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3100000017

第17章 平面上的“建筑”(5)

那么,中国画有哪些构图规律呢?

散点透视。透视法是画家在作画时,根据通常的视觉规律把客观物象正确地在画面上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的一种方法。散点透视是近人将中国画的透视处理方法与西方绘画“焦点透视”进行比较后推导而来的。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就像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视点上,把能看到的物象如实地写照下来,视野之外的东西则不在画中。因此,它受到空间和焦点透视原理的限制。而中国画的透视就不同了,它有多个视点和多条视平线,也不受一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创作的需要,将视点进行移动观察,可以将移动中所看到的东西统一组织在一个画面中。有人说“散点透视”不科学,应叫“远近法”,这里权且存疑,不作辨析。

现代中国画理论家王伯敏先生将古代以来的研究实践成果总结归纳为“七观法”:

一步步看,二面面观,三专一看,四推远看,五拉近看,六取移视,七合六远。把观察与表现统一起来,成为一个较完整的体系,而且超出山水画的范畴,其画理适应于中国画的其他分科。

总之,中国画家经过千百年苦心探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透视方法,体现了中国哲学物我交融的理念,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使画家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提高了表现力。它所涵盖的广度空间,远不是焦点透视所能比拟的。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等咫尺千里的画卷,断断是西方绘画不可能有的。

张择端是活动于南北宋之交的画家。青年时代生活在汴梁,徽宗朝进入翰林图画院,善画界画以及人物、市街、舟车、城郭,以《清明上河图》著称于世。

该图是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汴河南岸“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画面从郊区开始,宁静的田野和村落,小路上赶集的乡人和骡马,开始萌发枝芽的树木。穿过一丛苍劲的老树,来到城郊的街道,水波荡漾的汴河出现在画卷上,一切活动都沿汴河展开,有泊船上船工或劳作或悠闲的生活,有逆水行船艄公和纤夫奋力的身影,还有准备过拱桥的木船的紧张热闹,展现了宋代漕运的面貌。过桥往前,穿街入城,来到最热闹的地段,这里车马行人摩肩接踵,酒楼店铺杂陈,画上骑马的官员,坐轿的贵妇,出入酒楼茶馆的豪门子弟以及木匠、铁匠、卖弓者、摊贩、货郎担、卖唱者,神态各异。官府第宅,酒楼茶肆,骡马舟车具体而微……从十字街头再往前去,在一家药铺前,有行人背着包袱向城里走去。画卷到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有人说整幅画卷的结构就像一支乐曲,以轻柔的乐段开始,到虹桥为第一高潮,进入城门到酒楼前为第二高潮。这样起伏跌宕、层层展开,然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这便是得益于画家在构图上釆用的散点透视法,它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将视点平移,逐步展开,连续不断,包容宏大。而在每一点上却充分运用透视之法,近大远小,近疏远密,比例恰当,给人感觉真实、可信,视觉感良好,符合逻辑。没有中国画这独特的散点透视,就不会有这容纳万有的画卷,也不会图画出宋朝的民俗和市井生活,我们将会失去多少珍贵的历史信息呀!

虚实。在画面上,物象是实,空白是虚;黑是实,白是虚;有色是实,无色是虚。虚与实是对立的,可以形成对比;虚与实也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补充。空白或者说虚的利用,是中国画构图的一大特点。离开了虚,实就无法存在,没有了白的形态变化,墨色的形象就无所依托。因此,在中国画中,空白是形象的组成部分,是形象的延续与衍生状态,它不仅与具体物象息息相关,而且衬托了主体,使主体的创造有了极大的主动性。

与西方画家每每将画幅画满、不留一点空白相比,中国的画家十分注意对虚和白的经营。计白当黑,把布白与实处同样对待,以虚为实,以虚显实,以虚求实,通过空白的布置,让虚的空间承担起画面的造型任务。而这些虚处也常常成了体现画家意蕴、情思、灵气的所在,成了启发欣赏者想象,进行审美再创造,具有无限审美价值的所在。

虚实的布置,也是个取舍、典型化的过程。客观世界万象杂陈,而“赏心只取两三枝”,画家选取重点,集中笔墨,而将其余作虚白处理,更有利于对主体的描绘,会收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画中俯拾即是,如八大山人画鱼,齐白石画虾,都不画水,却可以感到鱼、虾是在水里游动的。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面积的空白,使鱼的情态、虾的灵动赫然目前。试想,若是将水纹全然画于纸上,那鱼、虾的墨相便被非主要的笔墨淹没,它的审美趣味要大打折扣了。

马远,宋朝画家,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他的山水画师李唐,下笔严整,画山石用大斧劈皴,并创长斧劈皴,兼用丁头鼠尾笔法,用墨凝重。在构图上,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采用边角式形式,或峭峰直上不见顶,或绝壁直下不显脚,或近山参天,或远山无底,强调空间感,人称“马一角”。

善于运用空白是马远山水画的一大特点,这幅《寒江独钓图》就反映了这一特点。画面正中画一叶孤舟,一老翁正俯身垂钓,舷旁细勾几笔有起有伏的淡淡墨线以示江水,其余四周不着墨迹,空旷无边,空疏寂静,辽阔渺漠,寒意萧然。这种虚白的处理,却有对渔翁的精心刻画作对比和平衡的。马远精细刻画了老翁执竿凝神于一线的动态,非常传神,若没有这传神的“实”,那“虚”就真的虚了,没有意义了。而同时这种虚白还很好地烘托了小舟和老翁的“实”,让欣赏者把目光集中在这“实”上,领略人物刻画的精致和传神。这大片的空白表现水天一色,还开拓了画面的空间,给欣赏者留下自由想象的余地,让人享受想象的美感,感受一种淡远幽深的韵味。

疏密。作画最忌均等,平均排列,不见远近、高下、主次,没有节奏,没有章法。而有疏有密,做到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才能打破均等呆板的局面。追求变化是艺术的普遍规律,疏密就是这一规律在绘画中的表现。

疏密关系是辩证的,是有制约的,不能为密而密,为疏而疏,走向极端,走入死胡同。黄宾虹说:“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透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陈半丁也说“密可走马,疏不通风”。都是指密中要有疏,虽属密但要有走马之疏;疏中要有物、有序,法度谨严,虽疏不漏。这是对疏密关系的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掌握。因此,疏密要互生互补,疏中有密,密中有疏;以疏衬密,密中求疏;以密显疏,疏中求密,才得疏密变化之道,画面才能因之生动美妙。

在画幅中,除物象的疏密排列外,题款钤印也在画家的考虑之列。画家题多少字的款,题在哪里,盖多少枚印章,都不是兴之所至,随意而为,而是根据画幅上构图疏密关系选择的,已融入了构图的组织结构中,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疏密构图、平衡画面的作用。潘天寿先生就曾这样说:“古人绘画中,每有用一件画材或两件画材而作成画幅者,自无排比可言,然而题以款识,钤以印章,排比之意义自在,疏密之对立自生,故谈布置时须知题识印章亦画材也。”这是中国画特有的,西洋画中题款未曾有这等作用。

潘天寿先生这幅《菊竹图轴》的疏密关系就处理得极为精到,此画左密右疏,左边大束菊花浓重稠密,使其成为画眼,并与右边小束菊花边的疏形成对比。而菊花的大密中也有疏,其叶子中间保留的小空白灵动透气,妙不可言。加上野竹、芦苇的穿插、叠压,错落有致,很好地帮助了密,使密中的疏富有变化,无一处雷同。更为独到的是,潘先生把款题在了密处,而不是上部的疏处,从而使密处更密,疏处更疏。这幅画很好地诠释了“密不通风,疏可走马”、“密可走马,疏不通风”的构图法则。没有高深的构图修养、卓特的艺术胆魄,是难以达此境界的。

藏与露。在绘画中,将物象清晰画出,即为露;而作虚化处理,不尽显其形,即为藏。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上,以露为主,以藏为辅。因为绘画的本质特征就是表现,就是要露。但在其内涵上,中国画贵含蓄。藏得好,可以使“无景色处似有景色”,“形不见而意现”,可以让人产生无穷尽之联想,让人觉得意味无穷。藏与露使用得好,藏处含蓄而内敛,变有限为无限,可以将意境拓展到画外,借助想象拓展空间。同时使未藏处更突出,引人注目,画面更灵动而不僵滞迫塞。如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姚最)怎么办呢?就借助藏的手法,画山常借烟云掩映,隐去山间许多景物,使人觉得江山无尽,气象万千,使有限变无限,画面更丰富了,阔大了。正如郭熙所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这一藏,用功不多,却突出了山势的高峻。

但藏和露是辩证的、相对的,只露不藏,虽可以以其视觉张力取其势,但过于直白浅薄,一览无余,缺乏回味;而只藏不露,虽可敛气蓄势,却过于隐晦,不舒展,有小家气之嫌。藏露结合,方可张敛有度,常中有变,耐人寻味,方才是一幅好画。

傅抱石是现代著名画家,他的山水、人物、金石等都有巨大成就。他的山水画深得石涛的清新和灵动,善于创造新奇的意境,结构雄奇,行笔高古,用线飘逸挺秀。关山月也是现代著名画家,他以山水为主,兼画人物、梅花、建筑等,风格多变,不拘于传统的程式。

他们俩合作的最为著名的作品就是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取毛泽东《沁园春》词意,把代表性的四季山水集中、浓缩到一起,表现了祖国河山的雄奇壮美。为表达这宏大的主题、广袤的山水,二位画家很好地运用了藏露之法。画面前部的山峰、松树以露为主,笔墨浓重、厚实、饱满,表现了山峰的嵯峨、坚实、浑厚。从左面中景的山峰到远景的雪山,画家运用了时藏时露的手法,露出者,线条劲实,皴擦有力,给人以崇峻之感;藏之处,烟云缭绕,迷茫一片,似有无尽之物,给人以“苍山如海”的感觉。画的右上部更是完全藏了起来,分不清是山脉原野,还是河流海洋,而是天地一色,其景无限广阔。正是这藏的手法运用得法,才营造了这境界恢弘、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的艺术境界,获得了纳万物于尺幅、集时空于一瞬的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画作好后,毛泽东亲自为画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题款,使该画更有了特殊的价值。

开合。开合也叫分合,是画面物象主次、均衡、节奏变化的一种结构方法。画面上有山水、云霓、树木、花鸟、房舍、路径、舟桥、人物等等,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位置,如何摆布,如何生发展开,如何承接呼应,如何收合聚敛,都要有个总体的安排,有严谨的章法,这样才能表达出画家的思想和感情,才能符合欣赏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才能称得上是好画。这种结构方法,就是开合之法。

这是一种带有全局性的方法,是决定画作气脉走势的十分重要的方法。

开合中要有主次。主次关系是中国绘画艺术形式美的原理之一。主次之间必有开合问题,主有主位,次有次位,主次分明,开合才有序。主次得当,以次辅主,主次相辅相成,开合才有理。以次显主,以主求次,开合中穿插映带,画面结构就会变化无穷。墨法的浓淡也能表示物象的主次,这也是画家表现层次、使墨相生动常用的方法。为主的墨要浓,次的便淡。在画面布置陈设上,也要让墨法符合开合之理法,浓淡有序,层次清晰,开合分明,从而使众多的物质互以为用,井然有序。

开合中要有呼应。开合是变化,呼应是统一;开合是张驰,呼应是制约。开合在画面上制造了矛盾和险势,但一定要让物象互相关联,山与山,树与树,山石、房舍、云水都要互相呼应,在精神内质上要有联系。开合使画面上的物象拥有独立性,呼应则要让它们成为相关联的统一体。大开大合而不离题旨,大聚大散而归于一统,这样画面才和谐而不紊乱,主题鲜明而不松散,才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机制。

同类推荐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难忘的记忆: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口述史

    难忘的记忆: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口述史

    本书收录了国家京剧院75岁以上的10位代表性艺术家的口述回忆:包括张春华(92岁)、吕瑞明(91岁)、江新蓉(89岁)、李世济(83岁)、杜近芳(83岁)、张建民(82岁)、刘秀荣(81岁)、张春孝(81岁)、邹忆青(78岁),涵盖表演、编剧、导演、音乐创作各个方面。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娓娓诉说着前辈们传奇的从艺经历,梳理着国家京剧院六十余年的荣光历史,总结着行内最实用的戏曲理论。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
  • 手艺的思想

    手艺的思想

    《手艺的思想》于2000年初版后,不到一年即再版,于是又有了另外一个封面的重印版,但书的内容没有变化。新书上架不久,即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当时还叫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学术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三周位居前几名。书中文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发表于各大报纸和专业刊物,有的在发表时还曾经引发讨论,在编辑过程中,作者将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并形成作者的“手艺的思想”的思路。每篇文章后面均注明了最初发表的出处,这样读者可以结合发表的年代来整体思索手艺思想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此次修订版删去了几篇现在看来不甚成熟的文章,又增加了若干作者近年来的新作,以期更完整地展现作者思考的脉络。
热门推荐
  • 剑星惊鸿

    剑星惊鸿

    司晨若星(剑星惊鸿),在剑帝被杀之后,经过改造,最后练就剑神,剑仙,剑皇,剑尊,剑邪,剑帝,剑族六大剑界绝学,并得到神天一族的帮助,消灭了得到六种最终神器的异血魔主,和入魔的刀尊,以及麟蟒邪神,蓝血教主,复兴剑界,也恢复了武林秩序……
  • 在没有名字的游戏里打怪升级

    在没有名字的游戏里打怪升级

    意外的来到了游戏世界,成为新人小白?没关系,他有兄弟陪着他打怪升级。获得神器?没有办法,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发现此游戏尚未命名?这不就是等着他来起名的吗。再后来发现自己进入游戏并非意外?那他就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了……悄悄地说:有兄弟,有美女,有逆袭,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没有算了,当我没说
  • 至尊引擎

    至尊引擎

    当上天给你个捷径,你不好好利用,那就是你的问题,而不是天的问题-——这是林杨在宇宙会议上讲的。
  • 至尊农二代

    至尊农二代

    小人物王岭意外得到神秘文明传承!从此过上了自由自在悠闲的生活!大家好!新人新书求各位大佬庇护!我是本文作者——陌身
  • 宠妻无度,总裁太V5

    宠妻无度,总裁太V5

    他是她心中最深的痛,她却是他命中最柔的情!“陆景轩,赶走我,你再也不会遇到比我更爱你的人。”她决绝的转身,从此,他梦里全是她离去的背影。再相遇,她与他四目相对,眼中再无深情。兜兜转转,伤痕累累的心,还能捂热吗?其实,这是个宠文来着,喜欢的亲请看文+收藏!!!
  • 路过此世的机甲行者

    路过此世的机甲行者

    驾驭最狂野的装甲,鏖战最疯狂的星空。DIY最创意的点子,将幻想中的装甲变为现实。旅途一个个真实深邃的世界,只为寻找自己回家的道路。却不料想,在一场场相遇与别离中,早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情谊。这是属于乔阳的史诗!也是诸位即将看到的故事。本文大量玩梗,包括但不限于JOJO梗,骑士梗,奥特梗,游戏梗等,欢迎各位小伙伴前来品鉴。目前大纲世界走向:Warframe,星际争霸,假面骑士wizard……
  • 柠檬

    柠檬

    《柠檬》为与太宰治、中岛敦并称“三神器”的日本作家梶井基次郎的经典小说集,全新收录从未被翻译成中文的数篇作品,共计二十六篇中短篇小说。梶井基次郎的作品以《柠檬》为代表,投射出大正末年以来战争带给每一个人的阴影,如同长年病患心头的阴翳一般,即使一颗小小的柠檬也像是混沌世界里清新而光明的希望。他擅长以象征的手法及病态的幻想构织出病者忧郁的世界及理想,三岛由纪夫等作家都曾表明受其影响。
  • Loyal to the Sky: Notes from an Activist

    Loyal to the Sky: Notes from an Activist

    Activist and journalist Marisa Handler takes us on a fascinating journey—from her childhood home in apartheid South Africa to Israel, India, Nepal, Ecuador, Peru, and all over the United States—to offer a rare and revealing glimpse inside the global justice movement.
  • 惊世第一魅妃:巅峰元素师

    惊世第一魅妃:巅峰元素师

    洛清瑶,贵为天命贵女,为守护家族陨落,重生成废物邪眸少女!什么,天命魔体,妖眸祸世,本小姐阴你终身难忘!什么,阳寿已尽,天生煞星!本小姐先送你上路!这一世她必遮掩绝世风华,做个彻彻底底的恶女!又有谁知晓,诡异的双眸逆天改命,融合万物元素,天下万兽臣服于她!她曾以为她绝情绝爱,却不想被腹黑男缠住,“小清清,你抚摸了我的身,看了我洁白的肌肤……”“师兄,你发誓过绝不娶我!”“嫁给我,或者昭告天下,你怀了我的孩子!”某女嘴角抽搐,“滚——本小姐何时怀了你的孩子!”
  • 分裂的村庄

    分裂的村庄

    老霍站在房顶,俯视全村,脖子抻成了长颈鹿,脑袋转成了小蜗牛,心里“噼哩啪啦”地打着小算盘。其实,老霍犯不着笨手笨脚地爬上房,也无需抻长脖子到处瞅。他半辈子没离开过村子,当了十几年的村长,哪家啥样,玻璃一样透明。谁家的门锁啥牌子,谁家的水缸摆在哪儿,谁家的孩崽子长了几颗牙,谁家的老爷们儿犯了几回痔疮,他都能如数家珍。甚至谁家的老娘们儿来了红,也瞒不住他,更别说是谁家添个电视机,买个宠物狗,卖出几斤粮了,不消半个时辰,准能传进他的顺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