的小国。曾侯乙即位做国君的时候,遇到前所未有的外患,他试图励精图治,但国力太弱,经过几年的抗争,他最终屈服,公元前420年,曾侯乙向楚国称臣,曾(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后来的十几年时间曾侯乙开始纵情声色。他强纳民间少女充实后宫,并听信佞臣谗言,放逐伯勤等忠臣,国力日趋衰落。曾侯乙想让曾国万世永存,于是每月派人送曾国的一个美女给楚王,还四处给楚国的重臣送礼。无形中削弱了曾国的地位和实力,以至于曾侯乙死了(公元前400年)不到三年,楚国便借口曾(随)国不朝贡,出兵灭掉了曾(随)国。

曾侯乙的真实形象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了,但传说曾侯乙长得相貌平平,身材也不高,只有1.61米左右。但他非常有力气且是有名的神箭手,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件事情:曾侯乙一次去郊外打猎,突然遇到一只野猪,慌乱中,他随手从箭袋中拿出一支箭射出去,野猪应声倒地,当随从去搬运野猪时,才发现原来曾侯乙误把一支稻杆当箭射出去了,可见其力气之大。

让人称奇的是,这个曾侯乙还是一位酷爱音乐和乐器的国君,当时楚地音乐繁荣,曾国也不例外,上自国君,下至百姓,都擅长音乐。这就容易解释,为何曾侯乙要将这套编钟作为自己的陪葬了,因为他想死后也能享受阳间的一切美好音乐,可惜故人已去,余音难求了。

揭开编钟的神秘面纱

1978年5月23日午饭时分,抽水机还在抽取墓穴里的积水,工地上只留下了不多的几个人,负责看守抽水机的冯光生忽然看见了什么。当积水终于排干,墓葬中室的景象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六十五个青铜的编钟整齐地挂在木头的钟架上,仿佛刚刚被埋入地下。两千多年来,它一直稳稳地站立在原地。这是世界考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也是擂鼓墩古墓出土的最瑰丽的珍宝。编钟沿中室的西壁和南壁呈曲尺形立放,总长度超过10米。

如此豪华的乐器阵容,让所有看到它的人都不禁眼前为之一亮。古代人们的乐器制造水平实在是出人意外,于是不少的疑问又随之而来,这些乐器都是些什么?它们沉睡在地下数千年,还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吗?现代人怎样才能利用它们演奏出动听的音乐来?……

吹开尘封岁月的泥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精美多样的古代乐器组合。墓中的乐器,计有青铜铸编钟六十四件,加上楚王所赠的一件镈钟共六十五件;编磬三十二件,质料为石灰石、玉石等,出土时完好的只有九件;另有由青铜或木、竹等造鼓四件(分柄鼓、扁鼓、建鼓)、瑟十二件、琴二件、笙五件、排箫二件、横吹竹笛二件,共计八种一百二十四件。绝大部分出自中室,仅十件出自东室。编钟、编磬皆立架悬挂,编钟靠中室西壁和南部,编磬靠北壁,建鼓靠东壁,瑟、笙、箫、笛列于钟、磬之间。

这些乐器里尤以编钟为尊贵,曾侯乙墓中的编钟共有三种形态。一种为钮钟,它们的上部有方形钮,故称为钮钟。这种钟有十九件,形体均较小,表面光素,没有花纹,只有铭文,这种钟均悬挂于编钟架的最上层。第二种为甬钟,因上部伸出有较长的甬柄,故称为甬钟。共有四十五件,其中三十三件悬挂于编钟架的中层,十二件悬挂于钟架下层。根据钟体有枚、无枚和枚之长短,又分长枚甬钟、短枚甬钟和无枚甬钟。钟体上伸出三十六个乳钉状长枚的,称长枚钟;钟体上无枚的称无枚钟;钟体上的枚呈螺旋圆泡状,短矮,称短枚钟。甬钟上的纹饰均很精致复杂,并均有铭文。第三种为镈钟,仅一件,即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那件。镈钟下部的口是平的,上部为双龙组成复钮。这一件镈钟不只形状与其他的钟不相同,铭文内容也与其他的钟不一样,无一字涉及音乐,说明它与其他编钟不是—套的。通过其他钟与编钟架的铭文(刻文)的研究还发现,这一件铸钟是后来加进去的。为了加进这一件镈钟,把这一套钟中原来最大的一件挤掉了。即出土时挂镈钟处,原应是镈钟左边的一件,并把原有的钟一件一件往左挪,挪至最后一件的大钟没有了位置,便摘下来。这样也就更可想象曾人对楚王所送之镈钟是何等重视。镈钟的测音也表明,它的音质纯正优雅,只是与这一套钟不是一个基调,故不能配合使用。

整套编钟出土时候保存完好,只有个别有些小的问题,如上层第一组第3号钟,因横梁悬钟的部位有豁缺,故该钟掉落于椁室。中层和下层也有个别挂勾断损,致使中层第一组有二件,第二组有一件,第三组有二件,下层第一组一件,第二组四件,也掉于椁室。幸好钟体部完好无损,出土后只对这些挂件稍作修复,又都能挂于架上。这么笨重的家伙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简直是个奇迹,同时也为我们彻底揭开两千多年前的音乐之谜打开了大门。

探寻编钟发声的奥秘

如果说实物乐器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知道古代乐器的真实面貌,那么这些沉睡了两千多年的乐器能否发出声音?即使能发出声音,是否还是两千年前的那个原音呢?揭开所有这些谜团需要一个关键的物证,那就是乐谱。

寻找乐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是写在竹简、帛书或者其他什么易腐烂的物品上的文字,我们是很难找到比较完整的乐谱的。难题的解决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考古工作者很快就从编钟身上找到了一些铭文,可是在没有系统的解读完这些铭文,我们还不能轻易地得出这些就是古乐谱的结论。

解决问题的契机从释读第一行铭文开始了。每一件钟上都有铭文,除上层第一组六件钟和下层的两件钟外,铭文皆错金,至今仍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同时编钟架横梁挂钟的部位和悬挂钟的挂件上,还有刻文(铭文)。编钟架横梁的刻文内,涂以朱彩,加上编钟架的彩绘,与金光闪闪的钟上错金铭文,更是交相辉映。因此,整套编钟铭文,实际应该包括钟体(每个单件的钟)、钟架(横梁)、挂件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更便于我们对编钟乐理的研究,并加深对编钟的理解。

钟架刻文与悬钟的挂件上的铭文(或刻文),共有九百二十七字,主要是标明此处(或此挂件)应挂什么(音)的钟。每个钟上的铭文少者三字,多者达九十字,共有二千八百二十八字。铭文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铭记,除钮钟以外,全部甬钟的一面钲部,皆有“曾侯乙乍(作)持”五字,表示为曾侯乙所制作和享有。二是标音,甬钟和钮钟均有一面的正鼓、右鼓或左鼓(大多数为右鼓),标有这两个部位所应击发乐音的名称,即阶名和变化音名,如中层三组6号钟,正鼓为宫角,右鼓为徽(图一八)。三是关于乐律乐理关系方面的内容。铭文中许多关于乐律方面的记载,不少涉及到音乐史方面的问题,有些是过去中外学者长期争论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如我国古代的十二律产生于何时,我国何时开始有七声音阶等等,都能通过编钟铭文得到解决或得出更明确的结论。所谓十二律,是我国古代的律制。律,即是指音调。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竹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我国传统的十二律即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6)中吕(F),(7)蕤宾(#F),(8)林钟(G),(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A,“射”读yì),(12)应钟(B)。

既然铭文已经释读完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古代关于音乐的说明,于是好奇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演奏起了音乐,一切疑问在悦耳的音符中消失了,曾侯乙墓中“交响乐团”使用的整套编钟,经过音乐工作者的研究和试验性演奏,证明它虽在地下埋藏了二千四百多年,音乐性能不仅依然保存,而且仍然很好,音色优美,音域很广,变化音比较完备,其音阶结构与现在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音阶属同一音列,中心部分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故它能演奏古今乐曲,包括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调手法的乐曲。而且它还涉及到我国古代乐器与传统乐律学中的其他有关领域,包括乐律史地位、水平的重新估价与诸如音阶、调式、变化音体系、唱名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和运用的评价等。仅从编钟的全部标音体系来看,就可知道近代乐理中的大、小、增、减等音程概念和八度位置的概念,早在两千四百余年以前,我国就有了自己民族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了我国音律学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曾侯乙编钟真可谓我国古代文化音乐艺术的瑰宝,是华夏之邦优秀的民族音乐财富。

编钟铸造工艺之谜

每一位看到这套编钟的人都会问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套编钟是用什么方法铸造的?有专家认为,曾侯乙编钟的六十五件钟、镈都是用组合陶范铸造的,陶范铸造痕迹如披缝等均历历在目。并据此认为一个甬钟的整个铸型分为四个层次,由一百三十六块陶范和泥芯组成。因此,进一步根据铸缝推断,排除了蜡法铸造曾钟的可能。

事实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吗?当人们试图运用此种方法复制这套编钟时,才发现实际情况却与之恰恰相反。看来编钟另有他法铸造。

经过专家们孜孜不倦地研究,最终发现了编钟的铸造工艺。原来,这套编钟是采用模料为铅锡合金的综合型易熔金属熔模法生产出来的。其特点是综合了陶范法和熔模法两者的长处,故铸件也不同程度地综合了两者的特征。用组合陶范分铸熔模,然后组焊成形,再进行纹饰加工,最后熔模铸造。由于这种铸造工艺能够有机地综合其他工艺的成形技术,因而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方法在曾墓中卓有成效地运用,表明它经历了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该方法应是青铜时代普遍存在的实用方法,这并非无根据的假设,有关的例证我们下文还将提到。综合型易熔金属熔模法为我国先民所独创,因主要基于以铅为主要熔模材料,故可以简称“漏铅法”。

那么“漏铅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按照严格的试验,我们终于揭开了编钟的铸造工艺之谜。

第一步,制模范,铸铅模:制纹饰分范,翻制纹范的范盒对纹饰的要求不高,以不影响分型为原则,勾勒出大体轮廓即可。重要的是,主体钟范须做成水平状。

做成水平状的优点是:(1)简化铸型,利于纹饰分范批量生产,亦可根据钟型大小任意裁切。(2)利于装配,大幅度提高分范组合尺寸精度。(3)便于分范相互锁定,防止移位。(4)利于铅液充盈,提高纹饰的复印效果,以便减少纹饰后期修饰的工作量。需注意的是,这一操作过程都是在泥范全部定性后才能实施。

以曾钟测量数据来看,各组甬钟、钮钟的尺寸对应关系十分稳定,其中有近半数的尺度比值几乎完全相同。据此分析,古人在铸制同一号钟体熔模时已经采用了“半永久”型模范,以一范铸数模,重复使用。侯马出土的装配式平面铸钟模范就是确证。可见,当时的人们在熔模生产上已经掌握了现代的统筹方法,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实际效益,出土的钟范很具体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内涵。

第二步,钟模成形:将铸好的钟模放在胎床上弯曲成合瓦状。这也是现代制铅工艺中的常用方法。为防止整形中花纹密布的钟体表面拉裂和内壁压皱,必须在模体内壁加工出大斜度洼沟。从原件来看,合瓦钟体的外圆弧度和内壁曲波线并非规整划一,显然是为了确保钟模两侧端面精确合拢所致,具有人工弯曲的明显特征。

有人认为:“隧是经铸后磨错形成的半圆形沟槽,其磨错量为壁厚的六分之一。”主要作用于调音。这不切实际,仅仅依靠人工用砺石在钟腔(硬度一般为布氏100)狭小的空间内磨错出数道又宽又深的沟槽,其工作量和难度当比“铁杵磨成针”有过之而无不及。钟铸成即定音,至多只能进行微调。倘若音调过于不准,怎么办?《吕氏春秋·仲冬记》载,师旷曰“不调(diào),请更铸之”。

第三步,组装焊接:由于整体钟模是由镴焊组接成形,故金属焊迹在熔模后仍得以保留,反映到成品钟上使其置换成了铜焊遗迹。我们把这种焊迹称为“假铜焊迹”。过去人们每当谈及古代焊接铜器,常据表面现象认为古时已具备有铜焊技术,至于具体如何实施,则道不出所以然来,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谜。现在看来是镴焊所致,大体不谬。

第四步,用青铜刀具进行钟模表面纹饰精加工。

第五步,制成品铸型,漏铅铸钟:在模外糊泥制范,在模腔填泥制芯,经过烘炉熔模并烘型,出炉后浇注,青铜编钟即告成。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经考查曾钟尚不见合范铸缝,因而我们暂且认为曾钟最后铸造采用的是浑铸。

这样生产出来的铸型,制造的产品,理论精度应与铅模别无二致,当可达到曾钟所需的设计要求。因采用的是组合泥范铸制熔模,模上当然也就有铸缝,使用熔模法复制的曾钟证明,钟上复印的块范铸缝历历在目。

同类推荐
  • 大宋起航

    大宋起航

    大宋新立,叛乱四起,群狼环伺,内忧外患。赵匡胤这位行伍出身的帝王,却制定了文治的国策。宋鼻涕的雅号,也许连穿越之神,都难以接受。于是一个倒霉蛋,便跨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这中古大宋。历史的车轮,命运的齿轮,天命的转轮.......等等,许多的轮子,都开始改变了方向。至于会驶向何方,现在连作者都不知道........我们还是一起见证吧!
  • 明末钢铁大王

    明末钢铁大王

    前世造了孽,今生来打铁,背儿拱一拱,肚子撇一撇,大家叫我叫打铁。成延年有个外号叫打铁,也叫作老打。因为他是一名钢铁厂工程师,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外号。名牌大学拥有双学位的他意外来到明末。且看他如何生存,如何发家致富,最后扭转乾坤。历史常使人遗憾,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重新书写,写下一段绝美的篇章。
  • 戏说和珅

    戏说和珅

    和珅这个官,清朝这个场,其实就是个封建官场江湖。和珅那么大个官儿,真的就如清史记载,十天半月就被嘉庆下旨,自缢于狱中了吗?草民造反,也不至于那么快就定罪正法吧,总要审理一下吧。这样惩治贪官的速度,匪夷所思,古今难觅,却毫不现实。新君新天下,更不可能这样,哪怕和珅死一万次都不足惜,也更加要有章有程,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从而警示世人。就把本书当野史看看吧,说多了也不好。如知详情,请细细品味戏说并不一定是戏说,即使是改编也不一定是毫无根据的颠覆之作——《戏说和珅》
  • 我是韩家废物老祖

    我是韩家废物老祖

    很无奈,阴差阳错的回到唐朝成为祖上遗臭万年的老祖宗,怎么办?韩不成告诉自己要用双手改变自己,要用智慧改变未来。虽然我只是废物,但是我能推动历史的齿轮打开大唐不一样的盛世,韩不成握着刚挣回来的一千贡献点,点开脑海中的废物成才系统,犹豫着是换教育后代的三字经,还是换一本……?
  • 大明浪子

    大明浪子

    成化十六年,杨洛枫迈出了镖局的大门,自此无论是府衙还是大牢,皇宫还是江湖,就连大洋彼岸,都留下了他到过的痕迹。
热门推荐
  • 沟通有艺术

    沟通有艺术

    什么是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技巧。戴尔?卡耐基认为人际关系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指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要想取得有效沟通的真经,也不是什么难事。本书以“沟通”为圆心,以各个成功的事例为半径,为广大急于求知的读者阐述了沟通的艺术、方法。它分别从朋友、异性、陌生人、家庭、职场、商场、情感、应酬、办事、社交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沟通的技巧。
  • 末世之最强娇妻

    末世之最强娇妻

    【全文整改中,具体进程可以参考目录标题】一觉醒来,世界末日突然来临。人类和动物被一种未知的病毒感染,有些人因祸得福获得异能,变成了异能者;有些人挨不过病毒的侵蚀,感染成为丧尸。末世前她跳脱混社会,末世后抗刀当大佬,顺便还一起带偏了男朋友。蜀锦:我记着你以前好像是一个冰山冷美男?高岭之花的那种,现在怎么这样了?苏景年:……蜀锦:其实我就是一普通人,我也不想装逼的,大概就是因为你们太弱了趴。众人:……(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蜀锦:其实我真的是个五好青年,祖国教导我们要最老爱幼,要文明,要善良。所以我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好人!众人:……作者取名废,概括废,书名简介和内容极有可能有较大出入。
  • 砂隐之最强技师

    砂隐之最强技师

    新书雾隐之最狂剑士已上传,大家多多支持 少年白石本为普通的一位砂隐村下忍,却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一件特殊道具以及大量零碎记忆片段,不断摸索推演过程中,成功将异世界初始技能高速移动,转化为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忍术,从此少年白石开启一场砂隐村的最强技师之路。本书群号:632892377
  • 带刀穿越大宋

    带刀穿越大宋

    主人公穿越到大宋王朝北宋末年,生存为主线,在大宋、金、夏、契丹等王朝的相互吞噬和腥风血雨中,生存下来。
  • 停服前的荣誉

    停服前的荣誉

    游戏停服的公告已经正式发布,回忆和未来交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春明媚半忧伤

    青春明媚半忧伤

    在她的青春中,遇到了很多极其重要的人,他们在她的人生中留下了或轻或重的足迹,陪她度过了青春中最美好的岁月。有借着男闺蜜的身份默默守候她的蓝颜知己,有以同事名义关心呵护她的亲密搭档,有让她神魂颠倒、遥不可及的男神,还有以她意想不到的方式闯进她生活的学弟。他们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而又是那么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她的青春里,暗恋、等待、追求,崇拜、呵护、依赖、离别、伤害,成为她回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们身上又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故事可能与她有关,也可能没有;故事里的主角是她,是他,也是他们。新学期伊始,所有的故事也都将——拉开帷幕……
  • 史前最后一只恐龙

    史前最后一只恐龙

    枝繁叶茂的亚热带丛林中,一只冠齿兽正在河边从容地喝水,丝毫没有注意到长草丛后面几只中爪兽阴鸷的小眼睛;河流上游,一只成年鳄鱼将整个身体潜入水下,伺机来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然而这场已经准备好的连环杀戮盛宴却因为一只矮暴龙的插手而泡汤了。眼看猎物被这恶霸夺走,中爪兽们只能够无奈地互相舔舔伤痕,继续物色下一个目标;至于那只潜伏的鳄鱼,则早已经吓得逃回了老窝。 这一幕情景发生在新生代,晚于二十一世纪科学家们推测的“白垩纪—第三纪恐龙大灭绝事件”至少一千万年。 作为新生代最后一只恐龙,乔华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 “你能想象出当我知道自己是最后一只恐龙后的那种绝望么?”乔华用爪子轻轻挠着发白的肚皮道,“这就好比重生成了张作霖,结果一问旁边的副官自己在哪儿。尼玛,皇姑屯!”
  • 附体魔王

    附体魔王

    《星纪元》一款被誉为人类第二世界的划时代网游。祁星云进入游戏后,总是会恰逢其时的释放出那么一丢丢,坏坏的一面......
  • 神医邪后

    神医邪后

    前世,她倾尽家族势力扶持情郎登上大宝,却换来兄长枉死,腹中孩儿被害,自己更是被污了名声、一杯毒酒赐死!携恨而来,她誓要改天换地!庶妹要后宫独宠,她便将硝烟引入后宫坐山观虎斗;渣男要吞并四合,她便亡了这东莱国的万里河山!为达目的,她将自己卖给敌国王爷,步步惊心时时谋算,唯独算漏了人心。祸水引,狼烟起,山河永寂。硝烟遍地,有人携起她的手,也驱散了她心中最后一点魔障:换你一笑,覆了天下又如何?打脸爽文,虐渣男,不狗血,略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