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0100000015

第15章

从“我们需要什么?”转为“我们想要什么?”

你想要的一切都唾手可得,它也想要你,但只有行动起来你才能得到它。

——法国现代小说家儒勒·列那尔

我真的需要这份工作;

我真的需要这笔钱,所以我不得不走下去,出卖自己;

我必须这么做,我必须无视任何机会;

我不能拒绝它;

……

熟悉吗?这就是你内心关于需求的对话。这种对话一直不断地交替出现:所有那些你需要做的,所有那些你必须做的。

一年前我们曾辅导过一家公司,他们有个麻烦的员工,叫威利,但他同时也是业绩最好的销售员,公司的顶级摇钱树。这家小公司的老板阿伦总是说:“威利对我的生意影响恶劣——我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处理他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他在赚钱盈利方面的确出色,所以我们需要他。我们不能炒他鱿鱼,因为这样做会让我们赔很多钱,我们真的赔不起那么多钱。”

阿伦认为,他需要威利。但是在所有的职业关系中,“需要”就是一副毒药。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功能错乱,而且以我们的经验来看,这种现象绝不会出现好结果。

最终老板阿伦还是下定了决心:“不,我们不能从需要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要开始从希望的角度运作——不断地问自己,‘我们希望这个公司真正变成什么样子?’”

阿伦艰难地作出了他的决定,将威利开除——在一个公司状态糟糕的时刻!阿伦的流动资金在短期内立刻受到了巨大冲击。但是如今,当回头再看自己曾经作出的决定时,阿伦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终于冲破了“需要”这个心理屏障。自那以后,阿伦再也没有让自己的“需要”主导过他的行为。他本着“希望”的心理来经营公司。不仅如此,后来取代威利的新人在三个月内,就达到了与威利比肩的销售额。

当你总是考虑自己是否需要这个问题时,你的脑子会变得异常脆弱,不堪一击,无法产生任何新奇有趣的好点子。

很多与我们有过合作的小生意人都曾把他们的生意建立在不断满足需求的基础之上。所以他们会因为这些需求而频繁开会:“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我们需要招些什么职位的人呢?”在这些令人生畏的会议结束后,雇员们异常焦虑地穿梭在公司大楼里,尝试去填补所有这些未达成的需要。

这些会议都充斥着“需要”这个词。“既然我们手头有如此紧急的任务,我们需要作多少准备,才能安心?”

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惊恐反应。

这样的行动完全基于回应而不是创造。于是我们会训练、辅导这些公司,帮助他们完成创造财富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满足需要。真正的成功应该是一种创造,而不是疲于应付各种需求。

当我们成功地让某个人或某家小公司的谈话从需要转到希望上面后,他们就能够大步前进了。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将这些个人或公司的习惯性用句从“我们需要什么”转变成了“我们想要什么”。

我们发现,人们越是愿意用语言和画面来描述理想的场景,就能越快地实现它。没有了画面,你的脑子无法帮助你。人类的大脑不能解决模糊不具体的问题,或达到模糊不清的目标。理想的场景应该充满了色彩与画面,就像一幅中国画一般具体直观。

对此深有体悟的财富创造者会这样开始他们的会议:我们希望创造什么?我们希望生产什么?刹那之间,一切都会随之改变。他们从需要的怪圈中解脱出来,先于机会而动。于是,他们获利了。

需要会浪费你宝贵的精力。我们再次引用安·兰德说过的话:美国是第一个用“赚钱”这个词的国家。

其他地区的人提到金钱的时候,总是态度谦卑,处处逢迎,就像这样“它来找你了”“你真走运能得到”“你被赐福了”,好像钱财就是某种自上而下的赏赐。但美国是第一个站出来说“我们要赚点钱”的国家,其中包含的内心力量让美国人彻底明白过来,你可以制造财富,你可以制造经济蓬勃的状态,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某人的赐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美国人能领军全球制造业了。这完全不是个意外。

其他国家普遍认为,有限的财富需要重新分配。同理,世界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试图重新分配那些已经存在的有限财富。而美国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依赖产品的创新和服务,创造出新的财富。而只有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财富才能够在想象中获得成倍的增长,生出更多的钱,无限扩展人类的才能,就像浩瀚的宇宙经历过大爆炸,成为如今的样子一样。

从需要到希望的转变,其实与“大爆炸”理论相同。通过这种转变,你的自身文化都可能被你引爆。比如你可以问:“我们希望我们的会议是什么样子?”而不是:“我们需要讨论什么?”我们想要开会讨论我们的需求和问题,还是更愿意跳出这个怪圈来问,“下一周我们希望生产和创造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如何达到目标呢?”

你越是考虑需求,就会有越多的需求向你涌来。这样,你将会失去内心的平静和坚强。于是,你开始终日忧心忡忡,就像有一个广播台24小时在你耳边不停地唠叨,让你的担忧24小时无法间断。你害怕无法得到你想要的,因为你内心的广播正在通知你:“我需要新员工,我需要顾客,我需要钱,我需要贷款,我需要休息……”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看似无法缓解的压力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这种东奔西跑的状态都是你人为制造出来的,用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这种生活毫无创造、毫无创新,更不存在开开心心地为他人服务的想法。当你终日奔波忙碌试图满足自己的需要时,所有创造财富的机会就会与你擦身而过。

一旦你将思维转到希望的东西上,你就会开始变得富有创造力。之后,你就会开始主导一切!因为你正在做你最想做的事情。当你说自己“希望”拥有更多的顾客,而不是自己“需要”更多的顾客时,就是一种欲望而不再是一种需求了。这会很巧妙地改变你的整个人生。

当你的生命中充斥着各种需求时,还会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一旦某个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你就不会再继续努力了。满足需要的行为就像嗑药上瘾一样,没有需求,就没有行动!相反,你可能还会想:“因为我不是真的需要,所以我不用把它记下来,不用当成自己的行动目标或者努力完成它。因为我不是真的很需要它。”

现在,你已经不再去主动追求目标了,因为你不再需要它了。

当你问自己希望什么时,你的想象空间可以无限扩展,无需被悲惨地束缚在需要和基本生存条件的角落里。如果你每天起床后,坐起来首先问自己的是:“我需要些什么?”你的人生就被限制住了,只能产生一个有限的购物清单,一段看得到尽头的生活。

事实上,有很多人都陷入到了这种“需要”成瘾的生活之中,把金钱与生存画上了等号。“我需要付这个月的房贷,不然我会没房子住,如果没有房子,我会被冻死。这就是我今天需要做的,避免让自己痛苦地死去。”这样循环下去,你感受到快乐了吗?

或许你应该将这种思维转换一下,变成你真正希望的是什么。你就会发现,你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再也不用担心房贷问题。你可能希望还清所有的贷款,不用每月为债务担心。正因为你把它当成一种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所以你就有可能转变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富有创造性地去完全搞定它。

花点时间,去搞清楚你生活中需要和希望之间的差别。然后你就会见识到改变的力量。

比如,有时候你会为某些人去做很美好的事情——送礼物,寄本书,购置几盘CD等等,只是因为你喜欢他——而他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告诉你:“不用这么客气!”而你会回答说:“哦,可是我就是想这么做。”你的行为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

我们建议,你可以这样子练习这种转变思维的方式:坐下来拿张纸,在中间画一条线,把你的需要写在左边。诚实一点,你现在真正需要的到底有多少?

当开始这样练习后,你很快会发现,很多曾经自以为需要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在右边,写上你希望做的事情,然后根据你罗列的“希望项目单”计划自己的行动。你会惊讶地发现,其中有很多项目都实现了,正因为你把它们都写在了纸上。你为自己实现了梦想!因为你真正开始思索,该如何将这些希望的计划变成现实。

同类推荐
  • 狼性生存:人生必知的强势生存之道

    狼性生存:人生必知的强势生存之道

    本书将狼道智慧与个人及企业生存发展现状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狼族驰骋天下、历久不衰的奥秘,并结合现代企业特点总结出一套职场生存经验。
  • 永远不要羡慕别人,你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永远不要羡慕别人,你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那些常常让我们在生活中受到干扰、感到不安的,往往并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模式。不去羡慕别人,你的日子就会变得悠然平静,从容不迫。不去羡慕别人,你才会找到自己的生活,完成你自己的事业,达到你自己的目标,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 青年演讲技能训练

    青年演讲技能训练

    以排山倒海的微笑,用动人心弦的声音、和谐悦耳的语调、优雅自信的风度,去征服听众。正如当年盟军司令蒙哥马利元帅,在诺曼底登陆前对担负突击任务的士兵讲道:“你们在干一件无与论比的伟大事业。世界将通过你们变一番模样,历史将为你们树立一座丰碑,写上:你们是迄今最伟大的军人!这是世界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将要由你们来完成。你们最终将成为英雄回到家里,同你们的亲人团聚。”
  • 工匠精神:卓越员工的十项修炼

    工匠精神:卓越员工的十项修炼

    自古以来,工匠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技艺,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孜孜不倦、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见证着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谱写了人生辉煌的乐章。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本书深入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并进一步剖析了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本书可作为企业员工提升自身修养、培育企业内生动力参考用书。
  • 谨防人生陷阱(人生高起点)

    谨防人生陷阱(人生高起点)

    本书主要从告诫大家如何预防人生陷阱:别让自我优势遮住了双眼,别让空幻欲望夺去了快乐,别让消极情绪毁掉了人生,别让弱者心态扼杀了斗志,不要因迷信运气而迷失了自我,别让生活贫穷禁锢了精神,别让生理缺陷阻挡了追求,别让拖延恶习使自己远离成功,别让挫折失败吓倒了自己。
热门推荐
  • 金芝

    金芝

    桀骜不驯的神秘女杀手金芝穿越到异世,成了大罗帝国第一将军府的独女,而且是一个深陷朝野纠纷的草包大小姐,随时有性命之忧。年迈的爷爷,残疾的叔叔,纨绔的哥哥,数不清的阴谋陷害,阳谋刺杀,这就是金芝女杀手的“新家”。且看金大杀手如何玩转异世红尘,踏出一条属于女子的逆天路!
  • 恶人秘事所

    恶人秘事所

    这是一个名叫恶人秘事所的神奇地方,据说进去的人从未有人出来过……
  •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治疗疾病时,要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学会去体会和重视自身的感受,学会与疾病切磋的方法。尽量地给身体的自愈力提供帮助,而不是一味强求治疗的效果,为机体的自身修复制造麻烦。有时后退一步,换个方法,疾病就在不经意间离你而去。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拿起这本《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吧,读一读。试着把它置于枕边案头,照着书中的提示去做,不久之后,你会发现,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 穿越之重启巅峰

    穿越之重启巅峰

    父母死了,自己成了孤儿,对自己好的也孤儿院长也突发心肌梗塞死掉了,自己喜欢的人也被自己害残…,刘越觉得自己身上有霉运光环,谁和自己亲近,谁就会倒霉!记得小时候有个算命先生说自己天煞孤星的命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 查东山先生年谱

    查东山先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福建省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条例》释义

    《福建省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条例》释义

    《 福建省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条例》本释义主要由序言、释义正文和后记组成。同时,为了便于学习和运用,本书还收录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说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