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1200000023

第23章 疗愈私心的杂念,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回报(2)

自私的巨人让孩子们丧失了游玩的地方。他们只好在马路上玩,可路上尘土飞扬而且到处是坚硬的石头,他们不喜欢。他们放学后就在高墙外转来转去,谈论着墙内美丽的花园。他们不无伤感地回忆着:“以前我们在这儿多快乐呀!”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又到了百花盛开的季节。除了巨人的花园仍旧是一片残冬的景象之外,其他地方都是鲜花盛开,鸟儿到处飞。巨人的自私行为使得花园内没有孩子的踪迹,鸟儿也就不愿在这儿歌唱,连树都忘了开花。雪花铺满草地,寒冰覆盖着所有的树木,它们身上都披着厚厚的银装。冷冽的北风、倾盆大雨总是时不时地光顾着巨人的花园。自私的巨人坐在屋子窗前,望着外面寒冷雪白的花园,自言自语:“为什么今年春天来得那么迟,我多么希望天气能变得好一些。”但是春天和夏天一直都没来。当别的花园结满金色的果子时,巨人的花园里却一个果子也没有。那儿永远是冬季,有凛冽的北风,寒冷的冰雪和瓢泼的大雨。渴望温暖、渴望美丽花园再现的巨人只能疑惑重重,整日用棉被紧紧包裹着自己窝在床上睡懒觉。

某天早上,被厚厚的棉被包裹着的巨人忽然听到一种优美的音乐,是小鸟在唱歌。巨人已经很久没听到鸟儿的歌声了,他忘情地倾听着他认为是世上最美的音乐。这时,狂风息了,暴雨停了。“是春天来了吗?”期待已久的巨人跳下床朝窗外望去。他看见一副美妙的景象。孩子们坐在树枝上,欢快地嬉戏着,原来是围墙下有一个洞,孩子们抑制不住想要进来的渴望,于是不顾巨人墙外张贴的告示,进来了。当孩子们进来的刹那,果树们张开了沉睡已久的身躯,尽情地释放着自己,花朵展露了笑脸,草丛也开始抬头张望。鸟儿争先恐后地从远处飞来,它们快乐地飞翔,尽情地歌唱。

巨人看到这一切后,突然明白了自己是多么的自私。他不仅剥夺了孩子们快乐的领域,也剥夺了自己的快乐,他不仅伤害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也在深深地伤害着自己。他为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而后悔。于是,他推到围墙,让他自己的花园变成孩子们永远的游乐场。

后面的故事我不再叙说。我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巨人的自私差点毁了他原有的幸福生活。为了独享自己美丽的花园,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巨人抛弃了孩子们的欢笑,却不知他的幸福正是由孩子们的快乐带来的。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为了自己的某种目的,而表现出的自己行为伤害最深最大的正是他们自己本身。

上文中提到的“富二代”男孩坚持不放弃的自私理念,“我就是要快乐,不工作怎么了?”不工作真的能使他得到永久的快乐吗?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无法苟同;女朋友的父亲,一个阅历无数、经验丰富的长者,即使不是从女儿将来是否幸福的角度着想,单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年轻人,他同样无法相信没有人生目标的孩子其未来会是星光璀璨的。男孩的母亲为了弥补多年的歉疚,可以无条件地纵容、溺爱自己的儿子,可是当母亲老到不能动的时候,当母亲的经济遭到灾难般的毁灭的时候,试问一下,一个没有工作能力和工作动力的孩子将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竞争、生活?这个母亲理解不了,这个男孩也理解不了。有时候,也很奇怪,为社会缔造了这么多财富的老一辈(男孩的母亲),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应该是非常深刻的,怎么在自己儿子身上就如此糊涂呢?

身为“富二代”的男孩,也许现在你可以不为那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薪水的工作而努力,也许现在你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你认为是自由、无约束的生活,你也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打网球、唱歌、约会女友上,你甚至可以在闲暇的时间与一群老太太老大爷玩麻将,但是再过10年、20年呢,当你年过半百的时候,你还会这么悠闲这么心安理得吗?也许你会说等我需要工作了我就去工作,我需要钱了我就去赚,你凭什么认为这一切将会唾手可得?你凭什么认为你的信心可以解决一切?男孩,你错了。母亲不可能给你提供温暖的港湾一辈子,也许多年之后,你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豢养,而这种豢养不是靠现在这种方式得到的。贪图安逸享受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与态度,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没有社会担当的表现。现在这种自私的心态其危害性还在酝酿期,如果不改变,等待你的将是痛苦与悔恨的泪水。

自私会伤害他人

她是某市级机关处级干部,能干、好强,在别人眼里,她果断干练,气势很强,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女性。她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两年前大学毕业后,主要靠在网上做设计为生。但母亲对女儿的这份工作一直心怀不满,她多次劝说女儿去自己介绍的机关面试,而且一再保证,只要女儿愿意去面试,她就有非常大的把握能得到这份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工作。但女儿在这件事情上很坚持,“我说过我不会去那些地方一张报纸一杯茶地混日子,你一定要我去,除非我死。”为这个事情,母女俩不知吵过多少次了,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这天中午,母亲办完事之后特地回了趟家,想陪女儿吃顿饭。到家已经快11点了,女儿才刚起床。母亲看到之后,气不打一处来,毕业之后女儿一直没有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说了多少次让她去机关去工作,女儿对此都不屑一顾。母亲忍不住又提起了工作的事情,话还没说完,女儿就一口回绝了。母女俩又是不欢而散。吃完饭之后,母亲气鼓鼓地离开了家。

谁知,这一离开竟成了永别。刚到单位这位母亲就接到了物业管理部的电话,说她女儿出事了。她匆匆赶回家,发现女儿躺在楼下,一片血泊,已停止呼吸。看着女儿的尸体,一向坚强的她瞬间倒下,她整天躺在床上哭泣,完全没有了之前干练的神色。女儿以前一直都很听话,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她不知道,也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几天之后,女儿电脑里的一篇日记解开了她所有的疑惑,可是却让她陷入了更大的痛苦。

“毕业以来,妈妈几乎天天念我,吃饭念,看电视念,睡觉也念……我不就是不愿意接受她安排的稳定工作,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20多年来一直都是按她的喜好在生活,难道我真的不能有自己的选择?我又没有闲着,为了证明自己在工作,我每天拼命在网上找设计单子,每个月交给妈妈800~1 000元不等的生活费,拼命证明自己,可在她看来,这都没用。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她念得让人心烦,现在一看到她回来我就只想躲进自己房间,好多时候烦得都想一死了之。有时候想,要是哪天真的受不了了,就从这窗口跳下去算了,只是不知道会不会痛……”

一直以来她认为自己是最爱女儿的,结果自私的爱却成了害死女儿的凶手,幡然醒悟之后,她后悔不迭,无法原谅自己自私的行为。她是经历过贫困和动荡的,深知稳定的重要,所以对女儿这也担心那也担心,就是没想到过女儿是不是开心。现在想来,所谓自由职业还是稳定工作的好坏,都只是站在自己角度一厢情愿地评判,对孩子来说,只要能实现自己价值,能自己养活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可是,一切都无法挽回,女儿现在已经不在了,被懊悔折磨着的她,受着良心的谴责,从此一蹶不振。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并不是说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父母的身份与地位让他们爱自己的孩子时无意中预设了一个前提:孩子要接受父母爱的给予,孩子要回报父母爱的付出。上述的案例血淋淋地揭示了父母预设的这个前提条件。经常听见很多父母这样讲:养儿防老。这就是说把儿子养大,是为了将来自己老时让儿子奉养。父母爱儿子的前提条件是让儿子养老。当然,作为子女,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有这份责任在,但这不能成为父母爱孩子的前提。如果父母拥有这样的心理,爱就会成为自私的爱。

“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孟母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希望儿子有出息,总是替孟子选择良好的栖息地,一连搬了三次家,从靠近墓地的城郊到离闹市不远的城市到学宫附近。然而,这三次搬家,孟母都没有问及儿子是否同意,也没有过问每次搬家儿子是否支持,是否开心。毕竟,每次搬到一个新的环境,小孩子就要重新适应,之前的生活氛围全部要丢弃,结交的小朋友也要离开,能否承受,是否开心快乐这都是小孩子自己的一种感受。如果父母漠视或者忽视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孟母三迁”的故事从某个角度来说颂扬了母爱的伟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母爱的付出,是与孩子的心愿不相联系的。孟母的爱,不关心儿子的心情,不关心儿子的悲喜,关心的只是儿子是否有出息,关心的只是儿子是否能光宗耀祖,关心的只是儿子将来是否大有作为,所以说孟母的爱是自私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孟子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之下根本没法做出任何的反抗,只能选择依从,这是后话。当然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可喜的,孟子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为了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里想要强调的重点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要建立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不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张白纸,为了自己想当然的想法,来压抑孩子。

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流行这样一种信念,“棍棒底下出孝子”,担心孩子将来不成材,担心孩子做错事情,所以采用压力的棍棒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在国外是犯法的,是不正确的。何谓孝,为什么一定要对你孝?“你用棍棒教育我,却要我叩头谢恩,这不是很可笑吗?”说白了,就是父母对孩子一种自私的爱在作祟。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的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之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他的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残,也使他的妻子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虽然傅雷的儿子——傅聪后来大有作为,非常成功,但这能归功于父亲的棍棒教育吗?我想傅聪先生肯定不会这样认为。相反,如果没有父亲的棍棒教育,我想傅聪的成就可能会更大。对于自己年轻时对儿子的棍棒教育,傅雷后来明白了自己当初的教育方法是多么失败,他为他的行为深深地感到后悔。

后来,他在给儿子写的信中也提到:“我也知道,从小受到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唯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病。这些天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伴随着你痛苦的童年,度过的是我不懂做父亲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何打击也摧毁不了你!”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诚忏悔,正在实施棍棒教育和想要用棍棒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是否能获得多少启迪呢?

同类推荐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想一想,你的生活之中,是否充斥着无数他人的要求?你的大多数时间,是否都被用来优先满足他人的想法?甚至于,当你想要摆脱这一切,想要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之时,你竟然会产生罪恶感,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人的期望?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你未曾察觉的“情绪勒索”,已经深深潜伏于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心理咨询师周慕姿准确地剖析了情绪勒索互动的全貌,并精心建立了积极应对情绪勒索的各类搭配练习,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帮助每一个深陷其中的读者有效摆脱情绪勒索困境。通过本书帮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是怎么被困住”以及“为何被困住”,帮助他们看到“自己拥有的能力”与“其他的选择”。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最有意思的分支,探究的是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本书是变态心理学的入门读物,以形象、贴切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变态心理学知识,引领大家走向这座幽深的心理学殿堂。每一章就像殿堂前面的一级台阶,每上一级台阶,呈现给我们的都是变态心理世界不同的画面。盛唐老师介绍了众多变态心理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读者可以逐一对照,查看自己是否拥有某种变态心理,是轻微还是严重,能否控制在合理限度,是否需要求助心理医生。盛唐老师想告诉读者:别怕,你不是变态!有轻微变态倾向,也很正常,并不可怕!
  •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这是一本有关社会心理学的通俗读物,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与严肃规范的学术论述结合起来,如丟自行车与所有物自我,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剩男剩女与三分之一效应等,通过对社会现象、文娱热点、时事政治等的解读,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有关社会心理学的著名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心理学玩的小技巧大全

    心理学玩的小技巧大全

    心理学的技巧是指利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效应和方法等影响和诱导对方,以在与人博弈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的方法和手段。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心理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巧妙的策略,而不是分析。若想在人生的较量中成为赢家,实现或保护自身的最大利益,就不能不懂一些心理学的方法与技巧。
热门推荐
  • 母亲在远行

    母亲在远行

    火车,舅妈的贵人,飞奔,飞奔,她终是奔跑太慢,跑不过生命的旅程。舅妈坚持不住了,她缩在大大的旗袍里,颈边,腋下,胸前,都开放着黄裁缝盘出的美丽兰花。她的大眼睛,望着对面的车窗,天,就快亮了,晨曦一点点露出来。我看见星星和月亮,那么明亮。舅妈,也看见了,她露出微笑,带着少女的羞涩和腼腆,让那些美丽的星星,将她带走,永不归还。我的舅妈,死在火车上。
  • 宙古星尊

    宙古星尊

    星武大陆,以武为尊,一个少年,一代枭雄,执剑闯天涯……
  • 遍地太阳

    遍地太阳

    走新疆之前,龙啸去了趟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的道场,还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但龙啸去既不是为拜佛,也不是为旅游,只是觉得这样做心里踏实些。那年夏天乌鲁木齐发生的事,龙啸也曾坐在电视旁,趴在电脑前关注过,很为那里的人揪心。后来,龙啸每次听到新疆的消息,几乎总是和那有关,但毕竟相隔遥远,距他家乡3000多公里,坐快车得30多个小时,乘飞机也将近4个钟头,感觉纯粹是两个世界。偶尔想吃羊肉串,就专门找那些高鼻深目的汉子,他们烤出的羊肉串,比自己本地的要地道得多。
  • 靳先生你那么甜

    靳先生你那么甜

    她是他一颗糖就骗到手的女人,也是他用一辈子放在心尖上宠的靳太太。初遇时,她家道中落,为了借钱四处奔走最后低血糖倒在了路边,他犹如天神下凡递给她一颗糖,然后她就乖乖跟他走了,再后来她成了他的靳太太,一个只会吃,只会喝,只会撒娇的靳太太。靳先生表示,我可能娶的不是老婆,我是养了个女儿。本以为是互不干涉的婚后生活,没想到靳先生开启了情话模式:你喜欢草莓味,我喜欢草莓味的你。早知道我会这么喜欢你,那时我就应该向全世界宣告你是我的靳太太。杳杳,我生命中有很多巧合,唯独你是那个不期而遇……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如果陪伴父母与追求人生不能两全,你会怎样选择?在作者威尔·施瓦尔贝处于风光无限却也疲惫不堪的职业巅峰期时,母亲突然查出癌症晚期。两难之间,威尔选择了陪伴母亲走完最后的时光。但是威尔一直不知道如何与母亲沟通并自然相处,直到他们开始共读一本书。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陪伴、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
  • 首席前夫请移步!

    首席前夫请移步!

    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她被亲爹卖了救弟,为了让自己跳出火坑,早日自由,她与虎谋皮,做了一笔交易。“这就是你的爱?满腹心机,步步为营地算计我?”游之霆脸色阴沉盯着罗梓蕴,冷酷着决定,“这个孩子你打也要打,不打也要打!”她怎么敢不打呢,游少,你有你最爱的人,而她只有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罗梓蕴,回到我身边来。”辗转几年,他一改冷酷模样,语笑晏晏向她告白。她抿唇轻笑,淡淡摇头:“游少,一个连杀死自己亲生孩子都不眨眼的人,我怎么敢再招惹呢?”
  • 独手丐(下册)

    独手丐(下册)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本书第一至十二集由上海元昌印书馆出版,第十三、十四集由武训出版社印行;第一至三集未印出版年月,第四集出版于1950年4月,第一四集出版于1951年5月。全书共五十八回,六十八万字。
  • 怕什么前途未知,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怕什么前途未知,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每个人都会经历自我挣扎的成长黑暗期,我也曾像你一样迷惘。但我们不要失望,我们不要丢掉那颗永远敢期待、永远敢拼搏、始终对一无所知的未来满腔热忱的少女心。管这世界拿多少妖魔鬼怪在我们面前示威,我们将披荆斩棘,发光如星,一路高歌,一路昂扬。直到我们找到最重要的那扇门,然后打开自己。
  • 战争幻想录

    战争幻想录

    长矛组成步兵方阵缓慢地推进,铠甲齐全的骑士安慰狂燥不安的战马,弓箭手们手中弯弓瞄准远方,狮鹫在天空中飞翔着。
  • 这个王后有点咸

    这个王后有点咸

    ——“你告诉她怎么用盐击败对手?咸死他们吗?”天要亡她却又让她异世重生?重活一世,苏扶自然是要把前世张扬随性,有仇必报的优良品质延续,但即使操纵乾坤、独步天下,苏扶看着面前这个貌若谪仙风华万千的妖艳贱货内心还是宛如呼伦贝尔大草原,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她真的想撕裂时空去把当初说什么“颜值即正义”的自己捶死!百里观澜看着小狐狸一步步步入自己的圈套,逐渐情根深种,嘴角上扬:追媳妇嘛,他不择手段!既然媳妇喜欢这张脸,那他就得好好利用!