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200000002

第2章 初试牛刀——刀笔小吏展露头角(1)

第一、豪门出贵子

每个人的家族都有其历史渊源,名人的家族背景更是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越是名人,其家族背景可能越显赫、离奇。本书的主人公李鸿章家的背景便是如此,他降临到人间的那天是“财神”的生日,他的父亲原是司法官,他们家发端于一口传说具有神奇魔力的熊砖井……

“财神”捎到人间的神童

按照传统习俗,过了阴历年初一,初五便是新春里最重要的日子,因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人们一年的财运似乎都是由“财神”决定的。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公历1823年2月15日,正当人们忙着置酒席、接“财神”、欢庆“财神”生日的时候,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现属肥东县)李氏宗族更是欢声笑语,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因为又有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这位在“财神”诞辰降临人世的婴儿,就是后来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煊赫一时的李鸿章。

李鸿章先世本姓许,自江右湖口迁至合肥。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在美丽富饶的巢湖北岸,属于巢湖盆地,土地广沃,溏水停注,旱涝保收,“民物殷富,俗尚勤俭而崇节义”。

李鸿章八世祖许迎溪与同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心庄无子,请求收养迎溪次子慎所为嗣,迎溪欣然应允,慎所的子孙便改袭了李姓。因而李门祖规为:“许李二姓不准通婚,而与族外之李姓通婚则不禁止。”跟中国一般传统的中上农民家庭差不多,李氏世代以“耕读”为业。

李鸿章的高祖父李士俊,由于“处家恭俭”,从最初“清贫无田”发展到后来拥有200余亩土地。但因李家有钱无势,缺少政治靠山,所以时常受到人家欺凌。

李鸿章的曾祖父李椿,字凤益,处事“不畏强御,申辩得直”,从而逐渐改变了李家受人欺凌的状况。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在两次参加省里组织的举人考试不中后,退居乡间课率子孙耕读,足迹不出家乡几乎达50年之久。李殿华虽然凭借祖先余荫,继承了一部分土地财产,但因李氏宗族繁衍众多,家大业却不算大,所以他能够分得的财产为数不多。所以在现存文献中,往往有殿华役使佃户、雇工和家境贫困的似相抵牾的记载。其子追忆说:“凡田亩近坟冢,春耕(其父)必督佃户雇工坟旁多留隙地,无主者亦培土于其冢,使无倾塌。”殿华可能是个小地主,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小地主家庭是典型的所谓“耕读之家”。

李殿华生有四子,依次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但李殿华坚持“耕读”之家的根本,一刻也不放松对子弟的督教课读。

李文安即是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字式和,号玉泉,生于1802年。李文安启蒙后,与其兄一同由李殿华亲自督课,每当作文写成之后,李殿华必先加以详细审阅,指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李文安少时多病,天资“中下”,所以李殿华让他随长兄李文煜读书。在长兄的严格督教之下,李文安专心攻读,初步奠定了做学问的根基。

李文安自号愚荃,为人“刚方厚重”“事亲至孝”,对子女影响颇深,造就出“一门两代三进士”的辉煌家景,即李文安自己、长子李瀚章和次子李鸿章。自1822年起,李文安一面继续刻苦攻读,一面设馆授徒。

从1825年开始,数次参加江南乡试,多次名落孙山后,终于在1834年考中举人,4年后又成了戊戌科进士,朝考入选,分发刑部任职,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瀚章本名章锐,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生于1821年(道光元年),文安说他“性本敦笃”,“幼弥精勤”。因父亲在京任职,他作为长子挑起家庭重担,侍奉祖父,照顾弟妹。他既“百口荷一身”,“日日役米薪”;又秉持庭训,专攻举业。他虽然“斐流自成章,所富在多文”,怎奈科场不顺,乡试受挫。1848年文安还赋诗寄情说:“愿即策远志,捷足出风尘。”不料,第二年即获得拔贡,朝考一等,以知县分发湖南。据说,湖广总督裕泰一见李瀚章,“奇之,曰:‘他日继吾位业必李令也。’”因理财能力突出,被曾国藩提拔负责湘军粮台事务,渐至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李鸿章初创淮军时,李瀚章为其在香港代购洋枪3000支。李鸿章北上“剿捻”及镇压陕甘回民起事时,李瀚章又多方为他筹措军饷。李瀚章可以说是李鸿章最重要的政治奥援。

鹤章排行第三,本名章谈,号季荃,1825年(道光五年)生。凛贡生出身。据说他“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不群”,博通经史,有意在科举仕途上与两位兄长一比高低。然而,他志大才疏,屡应乡试不第。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抱着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放弃举业,专心“研摩经世致用之学,锐意奋于功名。”他通过举办团练镇压农民起义的途径,终于挤进了清朝统治阶级行列。李鹤章自己虽仕途上不得志,但他的三子李经羲却成为清末民初政坛上的翘楚人物。辛亥革命时,李经羲任云贵总督。民国初年,李经羲、徐世昌、赵尔巽(xùn)、张謇(jiǎn)四人成为清朝遗老的代表,时称“嵩山四友”;“府院之争”时曾任国务总理。

蕴章排行第四,本名章钧,号和荃,1829年(道光九年)生。因单眼失明一直留在家乡。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蕴章主持撰成《续修庐州府志》,计有正编一百卷、补遗一卷。据说,他“性孝友”,能够“先意承志”,深得双亲的欢心。他“以残废之身”留在家中,照料一切,免除了做官在外的兄弟们的内顾之忧。当然,他因“好谈经世务善理财”,也曾外出做过瀚章、鸿章的帮手。

凤章排行第五,本名章铨,号稚荃,资质中人,个性倔强,落笔潦草,曾随其父入京读书,弱冠南旋应试不果。他“究心于经世有用之书”,帮助其父办过团练,总理过霆军营务,还在江南制造总局做过事。他后来“乞假引退,侨居芜湖”,专心经营土地、商业和高利贷事业,成为鸿章兄弟中的首富。

昭庆排行第六,本名章钊,号幼荃,1835年(道光十五年)生,比李鸿章小12岁,自幼聪颖过人。监生出身。据说,他“少通经史,博学能文,持躬端正,文字得雄直气”,但在科举仕途上却不甚得意,只好花钱买了个员外郎头衔,以求进身。他后因投靠曾国藩,讲求兵法,驰逐军旅,才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曾国藩督师“剿捻”时,曾对李鸿章道:“捻匪非淮勇不能剿灭,淮勇非君家不能督率。”因此曾国藩特意提拔李昭庆,令其负责济南运河防务。然而,昭庆不堪军旅之苦,竟私自溜回家去。李昭庆仕途不畅,39岁便郁郁而终。

李鸿章本名章铜,父亲后改其名为鸿章,意在希望他成人后能“鸿图大展,文章经国”。李鸿章没有辜负父亲的殷殷期望,21岁考中举人,24岁中了进士,成为当时安徽最年轻的翰林。

李鸿章先后有三房妻室。李鸿章启蒙老师周菊初的侄孙女周氏是其原配,比李鸿章大两岁。俩人在李鸿章进京赶考前完婚。李鸿章考中进士后,两人天各一方,鸿雁传书。李鸿章在京任职时,周氏则待在安徽老家。周氏于1861年在南昌湘军大营病故。原配周氏病故后,赵小莲成了李鸿章的继室夫人。这位继室夫人的家世显赫,四代人均有高中进士者。赵小莲祖父赵文楷是嘉庆元年的状元,曾任册封琉球国王正使。其父赵畇是道光朝进士,做过咸丰帝的陪读。哥哥赵继元为同治朝进士,侄子赵曾重是光绪朝进士。周氏夫人病故后一年,李鸿章实授江苏巡抚,不久与24岁的赵小莲结为伉俪。此外,李鸿章50岁时还纳一比他小30余岁的莫姓女子为妾。赵小莲死后,莫氏被扶正,被诰封为一品夫人。

总之,李鸿章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家庭经济状况、政治地位、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都在其身上留下了深深印记,就连他在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上也深深打上了家庭的烙印。这种特定的家庭环境和条件,推动着青少年时代的李鸿章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传统的封建士大夫人生模式迈出一步又一步,并对他终生处世为人、服官治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也决定了他的基本人生志趣和归宿。

一口“神井”旺了门庭的风水

在中国,几乎每个名人的发家都与神话故事有关,以此来衬托他与别人的不同。李鸿章的发迹也有着这样的传说。据说,李家最初的发家得助于一口神奇的井,这口井在合肥市以东三十里。现在从合肥市中心乘中巴向东走,大约一个多小时,就会来到一个过去叫肥东县磨店乡的地方。这个地方论实际规模,似乎算不上个镇,顶多是个集市,现在虽已划入市区,但“开发”还远远没有跟上,举目望去,仍是农田和村舍居多,脚底下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空气中弥漫着农村常有的稻草和牛粪的混合味道。集市的北部有个不大的,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现在叫祠堂郢村。

这个村庄就是本书主人公李鸿章的老家,因为李鸿章在清朝的官衔,所以早在一百多年前,这个村庄就是个了不得的地方。村里不仅有李家老宅、李家池塘、李家的拴马桩,村外还有大面积的李家的坟冢和护坟田。转眼一百年过去了,这个家族的高墙深院和荣华富贵,也伴着远去的岁月,早已烟消云散了……现在唯一还“值钱”、还时常被提起的,就是村头路边的那口古井。

说起这口井,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这是当时明朝一位姓熊的地方官员带人挖掘的,所以史称熊砖井。无论是明清时代的肥东地方志,还是李氏家族的碑刻文献,都有记载。这样一口井,若是在大城市,恐怕早就被罩上了铁丝网,旁边竖了牌子,要想一照芳影还得收费也说不定。可这是在乡间,凡事似乎都打了折扣,没人来保护它,没人竖牌子,每天早晨晚上,村民们仍来挑水做饭,它的使用价值和别的水井没什么两样。

这口井在人们眼里,跟其他井的用途虽然没有区别,但是据说这口井有着非凡的法力,能给人以福音。正因如此,当年就有一个官员,为求保佑,特意从井栏上敲下一块石头,回去刻了官印,所以现在看到的熊砖井,的确有一处豁口特别大。至于那个官员后来有没有高升,不得而知。但在这井旁边生活了多少代的李家,最后倒是真的发家了。

李家人认定这口熊砖井有法力,所以他们活着的时候依井而居,死了之后就绕井而葬。他们中有的人在外闯荡了若干年后,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又回到了这里。还有些人即便活着的时候并不住在井边,但死后也葬到了井边!

李家的三世祖就葬在熊砖井以西的大老坟,是片离熊砖井仅半里地的松树林;四世祖也葬在大老坟;五世祖葬在熊砖井附近的小老坟,离井只有一里路;六世祖李殿华即李鸿章的祖父,葬在熊砖井以北的枣树林,李家人称之为井上坟;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葬得也不远,离井数里路。到了李鸿章要入土为安的时候,他葬得虽远一点,但也没出肥东,在从熊砖井到合肥市的大路边上,离城十五里,地名叫大兴集。在这前后,他的兄弟、儿子,以及侄子、侄孙许多人都回到这里长眠,只有李鸿章的大儿子李经方这个驻英公使、“海派”人物,葬入上海的万国

公墓。

李家人就是从这儿走出安徽,走向华北、华东、华南和沿海一线,进而走向世界的。

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回来。二百年间,天翻地覆,物是人非,后代早已散居在世界各地,除了中国大陆,还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澳洲、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安居乐业,和他们的老祖宗一样,从事“洋务”的居多,干文教事业的也不少,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讲起安徽合肥,只要说是姓李,他们就会掰着手指头“文章经国,家道永昌……”地计算一番,然后判定你是哪一房,是不是他们老李家的嫡系。年纪大的,还会提起“熊砖井”。这口熊砖井,现仍蹲在那个原先的地方,蹲在那个无数李家人走向新天地时的村口路边。过去是这个姿势,现在仍是这个姿势,远远的,用它那残缺的井栏,切割着乡间的风景。它已伤痕累累,最深的绳沟已能伸进一只成人的手……每天,仍向村民们奉献着清清涟漪。第一个背井离乡去闯天下的李家人,就是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他是李家“文章经国,家道永昌”八代人中的第一代人。

当过司法官的严厉家父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个心地善良的司法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诗人。

李文安时的李家,还是“家风寒素”、半耕半读的境况。李文安曾做塾师,一边谋生,一边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道光十四年,他在江南乡试中举,为第96名,接着又在四年后进京参加会试,中了第112名进士。报子到家中来报喜,她的夫人一点儿也不相信,仍旧耕着田地。文安高中进士,使他的家庭由“力田习武”转变为当地“望族”。李文安当上户部主事,已俨然一个朝廷大员,成为许氏改为李姓之后做官的首人。

李文安在刑部为官多年,尽忠职守,非常认真。据说每逢断案,他都会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查出案情的真相绝不罢休。为此,常要与人“庭诤面折”,被人称为“包公再世”,但他也因为刚毅的脾气,常常得罪上司。后来,他管理牢狱时,同样严守规章,禁止狱卒虐待囚犯,为在押的囚徒准备衣被、药饵,冬天给粥,夏间给席,还不时亲自检查督促。

同类推荐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图说世界名人: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摧毁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他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朱德群:从汉家子到法兰西院士

    朱德群:从汉家子到法兰西院士

    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1920年生于江苏省徐州萧县白土镇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44至1949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他为追求自己的艺术发展而赴法国,从此在巴黎定居至今。这本传记叙述、剖析了一个三十年代中国土生土长的青年,如何踏上世界艺术之峰的平凡而不凡的历程。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热门推荐
  • 上九天历仙途

    上九天历仙途

    在天阶者停留了十五年的宋时秋,按着师尊的指示下了山回了凡间。修行至此也算是无怨无求,一场游历,一场历练,很多事也变了。那上九天他要去,谋他性命的神君他亦要斩!只是不知不觉中多了个牵袢之人……
  • 漫漫修炼路

    漫漫修炼路

    手机宅男林宇在一次手机爆炸的意外中穿越到了深林,在这里,林宇遇到了一个灵风阁的长老救下了他,从此他便开始漫漫修仙路……
  • 金箓解坛仪

    金箓解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围绕美国911事件以及随后美国入侵伊拉克,阐述了欧洲一体化的问题,特别提到了联合国的改革和未来。他指出,造成西方分裂的并不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险,而是现今美国政府的政策。该政策忽略了国际法,对联合国弃之不顾。这条裂痕已经贯穿了欧洲,也贯穿了美国自身。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这种差异,他以此为契机研究国际法宪法化,旨在探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
  • 重生之夺天女帝

    重生之夺天女帝

    幻隐门,人称暗夜冥府,门中皆是鬼才,医毒药学、阴阳八卦、天文地理他们皆涉足精研。她,幻月,幻隐门门主,集医毒、暗杀、伪装等各种奇门异学于一身的变态鬼才。然而,怀揣一身本事的她却重生到了一个修仙世界。在这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她这一身的本事竟毫无用武之地。这让久居上位的她,如何受得了如此无能的自己。一次奇遇,解开尘封的血脉,且看杀伐果断、医术倾天的她,如何一路开挂羽化成仙,最终夺天换帝,俯看天下……
  • 风云俏萝莉

    风云俏萝莉

    元老院院长的孙女,银行主席家的掌珠,执政官小姐的闺蜜,当红时装设计师的死党……放眼整个罗塔斯兰,没有比绿蒂方亭更出风头的女孩了。每天跟在大家身边喝茶、聊天、打下手,这样的日子,绿蒂过得很满足,可是青梅竹马的米夏却嘲笑她是“龙背上趴着的苍蝇”,借着朋友的风光狐假虎威。真是可气!“龙”都不在意,你米夏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没多久,绿蒂接到了云云南珠发出的“风云少女”专栏攥写邀请,采访的第一位“风云少女”就是刚刚当上执政官的梵妮戴。在专栏中,绿蒂极尽马屁功力,把梵妮描写得亲切又可人。她满心以为,梵妮会感激自己替她塑造了个“好形象”,谁知杂志上市第一天,梵妮就大发雷霆,放话要同她绝交……
  • 高先生的慢慢喜欢

    高先生的慢慢喜欢

    高辰皓:“结婚后,我们互不干涉。”何凌薇:“好,谁干涉对方,谁是小狗,签字!”何凌薇拿到热腾腾新鲜出炉的婚内协议,高高兴兴的去嗨人生。“你老婆要上台了。”高先生偷偷摸摸的去买票了。“你老婆要演电视剧了。”高先生偷偷摸摸的去投资了。“你老婆在开签名会。”高先生偷偷摸摸的去要签名了。何凌薇揉着手臂,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太累了,不签了。”高先生端茶倒水又捶背揉肩:“这样可以签了吗?”何凌薇把玩着头发,漫不经心的:“学几声狗叫听听。”高先生:“汪汪汪!!!”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夫君太坏不是错

    夫君太坏不是错

    初相见:她是一个被捡回将军府里混吃混喝的傻丫头,装疯卖傻是她的绝活,却一不小心惹来了桃花一朵朵。某皇宫中,被四名千娇百媚的美男当众表白逼婚?无暇傻乎乎的笑着,然后:“你们,我都喜欢,不如你们都嫁给我吧!”语出惊人,现场所有人完全石化了。再相见:她竟然是邻国的七皇女……原本以为她装疯卖傻厉害,逐渐才发现,原来自己一不小心惹到的男人更厉害,他们简直都是姓赖的,当他们都赖着要做自己夫君的时候,她发现,原来他们个个都很坏。***某男主:今晚月黑风高,正是杀人灭口的好机会……女主兴致勃勃的打断他:可是,我的刀子还没有磨好,今晚没办法杀你。不然我们一起去晒月光吧,走吧,走吧,我们一起走吧!看着热情挽着自己手腕的女人,某男主无语!***某男主:你在地上放了什么?女主扬了扬手中的袋子:钉子啊!某男主苦笑:丫头,你怎么随身把钉子放在身上,很危险的。女主笑眯眯:因为你说喜欢我呀,喜欢上我有惊喜,带上它我可以随时给你制造惊喜呀。某男主失声,心里弱弱的说了句:这不是惊喜,是惊吓!***某男主:我就不信你不是在装傻!女主:关于这个问题,我昨天和狗狗认真研究过了,它哼了一声呢!某男主似乎看到了怪物:什么,你能听懂狗说的话?某女得意:呵~~狗狗遇到它不嫌弃的人就会说话了,你别那么大声说话,不然整个将军府的人都会知道连狗都在嫌弃你了……本文没有历史根据,没有华丽丽的动人爱情,有的,是我用心写的字,只为博你们一笑,轻松一下,如果喜欢,请记得收藏哦!推荐另一篇文文——(纵宠千金宝贝)
  • 团队正能量:不做木桶的最短板

    团队正能量:不做木桶的最短板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其中,员工有无团队精神更是重中之重。本书作为职场人士实用性必修手册,系统讲解了团队精神在凝聚正能量、创造非凡业绩、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重要性,为有志于创立一番事业的人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