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200000008

第8章 投身官场——40年荣辱与共(3)

李鸿章到上海后,曾国荃一再向李鸿章催促粮饷,弄得李鸿章很烦。再加上在几次调用人才的事情上,和曾国藩兄弟意见不一致,李鸿章和他们闹的不是很愉快。有这样几桩事情压着底儿,可急坏了向来好大喜功的曾国荃。一方面,他担心李鸿章来攻天京,会和自己抢功,这是他不能允许的;另一方面,他也清楚现在淮军的力量已经今非昔比,可能会很快收复天京。这样一来,自己这两年多的苦战不就白费了吗?殊不知,这时的李鸿章并不想因此得罪曾氏兄弟。于是,李鸿章就装起病来,在苏州、常州按兵不动,写信催促曾国荃快点行动。并说,自己准备掉头南下去攻打浙江。结果这又惹恼了闽浙总督左宗棠。左宗棠认为李鸿章是有意越境和自己抢功,这样,左、李二人之间又产生了矛盾。

李鸿章实在抵抗不住清政府的再三催促,于是写信给清政府报告自己的攻城日期,然后告诉曾国藩让他们早些行动,自己继续观望。李鸿章手下的将领不知道他的心思,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大将刘铭传对李鸿章说,我们淮军的大炮只要一开,不到三五天就一定能将天京拿下!

1864年7月19日,就在李鸿章出兵的前一天,曾国荃部用地道埋炸药,轰塌了城墙,一举攻克天京。曾国荃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首功”。事后,曾国藩拉着李鸿章的手说:我弟弟的面子,是靠你给保住的,我们得谢谢你。

李鸿章虽然没有会攻天京,但却对湘军攻陷天京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清政府“论功行赏”晋封李鸿章为一等毅伯爵,并赏戴双眼花翎。至此,李鸿章从一个怀才不遇的儒生,一个手中无兵无权的幕僚,踏着太平天国将士的鲜血,最终挤进了清王朝封建统治集团的核心,成为一个令朝野刮目相看的重要人物。

由此看出,李鸿章做事很有原则,他不愿意为了争夺眼前的小利益,就去破坏已经存在的某种秩序或者关系,这也显示出了他的高瞻远瞩和大将气度。就这样,曾经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终于被清政府镇压。然而,“内患”却远没有消除。南方的太平军余部,北方的捻军,还有西北的少数民族起义还在继续活动着。

师夷长技以“治反贼”

还是在安庆的时候,李鸿章就开始接触外国人的洋枪洋炮,还有那些威力无比的远洋战舰与船队。到达上海之后,李鸿章不无惊异地发现,堂堂大清上海的防卫力量,竟是由英国人、印度人、法国人组成的三千人的洋人军队。这支军队是由上海商人和绅士出钱养着的外国雇佣军。该军1860年正式组建,由美国人华尔出任指挥。1862年,被清政府命名为“常胜军”。这个华尔,后来还娶了杨坊的女儿,加入了中国籍。

“常胜军”的武器都是西式的来复枪和榴弹炮,李鸿章看着这些硬邦邦、冷冰冰的“利器”,不禁惊叹它们的神奇力量,并逐渐对这些“利器”产生了极其热烈的向往。为此,他还化妆成百姓,亲自到上海的外国军舰上参观。李鸿章在文章中写道:我观察我们中华民族和外国人的种种,包括历史、制度和文字等等方面,外国人唯一比我们强的就是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果我们中国人将来也有自己的先进武器,那我们就再也不用害怕外国人了。

由华尔所率领的“常胜军”连连挫败雄风依旧的太平军这一事实,使李鸿章深深地感受到了洋枪洋炮的巨大威慑力,同时也不得不生出空前的危机感。李鸿章明确提出:大清现在的大患是太平军,将来更长久的大患必是洋人无疑。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军队不能依靠洋人,一定要“自强”,而最初的自强之道,就是所谓“讲求洋器”。

在李鸿章着手以“洋器”装备淮军时,首先遭到曾国藩的反对。曾国藩一向认为,用兵在人不在器,而且怀疑洋枪洋炮的作用是否有李鸿章说得那么厉害。李鸿章不便强烈回驳自己的恩师和统帅,只是在回信中委婉地表示,我是想学习洋人的一点儿“密法”,希望能增强淮军的战斗力。

在1862年5月给曾国藩的信中,李鸿章谈到世界历史说,以前俄罗斯和日本因为不知道大炮的厉害,所以国力日益衰退,自从他们从英法学到武器的制造术后,便逐渐能和英法比高下。除此之外,李鸿章日益感到淮军势单力薄。他考虑到从老家招兵不方便,所以除了在当地招募了一些新兵之外,把淮军主要来源放在改良以前的防军上。他还收编了一大批太平军的人马,用以扩大和充实淮军力量,而且收编的降军力量远远超过改编的防军。这是李鸿章有意采取“以毒攻毒”之策。

此时李鸿章还开始组建自己的水师。最早的淮军水师起建于安庆时期,那时候有五只大船。到达上海之后,李鸿章改编了上海旧的水师防军和苏嘉地区的部分船队,还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力量。他还统率着淮阳水师和太湖水师。这样,李鸿章的淮军便达到了水军4万人,陆军7万人的规模。

最初李鸿章训练淮军,基本上也是按照以前训练湘军的那一套办法,特别是每天要带领士兵唱“爱民歌”,这都是曾国藩的创意。湘军虽然拥有洋枪洋炮,但是很少使用。李鸿章则请洋军官进入淮军大营,帮助实际操练,让士兵学习洋枪洋炮的使用方法。从此以后,淮军这支湘军中最早的分支部队,开始和湘军有了诸多的差别。李鸿章就率领着这样一支队伍,开始了对太平军更猛烈的进攻和更疯狂的剿杀。

北洋水师粉墨登场

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清朝政府在英国侵略军的舰炮威逼下,接受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清朝军队在鸦片战争中的屡次失败和《南京条约》的严酷现实,促使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睁开双眼,开始观察外面的世界。

抗英名臣林则徐和思想家魏源大胆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要学习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并初次提出了创建近代海军的草案。1856至1860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海军舰队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无人之境,清政府在又一次的“创巨痛深”的危局中,开始着手兴办近代海军海防,但很快就因受到挫折而止步不前。

此一时期,我们的东邻日本,正是“明治维新”之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逐渐发达强大起来的时期。当李鸿章还在江苏的时候,日本就多次派员到淮军军营考察学习,李鸿章也曾受到日本积极学习西方军事的启发,发展洋务。同时,他又随时关注着日本的不断强大,感到日本对于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中国应该提高警惕。明治政权在不断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同时,开始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对中国、朝鲜、琉球等国虎视眈眈。同治九年(1870年),羽翼尚未丰满的日本看到列强纷纷在中国谋取利益,便派外务大臣柳原前光到中国来试探,李鸿章接见了这位外交使臣。

柳原前光只是试探性地提出请求两国友好通商,李鸿章这时的心思是,中国近年来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是与日本建立合作关系,就可以联手对付西方侵略者。

柳原前光回去之后,日本政府又派代表来中国与清政府谈判,但是并没有像李鸿章想象的那么简单,日本提出要求中国给予片面最惠国待遇,在中国内地通商,与西方诸国一体利益均沾。李鸿章一看日本如此狂妄,气不打一处来,他坚决不理会日本的要求。这时的日本虽然野心勃勃,但是毕竟羽毛未丰,没有实力对中国施加武力。最后双方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除了在指定通商口岸贸易之外,还规定双方不得侵犯“邦土”,遇有外敌侵略应该互相帮助。这一条约基本是按照李鸿章的设想签订的,打破了日本染指中国的幻想,还在表面上建立了中日联合的东方阵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御西方侵略。

不过日本政府对此非常不满,随后又派柳原前光来找李鸿章交涉,要求改签条约,谋求更多的利益。李鸿章大为光火,将柳原大骂一顿,柳原见无隙可乘,只得灰溜溜地跑回国。但是日本并不甘心,暗地里伺机另找突破口。

机会终于来了,同治十一年(1872年)底,有琉球船只因遇飓风漂到台湾,被台湾高山族误杀船民50多人。第二年初,日本小田县四人漂到台湾,也因被误认为是外敌入侵而被岛民所杀。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台湾则是中国的领土,本来与日本无关,但日本却趁机要挟中国,企图进占台湾。

日本政府派柳原来中国换约,柳原知道李鸿章的态度强硬,所以他没有与李鸿章接触,而是直接跑到总理衙门指责台湾岛民杀害琉球船民,并声称琉球不是中国的藩属国,而是日本领土,并要求中国严惩台湾凶手。柳原的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了总理衙门的驳斥。日本见无理要求没有奏效,就开始寻求武力解决。一年后,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悍然出兵占领了台湾的东部琅娇。

英国驻华公使见美国帮助日本独自插手侵略中国,大为不满,一方面提出抗议,一方面将这一消息告知清政府。清政府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派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率军万人前往台湾弹压,并带淮军刘铭传及船政监督法国人日意格协助。

日本此时并无实力与中国正面交战,于是又派柳原前光与清政府谈判,企图通过外交手段获取利益。他们除了要求所谓惩凶之外,还索要军费白银200万两。结果又被李鸿章一顿臭骂,柳原灰溜溜跑回日本。

日本派内务卿大久保利通继续与李鸿章谈判,此时清政府与李鸿章也想尽快和平解决,加上西方列强为各自的利益也出面调停,最后双方签订了《北京专条》:日本从台湾撤兵,中国承认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给日本抚恤银50万两。

《北京专条》的签订,除了让日本试探到了清政府的底细之外,还给日本吞并琉球留下了隐患。因为条款当中,清政府并没有明确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而是承认了日本的“保民义举”,同时也使得列强更加感到清政府的无能。

1874年,日本寻找借口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议告终而未开启更大战端,却在中国朝野上下引起更强烈的震动。由此,在内部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海防大讨论”。1874年11月,总理衙门的文件中强调了海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办法。请沿海各省的督抚和将军进行讨论。

此时身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呈交了洋洋万言的《筹议海防折》,陈述了海军海防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要求大举兴办近代化的海军海防。李鸿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严酷形势: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万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还痛切指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是在于国家之实力:“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等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他又指出历史时机的紧迫性——“正值海防吃紧之际,不特为外人所窃笑,且机会一失,中国永无购铁甲之日,即永无自强日!”

李鸿章在奏折中还阐述了关于海防的具体实施办法。提出中国应以陆军为主,海军设立南洋、东洋、北洋三支水师。左宗棠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现在大清国应该实施“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意见。他认为,如果设立三支水师,那么将导致领导的不统一,三支水师会各自为政。他建议,海军应该统一领导。

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分歧在于,李鸿章认为西北塞防可有可无,甚至可牺牲新疆作为代价。而左宗棠认为西北边疆十分重要,塞防不固,则西北屏障尽失。当时清政府面对的局势是沙俄侵占伊犁,阿古柏占据新疆,收复新疆迫在眉睫。1874年底,同治帝病死,光绪帝继位,慈禧再次垂帘听政。次年,海防讨论进入了廷议阶段。以奕为首的总理衙门既没有采纳李鸿章的意见,也没有赞同全力注重西征的主张,最后作出“海防”、“塞防”并重的方针。令李鸿章负责海防,令左宗棠去负责“塞防”问题。

左宗棠在稍后的奏折中,看似支持朝廷意见,实际是主张全力西征。在他看来,海防没有现实的危险,“窃维泰西诸国之协以谋我也,其志专在通商取利,非必别有奸媒……商贾计日求赢,知败约必碍生计也,非甚不得已,何敢辄发难端。自轮船开办,彼挟以傲我者,我亦能之;而我又博心抑志,方广求善事利器益为之备;谓彼犹狡焉思启,顾而他之,似亦非事理所有。”显然,左宗棠认为西方各国无意侵犯,而中国已有足够的准备,海防不足为虑。言外之意就是应该全力西征。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罗斯福:轮椅上的总统

    罗斯福:轮椅上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罗斯福(轮椅上的总统)》介绍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被学者评为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与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方正人生:王选传

    方正人生:王选传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 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

    威廉·曼彻斯特在《洛克菲勒家族》中描绘了一幅多彩的图画,展现了家族四代人的生活,从在北达科他州兜售药品的“草药医生”大个子比尔·洛克菲勒,内向冷酷、沉默寡言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到扭转家族声誉的腼腆、热情、博爱的小洛克菲勒及活泼开朗、极具说服力的纳尔逊·洛克菲勒……他们已经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并将继续创造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轻爷你有毒

    重生之轻爷你有毒

    所有人都知道,唐轻是尊煞神,谁都不敢惹的煞神!表面嘻嘻哈哈,内里笑里藏刀。她弑父弑母,弑兄弑妹。以雷霆手段继承唐家,令人胆寒!然而,她死了。死时,世人欢呼!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唐轻重生了,重生到了一个普通高中生身上。受人耻辱的私生女?懦弱阴沉的受气包?学渣中的战斗机?唐轻玩味一笑,摩拳擦掌笑得一脸兴奋,“这是要搞事情啊~”
  • 驸马为妃,王爷太腹黑

    驸马为妃,王爷太腹黑

    “顾天心!本公主警告你!不准丢人现眼不准拈花惹草不准喜欢我!”顾天心连连点头:“不敢不敢,公主尽管放心。”一场穿越,她,顾天心,只想做个梦寐以求的米虫,好吃好喝好玩。本以为公主府下好乘凉,却不想前有狼来后有虎,横祸一桩又一桩。为帮公主追男人,她舍身入皇宫,坐镇太学院,管教小皇帝。却不想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惹上冰山男,山穷水尽甩不掉。“摄政王,您老政务繁忙,才华横溢,就别再来太学院听课了好吗?”“事关皇上的学习进步,本王必须监督,这是国事,顾夫子想干涉?”“摄政王,玲珑公主对你情深似海,廖家小姐对你倾慕有加,你……”“众所周知,本王身患隐疾,不能祸害他人,驸马多开解本王便好。”顾天心满头黑线,她不过牵线搭桥人,怎么反倒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婚前篇】某夜大雨磅礴,摄政王正好路过,不便赶路,留宿公主府。“楚哥哥,客房已经收拾好了,热水也备好了,楚哥哥……”摄政王大手一挥:“本王还要和驸马喝酒,公主困了就去客房睡吧。”公主大喜,飞奔而去。顾天心酒意朦胧,公主去客房睡,摄政王睡哪里呢?她又睡哪里呢?第二天,顾天心大惊失色的爬起:“摄政王,我不是故意睡你的!”卧槽!是谁说摄政王不能人道的?!从此,摄政王时常夜宿公主府,或频繁召驸马商议国事,彻夜长谈。【婚后篇】“报告王爷!王妃又去赌馆了!”“随她。”他的王妃只赢不输。“报告王爷!安小侯爷也跟着王妃去了!”“随她。”他的王妃,他放心。“报告王爷,王妃用自己做赌注,赌了南苍国皇上三座城!”“……”下一刻,赌馆被围:“摄政王有令,此馆涉嫌通敌叛国,即刻查封!”“……”书房内,楚盛煌瞄着某国地形图,冷笑:“南宫御,本王的女人你也敢赌,你的南苍国是不想要了吧?”
  • 名门宠婚

    名门宠婚

    被人诬陷害死父亲,被人关进精神病院。陆凉时跳下茫茫大海,九死一生,归来时与虎谋皮。
  • 姬家主在线洗白

    姬家主在线洗白

    “你听说了吗?姬家那位出事了!话说那日一人约战于她,那位却以半神之能落败于人,甚至走火入魔,要不是姬家人赶来草草收场,简直简直!”“呵,那姬疏妄也是罪有应得,她本就作恶多端,死不足惜!”“你小点声,你不想活了吗?姬老家主说了彻查此事,凡是有关系的人绝不放过。你这么大声是巴不得被揪出去连坐嘛!”“呵,我怕他……”话到一半,他看着眼前忽然站在自己面前的人,皱了皱眉,“这位仙友……”“啊——杀人啦!”本来热闹的街道一下子乱作一团,路人纷纷退开,被围在正中的男人一身红衣,面容俊美非凡,眼神却空洞无依,面上更是冷肃漠然。他的唇一翕一阖,只念出两字:“闭嘴!”别人眼中的姬家主:风流放荡,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姬家主表示:最近又出了什么关于本家主的话本呀?……哎咦,本家主怎么会喜欢上这样的男人?如此小女儿家作态当真是本家主?本家主真的有那么饥渴吗?注:一句话概括全文:是谁杀了本家主?【死过一次大彻大悟打算好好活的大小姐】X【又甜又咸精分别扭大佬】女主就是大小姐脾气,不喜误入。本文开更之后保证日更,除非重大变故。作者打滚求收藏~求推荐~
  • 杨红老师

    杨红老师

    杨红老师是市里的语文名师。她是特级教师,省级模范,又是全国的金钥匙奖获得者。从教几十年来,她不仅讲课效果令同行们称赞,学识让学生们折服,更主要的是她把育人放在首位,自己身体力行,在学生们面前树起一个做人的好榜样。学生们打心眼里喜欢她,她也打心眼里爱学生。家长们总是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孩子往她的班里送。如今,市里有的家庭,祖孙三代,都曾经是她的学生,逢年过节,三辈人厮跟着一块儿到家里来看望她。这样的景况,实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杨红老师每每忆及此事,不由心花怒放,一夜不睡觉,备罢课,接连着又去批改作文,她也不觉得腰酸背疼。
  •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孤独,一个人的狂欢

    孤独,一个人的狂欢

    本书精选收录了尼采、黑塞、梭罗、歌德、卡夫卡、叔本华、泰戈尔等二十六位东西传世名家的“孤独”之作。选文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文风斑斓绚烂,或简洁洗练,或晦涩怪诞,或朴实随性,或铿锵激昂。在这里,孤独是求而不得,是永失所爱,是身处异乡,是卸下伪装;形形色色的孤独,既可怕,又可敬,既可憎,又可亲。每一种,皆源自作者独特的视野;字里行间,尽显数世纪理想知识分子对“独”的无畏探求和对“我”的不朽应答。
  • 漳州府志选录

    漳州府志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连环爱情

    连环爱情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女人,很多时候这是男人不愿提及的过往。只是希望她永远的幸福下去,永远的快乐下去。我们都小心翼翼,不去触碰,仅此而已。
  • 金丝雀变凤凰

    金丝雀变凤凰

    何为金丝雀?就是指拥有华贵的外表天籁的嗓音有着最舒适富贵的家庭却没有属于自自由。何为凤凰?受世人景仰膜拜的神鸟无拘无束代表着广大与幸福提倡自由拥有快乐。故事的主人公乌瑞亚本事神界的一名天神因为在凡间屡立功劳被玉皇大帝赐封为“立地耀天神”。但是后来乌瑞亚因为被其他的天神所欺骗以至于贪赃枉法被玉皇大帝下令斩立决。昔年乌瑞亚在凡间拯救了很多凡人的生命,因此施法将乌瑞亚的灵魂化为一只金丝雀转世到了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